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嘉彥迴去後就病了。
他還不知道的是,那將是此生他和父親的最後一次見麵。
孟漁緊緊抱著熱乎乎的小小身軀,心中悲痛不已,卻不得不強打精神揉去嘉彥臉上的淚珠,「二王爺要去給你皇爺爺守皇陵,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迴來,怕你捨不得他才故意裝作不要你趕你走。」
這是一致對外的說法,二王爺蔣文崢孝悌忠信,自請為先帝守皇陵,永不迴京。
蔣嘉彥將信將疑,「那、那我去送送父親?」
孟漁抓住想要爬下榻的蔣嘉彥,溫聲說:「他已經啟程了,不過在你睡著的時候,二王爺悄悄來看過你,還給你送了東西。」他抬起蔣嘉彥的手,「你看,喜不喜歡?」
蔣嘉彥低頭去摸銀鐲子,摘下來一看,抽泣著念出刻在內側的字,「平安……」他拿手背抹了下臉,「真的是父親給我的嗎?」
孟漁重重頷首,讓嘉彥重新躺下來,嘉彥很珍惜地將鐲子重新戴好,看著孟漁,嘀咕道:「父親要我以後好好聽你的話。」
他似有所感應地抓了下他最後的依靠,膽怯地問,「少君,我會乖乖的,你還走嗎?」
孟漁掖被子的動作一頓,壓下從喉嚨裏冒上的酸意,微微一笑,「不走了。」
蔣嘉彥這才放心地閉上眼睛,抓著孟漁身上的一小片衣料,在孟漁的拍哄裏抽噎著入睡。
將近夜幕孟漁才迴太和殿,迎上前來的宮人低聲對他說:「少君,陛下在內殿等您。」
他一見到殿門的禁軍就知曉傅至景過來了,嗯一聲,將解下的披風交給宮人,平靜地緩步往裏走,果真見著坐在臥榻上讀書的帝王。
傅至景放下書卷,語氣稀疏平常得像是尋常人家在搭話,「迴來了,嘉彥如何?」
孟漁輕聲將嘉彥的情況說了,繼而讓宮人將晚膳端上來,做足他的份內事,站著親自替傅至景布菜。
傅至景拉了下他的手,「別忙活了,坐下。」
孟漁垂眸,「我有事想和陛下說。」
兩人目光對上,傅至景會意地讓宮人都退出去。
孟漁已經從宮外迴來幾天了,那夜在光慶殿的談話讓孟漁徹底擺正了自己的身份,麵對傅至景時行修敬之如賓,真真正正將自己框在了少君的位置裏。
傅至景看著他入坐,給他夾菜,「說吧。」
孟漁想了想,咬牙道:「我想認嘉彥做養子。」
他記在你名下,往後就是你的子女,與你共享福澤,有你在的一日,便可庇護他一日——這是傅至景親口說過的話,可是蔣嘉彥是反臣蔣文崢的兒子,如此微妙的身份,無異於養虎為患。
他端詳著傅至景不動的神色,加了一句,「但他隻是我一個人的,不必記在皇室族譜裏。」
蔣文崢一生都沉浸在認賊做母的陰霾裏,他是傅至景下旨誅殺,怎忍心叫他的兒子步他的後塵,「認賊作父」喚傅至景為父皇呢?
蔣嘉彥總有一天會長大,也許哪一日就明白過來蔣文崢的用心良苦:他的父親不願他冠上反賊兒子的名頭,才在臨終之前與他斷絕父子關係。
傅至景看出他欲言又止,問:「還有呢?」
孟漁生怕打退堂鼓,一股腦道:「我想你隨便給他封個什麽爵位,讓他到宮外自行立府,免去他的一律問安,若是可以,我時常也能去宮外看看他。」
傅至景輕笑一聲,「你倒是敢想。」
孟漁不知道傅至景這句話是什麽意思,是嫌他太異想天開嗎,不禁忐忑地眨了眨眼。
「你願意和我說心裏話,這很好。」傅至景凝視著孟漁緊張的神情,笑意更深了些,「都依你。」
孟漁本來都打算據理力爭了,沒想到傅至景這麽快就鬆口,在受寵若驚之餘有些惴惴不安地問:「真的嗎?」
他這副神情與受賞的官員幾乎已經沒什麽兩樣了,傅至景默了一瞬,抬手摸了摸孟漁的臉,頷首。
孟漁當即就要謝恩,傅至景趕在他起身前摁住他,「菜涼了,快吃吧。」
紅燭啪嗒一聲,照亮孟漁眼裏很淺淡的笑意,傅至景知道這抹笑不是為他,卻還是有些貪戀地不肯挪開目光。
孟漁注意到他的眼神,想了想給傅至景布菜,恭敬有餘親昵不足地道:「陛下請用膳。」
「以後隻有你我在時,叫我的名字吧。」
孟漁嘴裏塞著半口米飯,在傅至景略有期待的眼神裏咬著筷子不確定地問:「你想我叫你哪個名字?」
孟漁沒有了自己的姓名,傅至景又何嚐還是傅至景呢?
他似乎總是在刻舟求劍,每一步都晚了一步,當孟漁全心全意愛著他的時候,他拿不出同樣坦誠的情意,而當他有能力給予孟漁全部時,留不住的東西已經消沉在歲月的大浪淘沙裏。
他這樣迴答孟漁的話,「都隨你。」
無論是傅至景還是蔣文玄,他和孟漁之間始終貫穿著看不見的欺騙——與天平齊的帝王向天地祈禱,這一輩子的孟漁不要過得太聰明,有些真相就稀裏糊塗地任它去,隻有這樣,才能活得不那麽艱辛。
冬意濃,大雪起,新一年的除夕將至。
這一年的京都發生許多事情。
陛下納了少君、二王爺前去守皇陵、五王爺迴京不久往河西就任、十二王爺腿傷好轉能拄拐行走、劉翊陽成了二品的大將軍……
他還不知道的是,那將是此生他和父親的最後一次見麵。
孟漁緊緊抱著熱乎乎的小小身軀,心中悲痛不已,卻不得不強打精神揉去嘉彥臉上的淚珠,「二王爺要去給你皇爺爺守皇陵,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迴來,怕你捨不得他才故意裝作不要你趕你走。」
這是一致對外的說法,二王爺蔣文崢孝悌忠信,自請為先帝守皇陵,永不迴京。
蔣嘉彥將信將疑,「那、那我去送送父親?」
孟漁抓住想要爬下榻的蔣嘉彥,溫聲說:「他已經啟程了,不過在你睡著的時候,二王爺悄悄來看過你,還給你送了東西。」他抬起蔣嘉彥的手,「你看,喜不喜歡?」
蔣嘉彥低頭去摸銀鐲子,摘下來一看,抽泣著念出刻在內側的字,「平安……」他拿手背抹了下臉,「真的是父親給我的嗎?」
孟漁重重頷首,讓嘉彥重新躺下來,嘉彥很珍惜地將鐲子重新戴好,看著孟漁,嘀咕道:「父親要我以後好好聽你的話。」
他似有所感應地抓了下他最後的依靠,膽怯地問,「少君,我會乖乖的,你還走嗎?」
孟漁掖被子的動作一頓,壓下從喉嚨裏冒上的酸意,微微一笑,「不走了。」
蔣嘉彥這才放心地閉上眼睛,抓著孟漁身上的一小片衣料,在孟漁的拍哄裏抽噎著入睡。
將近夜幕孟漁才迴太和殿,迎上前來的宮人低聲對他說:「少君,陛下在內殿等您。」
他一見到殿門的禁軍就知曉傅至景過來了,嗯一聲,將解下的披風交給宮人,平靜地緩步往裏走,果真見著坐在臥榻上讀書的帝王。
傅至景放下書卷,語氣稀疏平常得像是尋常人家在搭話,「迴來了,嘉彥如何?」
孟漁輕聲將嘉彥的情況說了,繼而讓宮人將晚膳端上來,做足他的份內事,站著親自替傅至景布菜。
傅至景拉了下他的手,「別忙活了,坐下。」
孟漁垂眸,「我有事想和陛下說。」
兩人目光對上,傅至景會意地讓宮人都退出去。
孟漁已經從宮外迴來幾天了,那夜在光慶殿的談話讓孟漁徹底擺正了自己的身份,麵對傅至景時行修敬之如賓,真真正正將自己框在了少君的位置裏。
傅至景看著他入坐,給他夾菜,「說吧。」
孟漁想了想,咬牙道:「我想認嘉彥做養子。」
他記在你名下,往後就是你的子女,與你共享福澤,有你在的一日,便可庇護他一日——這是傅至景親口說過的話,可是蔣嘉彥是反臣蔣文崢的兒子,如此微妙的身份,無異於養虎為患。
他端詳著傅至景不動的神色,加了一句,「但他隻是我一個人的,不必記在皇室族譜裏。」
蔣文崢一生都沉浸在認賊做母的陰霾裏,他是傅至景下旨誅殺,怎忍心叫他的兒子步他的後塵,「認賊作父」喚傅至景為父皇呢?
蔣嘉彥總有一天會長大,也許哪一日就明白過來蔣文崢的用心良苦:他的父親不願他冠上反賊兒子的名頭,才在臨終之前與他斷絕父子關係。
傅至景看出他欲言又止,問:「還有呢?」
孟漁生怕打退堂鼓,一股腦道:「我想你隨便給他封個什麽爵位,讓他到宮外自行立府,免去他的一律問安,若是可以,我時常也能去宮外看看他。」
傅至景輕笑一聲,「你倒是敢想。」
孟漁不知道傅至景這句話是什麽意思,是嫌他太異想天開嗎,不禁忐忑地眨了眨眼。
「你願意和我說心裏話,這很好。」傅至景凝視著孟漁緊張的神情,笑意更深了些,「都依你。」
孟漁本來都打算據理力爭了,沒想到傅至景這麽快就鬆口,在受寵若驚之餘有些惴惴不安地問:「真的嗎?」
他這副神情與受賞的官員幾乎已經沒什麽兩樣了,傅至景默了一瞬,抬手摸了摸孟漁的臉,頷首。
孟漁當即就要謝恩,傅至景趕在他起身前摁住他,「菜涼了,快吃吧。」
紅燭啪嗒一聲,照亮孟漁眼裏很淺淡的笑意,傅至景知道這抹笑不是為他,卻還是有些貪戀地不肯挪開目光。
孟漁注意到他的眼神,想了想給傅至景布菜,恭敬有餘親昵不足地道:「陛下請用膳。」
「以後隻有你我在時,叫我的名字吧。」
孟漁嘴裏塞著半口米飯,在傅至景略有期待的眼神裏咬著筷子不確定地問:「你想我叫你哪個名字?」
孟漁沒有了自己的姓名,傅至景又何嚐還是傅至景呢?
他似乎總是在刻舟求劍,每一步都晚了一步,當孟漁全心全意愛著他的時候,他拿不出同樣坦誠的情意,而當他有能力給予孟漁全部時,留不住的東西已經消沉在歲月的大浪淘沙裏。
他這樣迴答孟漁的話,「都隨你。」
無論是傅至景還是蔣文玄,他和孟漁之間始終貫穿著看不見的欺騙——與天平齊的帝王向天地祈禱,這一輩子的孟漁不要過得太聰明,有些真相就稀裏糊塗地任它去,隻有這樣,才能活得不那麽艱辛。
冬意濃,大雪起,新一年的除夕將至。
這一年的京都發生許多事情。
陛下納了少君、二王爺前去守皇陵、五王爺迴京不久往河西就任、十二王爺腿傷好轉能拄拐行走、劉翊陽成了二品的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