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家中的傅幹,被傅燮大罵一頓,趕緊讓人給他準備熱水,讓他好好泡泡澡,要是染上風寒,說不定一命嗚唿了。


    傅幹不敢忤逆傅燮,與一道迴府的李言一人泡一個大桶。


    五月二十越來越臨近,劉備帶著傅幹張飛趙雲典韋等人離開長安。


    關中的大小事務全部交給傅燮,楊彪蓋勳賈詡荀攸杜畿在旁協助。


    與劉備一起的還有蘇固,他身為漢中太守,按理說應該是歸屬於劉焉,可蘇固不願意聽從豫州朝廷,因此對劉焉讓他到成都的消息置之不理。


    “蘇太守,你這可是把蜀王得罪慘了!”


    傅幹打趣道。


    蘇固不屑的說:“天下大亂有他劉焉一份,他願意接受豫州朝廷的分封,我可不願。無論如何對比,他劉君郎與大司馬相比,猶如熒光之火與皓月。等此次從冀州歸來,我便獻土於大司馬,迴家安養天年。”


    一旁的劉備擺手道:“蘇公說的是哪裏話,漢中是朝廷的漢中,要是劉君郎膽敢犯界,我必然提兵救蘇公。什麽獻土,說的太過。”


    蘇固還想說,傅幹對他擠擠眼,隨後說:“不如這樣,可先派徐公明帶著李興國前往漢中,駐紮在新修築的陽平關,以防備巴蜀的不宣而戰。蘇公可同意否?”


    蘇固拍手叫好。


    “傅長史說的甚和我心,這半月來,巴蜀有兵馬頻繁調動,恐怕不安好心。陳元化一人防守恐力不從心,大司馬要是願意派遣人,幫忙協防,我感激不盡。”


    劉備有點不太願意,不是他心疼士卒,而是覺得有點名聲不太好聽,有侵吞他人領地的嫌疑。


    傅幹看出劉備的為難,於是在旁說道:“明公,你要是不派人到漢中協防,恐怕漢中不複蘇太守所有。漢中要是丟失,雖說不是明公的問題,但是是有明公導致。”


    望著蘇固殷切的眼神,想想傅幹的話,劉備沒辦法再拒絕。


    “那好,我給徐公明一道軍令,讓他抽調一千精兵,立刻南下漢中,坐鎮陽平關,防守巴蜀。”


    “明公英明!”


    蘇固則是得願所償,滿意的擼起胡子來。


    “有大司馬協助,漢中必無憂矣。”


    行進一日,眾人來到蒲津。


    蒲津對麵便是河東郡的蒲阪,關東攻入關中的重要關隘。


    曹老板攻打馬超時,便是在頓步潼關後,秘密派遣徐晃從蒲阪搭建浮橋渡過黃河,攻入關中。自此,攻守易型也。


    “客官,要渡河嗎?”


    見幾人裝束非富即貴,擺渡的船夫湊上前來,詢問道。


    “過河幾錢?”


    傅幹出列詢問。


    “五銖錢一人兩枚,惡錢的話,一人五枚。”


    船夫猶猶豫豫的說。


    見他滿臉溝壑,皮膚紅裏透黑,傅幹不打算與他搞價,貧苦人掙錢不容易。


    “好,可以。隻是我們這一行人,五十 多人,你一船也拉不下啊。”


    船夫頓時露出滿臉笑容,連聲說:“不妨事不妨事!”


    把手放到嘴裏吹幾聲口哨,不一會又來七八條船,怕傅幹等人不坐船,船夫憨厚的說:“這都是俺村裏的,俺村就在那邊不遠處,貴人放心。”


    五月份的黃河水勢不算湍急,也可能是蒲津渡的原因,水勢極為平緩,他們這些船夫就算是想搞一些小動作,在趙雲張飛等人麵前也不夠看的。


    黃河的水極為渾濁,泥沙很多,沒有河水的地方也是泥濘不堪。


    船夫們把船停靠好,劉備一行人,分成九隊,上了九條船。


    到船上後,傅幹好奇的詢問:“剛才說的惡錢,是怎麽迴事?”


    “唉,就是這種錢。”


    船夫從腰間拿出一枚銅錢,伸到傅幹眼前,讓傅幹瞧瞧。


    傅幹伸手去拿,船夫趕緊把手收迴去。


    “貴人,即便是惡錢,也是小的辛辛苦苦得來的,不能給你。”


    傅幹哂然一笑,製止要嗬斥船夫的典韋。


    從懷裏掏出一枚五銖錢,掂一掂,傅幹遞到船夫眼前。


    “一換一可以吧?”


    船夫心裏一喜,止不住的笑容爬到臉上:“還得換得!不過這與船費無關。”


    “無關,無關!”


    喜不自勝的船夫從傅幹手裏,單手把錢拿走,放到腰間左側,又從右側拿出那枚他說的惡錢,遞給傅幹。


    “貴人,你拿好。”


    把惡錢接過來,陡然一輕,原來的銅含量減少了,怪不得叫惡錢。


    來迴翻看兩遍,上麵打著初平的年號。


    是今年新鑄的錢,董卓鑄的新錢啊。


    怪不得,對董卓鑄小錢的信息傅幹也有所耳聞,隻是一直沒有見到實物。


    這還是第一次見,於是問道:“那這錢對你們有啥影響嗎?”


    “影響大多了,去年官府上門強製把五銖錢收走,不給的話,直接抓走。然後扔下這些不足量的惡錢。如今大家都不怎麽用銅錢交易了,大部分都是以物易物了。要不是俺們是船夫,往來運輸,也不收銅錢了。”


    看來董卓的小錢直接把經濟流通搞崩潰了。


    不一會船隻靠了岸,把惡錢收好。


    在典韋付錢給船夫時,傅幹詢問:“我記得以前這裏是有浮橋的,為何沒有見到?”


    “黃河的水流擺不定,搭個浮橋不知道能用多長時間。除了要過大軍,否則沒人費力去搭浮橋。”


    等劉備上了岸,傅幹指著蒲津渡。


    “此乃是關中的咽喉,要是不能控製,即便封鎖了潼關,也是無用。”


    劉備同樣是軍事大家,傅幹能看明白的,他也能看明白。


    “去冀州鄴城,見見新帝再說。”


    “玄德兄,見不見新帝,河東郡也必須在關中手中,否則太被動了。”


    劉備點點頭,一路上傅幹一直在給他講光武帝劉秀的故事,以及光武帝對待前漢宗室的事。


    聽傅幹講那麽多,他的心裏多少有點變化,知道傅幹在勸他要向光武帝學習。


    如今的天下雖沒有西漢末年那般亂,但也差不多了。


    “在給我一點時間,我好好想想。”


    知道事情是需要循循善進的,畢竟龐統勸劉備入川也是勸了不少時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涼州輔佐劉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科尼島的柏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科尼島的柏樺並收藏三國:從涼州輔佐劉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