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頁
我不是個正經的NPC 作者:寧雁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機智如他!
郎閣主:「……」
半晌,五大三粗的男人建議:「兄妹罷。」
柳穿魚好勝心被激起:「為何你比我大?」
郎閣主實誠迴:「我本年歲比你大。」
「……」
最終,劍帥被說服。
餘杏兒纖細柔弱,麵相不過二十五;
反觀「竇將軍」一臉滄桑,說四十歲也讓人信服……哦對,那廝確實「奔四」了!
柳穿魚戲精大發,像模象樣對好知己拱手:「兄長。」
郎閣主唇邊露出笑意:「小……」遲疑少許,「小魚。」
柳穿魚看向知己的目光透著讚許。
好知己!
知道自己不愛聽「妹妹」啥的……不免會想起當初在辛家,魔教妖人噁心巴拉一口一聲「好妹妹~」的,噦!
「兄妹倆」騎著矮腳馬,直奔有「小望鄉」之稱的「不思鄉」。
「作甚叫『小望鄉』?」
「此地近年文道興起,沿河秦樓楚館林立,叫人聯想起望鄉。」
重山環繞的地方,難得出現一片開闊平原地。
土壤肥沃,水脈發達。
放眼整個遷州,都是相當繁華富庶的地方。
「何謂文道興起?」
「『道文君』劉未嚐的故裏。」
地方出了名人,理所當然會帶動風氣。
柳穿魚半懂不懂:「原來如此。」
郎閣主是個好「嚮導」。
三言兩語就能把本地風土人情說得明明白白。
哪怕劍帥尋常對這些不甚在意,也聽得津津有味。
柳穿魚感慨:「閣主懂得好多。」
郎閣主淡淡一笑:「經歷的地方多了,見識也就多了。」
柳穿魚瞬間不服氣:「我經歷的地方也好多。」
說起來,好像上迴有經過不思鄉?
全然沒在意什麽風光啊特色啊人情。
郎閣主道:「入眼不入心,心淨萬念淨,劍帥這般很好。」
柳穿魚聽得出對方在誇自己,心頭小得意,嘴上指正:「閣主,你稱唿錯了。」
郎閣主嘴角揚起:「小魚,你亦喚錯。」
柳穿魚不得不念叨:「兄長、兄長、兄長。」
要不,記不住!
說話間,馬兒馱著知己倆,抵達一道清溪前。
水流湍急。
矮腳馬過不去。
有人吆喝:「客官,這裏有船。」
偽裝實力都在玄級中層的「兄妹倆」,自然不會崩人設,靠輕功踩水過河。
遂牽馬上船。
船夫一老一少,笑臉迎人,滿嘴漂亮話:「二位氣度好是不凡,真真天造地設的一對……想來,不是本地人了?」
柳穿魚被吹得飄飄然,話也多了:「不是。」
老船夫聞言大膽問:「敢問賢伉儷打哪兒來、到哪兒去啊?」
柳穿魚下意識迴:「到不思鄉。」
「不思鄉啊,賢伉儷來得正好,大後天是乞巧日,有……」
「船家,且慢!」
烏泱泱一群人,氣喘籲籲趕到岸邊。
柳穿魚陡地反應過來……
賢伉儷?
不是指的夫妻嗎?
老頭眼神不好!
想著糾正吧,十幾個人正在上船,船夫老少忙著招唿。
罷!
柳穿魚嗅到一行人的汗餿味,悄悄拉著郎閣主走到船尾。
耳畔是漢子們,跟老頭你一言我一語的對話。
「清溪七個渡口,怎的全擠滿人?」
「各位好漢有所不知,乞巧日要選花神,十裏八鄉有姑娘家的不得趁早趕到不思鄉,晚了怕錯過遴選。」
「花神?花魁嗎?」
「不不不……都是良家女子。」
「你們這的風俗好奇怪!選花神一般不都在花朝節?」
「並非本地風俗,諸位遠道而來,想來不知『道文君』歸來探親啦!」
「道文君?!」
「坊間傳言:一筆畫人死、一筆萬物生。莫非是『一筆萬物生』那個?」
「正是。」
「難怪……」
柳穿魚傳音:「何謂『一筆畫人死、一筆萬物生』?」
坊間傳言太多,記都記不過來。
郎閣主簡練作答:「畫樓,求真派。」
柳穿魚立馬明白了。
畫樓跟求真派武器皆以「筆」為主。
畫樓用筆,不是真的筆,是判官筆;
求真派用的真筆,卻不以筆為名,雅稱「官城子」。
說來,要論武功的不科學程度,求真派當排前三。
身具根骨的文道武者,官城子虛空作畫、寫字,引動金木水火土風雷毒冰;
描繪自然風景,叫人困在山水文字間。
沒有根骨者,藉助不同類型墨韻,比如仙鶴嶺的星照墨,照樣也能引動五行之力。
似真似幻,非常難纏。
……
所謂「萬物生」,大概指的是官城子繪畫的物事,栩栩如生吧?
套著人偶、無需顧忌劍帥形象的柳穿魚,坐在小板凳上豎著耳朵聽。
言道:
求真派的「文君」們,都愛眾美環繞,享受紅袖添香。
道文君一直以來,沉迷武功,身旁無美作伴。
這迴歸鄉,提起此事不禁喟嘆。
本縣縣官連忙給出主意,不如趁著乞巧日來一場「選美」!
郎閣主:「……」
半晌,五大三粗的男人建議:「兄妹罷。」
柳穿魚好勝心被激起:「為何你比我大?」
郎閣主實誠迴:「我本年歲比你大。」
「……」
最終,劍帥被說服。
餘杏兒纖細柔弱,麵相不過二十五;
反觀「竇將軍」一臉滄桑,說四十歲也讓人信服……哦對,那廝確實「奔四」了!
柳穿魚戲精大發,像模象樣對好知己拱手:「兄長。」
郎閣主唇邊露出笑意:「小……」遲疑少許,「小魚。」
柳穿魚看向知己的目光透著讚許。
好知己!
知道自己不愛聽「妹妹」啥的……不免會想起當初在辛家,魔教妖人噁心巴拉一口一聲「好妹妹~」的,噦!
「兄妹倆」騎著矮腳馬,直奔有「小望鄉」之稱的「不思鄉」。
「作甚叫『小望鄉』?」
「此地近年文道興起,沿河秦樓楚館林立,叫人聯想起望鄉。」
重山環繞的地方,難得出現一片開闊平原地。
土壤肥沃,水脈發達。
放眼整個遷州,都是相當繁華富庶的地方。
「何謂文道興起?」
「『道文君』劉未嚐的故裏。」
地方出了名人,理所當然會帶動風氣。
柳穿魚半懂不懂:「原來如此。」
郎閣主是個好「嚮導」。
三言兩語就能把本地風土人情說得明明白白。
哪怕劍帥尋常對這些不甚在意,也聽得津津有味。
柳穿魚感慨:「閣主懂得好多。」
郎閣主淡淡一笑:「經歷的地方多了,見識也就多了。」
柳穿魚瞬間不服氣:「我經歷的地方也好多。」
說起來,好像上迴有經過不思鄉?
全然沒在意什麽風光啊特色啊人情。
郎閣主道:「入眼不入心,心淨萬念淨,劍帥這般很好。」
柳穿魚聽得出對方在誇自己,心頭小得意,嘴上指正:「閣主,你稱唿錯了。」
郎閣主嘴角揚起:「小魚,你亦喚錯。」
柳穿魚不得不念叨:「兄長、兄長、兄長。」
要不,記不住!
說話間,馬兒馱著知己倆,抵達一道清溪前。
水流湍急。
矮腳馬過不去。
有人吆喝:「客官,這裏有船。」
偽裝實力都在玄級中層的「兄妹倆」,自然不會崩人設,靠輕功踩水過河。
遂牽馬上船。
船夫一老一少,笑臉迎人,滿嘴漂亮話:「二位氣度好是不凡,真真天造地設的一對……想來,不是本地人了?」
柳穿魚被吹得飄飄然,話也多了:「不是。」
老船夫聞言大膽問:「敢問賢伉儷打哪兒來、到哪兒去啊?」
柳穿魚下意識迴:「到不思鄉。」
「不思鄉啊,賢伉儷來得正好,大後天是乞巧日,有……」
「船家,且慢!」
烏泱泱一群人,氣喘籲籲趕到岸邊。
柳穿魚陡地反應過來……
賢伉儷?
不是指的夫妻嗎?
老頭眼神不好!
想著糾正吧,十幾個人正在上船,船夫老少忙著招唿。
罷!
柳穿魚嗅到一行人的汗餿味,悄悄拉著郎閣主走到船尾。
耳畔是漢子們,跟老頭你一言我一語的對話。
「清溪七個渡口,怎的全擠滿人?」
「各位好漢有所不知,乞巧日要選花神,十裏八鄉有姑娘家的不得趁早趕到不思鄉,晚了怕錯過遴選。」
「花神?花魁嗎?」
「不不不……都是良家女子。」
「你們這的風俗好奇怪!選花神一般不都在花朝節?」
「並非本地風俗,諸位遠道而來,想來不知『道文君』歸來探親啦!」
「道文君?!」
「坊間傳言:一筆畫人死、一筆萬物生。莫非是『一筆萬物生』那個?」
「正是。」
「難怪……」
柳穿魚傳音:「何謂『一筆畫人死、一筆萬物生』?」
坊間傳言太多,記都記不過來。
郎閣主簡練作答:「畫樓,求真派。」
柳穿魚立馬明白了。
畫樓跟求真派武器皆以「筆」為主。
畫樓用筆,不是真的筆,是判官筆;
求真派用的真筆,卻不以筆為名,雅稱「官城子」。
說來,要論武功的不科學程度,求真派當排前三。
身具根骨的文道武者,官城子虛空作畫、寫字,引動金木水火土風雷毒冰;
描繪自然風景,叫人困在山水文字間。
沒有根骨者,藉助不同類型墨韻,比如仙鶴嶺的星照墨,照樣也能引動五行之力。
似真似幻,非常難纏。
……
所謂「萬物生」,大概指的是官城子繪畫的物事,栩栩如生吧?
套著人偶、無需顧忌劍帥形象的柳穿魚,坐在小板凳上豎著耳朵聽。
言道:
求真派的「文君」們,都愛眾美環繞,享受紅袖添香。
道文君一直以來,沉迷武功,身旁無美作伴。
這迴歸鄉,提起此事不禁喟嘆。
本縣縣官連忙給出主意,不如趁著乞巧日來一場「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