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
[英美娛] 好萊塢搖滾日誌 作者:虎刺阿加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羅德第一個點頭說:「當然!我從沒想過我們就此結束!即使專輯反響不好,小牛想要放棄我們,我們也可以換個廠牌繼續出我們的地下唱片的!」
羅拉也點點頭附和道:「沒錯,我說過的,喬,你承諾過我,樂隊永遠都不會解散。」
史蒂夫則抬頭看著喬琳的眼睛說:「喬,我想跟你一起合作,無論樂隊是否在商業上取得成功,這不是我們一開始在一起的最初目標,唯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音樂。再說了,我們已經拿到了足夠多的錢,如果我明天想退休,我早就可以退休了,不是嗎?」
喬琳緩慢地點了點頭,笑著迴答:「很好,看起來我們的分歧沒大到我們要拒絕八千萬美元的合約。所以我們會這麽處理這個問題——」
她的語氣非常篤定。
「夥計們,我們與華納簽約,但我們要帶著哈利跟我們一起走,由他打理我們和華納一起成立的新唱片公司。如果我們有任何想要做的新項目,我們在那個廠牌下麵做,這會是雙贏,不是嗎?」
在三個人輪番點頭後,羅德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所以我們的新唱片公司應該叫什麽?」
喬琳立刻說出了她思考了很久的名字:
「巴別塔,怎麽樣?」
史蒂夫笑著揚了下眉,立刻明白了她的深意。「因為音樂是唯一能夠跨越語言障礙的溝通方式?」
「沒錯!」
「哇哦,我喜歡它!」
「我也喜歡它的含義!」
「那就是巴別塔了!」
羅德站了起來,笑著說:「那我來給哈利和我們的律師打電話,他們需要聽到這個!」
「嗯,等你打完電話後我們就該去試音了,讓他們飛來跟我們見個麵。」
他們還得繼續巡演呢!
1996年9月23日,紫色天鵝絨在佛羅裏達州邁阿密海舉辦了兩萬人的室內演唱會。這是美國南部和中部巡演裏的最後一場演出。
演出結束後第二天,樂隊在邁阿密海灘上拍攝了《他們說……(我不在乎)》的mv。在大雨磅礴中,渾身濕透的喬琳看著鏡頭狠狠地唱出了歌詞「我不在乎」。
1996年9月25日,喬琳和隊友返迴洛杉磯,在同華納高層等相關人士會麵後,開始進入正式的合同談判期。喬琳提出了關於紫色天鵝絨和成員們副項目的創意控製權問題,並且要求把她信任的幾個高管作為關鍵人物列入合同,以防止華納管理層日後出現變動從而影響她對樂隊的創意控製權。
談判期間,喬琳還收到了她此前委託給編劇大衛·馬梅特的劇本《美國英雄》。她很滿意新的劇本,馬梅特在她原本構建的劇情結構上重新插入了新的人物對話,將整個故事的黑色喜劇風格推到了另一個高度,並且還給了她一個非常好的新標題——《尾搖狗》。
這個標題來自一句俗語「尾巴搖狗」,常常用來形容一個次要部分決定了整個係統的情況,就像是尾巴在搖動狗,主次顛倒。
劇本在開篇就寫明了這個標題的含義:
「狗為什麽搖尾巴?
因為狗比尾巴聰明。
如果尾巴更聰明,就該是它搖狗了。」
新劇本到手後,喬琳就開始思考到底由誰來扮演劇情中的兩個主要角色——總統的頂級危機公關康拉德·布裏恩和好萊塢製片人斯坦利·莫茨。前者是個老奸巨猾又冷酷無情的頂級陰謀家,後者則是一個自持才華卻實際上搞不清自己處境的好萊塢玩家,他們兩會聯手在大選前11天分散公眾對總統性.侵女童醜聞的注意力,好幫助總統連任。
「誰來扮演公關康拉德呢?」
喬琳的腦筋飛快地轉動著,她熟悉的那些演員們正在她的腦海裏飛馳而過,一個身影始終不斷地出現。
吉恩·哈克曼!她在《糖衣陷阱》裏合作過的同事,一個非常出色的角色演員!
「吉恩,吉恩,吉恩,」喬琳伸出手摸了摸下巴,「他確實是個好選擇,不動聲色,沉穩,老奸巨猾,可以冷酷,甚至還可以做到有點好笑……吉恩!」
唯有一個問題,她知道吉恩·哈克曼有個壞習慣,他總是喜歡盡可能晚地向製片人和導演承諾他是否要真的出演角色,圈內不少同他合作過的製片人都對此感到害怕。
但她有吉恩的電話,她現在應該給他打個電話,看看他是否感興趣。
說幹就幹,喬琳找出了電話本,翻出了吉恩·哈克曼的電話號碼,然後抓起了電話。
「……吉恩!我是喬琳,你還在新墨西哥嗎?是這樣的,我有了一個新故事,你必須得看看,我不停地想到你來扮演這個角色,你是我的第一人選!……」
跟吉恩·哈克曼初步溝通過後,喬琳又把電話打給了她過去合作過的選角導演南希·克勞普。
「南希!親愛的南希,你能為我空出你的日程表嗎?我有份工作!但首先,告訴我,誰是能跟吉恩·哈克曼同台表演的演員?他要能跟吉恩平分秋色,他得是個40歲以上的白人,他的角色有點浮誇,好萊塢式的浮誇……」
選角導演南希給出了她的看法:「嗯,這個名單列表不長,但也不短,可如果你一定要以吉恩·哈克曼為中心,那我的第一選擇是達斯汀·霍夫曼!」
喬琳驚訝地揚了下眉毛,達斯汀·霍夫曼,《畢業生》《雨人》《午夜牛郎》《克萊姆夫婦》等等,喬琳能舉出不少他主演的經典作品,他絕對是好萊塢劇情片導演們心中一等一的男主演,可為什麽是他呢?
羅拉也點點頭附和道:「沒錯,我說過的,喬,你承諾過我,樂隊永遠都不會解散。」
史蒂夫則抬頭看著喬琳的眼睛說:「喬,我想跟你一起合作,無論樂隊是否在商業上取得成功,這不是我們一開始在一起的最初目標,唯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音樂。再說了,我們已經拿到了足夠多的錢,如果我明天想退休,我早就可以退休了,不是嗎?」
喬琳緩慢地點了點頭,笑著迴答:「很好,看起來我們的分歧沒大到我們要拒絕八千萬美元的合約。所以我們會這麽處理這個問題——」
她的語氣非常篤定。
「夥計們,我們與華納簽約,但我們要帶著哈利跟我們一起走,由他打理我們和華納一起成立的新唱片公司。如果我們有任何想要做的新項目,我們在那個廠牌下麵做,這會是雙贏,不是嗎?」
在三個人輪番點頭後,羅德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所以我們的新唱片公司應該叫什麽?」
喬琳立刻說出了她思考了很久的名字:
「巴別塔,怎麽樣?」
史蒂夫笑著揚了下眉,立刻明白了她的深意。「因為音樂是唯一能夠跨越語言障礙的溝通方式?」
「沒錯!」
「哇哦,我喜歡它!」
「我也喜歡它的含義!」
「那就是巴別塔了!」
羅德站了起來,笑著說:「那我來給哈利和我們的律師打電話,他們需要聽到這個!」
「嗯,等你打完電話後我們就該去試音了,讓他們飛來跟我們見個麵。」
他們還得繼續巡演呢!
1996年9月23日,紫色天鵝絨在佛羅裏達州邁阿密海舉辦了兩萬人的室內演唱會。這是美國南部和中部巡演裏的最後一場演出。
演出結束後第二天,樂隊在邁阿密海灘上拍攝了《他們說……(我不在乎)》的mv。在大雨磅礴中,渾身濕透的喬琳看著鏡頭狠狠地唱出了歌詞「我不在乎」。
1996年9月25日,喬琳和隊友返迴洛杉磯,在同華納高層等相關人士會麵後,開始進入正式的合同談判期。喬琳提出了關於紫色天鵝絨和成員們副項目的創意控製權問題,並且要求把她信任的幾個高管作為關鍵人物列入合同,以防止華納管理層日後出現變動從而影響她對樂隊的創意控製權。
談判期間,喬琳還收到了她此前委託給編劇大衛·馬梅特的劇本《美國英雄》。她很滿意新的劇本,馬梅特在她原本構建的劇情結構上重新插入了新的人物對話,將整個故事的黑色喜劇風格推到了另一個高度,並且還給了她一個非常好的新標題——《尾搖狗》。
這個標題來自一句俗語「尾巴搖狗」,常常用來形容一個次要部分決定了整個係統的情況,就像是尾巴在搖動狗,主次顛倒。
劇本在開篇就寫明了這個標題的含義:
「狗為什麽搖尾巴?
因為狗比尾巴聰明。
如果尾巴更聰明,就該是它搖狗了。」
新劇本到手後,喬琳就開始思考到底由誰來扮演劇情中的兩個主要角色——總統的頂級危機公關康拉德·布裏恩和好萊塢製片人斯坦利·莫茨。前者是個老奸巨猾又冷酷無情的頂級陰謀家,後者則是一個自持才華卻實際上搞不清自己處境的好萊塢玩家,他們兩會聯手在大選前11天分散公眾對總統性.侵女童醜聞的注意力,好幫助總統連任。
「誰來扮演公關康拉德呢?」
喬琳的腦筋飛快地轉動著,她熟悉的那些演員們正在她的腦海裏飛馳而過,一個身影始終不斷地出現。
吉恩·哈克曼!她在《糖衣陷阱》裏合作過的同事,一個非常出色的角色演員!
「吉恩,吉恩,吉恩,」喬琳伸出手摸了摸下巴,「他確實是個好選擇,不動聲色,沉穩,老奸巨猾,可以冷酷,甚至還可以做到有點好笑……吉恩!」
唯有一個問題,她知道吉恩·哈克曼有個壞習慣,他總是喜歡盡可能晚地向製片人和導演承諾他是否要真的出演角色,圈內不少同他合作過的製片人都對此感到害怕。
但她有吉恩的電話,她現在應該給他打個電話,看看他是否感興趣。
說幹就幹,喬琳找出了電話本,翻出了吉恩·哈克曼的電話號碼,然後抓起了電話。
「……吉恩!我是喬琳,你還在新墨西哥嗎?是這樣的,我有了一個新故事,你必須得看看,我不停地想到你來扮演這個角色,你是我的第一人選!……」
跟吉恩·哈克曼初步溝通過後,喬琳又把電話打給了她過去合作過的選角導演南希·克勞普。
「南希!親愛的南希,你能為我空出你的日程表嗎?我有份工作!但首先,告訴我,誰是能跟吉恩·哈克曼同台表演的演員?他要能跟吉恩平分秋色,他得是個40歲以上的白人,他的角色有點浮誇,好萊塢式的浮誇……」
選角導演南希給出了她的看法:「嗯,這個名單列表不長,但也不短,可如果你一定要以吉恩·哈克曼為中心,那我的第一選擇是達斯汀·霍夫曼!」
喬琳驚訝地揚了下眉毛,達斯汀·霍夫曼,《畢業生》《雨人》《午夜牛郎》《克萊姆夫婦》等等,喬琳能舉出不少他主演的經典作品,他絕對是好萊塢劇情片導演們心中一等一的男主演,可為什麽是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