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綁定係統搞基建[種田] 作者:飲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捕撈出來的大魚經過海鹽的醃製,硬邦邦的,鹹口無比,卻也是難得的肉類。
由此作為貨物交易到別的幾個區去,運送往來也難得緊俏。
後來容訴雲的米莊開到了這裏,新種植出來的稻米一上市就哄搶而盡,百姓們也趕上了熱度,買了一些迴來吃。
不得不說,這米當真粒粒飽滿,入口香甜。
可惜後麵的稻米就變成了之前種植的稻了,又粗又糙;如果水放多了,那麽蒸出來的米飯就水滋滋的,又軟又趴趴的,沒有嚼勁;可若是水少了,那米飯蒸的就不好,總有米芯堅硬到能剌著嗓子。
海邊的百姓也想吃米。
自從知州大人過來後,他們得過一日且過一日的日子就有了盼頭。
甚至他們這輩子平白多了三個願望——
一是最原始的,也是幾十年的百姓都期盼的願望:希望有朝一日,海島上的土匪能夠被官爺們一舉打盡,不再時不時的架著海船下山搶掠,讓他們日日提心弔膽。
二是住上大房子,還是傳言中那種,方方正正,大門朝陽的磚瓦房。
三是吃上白米飯,是米鋪之前售賣的那種新式稻米,滿滿一碗飯,不用就鹹魚就能吃下。
如今第一項已經被知州大人帶兵完成了,第二項也在知州大人的安排下有條不紊的不斷搭建起來,而這三……
聽說大人們要在之前土匪的那座荒島上展開種植!
乖乖!好傢夥,那麽遠的島上種糧食……這可以嗎?!
又是一日天亮,他們看著深藍色的天不斷變亮,再變成日出的深沉橙色,最後太陽高高升起,陽光照射在碧藍無邊的海麵之上,平靜祥和。
從島上下來的士兵就收到了來自陛下的安排。
依舊是親手書寫的簡體字,足足三十八麵之厚,安排指南上麵詳細的規劃了每個人的安排,以及不同將領帶領士兵種植的海島區域……他們後麵沒上過那個島,可是從島上下來的士兵們聽說要上島,說一不二,見到了陛下的親筆「聖旨」,他們恢復了以往的沉穩模樣。
摸摸下巴,覺得那地方當真適合種植。
「時不時又有雨,又熱又濕的,陛下之前不是說過嗎?這種氣候就適合番薯生長。」
「還真讓你猜對了,陛下當真讓我們種植了番薯;雖然所有的海島土地隻有三成種植番薯……」但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映襯了陛下之前同他們說過的話。
看吧,陛下就是他們的陛下!
對於陛下一到一個地方就研究有什麽吃的這一點,他們早就已經瞭然於心。
陛下早前帶著他們舉兵發起攻擊的時候常常會餓肚子,那時候的陛下就會帶著他們從荒野之中研究如何填飽肚子,比如說手搓麻繩,編織漁網進行捕撈;又如何摘取樹上的知了烤著吃,還有地裏的野生番薯。
可是看到後麵,這群將士們的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
「所以我們不能跟著陛下,貼身保護陛下嗎?」
「陛下應當是這個意思,這個海島萬分重要,如果陛下說的是真的,這裏可以一年成熟四次,那這裏當真是人人都會眼紅忌憚的寶貝地方……」
有人樂觀起來:「所以說陛下還是最信任我們,這麽珍貴的地方交由我們守著!不就是種地嗎?種!我們狠狠的種起來,保證讓陛下的糧倉鼓鼓滿滿的。」
於是一批士兵休整了兩天,又暈頭轉向的上了海船,帶著兌換出來的珍貴紅薯種子,一路上吐著吐著迴到了海島。
而這裏麵還有一批隻有宋大中等少數人知道的珍貴種子。
陛下信任他,特批宋大中為這座海島的第一農行官,這座海島一切農耕知識都由他負責,同時他還要監管著士兵的管理。
宋大中看著陛下熟悉的文字以及這種另類的安排,又激動又有某種難以言狀的信任感。
陛下說什麽他就做什麽!
宋大中站在海船之上,忍著胃部翻小不斷的嘔吐欲望,目色深沉地和幾個心腹商量著日後的種植安排。
「甜玉米和糯玉米分開種,而當下最重要的就是種植紅薯,至於水稻……」宋大中重重的攥緊了拳頭,眼中閃露出幾分勢在必得的耀眼光芒,「大夥都知道陛下弄來的稻種有多美味,就為了我們在漁民那吃的幾頓飽飯,這優秀的稻子我們也得種起來!」
陛下果然非同凡響,換了一張臉,然而能力卻更強了。
不但在短短時間內規劃好了他們的去處,還將農耕一事安排得妥帖無比。
不過這安排的屬性是否有些太過詳細,足足有三十八頁,要知道陛下之前給他們安排什麽事情的話,紙上的文字都不會超過一頁。仔細數數,上頭的文字甚至不會超過兩百字。
至於這次為什麽會有三十八頁,三千九百八十七個字……
實際上隻是因為某個係統好不容易接管了宿主的身體,就喜歡時不時抹抹宿主的小手謀取自己的福利,話說就是磨洋工,這才把之前一頁紙能說明白的事情拉扯到三十多頁。
宋大中等人還不知。
那一定是陛下對他們關切的深沉無比,所以才將一切關心和囑託放在這一張張沉重的紙麵之上。
剎那間,他們覺得肩上的重擔更重了。
-
而與此同時,正在和容訴雲巡查房屋建築情況的顧牧青重重的打了好幾個噴嚏,人都快被噴嚏淹沒了。
由此作為貨物交易到別的幾個區去,運送往來也難得緊俏。
後來容訴雲的米莊開到了這裏,新種植出來的稻米一上市就哄搶而盡,百姓們也趕上了熱度,買了一些迴來吃。
不得不說,這米當真粒粒飽滿,入口香甜。
可惜後麵的稻米就變成了之前種植的稻了,又粗又糙;如果水放多了,那麽蒸出來的米飯就水滋滋的,又軟又趴趴的,沒有嚼勁;可若是水少了,那米飯蒸的就不好,總有米芯堅硬到能剌著嗓子。
海邊的百姓也想吃米。
自從知州大人過來後,他們得過一日且過一日的日子就有了盼頭。
甚至他們這輩子平白多了三個願望——
一是最原始的,也是幾十年的百姓都期盼的願望:希望有朝一日,海島上的土匪能夠被官爺們一舉打盡,不再時不時的架著海船下山搶掠,讓他們日日提心弔膽。
二是住上大房子,還是傳言中那種,方方正正,大門朝陽的磚瓦房。
三是吃上白米飯,是米鋪之前售賣的那種新式稻米,滿滿一碗飯,不用就鹹魚就能吃下。
如今第一項已經被知州大人帶兵完成了,第二項也在知州大人的安排下有條不紊的不斷搭建起來,而這三……
聽說大人們要在之前土匪的那座荒島上展開種植!
乖乖!好傢夥,那麽遠的島上種糧食……這可以嗎?!
又是一日天亮,他們看著深藍色的天不斷變亮,再變成日出的深沉橙色,最後太陽高高升起,陽光照射在碧藍無邊的海麵之上,平靜祥和。
從島上下來的士兵就收到了來自陛下的安排。
依舊是親手書寫的簡體字,足足三十八麵之厚,安排指南上麵詳細的規劃了每個人的安排,以及不同將領帶領士兵種植的海島區域……他們後麵沒上過那個島,可是從島上下來的士兵們聽說要上島,說一不二,見到了陛下的親筆「聖旨」,他們恢復了以往的沉穩模樣。
摸摸下巴,覺得那地方當真適合種植。
「時不時又有雨,又熱又濕的,陛下之前不是說過嗎?這種氣候就適合番薯生長。」
「還真讓你猜對了,陛下當真讓我們種植了番薯;雖然所有的海島土地隻有三成種植番薯……」但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映襯了陛下之前同他們說過的話。
看吧,陛下就是他們的陛下!
對於陛下一到一個地方就研究有什麽吃的這一點,他們早就已經瞭然於心。
陛下早前帶著他們舉兵發起攻擊的時候常常會餓肚子,那時候的陛下就會帶著他們從荒野之中研究如何填飽肚子,比如說手搓麻繩,編織漁網進行捕撈;又如何摘取樹上的知了烤著吃,還有地裏的野生番薯。
可是看到後麵,這群將士們的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
「所以我們不能跟著陛下,貼身保護陛下嗎?」
「陛下應當是這個意思,這個海島萬分重要,如果陛下說的是真的,這裏可以一年成熟四次,那這裏當真是人人都會眼紅忌憚的寶貝地方……」
有人樂觀起來:「所以說陛下還是最信任我們,這麽珍貴的地方交由我們守著!不就是種地嗎?種!我們狠狠的種起來,保證讓陛下的糧倉鼓鼓滿滿的。」
於是一批士兵休整了兩天,又暈頭轉向的上了海船,帶著兌換出來的珍貴紅薯種子,一路上吐著吐著迴到了海島。
而這裏麵還有一批隻有宋大中等少數人知道的珍貴種子。
陛下信任他,特批宋大中為這座海島的第一農行官,這座海島一切農耕知識都由他負責,同時他還要監管著士兵的管理。
宋大中看著陛下熟悉的文字以及這種另類的安排,又激動又有某種難以言狀的信任感。
陛下說什麽他就做什麽!
宋大中站在海船之上,忍著胃部翻小不斷的嘔吐欲望,目色深沉地和幾個心腹商量著日後的種植安排。
「甜玉米和糯玉米分開種,而當下最重要的就是種植紅薯,至於水稻……」宋大中重重的攥緊了拳頭,眼中閃露出幾分勢在必得的耀眼光芒,「大夥都知道陛下弄來的稻種有多美味,就為了我們在漁民那吃的幾頓飽飯,這優秀的稻子我們也得種起來!」
陛下果然非同凡響,換了一張臉,然而能力卻更強了。
不但在短短時間內規劃好了他們的去處,還將農耕一事安排得妥帖無比。
不過這安排的屬性是否有些太過詳細,足足有三十八頁,要知道陛下之前給他們安排什麽事情的話,紙上的文字都不會超過一頁。仔細數數,上頭的文字甚至不會超過兩百字。
至於這次為什麽會有三十八頁,三千九百八十七個字……
實際上隻是因為某個係統好不容易接管了宿主的身體,就喜歡時不時抹抹宿主的小手謀取自己的福利,話說就是磨洋工,這才把之前一頁紙能說明白的事情拉扯到三十多頁。
宋大中等人還不知。
那一定是陛下對他們關切的深沉無比,所以才將一切關心和囑託放在這一張張沉重的紙麵之上。
剎那間,他們覺得肩上的重擔更重了。
-
而與此同時,正在和容訴雲巡查房屋建築情況的顧牧青重重的打了好幾個噴嚏,人都快被噴嚏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