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赴會十五年,雁過衡陽各一天。高堂老母難得見,怎不叫人淚漣漣!”


    一段定場詩,將這出戲的主旨給講了出來。


    這麽多年了,終於能夠聽到這麽正宗的譚派,台下的戲迷們都是興奮不已。


    後世有十生九楊的說法,也就是十個唱老生的,就有九個學楊派的!


    而這個時代也有無生不譚的說法,幾乎所有唱老生的,都是學的譚鑫培!


    不過,後世的十生九楊,並不是什麽值得稱讚的,那是因為楊派的唱法跟其他流派比起來,入門更加的簡單,當然,想要唱好,並不容易。


    就是因為演員的水平不行了,天賦根本達不到其他流派的標準,所以才不得不學習楊派入門!


    而這個時代,譚派就是京劇的最高峰,但凡有點心氣,有點天賦的演員都會選擇譚派,因為這才是陽關大道。


    現在市麵上有模有樣的老生,幾乎全都是譚派的徒子徒孫。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真正能夠傳承譚鑫培唱腔的人,卻寥寥無幾,就連他的孫子譚富英,唱的也不是譚派的味兒了!


    所以,林牧的出現,才讓那些老戲迷們欣喜若狂!


    “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歎——”


    “想起了當年事好不慘然——”


    “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


    “我好比虎離山受了孤單——”


    “我好比南來雁失群飛散——”


    “我好比淺水龍困在沙灘——”


    林牧先是用一段念白介紹了自己的處境,然後就跟著胡琴聲,開嗓了!


    戲迷們在聽到第一句唱腔的時候,就忍不住連聲的叫好,熱烈的掌聲讓外麵的戲迷們感覺到百爪撓心!


    這裏麵到底是什麽情況啊!


    這林老板的老生到底唱的什麽樣啊!


    雖然聽不到唱腔,但是聽到叫好聲和掌聲,他們就知道,林老板的老生絕對是一等一的!


    但是,究竟好到什麽程度,他們也是心癢難耐!


    操!


    明天一定要買到票!


    妥妥的!


    對麵的開明戲院今天也是滿坑滿穀,梅黨眾人也都是一掃前幾日的頹喪,盡皆歡欣鼓舞,仿佛已經將李釋戡離開的事情忘記了!


    今天的梅蘭芳也是狀態奇佳,不管是唱腔還是身段,都是做到了最好。


    台下的戲迷們也都是直唿“抄上了”!


    雖然說梅蘭芳每次的演出都很賣力氣,但是畢竟年歲大了之後,氣力不如年輕時候,所以,這感覺就會差了不少!


    但是今天的梅蘭芳,仿佛是迴到了十年前,舉手投足之間,那股媚態,讓台下的那些戲迷們都是直唿絕美!


    也許是對麵的林牧給他的壓力帶來的動力,梅蘭芳感覺自己好多年都沒有這麽投入過了!


    ……


    “想當年沙灘會一場血戰——”


    “隻殺得血成河屍骨堆山——”


    “隻殺得楊家將東逃西散——”


    “隻殺得眾兒郎滾下馬鞍——”


    “我被擒改名姓身脫此難——”


    “將楊字改木易匹配良緣——”


    “蕭天佐擺天門在兩下會戰——”


    “我的娘押糧草來到北番——”


    “我有心出關去見母一麵——”


    “怎奈我身在番遠隔天邊——”


    “思老母不由得兒把肝腸痛斷——”


    “想老娘想得兒淚灑在胸前——”


    “眼睜睜母子們難得見,兒的老娘啊——”


    “要相逢除非是夢裏團圓——”


    一段西皮二六,林牧將楊四郎這些年的經曆全都唱了出來!


    尤其是最後兩句,一句哭頭,一句搖板,生生的將台下不少人的眼淚都給唱了出來!


    如今林牧的唱腔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


    程派的以聲傳情,聲情並茂,已經被林牧運用的爐火純青了!


    再加上林牧對麒派的掌握,將麒派的表演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一下子就將唱腔的情緒給帶動了起來!


    北派的京劇講究的是唱,對於演,並不如南派京劇。


    就連那些大老板們,在台上也是很少有動作,全靠自己的唱腔來征服戲迷!


    在北方叫聽戲!


    在南方叫看戲!


    一字之差,就代表著兩地京劇的不同!


    而林牧現在是南北融合,既有北方京劇的唱功,又是南方京劇的表演,所以,全力以赴之下,戲迷們全都是深深的感染了!


    他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表演方式,聲情並茂,感人至深!


    尤其是那聲“兒的老娘啊”的哭頭拖腔,一下子就讓很多人腦海中浮現出自己的老娘來,瞬間就是鼻頭一酸!


    林牧最後的表情,眼神仿佛穿透了戲院,飛向了天邊!


    這一幕,也是讓不少女戲迷們都是眼神迷離,雙腿狠狠的夾在一起!


    林郎,真是太好看了!


    “丫頭!”


    “有!”


    “帶路哇——”


    上場門,一聲清脆的叫板聲,將所有人的情緒都給拉了迴來!


    林牧也是緩緩的走到了後麵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上場門!


    兩個帶著旗頭的丫鬟走了出來,其中一個丫鬟的懷裏還抱著一個喜神!


    雖然說這出戲是宋朝時候的事情,但是京劇裏,隻要是涉及到了番邦外國,基本上穿的都是清朝的服飾。


    因為當初的表演著需要經常進宮去演出,所以受到了滿族服飾的影響,就用旗裝來代表外邦女子,並不管是什麽年代,是否是滿人。


    而那位丫鬟懷中抱著的喜神可是大有來曆!


    喜神在戲班裏,通常是用來代表小娃娃。


    雖然在台上誰都能擺弄喜神,但是到了後台,喜神可是要供奉起來的!


    至於說喜神的來曆,眾說紛紜,就像是上古時期的圖騰一般,大家都有屬於自己的信仰。


    尤其是各地的風俗不同,所以喜神的來曆也是並不相同!


    流傳最廣的應該就是“唐明皇太子”之說。


    當年唐明皇酷愛戲曲,而唐明皇的太子,自己爬到了大衣箱上安睡,竟然死在了上麵,被封為了大師哥,稱之為喜神。


    直到後世,各個流派的大徒弟,皆被稱為大師兄,而不能稱為大師哥,就是為了避諱。


    隨著兩個丫鬟出來,一個穿著一件白色繡花的旗裝女子,踩著花盆鞋,邁著旗裝步就走了出來!


    每一個行當都有自己獨特的步伐!


    旗裝步講究的就是直。


    腰背挺直,腳也要直,走路的時候不能打晃,跟後世的模特步有一點像!


    胡碧蘭邁著旗裝步,手中拿著一塊粉紅色的手帕,頭上戴著正麵有一朵牡丹花的旗頭,笑眯眯的就走了出來!


    台下的戲迷們也都是直接送上了熱烈的碰頭好!


    現場有不少戲迷昨天沒有來,所以,這也是第一次看到胡碧蘭出場!


    胡碧蘭左手虛抬,放在胸腹的位置,右手拿著手帕,跟隨著步伐,一步一甩的就走到了九龍口的位置。


    “芍藥開牡丹放花紅一片——”


    “豔陽天春光好百鳥聲喧——”


    “我本當與駙馬消遣遊玩——”


    “怎奈他終日裏愁鎖眉尖——”


    連著四句西皮搖板,胡碧蘭將自己的唱腔發揮到了極致,聲音脆亮,將王派青衣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


    王瑤卿可以說是京劇史中一位承上啟下的人物!


    可以說,沒有王瑤卿的改革,就不會有後麵梅蘭芳的成就!


    梅蘭芳屬於是站在王瑤卿的肩膀上成功的人。


    就連梅蘭芳後來自己都承認,自己是“按他的路子完成他未竟之功的”。


    王派的唱腔不同於現在很多的流派,顯得有些古樸。


    但是,胡碧蘭經過了這次塌嗓之後,竟然有所突破,讓王瑤卿也是大喜過望!


    畢竟雖然他的入室弟子不少,但是能夠真正傳承他王派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現在胡碧蘭雖然有種青出於藍的味道,但是,根基還是王派的。


    接下來,兩名丫鬟引著胡碧蘭進來,林牧起身,兩人行禮之後對坐!


    經過前麵的唱詞,大致的情況大家也都是知曉了!


    鐵鏡公主好奇的詢問楊四郎到底是因為什麽愁眉不展!


    楊四郎也不好說自己的身份,於是就顧左右而言他。


    鐵鏡公主也是將這當成了夫妻二人的小情趣,開始猜了一起。


    “莫不是我母後將你怠慢——”


    “莫不是夫妻們冷落少歡——”


    “莫不是思遊玩那秦樓楚館——”


    “莫不是抱琵琶你就另想別彈——”


    “這不是那不是是何意見——”


    連著四個莫不是,盡是沒有猜對。


    林牧長歎一聲,站在了台前,眼神遠眺,一臉的失意,落寞,看的台下戲迷們都是心中淒然。


    尤其是那些女戲迷們,都恨不得將林牧擁到自己的懷裏,用自己溫暖的胸膛來撫慰林牧那寂寞的心!


    看到林牧這種表情,胡碧蘭的眼珠一轉,走上前去,開口唱道,


    “莫不是你思骨肉意馬心猿——”


    一語中的!


    一旁的丫鬟上前,將喜神交給了胡碧蘭,然後就下台去了!


    胡碧蘭接過喜神,單手抱在胸前,一臉慈愛的低頭看著。


    看到對方已經猜出自己的心理,楊四郎也是隻能上前,表示自己願意吐露心聲,但是公主必須要發誓!


    鐵鏡公主也是耍賴,說自己番邦女子,不懂得如何發誓,楊四郎隻能親口教她!


    等到發完誓之後,兩人重新落座。


    “賢公主細聽我表一表家園——”


    “我的父老令公官高爵顯——”


    “我的母佘太君所生我弟兄七男——”


    “都隻為宋王爺在五台山還願——”


    “潘仁美誆聖駕來北番——”


    “你的父設下了雙龍會宴——”


    “我弟兄八員將就赴會在沙灘——”


    “我大哥替宋王席前遭難——”


    “我二哥短劍下命喪黃泉——”


    “我三哥被馬踏屍骨不見——”


    “有本宮和八弟失落北番——”


    “我本是楊……”


    前麵是西皮原板,後麵越唱越快,到了最後一句“楊”字出口,胡碧蘭趕緊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胡琴依舊還是行弦,而兩人則是分別出門,來到兩側觀看,看到外麵無人偷聽,這才重新迴到了屋內。


    胡碧蘭將手帕輕輕一揮,臉上也露出了一抹焦急的表情,說道,


    “快點兒說吧!”


    “我本是楊四郎把名姓改換——”


    “將楊字拆木易匹配良緣——”


    一大段戲詞唱完,台下的戲迷們這才轟的一聲,驚天的掌聲和動地的叫好聲終於響了起來!


    從原板到快板,林牧唱的是遊刃有餘,不但情緒飽滿,而且唱腔更是高亢激昂,將楊四郎此時的心情展現無遺!


    《四郎探母》可以算是一出骨子老戲,是從連台本戲《雁門關》中摘出來的。


    如今已經成為了老生演員必須會唱的劇目之一。


    聽到林牧認了自己的身份,胡碧蘭也是將手伸到了臉側,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呀——”


    接下來的這段戲,就是後世經常在舞台上出現的經典片段《坐宮》!


    “聽他言嚇得我渾身是汗——”


    “十五載到今日才吐真言——”


    “原來是楊家將把名姓改換——”


    “他思家鄉想骨肉就不得團圓——”


    “我這裏走向前再把禮見——”


    胡碧蘭走到林牧麵前,行了一個滿族的撫鬢禮。


    後世電視劇中的撫鬢禮大多都是東施效顰!


    林牧也是在跟胡碧蘭對戲的時候,才看明白了這個撫鬢禮的真正動作!


    後世的電視劇中,尤其是那個著名的《還珠格格》裏,裏麵的女人在見禮的時候,都是身子一蹲,然後拿著手帕在肩膀上向後一甩。


    當時看的時候還覺得挺好看的,但是來到這個時代,看到正宗的撫鬢禮禮,林牧才知道《還珠格格》裏的動作有多可笑!


    隻見胡碧蘭麵對著林牧,頭微微向著右側斜一點,右手手指從眉間掃向鬢角,目視著林牧,微微點頭。


    畢竟這個時代距離清朝滅亡也才過了二十多年,清朝的很多禮節依舊是深入人心。


    行禮完畢,兩人對麵而站,胡碧蘭繼續唱道,


    “尊一聲駙馬爺細聽咱言——”


    “早晚間休怪我言語怠慢——”


    “不知者不怪罪你的海量放寬——”


    到了此時,下麵的戲迷這才送上了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


    其實這就是會聽戲的!


    後世很多觀眾對於在什麽時候叫好和鼓掌是拿不準的。


    其實就在剛才那段戲中,前麵兩人見禮之前,在後世就會有觀眾鼓掌叫好!


    因為他們以為在唱戲的過程中,隻要角兒停下來了,就說明這一段唱完了,就可以鼓掌了!


    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演員停下來並不是因為唱完,而是要做戲,亮身段,或者做表情!


    這就是因為對這出戲不了解,聽的太少,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烏龍!


    所以,後世的京劇不景氣的原因,一是因為演員,二也是因為戲迷!


    演員的水平有待提高,而戲迷也是出現了明顯的斷代。


    年輕戲迷雖然會被吸引到劇場,但是他們純粹就是來聽個熱鬧的!


    對於演員來說,戲迷如果叫好能夠叫到演員的心裏,那對於演員來說,絕對是莫大的鼓勵,而且還能讓演員更加的賣力氣!


    如果台下的戲迷連叫好都叫錯了,演員的心氣就會受到打擊,甚至於看到台下的戲迷無精打采的,台上的演員也不會真的賣力氣!


    貨賣於識家!


    “公主啊——”


    林牧這一幹脆利落的叫板聲,也是讓台下的戲迷們轟然叫好。


    這一拱手,不但動作瀟灑,而且將楊四郎的那種豪邁之情給表現了出來!


    “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淺——”


    “賢公主又何必過於歉言——”


    “楊延輝有一日愁眉得展——”


    “也難忘賢公主恩重如山——”


    胡碧蘭剛才的那一段是西皮流水,速度已經開始加快了。


    而到了林牧這裏,就變成了西皮快板,速度是快上加快!


    這一段之所以會成為經典,也是兩人的唱詞越來越快,一句頂著一句唱,戲迷們聽著也過癮!


    雖然說慢板和搖板能夠體現演員的演唱功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戲迷還是喜歡聽這種流水或者快板的。


    胡碧蘭單手抱著喜神,側身對著林牧,開口唱道,


    “說什麽夫妻情恩德不淺——”


    “咱與你隔南北千裏姻緣——”


    “因何故終日裏愁眉不展——”


    “有什麽心腹事你隻管明言——”


    林牧一抖水袖,跟著唱道,


    “非是我這幾日愁眉難展——”


    “有一樁心腹事不敢明言——”


    “蕭天佐擺天門兩國交戰——”


    “我的娘押糧草來到北番——”


    “賢公主若容我母子相見——”


    “到來生變犬馬結草銜還——”


    在這一段對唱中,戲迷們也都是聽得渾身舒暢,用手拍著大腿,自己打著拍子,嘴上跟著唱著。


    尤其兩人的對唱銜接的速度太快,戲迷們就算是想要鼓掌都找不到節骨眼,隻能憋著一口氣,等到最後時刻的爆發!


    胡碧蘭擺了擺手,笑眯眯的唱道,


    “你那裏休得要巧言改辯——”


    “你要拜高堂母就我不阻攔——”


    林牧則是一臉的愁容,以拳擊掌,跟著唱道,


    “公主雖然不阻攔——”


    “無有令箭怎能過關——”


    胡碧蘭的臉色一冷,繼續唱道,


    “我有心賜你金鈚箭——”


    “怕你一去就不迴還——”


    聽到這話,林牧的臉上也露出了狂喜,趕緊唱道,


    “公主賜我的金鈚箭——”


    “見母一麵即刻還——”


    胡碧蘭一臉的不信,擺手唱道,


    “宋營離此路途遠——”


    “一夜之間你怎能夠還——”


    林牧一臉的堅定,將水袖一抖,搭在了胳膊上,自信的唱道,


    “宋營離此路途遠——”


    “快馬加鞭一夜還——”


    聞聽此言,胡碧蘭的臉上露出了古怪的笑容,笑眯眯的唱道,


    “適才叫咱盟誓願——”


    “你對蒼天就表一番——”


    唱到這裏,這一段快板對唱算是告一段落了。


    台下的戲迷們也是終於等到了節骨眼,頓時,整個中華戲院如同炸了鍋一樣的沸騰了起來!


    雖然兩個唱的飛快,一句頂著一句唱,但是幹板剁字,字字入耳,每一個字都能夠清清楚楚的送到每一個人的耳朵裏。


    加上戲院裏安靜,就連後排的戲迷們都是聽得清清楚楚。


    這一大段西皮快板,就跟子彈一樣,當當當的全都打在每一個戲迷的心頭上,最終,擠壓已久的熱情,全都爆發了出來!


    剛才楊四郎逼著鐵鏡公主發誓,鐵鏡公主也不是好惹的,這個時候,也要逼著楊四郎發個誓才算完!


    林牧聞言,也是一抖水袖,退了兩步,臉上的表情也變得認真了起來。


    “公主要我盟誓願——”


    “將身跪在地平川——”


    “我若探母不迴轉——”


    唱著,林牧就單膝跪在了地上,一旁的胡碧蘭開口問道,


    “怎麽樣啊?”


    林牧一抖水袖,唬得胡碧蘭退後了半步,這才一臉悲切的唱道,


    “黃沙蓋臉屍骨不全——”


    最後這一句西皮搖板,林牧唱的是悲切動情。


    胡碧蘭則是聽得眉開眼笑!


    小樣的,讓你剛才調理我,當姑奶奶是泥人嗎?


    “言重了!”


    胡碧蘭伸手搭著林牧的胳膊,將他扶了起來!


    “一見駙馬盟誓願——”


    “咱家才把心放寬——”


    “你在後宮喬改扮——”


    胡碧蘭一邊唱著,一邊向著下場門走去,到了下場門口,扭過身來,唱道,


    “盜來令箭你好出關——”


    戲迷們也是用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將胡碧蘭給送了下去!


    接下來,所有人的關注點都放在了林牧的身上。


    因為馬上就是這出戲的一個最出彩的地方了!


    隻見林牧在台上不斷的做戲,鑼鼓聲也是越催越快,表達著此刻楊四郎內心的忐忑不安和激動難耐!


    台下的戲迷們也是看的津津有味,雖然沒有任何的台詞,但是林牧的表演也是讓他們拍腿叫好。


    終於,鑼鼓點也催到了最快,林牧水袖一抖,邁步走到了台前,雙手握著腰間的玉帶,一臉誌得意滿的唱道,


    “一見公主盜令箭——”


    “本宮才把心放寬——”


    “扭轉頭來叫小番——”


    一聲響徹雲霄的叫小番,瞬間就讓全場戲迷們轟得一下就站了起來!


    這一嗓子,也太高了吧!


    嘎調!


    京劇中特別拔高某一個字的唱法。


    台下不少戲迷都是激動的熱淚盈眶,就這一嗓子,他們今天的票就算是買值了!


    要知道,當年曾經有人專門就喜歡聽這一句嘎調的。


    買完票不進劇場,就在外麵等著,感覺時間差不多了,這才進劇場,聽到這一句嘎調之後,直接扭頭就走。


    當然,這種極端的戲迷也不多見。


    不過,林牧的這句叫小番,可以說是聲振林木,響遏行雲。


    剛到後台的譚小培和譚富英聽到林牧這一嗓子,也都是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譚富英臉上的表情也是有些古怪!


    雖然上半年譚富英在津門唱這出戲的時候,連著三場,叫小番都沒有唱上去,結果落下了個“三塊三,叫小番”的典故。


    要說譚富英的嗓子也是極好,這種級別的嘎調應該是信手拈來的!


    但是,那次就是不知道怎麽迴事,越是想要唱好,就越是出錯。


    今天聽到林牧這一嗓子,譚富英也是有點尷尬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民國唱京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錫羅斯的南宮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錫羅斯的南宮龍並收藏我在民國唱京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