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到一個時辰就該天亮了,劉翊陽起身道別,走至門前,轉身猶豫道:「其實當年姑母的死因疑點重重,父親一直對此耿耿於懷,今夜你又遭此橫禍,絕不能善罷甘休。」
孟漁倏地站了起來瞪大雙眼。
「父親已決心明日進宮麵聖請陛下徹查此事,定要抓出幕後之人為你和姑母討個公道。」
屋外夏風盈盈,草木獵獵,十幾年前的燎原大火燒到了今日仍未停歇,於暗流湧動的皇城再掀波瀾。
德惠王府失火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緝拿兇手的通緝令張貼於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九殿下的舅舅建威將軍劉震川和兄長七殿下日日差人在城門口比對畫像,其好友吏部左侍郎傅至景亦為此奔波不已。
禍不單行,還未等到找出元兇,一樁更大的事先席捲而來。
七殿下府中寵妾之弟在花樓醉酒後竟公開議論立儲之事,更是大放厥詞稱二殿下蔣文崢「德賢兼備」,是為當之無愧的儲君人選,而擁護蔣文崢的七殿下則是最大的功臣,他是功臣的小舅子,往後自然是平步青雲。
皇城的風比原野猛烈,這種大逆不道的話第二天就吹進了每個人的耳朵裏。
七殿下正忙於查探孟漁遇襲一事,分身乏術,等他想要力挽狂瀾時,酒都沒醒的小舅子已經被大理寺收監審問,連麵都沒能見上。
此事牽扯到了蔣文崢,七殿下哪還有精力再去處理德惠王府縱火之事?
五日的兵荒馬亂後,前去太廟祭祖的蔣文崢終於迴朝,他去時風光無限,迴時麵對的卻是一堆又一堆的爛攤子,剛踏入京都就被傳召入宮。
奏摺狠狠地摔在跪地的一眾皇子麵前,跪在最尾的孟漁牙關微顫,不敢看帝位上怒不可遏的君王。
「你們還把朕放在眼裏嗎?」
「朕養了一堆好兒子,朕還好端端活著就一個兩個覬覦朕的位子。」
諸位皇子以首搶地,同聲高唿,「兒臣不敢。」
「朕看你們敢得很。」衡帝用手一一指過,落在了七殿下的腦袋上,「你,抬起頭來迴話。」
七殿下抖若秋葉,「父皇……」
「獄中那個說的話有幾分是你授意?」
「他醉酒胡言亂語,不可聽信,請父皇明鑑。」
怒意直指蔣文崢,「他們都說你德怡親王是儲君的不二人選,你呢,你是怎麽想的?」
孟漁唿吸不暢,顫巍巍地用餘光瞄跪在最前頭的二哥,在他印象中的二哥向來昂然挺立,可如今承受衡帝的責問,竟連腰都直不起來,「兒臣清心日月可鑑,一心隻效忠於父皇和大衡。」
衡帝先是輕笑,再是大笑兩聲,接著陡然肅靜,望向蔣文淩,「你來說說,朕委派文崢代朕祭祖,你有何想法?」
「二哥是我等兄長,方正賢良,朝野上下對其讚不絕口,父皇重用二哥理固當然。」
孟漁的掌心出了汗,摸了一手的灰,縱他再愚鈍也明白此時越是誇讚二哥隻會越加重父皇的怒火,他是猜不出春獵和大火與五哥有無幹係,但至少這件事絕對是五哥在背後推波助瀾。
怪不得二哥前去祭祖時他那般沉得住氣,原來早就設好了局在這兒等著。
「文賢。」
被點名的孟漁驚慌失措地抬眼,唇色泛白。
衡帝語出驚人,「不如你替朕瞧瞧,你的這些兄長中誰最有本事繼承大統?」
孟漁一個字不敢吭,冷汗直冒砰地磕頭,任誰都能看出他的膽子快被嚇破了。
蔣文崢冒死進言,「請父皇體諒九弟這些時日受了太多驚嚇,口不能語。」
滿殿死寂,孟漁目眩耳鳴,隻能聽見自己沉重的唿吸。
衡帝命諸位皇子皆迴去思過,而七殿下的小舅子口出狂言死罪難逃,判處斬首。
孟漁抖抖瑟瑟匍匐在地,蔣文崢握住他的肩,溫聲,「九弟,有二哥在,跟二哥迴去吧。」
他臉色慘白,眼圈卻是紅的,腿軟得站不起來。
四哥和七哥麵色鐵青,皆知今日被擺了一道,往後再想重獲父皇歡心難於登天。
蔣文淩雖扳迴一局卻並不得意,隻感慨道:「二哥,我說過你我來日方長,往後還有很遠的一段路要走。」
孟漁在蔣文崢的攙扶下慢慢地從地上爬起來,誰也不看,望著大殿的帝位出神,從他站立之地走至高位不過短短十步距離,而要坐上那個位子卻得付出血流成河的代價。
皇子相爭殃及池魚,他亦不能倖免。
迴到將軍府的孟漁當夜就發起了熱,吃什麽吐什麽,隻以些湯水滋養,大夫說他是擔驚受怕多時,日積成疾,需要精心調養。
傅至景來看過他,但如今滿城風雨,將軍府的下人又來來往往,不得已避嫌,說了幾句話就告辭。
劉翊陽像尊大佛似的坐在孟漁內室的桌子上,以一副主人家的姿態徐徐道:「我會照看好表弟,慢走不送。」
孟漁剛喝過助眠的安神湯,這會兒睡著了也不安穩地蹙著眉頭,稍有一點聲響都可能把他驚醒,傅至景沒把劉翊陽話語中意味不明的挑釁看在眼裏,深深地看了孟漁一眼悄然離去。
劉震川散值迴府,兩人撞了個正麵。
將軍素來賞識傅至景,又因他與孟漁交情匪淺,這幾年很是照顧他,憂心忡忡道:「縱火之人仍是沒有眉目,如今二殿下又出了這樣的事,自身難保,怕是無力相助了。」
孟漁倏地站了起來瞪大雙眼。
「父親已決心明日進宮麵聖請陛下徹查此事,定要抓出幕後之人為你和姑母討個公道。」
屋外夏風盈盈,草木獵獵,十幾年前的燎原大火燒到了今日仍未停歇,於暗流湧動的皇城再掀波瀾。
德惠王府失火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緝拿兇手的通緝令張貼於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九殿下的舅舅建威將軍劉震川和兄長七殿下日日差人在城門口比對畫像,其好友吏部左侍郎傅至景亦為此奔波不已。
禍不單行,還未等到找出元兇,一樁更大的事先席捲而來。
七殿下府中寵妾之弟在花樓醉酒後竟公開議論立儲之事,更是大放厥詞稱二殿下蔣文崢「德賢兼備」,是為當之無愧的儲君人選,而擁護蔣文崢的七殿下則是最大的功臣,他是功臣的小舅子,往後自然是平步青雲。
皇城的風比原野猛烈,這種大逆不道的話第二天就吹進了每個人的耳朵裏。
七殿下正忙於查探孟漁遇襲一事,分身乏術,等他想要力挽狂瀾時,酒都沒醒的小舅子已經被大理寺收監審問,連麵都沒能見上。
此事牽扯到了蔣文崢,七殿下哪還有精力再去處理德惠王府縱火之事?
五日的兵荒馬亂後,前去太廟祭祖的蔣文崢終於迴朝,他去時風光無限,迴時麵對的卻是一堆又一堆的爛攤子,剛踏入京都就被傳召入宮。
奏摺狠狠地摔在跪地的一眾皇子麵前,跪在最尾的孟漁牙關微顫,不敢看帝位上怒不可遏的君王。
「你們還把朕放在眼裏嗎?」
「朕養了一堆好兒子,朕還好端端活著就一個兩個覬覦朕的位子。」
諸位皇子以首搶地,同聲高唿,「兒臣不敢。」
「朕看你們敢得很。」衡帝用手一一指過,落在了七殿下的腦袋上,「你,抬起頭來迴話。」
七殿下抖若秋葉,「父皇……」
「獄中那個說的話有幾分是你授意?」
「他醉酒胡言亂語,不可聽信,請父皇明鑑。」
怒意直指蔣文崢,「他們都說你德怡親王是儲君的不二人選,你呢,你是怎麽想的?」
孟漁唿吸不暢,顫巍巍地用餘光瞄跪在最前頭的二哥,在他印象中的二哥向來昂然挺立,可如今承受衡帝的責問,竟連腰都直不起來,「兒臣清心日月可鑑,一心隻效忠於父皇和大衡。」
衡帝先是輕笑,再是大笑兩聲,接著陡然肅靜,望向蔣文淩,「你來說說,朕委派文崢代朕祭祖,你有何想法?」
「二哥是我等兄長,方正賢良,朝野上下對其讚不絕口,父皇重用二哥理固當然。」
孟漁的掌心出了汗,摸了一手的灰,縱他再愚鈍也明白此時越是誇讚二哥隻會越加重父皇的怒火,他是猜不出春獵和大火與五哥有無幹係,但至少這件事絕對是五哥在背後推波助瀾。
怪不得二哥前去祭祖時他那般沉得住氣,原來早就設好了局在這兒等著。
「文賢。」
被點名的孟漁驚慌失措地抬眼,唇色泛白。
衡帝語出驚人,「不如你替朕瞧瞧,你的這些兄長中誰最有本事繼承大統?」
孟漁一個字不敢吭,冷汗直冒砰地磕頭,任誰都能看出他的膽子快被嚇破了。
蔣文崢冒死進言,「請父皇體諒九弟這些時日受了太多驚嚇,口不能語。」
滿殿死寂,孟漁目眩耳鳴,隻能聽見自己沉重的唿吸。
衡帝命諸位皇子皆迴去思過,而七殿下的小舅子口出狂言死罪難逃,判處斬首。
孟漁抖抖瑟瑟匍匐在地,蔣文崢握住他的肩,溫聲,「九弟,有二哥在,跟二哥迴去吧。」
他臉色慘白,眼圈卻是紅的,腿軟得站不起來。
四哥和七哥麵色鐵青,皆知今日被擺了一道,往後再想重獲父皇歡心難於登天。
蔣文淩雖扳迴一局卻並不得意,隻感慨道:「二哥,我說過你我來日方長,往後還有很遠的一段路要走。」
孟漁在蔣文崢的攙扶下慢慢地從地上爬起來,誰也不看,望著大殿的帝位出神,從他站立之地走至高位不過短短十步距離,而要坐上那個位子卻得付出血流成河的代價。
皇子相爭殃及池魚,他亦不能倖免。
迴到將軍府的孟漁當夜就發起了熱,吃什麽吐什麽,隻以些湯水滋養,大夫說他是擔驚受怕多時,日積成疾,需要精心調養。
傅至景來看過他,但如今滿城風雨,將軍府的下人又來來往往,不得已避嫌,說了幾句話就告辭。
劉翊陽像尊大佛似的坐在孟漁內室的桌子上,以一副主人家的姿態徐徐道:「我會照看好表弟,慢走不送。」
孟漁剛喝過助眠的安神湯,這會兒睡著了也不安穩地蹙著眉頭,稍有一點聲響都可能把他驚醒,傅至景沒把劉翊陽話語中意味不明的挑釁看在眼裏,深深地看了孟漁一眼悄然離去。
劉震川散值迴府,兩人撞了個正麵。
將軍素來賞識傅至景,又因他與孟漁交情匪淺,這幾年很是照顧他,憂心忡忡道:「縱火之人仍是沒有眉目,如今二殿下又出了這樣的事,自身難保,怕是無力相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