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至景抿唇,「臣不知殿下此言何意。」他皺著眉,「當夜臣與九殿下發生口角,有不得已的苦衷才貿然離去,否則怎會讓賊人有機可乘?」
「九殿下至今仍寢食難安,臣為此痛心不已,今日臣冒險前來拜訪是懇請殿下相助找出元兇,若能如願以償,臣別無所求。」
蔣文崢端詳著他疚心疾首的神情,不似作偽,追問道:「何謂不得已的苦衷?」
傅至景垂眸,「恕臣難以奉告。」
「傅大人。」蔣文崢揚聲,「你我相識三載多,有什麽事非要在這時瞞著我?」
傅至景喉結微動,似乎是下定決心要瞞個徹底,竟掀袍跪地道:「臣深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理,若殿下對臣有所猜忌,臣願明日就進宮麵聖,向陛下稟臣對九殿下之意。」
已然是自毀前程的重話,但他如今已不是籍籍無名的芝麻小官,身懷重任又知曉不少秘事,就算他當真想脫身,蔣文崢也沒那麽容易放他去跟九殿下逍遙快活。
蔣文崢不接他的腔,「我隻想知道當夜你究竟為何離開德惠王府,你不說,我會親自去問九弟。」
孟漁果真是傅至景的死穴,他急切抬頭,眉心微擰,「殿下。」
「說吧,到底是什麽事讓你這般諱莫如深。」
傅至景像是被逼到了絕處才不得不咬牙緩緩道:「是十二殿下。」
怎麽會牽扯到蔣文慎?
「十二殿下對兄長有不軌之心。」傅至景長嘆一聲,很是難於啟齒,「他效仿突厥傳統將剔下的鷹骨贈與九殿下,臣當夜氣不過與九殿下爭執了幾句,去了酒坊。」
蔣文崢全然未料竟是因此,一時驚得連話都說不出來。
「那隻鷹骨如今還在德惠王府的主院,殿下大可派人去查,臣能說的都已經說了,望殿下裁決。」
書房裏久久平靜,蔣文崢來迴走了幾步,一手摁在桌麵,一手揉了揉兩側太陽穴位,半晌扶起傅至景,道:「這事還有誰知道?」
「隻臣與九殿下。」
皇家兄弟亂倫這等醜事絕不可傳出去,蔣文崢沉聲,「切莫讓第四個人知曉。」
「臣明白。」
蔣文崢狀若無意地握住傅至景的手臂,並無傷口,這才道,「今日是我自亂陣腳,你莫要往心裏去。」
傅至景頷首,仍是謙謹之態,「那德惠王府失火……」
「我會盡力查,讓九弟好生歇息。」
「是,多謝殿下。」
得了承諾的傅至景這才如釋重負,作揖道別。
走出房門,他仍能感覺到蔣文崢若有所思的目光投向他的背脊,今日這番談話未必能全然消除蔣文崢的猜疑,但也算有驚無險地度過這一關。
傅至景望向皎皎的明月,眼底沉浮不定。
是誰在害怕德惠王府失火案會牽扯出孝肅先皇後之死,從而暗中阻撓劉震川探查?
馬皇後,蔣文崢對當年的事究竟知道多少?
何時才能真相大白?
路漫長且阻,且待分明。
-
趙四無妻無兒無女,喪事由孟漁一手操辦,在將軍府的別院設了靈堂和牌位,墓地是特地請人算過的風水好地,排場不比京中富貴人家小。
縱然趙四是為救孟漁而死,但金枝玉葉的皇子給一個奴才送終,千古奇觀,聞所未聞,孟漁為此遭受了不少非議,就連他的幾位兄長都紛紛差人來勸,讓他不要失了體統尊卑。
孟漁我行我素,不理會任何人的眼光,拖著病體親自為趙四弔唁,甚至於在棺前上了香,送了一裏的路。
街道都是看熱鬧的百姓,交頭接耳地議論不休,讚賞孟漁有情有義的聲音不少,但更多的還是覺著他不成方圓。
劉翊陽護送孟漁迴府,英勇神武的少將軍一個殺氣騰騰的眼神就嚇退大半異樣的目光,他扶著孟漁,「這些事有下人去辦,叫你好好在府裏休息,非要出來受這個罪,現下好了吧,聽聽旁人都是怎麽說你的?」
嘴上不饒人,手臂卻穩穩噹噹地攙著孟漁,好讓孟漁借力前行。
孟漁緘默不語,聽說劉翊陽從前在軍營裏也特地為戰死的無名小卒辦過簡陋的葬禮,所以是嘴硬心軟,說著抱怨的話卻始終為這場喪事忙前忙後。
他感激道:「多謝表哥陪我走這一趟。」
流言蜚語算得了什麽東西,他隻求無愧於心。
到了將軍府,下人來報傅至景正在靈堂給趙四上香,孟漁前去查看,隻見特地穿了白衣的傅至景正將一炷香插到香爐裏。
他眼睛一熱,低聲喚了傅至景的姓名。
劉翊陽不情不願地鬆開孟漁的手,頗為關切地囑咐道:「廚房裏熬了湯藥,不要誤了時辰,我在內室等你。」
孟漁頷首,往傅至景的方向走去。
等劉翊陽禁不住迴頭一看,正正好對上傅至景冷清卻明赫的一雙眼,似是故意在他眼皮子底下攬住了孟漁的腰,晃眼,兩人就已親密無間地相擁,仿若誰都不能插足。
作者有話說
大餅老師小課堂2.0(請作答):賊喊捉賊,打一人名。
小魚(弱弱舉手看向小傅):……
小傅(笑眯眯):說啊。
小魚(縮肩膀):蔣文淩。
蔣文淩:……?
第31章
靈堂處沒有下人,但劉翊陽一走,傅至景仍是謹慎地將懷裏的人扯了出來。
「九殿下至今仍寢食難安,臣為此痛心不已,今日臣冒險前來拜訪是懇請殿下相助找出元兇,若能如願以償,臣別無所求。」
蔣文崢端詳著他疚心疾首的神情,不似作偽,追問道:「何謂不得已的苦衷?」
傅至景垂眸,「恕臣難以奉告。」
「傅大人。」蔣文崢揚聲,「你我相識三載多,有什麽事非要在這時瞞著我?」
傅至景喉結微動,似乎是下定決心要瞞個徹底,竟掀袍跪地道:「臣深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理,若殿下對臣有所猜忌,臣願明日就進宮麵聖,向陛下稟臣對九殿下之意。」
已然是自毀前程的重話,但他如今已不是籍籍無名的芝麻小官,身懷重任又知曉不少秘事,就算他當真想脫身,蔣文崢也沒那麽容易放他去跟九殿下逍遙快活。
蔣文崢不接他的腔,「我隻想知道當夜你究竟為何離開德惠王府,你不說,我會親自去問九弟。」
孟漁果真是傅至景的死穴,他急切抬頭,眉心微擰,「殿下。」
「說吧,到底是什麽事讓你這般諱莫如深。」
傅至景像是被逼到了絕處才不得不咬牙緩緩道:「是十二殿下。」
怎麽會牽扯到蔣文慎?
「十二殿下對兄長有不軌之心。」傅至景長嘆一聲,很是難於啟齒,「他效仿突厥傳統將剔下的鷹骨贈與九殿下,臣當夜氣不過與九殿下爭執了幾句,去了酒坊。」
蔣文崢全然未料竟是因此,一時驚得連話都說不出來。
「那隻鷹骨如今還在德惠王府的主院,殿下大可派人去查,臣能說的都已經說了,望殿下裁決。」
書房裏久久平靜,蔣文崢來迴走了幾步,一手摁在桌麵,一手揉了揉兩側太陽穴位,半晌扶起傅至景,道:「這事還有誰知道?」
「隻臣與九殿下。」
皇家兄弟亂倫這等醜事絕不可傳出去,蔣文崢沉聲,「切莫讓第四個人知曉。」
「臣明白。」
蔣文崢狀若無意地握住傅至景的手臂,並無傷口,這才道,「今日是我自亂陣腳,你莫要往心裏去。」
傅至景頷首,仍是謙謹之態,「那德惠王府失火……」
「我會盡力查,讓九弟好生歇息。」
「是,多謝殿下。」
得了承諾的傅至景這才如釋重負,作揖道別。
走出房門,他仍能感覺到蔣文崢若有所思的目光投向他的背脊,今日這番談話未必能全然消除蔣文崢的猜疑,但也算有驚無險地度過這一關。
傅至景望向皎皎的明月,眼底沉浮不定。
是誰在害怕德惠王府失火案會牽扯出孝肅先皇後之死,從而暗中阻撓劉震川探查?
馬皇後,蔣文崢對當年的事究竟知道多少?
何時才能真相大白?
路漫長且阻,且待分明。
-
趙四無妻無兒無女,喪事由孟漁一手操辦,在將軍府的別院設了靈堂和牌位,墓地是特地請人算過的風水好地,排場不比京中富貴人家小。
縱然趙四是為救孟漁而死,但金枝玉葉的皇子給一個奴才送終,千古奇觀,聞所未聞,孟漁為此遭受了不少非議,就連他的幾位兄長都紛紛差人來勸,讓他不要失了體統尊卑。
孟漁我行我素,不理會任何人的眼光,拖著病體親自為趙四弔唁,甚至於在棺前上了香,送了一裏的路。
街道都是看熱鬧的百姓,交頭接耳地議論不休,讚賞孟漁有情有義的聲音不少,但更多的還是覺著他不成方圓。
劉翊陽護送孟漁迴府,英勇神武的少將軍一個殺氣騰騰的眼神就嚇退大半異樣的目光,他扶著孟漁,「這些事有下人去辦,叫你好好在府裏休息,非要出來受這個罪,現下好了吧,聽聽旁人都是怎麽說你的?」
嘴上不饒人,手臂卻穩穩噹噹地攙著孟漁,好讓孟漁借力前行。
孟漁緘默不語,聽說劉翊陽從前在軍營裏也特地為戰死的無名小卒辦過簡陋的葬禮,所以是嘴硬心軟,說著抱怨的話卻始終為這場喪事忙前忙後。
他感激道:「多謝表哥陪我走這一趟。」
流言蜚語算得了什麽東西,他隻求無愧於心。
到了將軍府,下人來報傅至景正在靈堂給趙四上香,孟漁前去查看,隻見特地穿了白衣的傅至景正將一炷香插到香爐裏。
他眼睛一熱,低聲喚了傅至景的姓名。
劉翊陽不情不願地鬆開孟漁的手,頗為關切地囑咐道:「廚房裏熬了湯藥,不要誤了時辰,我在內室等你。」
孟漁頷首,往傅至景的方向走去。
等劉翊陽禁不住迴頭一看,正正好對上傅至景冷清卻明赫的一雙眼,似是故意在他眼皮子底下攬住了孟漁的腰,晃眼,兩人就已親密無間地相擁,仿若誰都不能插足。
作者有話說
大餅老師小課堂2.0(請作答):賊喊捉賊,打一人名。
小魚(弱弱舉手看向小傅):……
小傅(笑眯眯):說啊。
小魚(縮肩膀):蔣文淩。
蔣文淩:……?
第31章
靈堂處沒有下人,但劉翊陽一走,傅至景仍是謹慎地將懷裏的人扯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