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道大爺如此牽掛,連夫人幾時醒都能猜準。被鏡中人望了一眼,紫荷垂首放下骨梳。
「夫人,廚房裏燉著一盅鴿子湯,裏麵加了新鮮的蓮子,現下火候正好,咱們用些罷?」
「好。」
才說完,鴿子湯就端進了偏廳,另有幾碟菜,分別清是蒸鰣魚,五香茄子,
及著一碗蜜漬豆腐。
都是剛剛做成,秦霽剛醒便吃上了。
用罷飯,她去見了莊子上的幾個管事,問了田產和收成。永安郡主和長公主給她的著實不少,現今這些田產都在她手裏,無論如何都得過問過問。
今日隻叫了五個管事過來,卻也夠秦霽忙整個下晌。
她學過管家,但真正處理這樣多的帳目,還是第一次。陸迢早先提過一個嬤嬤,今日也將她請了過來,在旁指點。
一應事宜忙到傍晚,才勉強收尾。秦霽留嬤嬤在園中用飯,她一萬個推辭不敢。
秦霽隻好備下禮物,另有二十兩銀放在提盒中一併交給她,使白鷺園的馬車送她迴家。
迴了正屋,秦霽在案前翻看這些田莊以前的帳目。未幾,紫荷走進來,道:「夫人,大爺的人迴來報信說官署事忙,讓您自己先用飯,不必等他。」
她問道:「現在叫人擺飯麽?」
秦霽想說不用,轉念一頓,「擺上來罷。」
夜裏燈燭一寸寸矮下去,待秦霽看完那些帳冊,做的批註也寫滿了小半本冊子。
合上書頁,正房空空蕩蕩,隻有她一個人。
燭火也隻剩伶仃一盞,秦霽看了對麵的書案一眼,筆架上掛著粗細不同的兩隻狼毫,案麵幹淨無物。
房裏本來隻有一張書案,陸迢先時待在書房。後來說太晚,提燈迴房不方便,在榻上待了幾日後,房裏多出來一張書案,與原先那張相對。
秦霽起身,環視了一圈周圍,莫名覺得有些不習慣。
大約是這間房太大,她想。
靠近門口的燈架上,秦霽換了一隻新燭,點燃後便去歇了。她睡的很好,不知陸迢何時迴來,也不知他第二日是何時走的。
更不知,有人在她睡著的時候,偷偷親了她的臉。
*
一連多日,陳貴妃暴斃一案仍是懸而未決,刑部眾人依舊忙的不可開交。
官廳外,王茂才與六品補子的官員說完話,憂心忡忡上了台階。他身後,幾位刑部的主事跟進了官廳。
「陸侍郎,他們大理寺已經揪出下毒的人了,你說我們是不是也該……」說話間,王茂才轉向戒律房的方向,那裏是審訊犯人的地方,拶指,夾棍,木枷各類刑具一應俱全。
陸迢從成堆的案牘中抬起頭,聲音淡淡,「王大人在刑部待了十餘年,難道連刑名都記不清楚?」
本朝律法列有明文,不得逼供認罪。王茂才抹了把額上急出來的汗。
「這……下官清楚。可是……」
可是律法沒不讓刑訊,隻說了刑訓的次數不得超過三次。
王茂才迴頭望了眼自己身後的同僚,那幾位卻毫無附和之意,同時支支吾吾低了頭,王茂才心裏呸了聲,拱手對陸迢作了個揖。
「他們大理寺才兩日就定了案犯,咱們刑部關著這麽多人,多日都未有進展,是不是慢了些。這些日咱們刑部的人出去,都要比他們大理寺的矮上一頭。」
這番話說的中氣十足,頗有幾分大義凜然的氣勢。他身後的官員聽得這番為己出頭的話,默默抬直了頸。
陸迢耐著性子聽完,倏然一笑,點頭應道:「王大人說的是,既如此,我也不好放著幾位的前程坐視不管。」
他風華正盛的年紀,又有一副頂好的皮相,笑起來讓人隻覺親近。然而共事久了便知,這人含笑的本意,絕不是為了與人為善。
指節叩響桌案,一聲一聲,後麵的官員的頸又默默低了下去。
陸迢這才道:「某這就寫封摺子,向今上請旨,正好大理寺最近有幾個缺。刑部廟小,如你這等有才幹的人物還是得去那裏一展身手如何?也免得在這裏屈才。」
廳中靜了下去,陸迢拂袖起身,「還有誰想與王大人一處高就,隻管告訴陸某,將名字寫在這張紙上。同僚一場,凡有所求,我必定盡力相幫。」
他出了官廳,腳步聲走遠後,裏麵剩下的人鬆了口氣,麵麵相覷。
站在最末的一人先開了口,他扶穩自己的官帽,道:「陸侍郎這麽做必定有他的道理,咱們不妨再等等罷,此事事關重大,急不得半點。」
這話提醒了在場的眾人,這確然不是件小案子。貴妃暴斃本是天子的家務事,於情於理,都該交給宗人府去查,而不是他們這些外臣。
然而朝中上下對此事無有異議,隻因牽扯到了四皇子。陳貴妃暴斃前夜,用了四皇子遣宮人送去的一盤荔枝,那宮人當夜便咬舌自盡,剩下的宮人帶來刑部,都是一問三不知。
現今坊間上下都有傳聞,道是四皇子為了讓六皇子盡快迴到封地,才對六皇子的母妃下次重手。
今上將四皇子禁足宮中,但遲遲未有下文,而是等著刑部和大理寺的決斷。此間便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一個開了口,其餘幾人紛紛跟著點頭,「罷了,咱們就再等等,讓大理寺那幫人得意幾日。」
風向轉瞬便倒向另一頭,王茂才一一看過這幾人,鼻腔重重哼了一聲,「真是一幫軟骨頭。」說罷甩袖跨出官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夫人,廚房裏燉著一盅鴿子湯,裏麵加了新鮮的蓮子,現下火候正好,咱們用些罷?」
「好。」
才說完,鴿子湯就端進了偏廳,另有幾碟菜,分別清是蒸鰣魚,五香茄子,
及著一碗蜜漬豆腐。
都是剛剛做成,秦霽剛醒便吃上了。
用罷飯,她去見了莊子上的幾個管事,問了田產和收成。永安郡主和長公主給她的著實不少,現今這些田產都在她手裏,無論如何都得過問過問。
今日隻叫了五個管事過來,卻也夠秦霽忙整個下晌。
她學過管家,但真正處理這樣多的帳目,還是第一次。陸迢早先提過一個嬤嬤,今日也將她請了過來,在旁指點。
一應事宜忙到傍晚,才勉強收尾。秦霽留嬤嬤在園中用飯,她一萬個推辭不敢。
秦霽隻好備下禮物,另有二十兩銀放在提盒中一併交給她,使白鷺園的馬車送她迴家。
迴了正屋,秦霽在案前翻看這些田莊以前的帳目。未幾,紫荷走進來,道:「夫人,大爺的人迴來報信說官署事忙,讓您自己先用飯,不必等他。」
她問道:「現在叫人擺飯麽?」
秦霽想說不用,轉念一頓,「擺上來罷。」
夜裏燈燭一寸寸矮下去,待秦霽看完那些帳冊,做的批註也寫滿了小半本冊子。
合上書頁,正房空空蕩蕩,隻有她一個人。
燭火也隻剩伶仃一盞,秦霽看了對麵的書案一眼,筆架上掛著粗細不同的兩隻狼毫,案麵幹淨無物。
房裏本來隻有一張書案,陸迢先時待在書房。後來說太晚,提燈迴房不方便,在榻上待了幾日後,房裏多出來一張書案,與原先那張相對。
秦霽起身,環視了一圈周圍,莫名覺得有些不習慣。
大約是這間房太大,她想。
靠近門口的燈架上,秦霽換了一隻新燭,點燃後便去歇了。她睡的很好,不知陸迢何時迴來,也不知他第二日是何時走的。
更不知,有人在她睡著的時候,偷偷親了她的臉。
*
一連多日,陳貴妃暴斃一案仍是懸而未決,刑部眾人依舊忙的不可開交。
官廳外,王茂才與六品補子的官員說完話,憂心忡忡上了台階。他身後,幾位刑部的主事跟進了官廳。
「陸侍郎,他們大理寺已經揪出下毒的人了,你說我們是不是也該……」說話間,王茂才轉向戒律房的方向,那裏是審訊犯人的地方,拶指,夾棍,木枷各類刑具一應俱全。
陸迢從成堆的案牘中抬起頭,聲音淡淡,「王大人在刑部待了十餘年,難道連刑名都記不清楚?」
本朝律法列有明文,不得逼供認罪。王茂才抹了把額上急出來的汗。
「這……下官清楚。可是……」
可是律法沒不讓刑訊,隻說了刑訓的次數不得超過三次。
王茂才迴頭望了眼自己身後的同僚,那幾位卻毫無附和之意,同時支支吾吾低了頭,王茂才心裏呸了聲,拱手對陸迢作了個揖。
「他們大理寺才兩日就定了案犯,咱們刑部關著這麽多人,多日都未有進展,是不是慢了些。這些日咱們刑部的人出去,都要比他們大理寺的矮上一頭。」
這番話說的中氣十足,頗有幾分大義凜然的氣勢。他身後的官員聽得這番為己出頭的話,默默抬直了頸。
陸迢耐著性子聽完,倏然一笑,點頭應道:「王大人說的是,既如此,我也不好放著幾位的前程坐視不管。」
他風華正盛的年紀,又有一副頂好的皮相,笑起來讓人隻覺親近。然而共事久了便知,這人含笑的本意,絕不是為了與人為善。
指節叩響桌案,一聲一聲,後麵的官員的頸又默默低了下去。
陸迢這才道:「某這就寫封摺子,向今上請旨,正好大理寺最近有幾個缺。刑部廟小,如你這等有才幹的人物還是得去那裏一展身手如何?也免得在這裏屈才。」
廳中靜了下去,陸迢拂袖起身,「還有誰想與王大人一處高就,隻管告訴陸某,將名字寫在這張紙上。同僚一場,凡有所求,我必定盡力相幫。」
他出了官廳,腳步聲走遠後,裏麵剩下的人鬆了口氣,麵麵相覷。
站在最末的一人先開了口,他扶穩自己的官帽,道:「陸侍郎這麽做必定有他的道理,咱們不妨再等等罷,此事事關重大,急不得半點。」
這話提醒了在場的眾人,這確然不是件小案子。貴妃暴斃本是天子的家務事,於情於理,都該交給宗人府去查,而不是他們這些外臣。
然而朝中上下對此事無有異議,隻因牽扯到了四皇子。陳貴妃暴斃前夜,用了四皇子遣宮人送去的一盤荔枝,那宮人當夜便咬舌自盡,剩下的宮人帶來刑部,都是一問三不知。
現今坊間上下都有傳聞,道是四皇子為了讓六皇子盡快迴到封地,才對六皇子的母妃下次重手。
今上將四皇子禁足宮中,但遲遲未有下文,而是等著刑部和大理寺的決斷。此間便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一個開了口,其餘幾人紛紛跟著點頭,「罷了,咱們就再等等,讓大理寺那幫人得意幾日。」
風向轉瞬便倒向另一頭,王茂才一一看過這幾人,鼻腔重重哼了一聲,「真是一幫軟骨頭。」說罷甩袖跨出官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