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你的狗屁!」劉翊陽飆了粗話,「蒙古年十四就投降,我明明早了一日,可以用軍功把他換迴來,陛下為何會提前賜死,是你,是你讓他去送命。」
少將軍在軍中動用武力慣了,一言不合又要打起來。
傅至景這迴順了他的意,兩人不顧禮法在院子裏動起拳腳,招招直指對方的要害。
等劉震川趕來時,二人皆狼狽不堪,口有淤血,好不容易才分開。
「胡鬧什麽?」劉震川抓住暴動的兒子,「你迴京不先進宮麵聖已是一錯,眼下毆打皇子又是一錯,你是嫌我們劉家在京都太逍遙了,非要出了這個風頭才快活嗎?」
劉翊陽低吼道:「父親,表弟死了,你要我如何放過這個殺人兇手!」
他說的殺人兇手現在好端端地在宮裏,劉震川怕他再胡言亂語,狠狠地將他扇醒,低聲,「你再口出狂言,整個劉家都得給你陪葬。」他摁著劉翊陽的後脖子扭向傅至景,「從今天起,你的表弟隻有眼前一個。」
劉翊陽呸地吐出一口血水,兇橫地盯著同樣掛彩的傅至景,後者不甘示弱地抹去血痕。
眼見連父親都站在傅至景一旁,劉翊陽搖頭道:「父親,孟漁叫你了多久的舅舅你還記得嗎,難道你都不會傷心嗎?」
劉震川被戳中軟處,布滿皺紋的眼隱有淚光,「我正是傷心,才明白不能坐以待斃,你今日就算殺了他泄憤,孟漁也不可能再活過來了。」
他握住拳,「當年你姑母命喪火場,我在軍中未能趕來為她做主,這些年來我心中一直有愧,而今你官復原職,軍功披身,不知多少雙眼睛盯住劉家。不如好好想想,往後要怎樣立足。」
相似的境遇再一次上演,劉震川心境翻天覆地,這一迴,他豁出滿門也要挖出長姐死因。
暴怒的劉翊陽逐漸冷靜下來,重重地抹一下眼,「父親,容我再想想。」
眼下他儼然是不可能與傅至景相處如故,他利落地拂袖而去,走出幾步路,卻忽然迴過頭從懷裏取出一封信,信封清晰的「劉翊陽親啟」五個大字。
傅至景一眼就認出是孟漁的字跡,瞳孔微微一縮。
劉翊陽頗有點快意地說:「你不知道吧,我出京後,孟漁給我寫過信。」他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原來他也有瞞著你的事,可我永遠都不會告訴你,他在信裏和我說了什麽,這是隻有我和他知道的秘密。」
劉翊陽大笑著離去,傅至景口中的血沫味越來越濃鬱。
他想起與孟漁的最後一麵,身處絕境的孟漁哭著卻笑不可仰道出的言語。
「你以為我就對你深信不疑嗎?你錯了,就算沒有今時今日,你我也必不會太長久。」
「當日你利用我給蔣文淩下局,我心裏怨你、氣你,可我還是去找了你,你知道為什麽嗎?我隻是怕在京都裏沒有人可以依靠,不得不與你言和罷了。」
他一直說服自己那隻是孟漁錯亂之下的胡話,可劉翊陽手中的信件打碎了他自欺欺人的美夢。
如果不是正逢劉翊陽帶兵出京,如果孟漁身份還未敗露,是不是孟漁早選好了新的依靠,要與他分道揚鑣——那時他卻在慶幸孟漁離不開他,甚至恃愛無恐,滿口酸話。
在孟漁死後的不到一月,撕心裂肺的痛再一次侵襲了傅至景。
他終於知道人在悲至最深處時為何會仰麵大笑,原是藉此來掩蓋自己的萬箭鑽心之苦。
原來他也有自作多情之時。
可再多的悔恨也換不迴孟漁,是他親手讓焦化的屍身入土為安,陰陽相隔,此生不復相見。
-
銀月皎皎,波瀾壯闊的海麵泛著粼粼的光,貨船平穩地前行。
一個波浪打來,船隻起起伏伏,晃醒了昏睡之人。
孟漁緩緩地睜開眼,入目是一盞紗燈,光暈四下散開來,看不真切。
閻王殿跟想像中的不一樣,他茫然地眨了眨眼,聽見了人聲,四肢也逐漸恢復了知覺。
「公子,你醒了。」
孟漁這才發現自己身處一個狹小的船艙裏,周圍是四個陌生麵孔,皆身穿粗布衣,看似是尋常百姓,但掩不住的肅殺之氣。
他警惕地坐起身,「你們是誰?」
他不是在天牢裏喝了毒酒,怎麽會在此處?
為首的男人道:「屬下奉二殿下之命護送公子到安全之地。」
孟漁難以置信地張了張唇,「二哥……」
他反應過來是蔣文崢救了他,可撿迴了一條命卻並不覺著高興,反倒有一種更深的無力感纏住了他,「要去哪兒?」
男人停頓一下,「到了公子便知。」
孟漁抿唇,「那你們呢?」
「屬下會一直跟隨公子。」
一直,一直是多久?
孟漁急切地要一個答案,「若是抵達目的地,你們也要跟著我嗎?」
「正是。」
「我……」孟漁駭然,「我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嗎?」
「公子想去哪兒,容屬下先稟明二殿下。」
他心裏全明白了,倍感悲哀,原來救下他是要圈禁他?
為什麽呢?
二哥,也許你真的對我心有憐憫,但你留我一條命又在謀劃什麽,是想用我來威脅傅至景?
可是傅至景連我死前都不聞不問,又怎麽會在乎我的死活?
見他久久不言,男人開口,「您已經昏睡了三天三夜,屬下差人送些粥來。」
少將軍在軍中動用武力慣了,一言不合又要打起來。
傅至景這迴順了他的意,兩人不顧禮法在院子裏動起拳腳,招招直指對方的要害。
等劉震川趕來時,二人皆狼狽不堪,口有淤血,好不容易才分開。
「胡鬧什麽?」劉震川抓住暴動的兒子,「你迴京不先進宮麵聖已是一錯,眼下毆打皇子又是一錯,你是嫌我們劉家在京都太逍遙了,非要出了這個風頭才快活嗎?」
劉翊陽低吼道:「父親,表弟死了,你要我如何放過這個殺人兇手!」
他說的殺人兇手現在好端端地在宮裏,劉震川怕他再胡言亂語,狠狠地將他扇醒,低聲,「你再口出狂言,整個劉家都得給你陪葬。」他摁著劉翊陽的後脖子扭向傅至景,「從今天起,你的表弟隻有眼前一個。」
劉翊陽呸地吐出一口血水,兇橫地盯著同樣掛彩的傅至景,後者不甘示弱地抹去血痕。
眼見連父親都站在傅至景一旁,劉翊陽搖頭道:「父親,孟漁叫你了多久的舅舅你還記得嗎,難道你都不會傷心嗎?」
劉震川被戳中軟處,布滿皺紋的眼隱有淚光,「我正是傷心,才明白不能坐以待斃,你今日就算殺了他泄憤,孟漁也不可能再活過來了。」
他握住拳,「當年你姑母命喪火場,我在軍中未能趕來為她做主,這些年來我心中一直有愧,而今你官復原職,軍功披身,不知多少雙眼睛盯住劉家。不如好好想想,往後要怎樣立足。」
相似的境遇再一次上演,劉震川心境翻天覆地,這一迴,他豁出滿門也要挖出長姐死因。
暴怒的劉翊陽逐漸冷靜下來,重重地抹一下眼,「父親,容我再想想。」
眼下他儼然是不可能與傅至景相處如故,他利落地拂袖而去,走出幾步路,卻忽然迴過頭從懷裏取出一封信,信封清晰的「劉翊陽親啟」五個大字。
傅至景一眼就認出是孟漁的字跡,瞳孔微微一縮。
劉翊陽頗有點快意地說:「你不知道吧,我出京後,孟漁給我寫過信。」他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原來他也有瞞著你的事,可我永遠都不會告訴你,他在信裏和我說了什麽,這是隻有我和他知道的秘密。」
劉翊陽大笑著離去,傅至景口中的血沫味越來越濃鬱。
他想起與孟漁的最後一麵,身處絕境的孟漁哭著卻笑不可仰道出的言語。
「你以為我就對你深信不疑嗎?你錯了,就算沒有今時今日,你我也必不會太長久。」
「當日你利用我給蔣文淩下局,我心裏怨你、氣你,可我還是去找了你,你知道為什麽嗎?我隻是怕在京都裏沒有人可以依靠,不得不與你言和罷了。」
他一直說服自己那隻是孟漁錯亂之下的胡話,可劉翊陽手中的信件打碎了他自欺欺人的美夢。
如果不是正逢劉翊陽帶兵出京,如果孟漁身份還未敗露,是不是孟漁早選好了新的依靠,要與他分道揚鑣——那時他卻在慶幸孟漁離不開他,甚至恃愛無恐,滿口酸話。
在孟漁死後的不到一月,撕心裂肺的痛再一次侵襲了傅至景。
他終於知道人在悲至最深處時為何會仰麵大笑,原是藉此來掩蓋自己的萬箭鑽心之苦。
原來他也有自作多情之時。
可再多的悔恨也換不迴孟漁,是他親手讓焦化的屍身入土為安,陰陽相隔,此生不復相見。
-
銀月皎皎,波瀾壯闊的海麵泛著粼粼的光,貨船平穩地前行。
一個波浪打來,船隻起起伏伏,晃醒了昏睡之人。
孟漁緩緩地睜開眼,入目是一盞紗燈,光暈四下散開來,看不真切。
閻王殿跟想像中的不一樣,他茫然地眨了眨眼,聽見了人聲,四肢也逐漸恢復了知覺。
「公子,你醒了。」
孟漁這才發現自己身處一個狹小的船艙裏,周圍是四個陌生麵孔,皆身穿粗布衣,看似是尋常百姓,但掩不住的肅殺之氣。
他警惕地坐起身,「你們是誰?」
他不是在天牢裏喝了毒酒,怎麽會在此處?
為首的男人道:「屬下奉二殿下之命護送公子到安全之地。」
孟漁難以置信地張了張唇,「二哥……」
他反應過來是蔣文崢救了他,可撿迴了一條命卻並不覺著高興,反倒有一種更深的無力感纏住了他,「要去哪兒?」
男人停頓一下,「到了公子便知。」
孟漁抿唇,「那你們呢?」
「屬下會一直跟隨公子。」
一直,一直是多久?
孟漁急切地要一個答案,「若是抵達目的地,你們也要跟著我嗎?」
「正是。」
「我……」孟漁駭然,「我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嗎?」
「公子想去哪兒,容屬下先稟明二殿下。」
他心裏全明白了,倍感悲哀,原來救下他是要圈禁他?
為什麽呢?
二哥,也許你真的對我心有憐憫,但你留我一條命又在謀劃什麽,是想用我來威脅傅至景?
可是傅至景連我死前都不聞不問,又怎麽會在乎我的死活?
見他久久不言,男人開口,「您已經昏睡了三天三夜,屬下差人送些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