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插嘴說:「我不覺得這聽起來像加快版的《imagine》。」


    羅拉反駁道:「可它確實聽起來像是其他樂隊會寫出來的歌,這次你聽起來像是the’s,下一次呢?你是不是要寫石玫瑰那樣的歌了?它不是不好,可它不是我們會寫的歌!」


    「我挺喜歡石玫瑰的。」羅德小聲呢喃了一下,隨即就在羅拉突然兇狠的目光下屈服了。


    喬琳皺著眉頭,一言不發。她覺得自己像是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


    過了一會兒她才開口:「可我需要更多探索,這是一首很棒的歌,它有漂亮的旋律,精巧的和弦進行,而我得說這是我寫過的和弦組裏最漂亮的幾個之一。它會談論孤獨,這是個能引起人們共鳴的主題。我喜歡我寫下來的東西!況且坦白說,我不覺得如果有一天我們聽起來像是石玫瑰有什麽糟的,《石玫瑰》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專輯之一!」


    羅拉低著頭,沒再說話。


    史蒂夫見狀打了個圓場,「喬,你給這歌起名叫做什麽?」


    「《哲學家》。」


    「聽起來還不錯。」


    史蒂夫在說完這句話後,四個人就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裏。


    --------------------


    《哲學家》如果真的存在的話,那風格就是加快版的《imagine》,或者舉個近一點的例子,可能會更像是oasis的《wonderwall》。


    (有缸是真的會寫,向有缸的才華表白。)


    (btw,我有的時候會突然覺得有缸比莉好看欸(我的8級濾鏡x)。


    羅拉提到的樂隊the’s前文其實提到過一次,vv樂隊最初登場時的酒吧就是在翻唱他們的名曲《there 射 goes》,這是90年代初英倫搖滾最重要的歌之一。石玫瑰和《石玫瑰》則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曼徹斯特搖滾最重要的聲音之一,他們帶來的baggy風潮深深影響了blur和oasis這一代英倫搖滾人。這兩個樂隊都是一專封神的類型。


    第66章nd(三十一)


    =====================================


    首張專輯剛剛大獲成功的搖滾樂隊會是什麽樣?你們享受你們的成功嗎?就像是被歌迷、歡唿、讚美、金錢和酒精包圍著嗎?


    在樂隊四人間死一般的沉默裏,喬琳不合時宜地想起了前段時間《綜藝》雜誌的記者採訪時問出的可笑問題。


    她嘴角冷冷地上挑了一下,心想:「那傢夥真的應該看看這裏,就知道他的問題有多蠢了。」


    樂隊內部其實一直埋藏著一個壓力源,他們成功得太快了,以至於這些看似被鮮花包圍著的年輕人非常擔心自己的未來——他們為什麽能成功?他們還會繼續成功下去嗎?他們的音樂是不是有所改變了?他們是不是背叛了做樂隊的初衷,距離主流音樂世界太近了?


    在喬琳說下一張專輯會更貼近他們自身的聲音時,她的意思是更關心對自我的理念和價值觀的探索。可問題是,在這個主題上,樂隊四個人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太一樣。


    紫色天鵝絨應該是一個什麽樣的樂隊?


    樂評人粗暴地把他們跟同時期風靡的垃圾搖滾歸在一起,稱他們是主流搖滾的異類,是另類搖滾。可媒體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在音效技術上又更貼近盯鞋和夢泡,稱他們的音樂本質上是「佩斯利地下運動」中醞釀出的迷幻流行音樂的成熟版本,跟同時期的另類搖滾樂隊一起殺死了朋克音樂。


    喬琳很難反駁他們的結論,畢竟她確實是在新浪潮和佩斯利地下運動音樂中長大的,她想要創作的音樂本意上也確實是對80年代盛行的長髮金屬之類的搖滾樂的背棄。可她更多把自己看成是音樂風格的探索者,在古典樂、爵士和鄉村音樂等多重音樂元素包圍下長大的她,很難大聲說哪種音樂該死,哪種應該長存。


    羅德比喬琳的態度要更專注一點,他非常迷戀英倫入侵時期的節拍音樂,盡管這些音樂事實上在他出生前十年就誕生了,但是他在父母的影響下聽了很多很多奇想樂隊和披頭士的歌。他事實上在旋律和和弦的創作上有點復古主義。


    史蒂夫的態度則跟他們兩個不同,性格在全隊都算得上最溫和的他卻是更激進的商業音樂反對者,他甚至比喬琳還討厭槍炮與玫瑰。喬琳常常開玩笑說他跟涅槃在風格上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寫不出類似柯本那樣表達「我想殺了我自己」的歌詞,他有點憤怒,卻還沒到絕望這個級別上。


    至於羅拉,好吧,全隊都知道,羅拉更想做朋克樂隊,隻是她不想加入沒有羅德的樂隊。


    於是這四個傢夥組成了「紫色天鵝絨」,一個名字類似60年代的著名樂隊地下絲絨卻在音樂製作上差距很大的樂隊。就像是一些雜誌諷刺的那樣,目前來看,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第一張專輯表現出來的音樂風格都很多變,而且他們都有女性鼓手。


    有記者寫道:「這些孩子顯然有著膨脹到極致的野心,可他們的才華似乎隻夠賣出專輯。同科特·柯本一起出現在這個時期,是這群以折衷主義為原則的噪響小孩的不幸——他們沒法改變這個世界,它已經是垃圾搖滾的舞台了。這些中產階級小孩永遠不可能改變世界。」


    而喬琳對此的反應是「fuck him!該死的他以為自己是上帝嗎?還是命運三女神?」


    可不可否認的是,她確實也擔心樂隊的前景,他們的起點太高了,似乎很多人都期待他們摔得狠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英美娛] 好萊塢搖滾日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刺阿加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刺阿加莎並收藏[英美娛] 好萊塢搖滾日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