就在前夜。
碎光萬點長燭天,流星颯遝,天石隕落,城內城外多處生起祝融之禍,喪生天火之人不少,更有百姓家毀人亡。
當夜便有靈台郎夜間麵聖,直言:「流星入紫宮,天下大兇。」
若僅如此,和燕小王爺也扯不上什麽關聯。
可那夜天降隕石,京郊一富商的莊子落了天石,引來天火將莊子燒得一幹二淨,莊上之人無一生還。
次日天明,也就是昨日晨間,鄰近的人發現此莊慘事,匆忙報官,官府將那巨石挪開後,發現那地麵竟有血字——亡燕者垠也。
巧了。
燕星洲,小字垠空。
燕國眾皇子中,就他一個名字裏帶「垠」,加上最近他實在「聲名在外」,著實讓人容易聯想。
更巧的是,糟了此事的富商也是挖土大戶之一。
群情奮起,受災的百姓們需要一個發泄的突破口。
他們直言是小王爺四處挖土惹怒了土地之神,這才引來了天罰之火。
於是,僅僅一日時間,這口亡國之鍋就離譜而又自然迅速地背在了燕星洲身上。
燕國聖上雖非千古一帝,也時有昏聵作為,但對燕星洲的疼愛確是實打實的,眾口鑠金下,也隻是派人將燕星洲囚禁王府,並嚴令事情未調查清楚前,府中眾人一概不許離府。
是的。
這事情實在發生太快,當今聖上雖非明君,卻也說不上昏君,他隻是平庸一些、仁慈一些罷了。
天象無可作假,地上可就多有玄虛了。
聖上不信鬼神,是以也不信什麽「流星入紫宮」的天象預兆。
可天上掉下來石頭,這石頭砸在地上還砸出血字來了,就不可能沒有人作祟了。
顯而易見,這必是有人想害他這傻孩子。
但為難的是,他不信,可燕國多的是人相信,人言可畏,他就是天子,也不能不順民心。
況且便是朝中,也有不少迷信天象之人——其中便有三朝輔相懷鴻禎懷老相爺。
這位相爺早年不信鬼神,但那年他病重,其父為其四處求醫,可藥石罔效。
在病危之際,一雲遊的徐姓方士感念他們父子情深,施丹於他。
丹藥一下去,疾厄全消。
初時他尚有懷疑,可那徐方士實是有真本事,不論有什麽惡疾,但凡這方士願意賜丹,丹藥一出,百病全消。
自此懷老相爺便信了那徐姓方士,開始追尋養生之道,頗有成效,雖未成仙,可早不再如早年一般排斥,到了晚年更是癡迷此道。
因受懷老相爺影響,燕國境內迷信此道之人並不少,對天象一說更是癡迷,這天象預警的說法,信的人十有七八。
麻就麻煩在,這老相爺不僅僅是相爺,還是託孤大臣,手上拿著前任帝王賜下的尚方寶劍——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當今聖上拿他沒轍。
所以雖懷疑此事有人作假,明麵上也不能拂了相爺麵子,隻能認了這說法,私下再派人去查。
可事情遠不這麽簡單。
他這邊才派人去查,立時就有方士伊仙出麵仗義執言:「小王爺尋仙問道多年,未有出格行止,尋仙途中,更是有恩於百姓社稷,今日荒唐之舉,必是受了奸人蒙蔽,隻需這奸人伏法,萬難可消。」
這下聖上哪還能不明白,搞了半天,這天災下的陰謀其實是衝著他那傻孩子在流霞山遇見那「仙人」來的。
這伊仙三言兩語將傻兒子買土行為定義為荒唐實屬不可理喻,可偏生他還輕易動不得這伊仙。
這人不僅是他那傻孩子的好友,更是徐方士的小師弟,聽聞此人得了其師尊真傳,仙法更上一層樓,煉丹青出於藍不說,更能溝通鬼神,召神喚仙。
隻是可憐了他那孩子。
幸而這伊仙雖不知目的何在,卻到底給燕星洲遞了脫局之法,聖上為保燕星洲,將計就計,下旨召見伊仙口中欺騙燕小王爺的「仙人」。
可問題就出在了這——
燕星洲拒不接旨,並讓傳旨太監迴話:「吾師本是仙人,又怎可長居凡塵,現下早已迴返天上去了。再者說來,仙人不受凡間轄製,便是父皇乃是人間帝王,卻也管不到天上去,這聖旨,垠空接不了。」
但凡說這話的不是燕星洲,便是十個都不夠砍頭的。
莫說受災的百姓不信此話,就連當今聖上都難為此言辯解,這下事情陷入了僵局。
燕小王爺深陷其中難以脫身,又不想牽連師傅為他解憂,隻好無奈向師傅告假,解決此事。
於是便有了開頭那一幕。
可惜,那富商的莊子被一把火燒了個幹淨,莊子裏的人也全都燒死,現場除了那塊巨石,便隻剩下巨石底下那血淋淋幾個大字。
那異石沉重又巨大,非十數人之力不可撼動,自天上墜落之後,更是將地麵砸出數米深坑,看起來不像人為。
可入手之處便隻剩下那血字。
燕星洲隨著師傅學習,自也學習了仙人文字,那文字雖與燕國文字相似,卻不全然相同,書寫也更為方便。
就此事他還問過師傅,師傅解釋說:「仙人的文字嘛,自是要與人間有所不同。」
巧合的是——「亡燕者垠也」五字。
不論是仙文還是燕文,都是這樣寫,讓燕星洲沒了可切入之處。
燕星洲隻能另謀思路。
碎光萬點長燭天,流星颯遝,天石隕落,城內城外多處生起祝融之禍,喪生天火之人不少,更有百姓家毀人亡。
當夜便有靈台郎夜間麵聖,直言:「流星入紫宮,天下大兇。」
若僅如此,和燕小王爺也扯不上什麽關聯。
可那夜天降隕石,京郊一富商的莊子落了天石,引來天火將莊子燒得一幹二淨,莊上之人無一生還。
次日天明,也就是昨日晨間,鄰近的人發現此莊慘事,匆忙報官,官府將那巨石挪開後,發現那地麵竟有血字——亡燕者垠也。
巧了。
燕星洲,小字垠空。
燕國眾皇子中,就他一個名字裏帶「垠」,加上最近他實在「聲名在外」,著實讓人容易聯想。
更巧的是,糟了此事的富商也是挖土大戶之一。
群情奮起,受災的百姓們需要一個發泄的突破口。
他們直言是小王爺四處挖土惹怒了土地之神,這才引來了天罰之火。
於是,僅僅一日時間,這口亡國之鍋就離譜而又自然迅速地背在了燕星洲身上。
燕國聖上雖非千古一帝,也時有昏聵作為,但對燕星洲的疼愛確是實打實的,眾口鑠金下,也隻是派人將燕星洲囚禁王府,並嚴令事情未調查清楚前,府中眾人一概不許離府。
是的。
這事情實在發生太快,當今聖上雖非明君,卻也說不上昏君,他隻是平庸一些、仁慈一些罷了。
天象無可作假,地上可就多有玄虛了。
聖上不信鬼神,是以也不信什麽「流星入紫宮」的天象預兆。
可天上掉下來石頭,這石頭砸在地上還砸出血字來了,就不可能沒有人作祟了。
顯而易見,這必是有人想害他這傻孩子。
但為難的是,他不信,可燕國多的是人相信,人言可畏,他就是天子,也不能不順民心。
況且便是朝中,也有不少迷信天象之人——其中便有三朝輔相懷鴻禎懷老相爺。
這位相爺早年不信鬼神,但那年他病重,其父為其四處求醫,可藥石罔效。
在病危之際,一雲遊的徐姓方士感念他們父子情深,施丹於他。
丹藥一下去,疾厄全消。
初時他尚有懷疑,可那徐方士實是有真本事,不論有什麽惡疾,但凡這方士願意賜丹,丹藥一出,百病全消。
自此懷老相爺便信了那徐姓方士,開始追尋養生之道,頗有成效,雖未成仙,可早不再如早年一般排斥,到了晚年更是癡迷此道。
因受懷老相爺影響,燕國境內迷信此道之人並不少,對天象一說更是癡迷,這天象預警的說法,信的人十有七八。
麻就麻煩在,這老相爺不僅僅是相爺,還是託孤大臣,手上拿著前任帝王賜下的尚方寶劍——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當今聖上拿他沒轍。
所以雖懷疑此事有人作假,明麵上也不能拂了相爺麵子,隻能認了這說法,私下再派人去查。
可事情遠不這麽簡單。
他這邊才派人去查,立時就有方士伊仙出麵仗義執言:「小王爺尋仙問道多年,未有出格行止,尋仙途中,更是有恩於百姓社稷,今日荒唐之舉,必是受了奸人蒙蔽,隻需這奸人伏法,萬難可消。」
這下聖上哪還能不明白,搞了半天,這天災下的陰謀其實是衝著他那傻孩子在流霞山遇見那「仙人」來的。
這伊仙三言兩語將傻兒子買土行為定義為荒唐實屬不可理喻,可偏生他還輕易動不得這伊仙。
這人不僅是他那傻孩子的好友,更是徐方士的小師弟,聽聞此人得了其師尊真傳,仙法更上一層樓,煉丹青出於藍不說,更能溝通鬼神,召神喚仙。
隻是可憐了他那孩子。
幸而這伊仙雖不知目的何在,卻到底給燕星洲遞了脫局之法,聖上為保燕星洲,將計就計,下旨召見伊仙口中欺騙燕小王爺的「仙人」。
可問題就出在了這——
燕星洲拒不接旨,並讓傳旨太監迴話:「吾師本是仙人,又怎可長居凡塵,現下早已迴返天上去了。再者說來,仙人不受凡間轄製,便是父皇乃是人間帝王,卻也管不到天上去,這聖旨,垠空接不了。」
但凡說這話的不是燕星洲,便是十個都不夠砍頭的。
莫說受災的百姓不信此話,就連當今聖上都難為此言辯解,這下事情陷入了僵局。
燕小王爺深陷其中難以脫身,又不想牽連師傅為他解憂,隻好無奈向師傅告假,解決此事。
於是便有了開頭那一幕。
可惜,那富商的莊子被一把火燒了個幹淨,莊子裏的人也全都燒死,現場除了那塊巨石,便隻剩下巨石底下那血淋淋幾個大字。
那異石沉重又巨大,非十數人之力不可撼動,自天上墜落之後,更是將地麵砸出數米深坑,看起來不像人為。
可入手之處便隻剩下那血字。
燕星洲隨著師傅學習,自也學習了仙人文字,那文字雖與燕國文字相似,卻不全然相同,書寫也更為方便。
就此事他還問過師傅,師傅解釋說:「仙人的文字嘛,自是要與人間有所不同。」
巧合的是——「亡燕者垠也」五字。
不論是仙文還是燕文,都是這樣寫,讓燕星洲沒了可切入之處。
燕星洲隻能另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