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廝得了準許匆忙進內,附耳對三殿下低語幾句,三殿下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猛地望向端坐著的蔣文崢。
孟漁陡然在這場兄弟相親的戲碼裏清醒。
三殿下匆匆起身道:「我府中有些急事,先走一步。」
蔣文淩似乎已經察覺到些什麽,三殿下一走,不到一刻鍾也與六殿下相繼離去。
熱熱鬧鬧的雅房頓時變得冷清,蔣文崢從容不迫地站起來打開了窗,讓灌進來的風吹散些酒肉香味,繼而輕聲對不明就裏的孟漁說:「方才五弟戲弄你,等著二哥給你出口氣。」
孟漁看向四哥和七哥,兩人麵上皆掛著笑,他心裏突突打起鼓,說不出高興與否,也跟著笑了一下。
「十二弟,夜色不早了,我差人送你迴宮。」
蔣文慎抓了下孟漁的袖子,孟漁卻還有話要問,隻送蔣文慎到樓下又折返迴去。
等再迴到雅房,毫不意外見到意料之中的身影,傅至景坐在了方才蔣文淩的位置上,手裏拿著一摞疊好的紙張,他走過去坐下,沉默地喝了一口酒。
四哥和七哥又跑到茶幾上去下棋,「落子無悔,你可別耍賴。」
傅至景看出他欲言又止,主動答疑解惑,「是保釋銀。」
所謂保釋銀,是指犯了事的官員或百姓向刑部繳納適當的銀錢以減輕罪責,沿用至今已有八年,利弊各半,朝中不乏反對此製度的聲音,蔣文崢便是其中之一。
這兩年蔣文崢和傅至景一直在追查保釋銀的數目,總算有些了眉目,三殿下藉此中飽私囊,大量搜刮錢財,證據確鑿,此次行事,蔣文崢一要廢保釋製度,二要三殿下無翻身之地,三要蔣文淩再痛失一臂。
窗外倏地狂風大作,孟漁抿唇聽著風聲,知道那場不定期的雪仗打不成了。
作者有話說
保釋銀有參考。
第15章
戶部侍郎及都禦史於早朝上奏,稱三殿下藉由「保釋銀」聚財無厭,助長亂判邪風,造成多宗冤假錯案,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正綱紀,樹朝風,呈上來的文書記錄了這兩年來三殿下的罪行,有理有據,實難寬恕。
多名官員聯名上書請衡帝廢除保釋製度。
蔣文崢掀袍跪地,字字鏗鏘有力,「罪項雖嚴,不惟無以動其愧懼之心,且潛生其玩易之念,請父皇永停罰銀之例。」
孟漁跪在幾位兄長身後高聲附和,霎時間,一聲又一聲震耳欲聾的「請陛下永停罰銀之例」在金鑾殿上迴蕩不絕。
身處高位的衡帝一圈圈巡視過底下的臣子,最終將目光落在了建威大將軍劉震川的身上,發問:「劉卿以為呢?」
孟漁一顆心提到嗓子眼。
舅舅素來不參與黨派之爭,父皇是要舅舅表態,亦或是在試探些什麽?
他擔心地瞄了眼已然走至殿中的男人,大將軍剛直不阿地作揖道:「迴陛下,臣以為若犯事的官員皆可繳納保釋銀以減輕或逃避罪責,縱能充盈國庫,興修水利,但長久以後,法不嚴苛,律無震力,於衡國是大不利之舉,是以,臣亦贊同各位同僚所言,懇請陛下永廢保釋製度。」
「那三皇子一事呢?」
孟漁無意將舅舅牽扯進來,握緊雙拳慢慢直起身子,剛張了嘴,舅舅已然搶先在他前頭說:「臣鬥膽一言,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滿殿暗流湧動,孟漁不知該向誰求助,又垂下了腦袋。
他是劉震川的外甥,從他與二殿下結盟的那一天起,舅舅即使再想不偏不倚,也難以在日漸激烈的奪儲局麵裏全身而退,即使這些都是舅舅的真心實話,父皇是會選擇相信臣子的忠心,還是覺著今日這一擺明了針對三殿下的上奏舅舅是有份參與?
聖心難測,矛頭突然指向惴惴不安的孟漁,「小九,你也覺著你三哥罪無可恕?」
不是德惠郡王,而是頗為親昵的小九,似是不忍他們手足相殘給出的訊號。
殿中跪著的七位皇子,唯有孟漁尚存幾分純善,他惶惶然地抬起頭,他的父皇、他的兄長,滿朝的文武都在等待他的迴答。
他先是看了看二哥,蔣文崢麵容是罕見的嚴肅,再看看五哥,總是帶著戲謔笑意的眉眼皆是寒意,繼而是將要被論罪的三哥,昨夜他們還在同一桌飲酒作樂,前些時日的中秋宴,三哥誇他辦得有新意、多花樣,離宮前還多要一盞花燈說是要帶迴府給五歲的小郡主。
這樣一個跟他打過交道的、活生生的人,極有可能因他一句話而改變人生道途。
可他能怎麽做呢?傅至景奔波近兩年勞心勞力才搜尋到這些扳倒三殿下的證據,他難道要讓對方的付出皆付之東流嗎?再者,若放三哥一馬,往後他們不會伺機報復嗎?
孟漁上齒用力地咬住了下唇,咬出了一個深深的印子,在各色的目光裏艱難開口,「迴父皇,兒臣以為……」他避開了五哥略帶懇求的目光,徹底將腦袋垂了下去,「兒臣愚鈍,不敢輕易斷定三哥有罪與否,此事應依法辦理。」
蔣文崢輕了口氣。
事已至此再無迴旋之地,三殿下交由三司會審,至於保釋製度廢除一事仍需細細商討。
退朝後,孟漁埋著的腦袋始終沒抬起來,茫茫然地跟著蔣文崢往外走。
二哥握一下他僵硬的十指低聲安撫,「你做得很好。」
孟漁這才直起搖杆勉力笑了笑。
孟漁陡然在這場兄弟相親的戲碼裏清醒。
三殿下匆匆起身道:「我府中有些急事,先走一步。」
蔣文淩似乎已經察覺到些什麽,三殿下一走,不到一刻鍾也與六殿下相繼離去。
熱熱鬧鬧的雅房頓時變得冷清,蔣文崢從容不迫地站起來打開了窗,讓灌進來的風吹散些酒肉香味,繼而輕聲對不明就裏的孟漁說:「方才五弟戲弄你,等著二哥給你出口氣。」
孟漁看向四哥和七哥,兩人麵上皆掛著笑,他心裏突突打起鼓,說不出高興與否,也跟著笑了一下。
「十二弟,夜色不早了,我差人送你迴宮。」
蔣文慎抓了下孟漁的袖子,孟漁卻還有話要問,隻送蔣文慎到樓下又折返迴去。
等再迴到雅房,毫不意外見到意料之中的身影,傅至景坐在了方才蔣文淩的位置上,手裏拿著一摞疊好的紙張,他走過去坐下,沉默地喝了一口酒。
四哥和七哥又跑到茶幾上去下棋,「落子無悔,你可別耍賴。」
傅至景看出他欲言又止,主動答疑解惑,「是保釋銀。」
所謂保釋銀,是指犯了事的官員或百姓向刑部繳納適當的銀錢以減輕罪責,沿用至今已有八年,利弊各半,朝中不乏反對此製度的聲音,蔣文崢便是其中之一。
這兩年蔣文崢和傅至景一直在追查保釋銀的數目,總算有些了眉目,三殿下藉此中飽私囊,大量搜刮錢財,證據確鑿,此次行事,蔣文崢一要廢保釋製度,二要三殿下無翻身之地,三要蔣文淩再痛失一臂。
窗外倏地狂風大作,孟漁抿唇聽著風聲,知道那場不定期的雪仗打不成了。
作者有話說
保釋銀有參考。
第15章
戶部侍郎及都禦史於早朝上奏,稱三殿下藉由「保釋銀」聚財無厭,助長亂判邪風,造成多宗冤假錯案,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正綱紀,樹朝風,呈上來的文書記錄了這兩年來三殿下的罪行,有理有據,實難寬恕。
多名官員聯名上書請衡帝廢除保釋製度。
蔣文崢掀袍跪地,字字鏗鏘有力,「罪項雖嚴,不惟無以動其愧懼之心,且潛生其玩易之念,請父皇永停罰銀之例。」
孟漁跪在幾位兄長身後高聲附和,霎時間,一聲又一聲震耳欲聾的「請陛下永停罰銀之例」在金鑾殿上迴蕩不絕。
身處高位的衡帝一圈圈巡視過底下的臣子,最終將目光落在了建威大將軍劉震川的身上,發問:「劉卿以為呢?」
孟漁一顆心提到嗓子眼。
舅舅素來不參與黨派之爭,父皇是要舅舅表態,亦或是在試探些什麽?
他擔心地瞄了眼已然走至殿中的男人,大將軍剛直不阿地作揖道:「迴陛下,臣以為若犯事的官員皆可繳納保釋銀以減輕或逃避罪責,縱能充盈國庫,興修水利,但長久以後,法不嚴苛,律無震力,於衡國是大不利之舉,是以,臣亦贊同各位同僚所言,懇請陛下永廢保釋製度。」
「那三皇子一事呢?」
孟漁無意將舅舅牽扯進來,握緊雙拳慢慢直起身子,剛張了嘴,舅舅已然搶先在他前頭說:「臣鬥膽一言,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滿殿暗流湧動,孟漁不知該向誰求助,又垂下了腦袋。
他是劉震川的外甥,從他與二殿下結盟的那一天起,舅舅即使再想不偏不倚,也難以在日漸激烈的奪儲局麵裏全身而退,即使這些都是舅舅的真心實話,父皇是會選擇相信臣子的忠心,還是覺著今日這一擺明了針對三殿下的上奏舅舅是有份參與?
聖心難測,矛頭突然指向惴惴不安的孟漁,「小九,你也覺著你三哥罪無可恕?」
不是德惠郡王,而是頗為親昵的小九,似是不忍他們手足相殘給出的訊號。
殿中跪著的七位皇子,唯有孟漁尚存幾分純善,他惶惶然地抬起頭,他的父皇、他的兄長,滿朝的文武都在等待他的迴答。
他先是看了看二哥,蔣文崢麵容是罕見的嚴肅,再看看五哥,總是帶著戲謔笑意的眉眼皆是寒意,繼而是將要被論罪的三哥,昨夜他們還在同一桌飲酒作樂,前些時日的中秋宴,三哥誇他辦得有新意、多花樣,離宮前還多要一盞花燈說是要帶迴府給五歲的小郡主。
這樣一個跟他打過交道的、活生生的人,極有可能因他一句話而改變人生道途。
可他能怎麽做呢?傅至景奔波近兩年勞心勞力才搜尋到這些扳倒三殿下的證據,他難道要讓對方的付出皆付之東流嗎?再者,若放三哥一馬,往後他們不會伺機報復嗎?
孟漁上齒用力地咬住了下唇,咬出了一個深深的印子,在各色的目光裏艱難開口,「迴父皇,兒臣以為……」他避開了五哥略帶懇求的目光,徹底將腦袋垂了下去,「兒臣愚鈍,不敢輕易斷定三哥有罪與否,此事應依法辦理。」
蔣文崢輕了口氣。
事已至此再無迴旋之地,三殿下交由三司會審,至於保釋製度廢除一事仍需細細商討。
退朝後,孟漁埋著的腦袋始終沒抬起來,茫茫然地跟著蔣文崢往外走。
二哥握一下他僵硬的十指低聲安撫,「你做得很好。」
孟漁這才直起搖杆勉力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