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有何不能
三國:從涼州輔佐劉備 作者:科尼島的柏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趙良的勸說下,眾人同意再圍攻一天,要是還不行。就麻溜得去找韋琅匯合,繼續圍追堵截皇甫酈的大軍。
連續兩天碰壁,士氣低迷,該如何攻城,大家沒有商議出來個滿意的章程。
然而大家一致同意,如果還是如今日這般憑借手下豬突的話,那不用等了,直接迴去。
在眾人的逼迫下,趙良總算是想到一個好主意。
“留下少量人員防守,其他人去各處村莊裏抓捕百姓農民。明日讓這些百姓蟻附攻城,如何?”
“好主意,趙將軍不愧是一肚子壞……”
話還沒說完,就被人拉扯一下衣袖,剛想詢問緣由,抬起頭瞧見趙良不善的眼神,立馬訕笑兩聲。
其他人紛紛點頭,這倒是個不錯的方法。
驅趕百姓攻城,以前也見過。涼州來的羌人不善攻城,經常采用這種方法。
“趙將軍足智多謀,明日定能克城。”
在一片稱讚中,趙良滿意得點點頭。總算是把這些人的心收攏了迴來,接下來要做的是去圍獵百姓。
留下一千人,其餘人騎著騾馬到周邊的村莊。
摸不清叛軍的情況,周越不敢輕易出城。萬一是叛軍要引誘他出城,再來個夾擊,他就是想哭都來不及。
眼睜睜地瞧著叛軍三三兩兩出城,心裏直犯嘀咕。
“大熱天的,這些人要去做什麽?”
自知學問淺薄,周越去找李言。
此時的李言還沒有忘記自己教書育人的工作。
正在簡易的教室裏給民夫的孩子講課,教授他們識字。
在得知周越來找他後,讓班級裏學得最好的孩子,先維持秩序,帶著大家繼續識字。
“李先生真是讓我佩服。如此時刻,還能靜下心給孩子們講課。”
李言的作為,讓周越打心底佩服。願意給貧困百姓孩子上課的老師,他真的沒見過幾個。就算是在傅幹的要求下,每個屯田的據點都有教師,可如李言這般,真心實意,沒有一絲隱瞞的,他掰手指頭也數的過來。
“言重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拿了雍王的俸祿,那就要替雍王把這些孩子教育好。最重要得是,我很享受這種為人師表的感覺。目睹這些孩子從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朗朗上口,我心中無比得有成就感。對了,來找在下有何事?”
雖說叛軍圍攻不猛烈,可也沒有讓周越這個大將能夠隨意奔跑的時間。他來找自己,應該是有重要的事。
提到正事,周越急忙把他觀察到的情況給李言講一遍。
“李先生讀書讀得多。傅少府經常告訴我等,遇到不懂的事情,要跟讀書多的人請教。你看,這事是否有什麽蹊蹺之處?”
“走,到木牆上去看一眼。光聽屯長講,在下亦是沒有任何思路。”
為照顧瘸腿的周越,李言故意減慢速度。
嘴裏雖不說,然而周越心裏十分感激李言的照顧。
烈日炎炎,木牆上熱得站不住腳。
頭上頂著油傘的李言努力俯瞰叛軍的營地。人數的確少了不少,這麽熱的天,他們到底是做什麽去了?
馬騾的數量也少了許多,看起來像是去執行作戰任務。可距離此處最近的屯田塢堡也在五十裏外,要想去打那些塢堡的話,他們隻出動部分兵力八成是打不下來的。
皺著眉頭,李言心裏不停的迴想他看過的書,把裏麵所有關於打仗的計謀迴想一遍。
誘敵?不像,這樣熱的天,就算是誘敵,塢堡內也不會出兵。仗還沒打,人全中暑了。
不是誘敵,難道是叛軍內訌?
仔細打量一番,看起來也不像。要是內訌,這千把人也不可能留在這裏。帳篷營帳還是完好無損,看起來他們的人今天晚上還會迴來。
“周屯長,在下一時間也猜不出他們的目的何在。不過,在下建議屯長不要帶兵出去攻擊。萬一是誘敵,到時候退兵都不好退。”
猜不出叛軍的目的,李言覺得有點愧對周越的信任,所以提出自己的一點小小建議。
“嗯,放心。我跟隨雍王傅少府打過不少仗,這點謹慎還是有的。既然不知道他們折騰啥,那就派人多加巡邏。”
周越方正的大臉上,一臉嚴肅。
周越的才能,李言也是佩服的。謹慎勇武都不缺,隻是運氣不好,傷了腿,要不然,定然也能混個校尉當當。
見看不出什麽,不想在太陽底下暴曬,李言走下木牆,看到塢堡內井然有序的青壯在來迴運送物資。
腦中突然迴想起關於羌亂的戰事,驅趕百姓蟻附攻城!李言臉色大變,迅速返迴城牆之上,極目遠眺,想看清楚在烈日下虛幻的遠方。
驚訝於李言的反應,周越跛著腿跟著來到城牆之上,連油傘都顧不上,焦急的問:“先生,你想到什麽了?”
一拳砸在木牆上,鮮血順著手背流下來,李言臉色難看,鋼牙緊咬:“叛軍恐怕是去圍捕村莊的百姓去了。”
“圍捕百姓?搶奪他們的財物嗎?”
還沒有明白過來的周越覺得叛軍搶奪財物應該是正常的吧,至於這般大驚小怪嗎?
“周屯長,你是涼州人。應該知道羌人驅趕百姓攻城的事情吧?”
聽到李言的話,周越神情也有一絲變化。隨後坦然,冷笑道:“嗬,原來叛軍打的是這個主意。那又有何妨!敢攻城的,不管是百姓還是叛軍全是敵人,殺了就是了。還妄想以百姓來束縛我?”
周越的迴答,讓李言心頭一寒。往日那個親民的周屯長此時完全變成了冷酷無情的鐵血硬漢。
“可他們畢竟是百姓,是雍王需要牧守的百姓啊,周屯長,你到時候真的能下得去手?”
“有何不能,我的職責是保護這座塢堡裏的屯民,以及數百名孩童,還有隨我退役到此處的戰友。至於其他人,誰要是敢攻城,我就敢殺。”
瞥到李言神情中的不忍,周越心裏歎息,低聲道,“要真的是先生說的那般,明日還請先生迴避。”
連續兩天碰壁,士氣低迷,該如何攻城,大家沒有商議出來個滿意的章程。
然而大家一致同意,如果還是如今日這般憑借手下豬突的話,那不用等了,直接迴去。
在眾人的逼迫下,趙良總算是想到一個好主意。
“留下少量人員防守,其他人去各處村莊裏抓捕百姓農民。明日讓這些百姓蟻附攻城,如何?”
“好主意,趙將軍不愧是一肚子壞……”
話還沒說完,就被人拉扯一下衣袖,剛想詢問緣由,抬起頭瞧見趙良不善的眼神,立馬訕笑兩聲。
其他人紛紛點頭,這倒是個不錯的方法。
驅趕百姓攻城,以前也見過。涼州來的羌人不善攻城,經常采用這種方法。
“趙將軍足智多謀,明日定能克城。”
在一片稱讚中,趙良滿意得點點頭。總算是把這些人的心收攏了迴來,接下來要做的是去圍獵百姓。
留下一千人,其餘人騎著騾馬到周邊的村莊。
摸不清叛軍的情況,周越不敢輕易出城。萬一是叛軍要引誘他出城,再來個夾擊,他就是想哭都來不及。
眼睜睜地瞧著叛軍三三兩兩出城,心裏直犯嘀咕。
“大熱天的,這些人要去做什麽?”
自知學問淺薄,周越去找李言。
此時的李言還沒有忘記自己教書育人的工作。
正在簡易的教室裏給民夫的孩子講課,教授他們識字。
在得知周越來找他後,讓班級裏學得最好的孩子,先維持秩序,帶著大家繼續識字。
“李先生真是讓我佩服。如此時刻,還能靜下心給孩子們講課。”
李言的作為,讓周越打心底佩服。願意給貧困百姓孩子上課的老師,他真的沒見過幾個。就算是在傅幹的要求下,每個屯田的據點都有教師,可如李言這般,真心實意,沒有一絲隱瞞的,他掰手指頭也數的過來。
“言重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拿了雍王的俸祿,那就要替雍王把這些孩子教育好。最重要得是,我很享受這種為人師表的感覺。目睹這些孩子從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朗朗上口,我心中無比得有成就感。對了,來找在下有何事?”
雖說叛軍圍攻不猛烈,可也沒有讓周越這個大將能夠隨意奔跑的時間。他來找自己,應該是有重要的事。
提到正事,周越急忙把他觀察到的情況給李言講一遍。
“李先生讀書讀得多。傅少府經常告訴我等,遇到不懂的事情,要跟讀書多的人請教。你看,這事是否有什麽蹊蹺之處?”
“走,到木牆上去看一眼。光聽屯長講,在下亦是沒有任何思路。”
為照顧瘸腿的周越,李言故意減慢速度。
嘴裏雖不說,然而周越心裏十分感激李言的照顧。
烈日炎炎,木牆上熱得站不住腳。
頭上頂著油傘的李言努力俯瞰叛軍的營地。人數的確少了不少,這麽熱的天,他們到底是做什麽去了?
馬騾的數量也少了許多,看起來像是去執行作戰任務。可距離此處最近的屯田塢堡也在五十裏外,要想去打那些塢堡的話,他們隻出動部分兵力八成是打不下來的。
皺著眉頭,李言心裏不停的迴想他看過的書,把裏麵所有關於打仗的計謀迴想一遍。
誘敵?不像,這樣熱的天,就算是誘敵,塢堡內也不會出兵。仗還沒打,人全中暑了。
不是誘敵,難道是叛軍內訌?
仔細打量一番,看起來也不像。要是內訌,這千把人也不可能留在這裏。帳篷營帳還是完好無損,看起來他們的人今天晚上還會迴來。
“周屯長,在下一時間也猜不出他們的目的何在。不過,在下建議屯長不要帶兵出去攻擊。萬一是誘敵,到時候退兵都不好退。”
猜不出叛軍的目的,李言覺得有點愧對周越的信任,所以提出自己的一點小小建議。
“嗯,放心。我跟隨雍王傅少府打過不少仗,這點謹慎還是有的。既然不知道他們折騰啥,那就派人多加巡邏。”
周越方正的大臉上,一臉嚴肅。
周越的才能,李言也是佩服的。謹慎勇武都不缺,隻是運氣不好,傷了腿,要不然,定然也能混個校尉當當。
見看不出什麽,不想在太陽底下暴曬,李言走下木牆,看到塢堡內井然有序的青壯在來迴運送物資。
腦中突然迴想起關於羌亂的戰事,驅趕百姓蟻附攻城!李言臉色大變,迅速返迴城牆之上,極目遠眺,想看清楚在烈日下虛幻的遠方。
驚訝於李言的反應,周越跛著腿跟著來到城牆之上,連油傘都顧不上,焦急的問:“先生,你想到什麽了?”
一拳砸在木牆上,鮮血順著手背流下來,李言臉色難看,鋼牙緊咬:“叛軍恐怕是去圍捕村莊的百姓去了。”
“圍捕百姓?搶奪他們的財物嗎?”
還沒有明白過來的周越覺得叛軍搶奪財物應該是正常的吧,至於這般大驚小怪嗎?
“周屯長,你是涼州人。應該知道羌人驅趕百姓攻城的事情吧?”
聽到李言的話,周越神情也有一絲變化。隨後坦然,冷笑道:“嗬,原來叛軍打的是這個主意。那又有何妨!敢攻城的,不管是百姓還是叛軍全是敵人,殺了就是了。還妄想以百姓來束縛我?”
周越的迴答,讓李言心頭一寒。往日那個親民的周屯長此時完全變成了冷酷無情的鐵血硬漢。
“可他們畢竟是百姓,是雍王需要牧守的百姓啊,周屯長,你到時候真的能下得去手?”
“有何不能,我的職責是保護這座塢堡裏的屯民,以及數百名孩童,還有隨我退役到此處的戰友。至於其他人,誰要是敢攻城,我就敢殺。”
瞥到李言神情中的不忍,周越心裏歎息,低聲道,“要真的是先生說的那般,明日還請先生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