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至景向來循規蹈矩,他到底不敢將這幾日離經叛道的行事告訴對方,但確實已經膩味了每日重複的玩樂,執意要走,李氏和王氏道再喝一壺酒定讓他離開。
孟漁無奈同意,迴到歡歌笑語的雅房,接過酒杯仰頭飲下。
一杯下肚,又立刻滿上,幾個紈絝子弟起鬧著不讓他停下,如此喝了不下八九杯,孟漁爛醉如泥,連路都走不動,軟綿綿地倒到了地上。
「九殿下,九殿下……」
叫了幾聲沒叫醒,冰冷的酒液兜頭澆下,淋濕了他的頭髮和衣衫,他迷迷糊糊地半睜著眼,視線朦朧裏,五六個人圍著他,臉上都掛著奇怪的笑,如夢如幻裏,飄飄然的孟漁也露出個癡笑,喃喃著要再喝。
「是他自個兒喝醉的,酒後亂情實屬常事,誰先來?」
「今兒個全都在這兒,誰敢打退堂鼓,吃不了兜著走。」
「怕什麽,他都醉成這樣了還能記得誰是誰嗎?」
「等完事兒把他丟到柴房去,九殿下醉酒亂逛被人當花樓的暗娼給用了,這種醜事諒他不敢追究……」
孟漁的耳朵好像裹了一層水,咕嚕嚕,咕嚕嚕,聽不清他們激昂的爭論,但好像有人在脫他的鞋襪。
好吵、好熱……傅至景。
哐當一聲大門被踹開,眾人驚愕地迴頭去看,還沒看清來者何人,猛地被踹開。
被一腳踹到邊上的王氏火冒三丈,「誰敢鬧事,不要命了……」
隻見前些時日風光無限的探花郎猶如玉麵羅剎般緩緩地望了過來,繼而將不省人事的孟漁抱進了懷裏。
門口,二殿下蔣文崢聲色俱厲道:「誰敢把此事宣揚出去,我一定稟告父皇,爾等蓄意謀害皇子,殺無赦。」
傅至景拿外袍罩住孟漁的臉,步履沉穩地往外走,待路過蔣文崢的身邊,腳步微微一頓,沉靜道:「多謝二殿下。」
話落,未等蔣文崢迴應,不顧禮數抱著孟漁離開醉仙樓,走下台階時,仰麵一望,五殿下蔣文淩似笑非笑地倚在窗沿看著這場鬧劇。
近幾日來,傅至景在翰林院被委派了諸多雜事難以抽身,隻是對孟漁稍加疏忽就險些令孟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才華橫溢如何,探花郎又如何,不過一個小小七品官,再穎拔絕倫,無權勢沒人脈,在這風雲詭譎的京都寸步難行。
五殿下手段下作卻能輕易地毀了孟漁,除掉一個奪嫡路上的對手,但消息靈通的二殿下真是直至今日才知曉孟漁被戲耍一事嗎,或是見事態難以收場才賣他個人情,令他與孟漁和五殿下結下不解之怨,再無倒戈的可能。
抱著的身軀輕飄飄的像雲,又沉甸甸的似山,雲和山都是世人難以把控的東西。
傅至景收迴視線,一步步地抱著孟漁離開酒色場地。
在這一瞬間他終於意識到,他麵對的再不是鄉下私塾裏隻知讀四書五經、做八股文章的迂腐儒生,而是一群在官海裏沉浮多年、善玩弄權術的兇猛豺狼,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叩叩兩聲——
蔣文淩將跪地之人拽到懷裏麵對麵抱著,素袍鬆鬆垮垮落在肩頭,華發遮住的背脊是新舊交錯青紅的痕跡。
李氏得到準許後進屋匯報方才的情形,眼睛時不時地往那道瘦削的肩膀瞥。
「知道了。」蔣文淩不知是否在聽,大掌一下一下在喬奴的背上撫摸著,半晌懶洋洋地道,「再多看一眼就剜了你的眼睛。」
李氏高唿「殿下饒命」,急匆匆地告退。
喬奴被推到矮桌上剝個精光,黑髮雪膚,五殿下愛不釋手,笑言:「在京城裏養了幾年,這身皮肉更甚從前。」
指腹摸到大腿內側的刺青,蔣文淩親手刺上去的一個「淩」字。
他從下往上欣賞自己贏迴來的戰利品,記得喬奴剛被送到京都時,在蒙古風吹日曬的皮膚呈小麥色,摸起來有些粗糙,遠不如現在細膩滑潤,被他關了整整一年才見到陽光,日復一日用最珍貴的潤膚膏精心養著,逐漸地泛出白皙的底色,往後再怎麽曬也迴不去了。
「還以為我這個九弟是扮豬吃老虎,原來真是直率純良,隨隨便便就叫人誆騙了去。」蔣文淩看著喬奴烏沉沉的眼瞳,仿若想在這漠然孤獨裏找到些許從前的影子,近乎是感懷地道,「九弟很像你,你說對嗎?」
如同草原裏初生的小馬駒,一樣的天真爛漫,憨態可掬,讓聞過血腥味的野獸想要撕碎這抹撲鼻的青澀。
喬奴十六歲被送到京都的當天晚上就被蔣文淩給鎖在了靖軒王府,小質子自幼在草原長大,聽不太懂漢文,旁人說話時要努力地睜著眼睛豎起耳朵才能勉強知會幾分意思。
初來乍到的塔塔爾諾布被換上漢人的服飾,侷促地去拜見衡國的五殿下。
他見過蔣文淩,在男人的鐵騎踏平他們的大軍,阿布簽下投降書時,他躲在額吉的懷裏,怯生生抬頭看著馬上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
蔣文淩也在看他,這個漢人的眼睛長得很不一般,既有漢族人獨有的文雅,又有他們蒙古武士誰也比不上的狠戾。
就因為這一眼,在阿布決定送一個質子前去衡國時,蔣文淩指名道姓要他。
他的阿布是蒙古王,身為漢人女子的額吉很不受阿布的蒙古妃子們待見,但阿布說隻要他去往衡國他就是蒙古的英雄,而英雄的母親也會受盡族人的尊崇。
孟漁無奈同意,迴到歡歌笑語的雅房,接過酒杯仰頭飲下。
一杯下肚,又立刻滿上,幾個紈絝子弟起鬧著不讓他停下,如此喝了不下八九杯,孟漁爛醉如泥,連路都走不動,軟綿綿地倒到了地上。
「九殿下,九殿下……」
叫了幾聲沒叫醒,冰冷的酒液兜頭澆下,淋濕了他的頭髮和衣衫,他迷迷糊糊地半睜著眼,視線朦朧裏,五六個人圍著他,臉上都掛著奇怪的笑,如夢如幻裏,飄飄然的孟漁也露出個癡笑,喃喃著要再喝。
「是他自個兒喝醉的,酒後亂情實屬常事,誰先來?」
「今兒個全都在這兒,誰敢打退堂鼓,吃不了兜著走。」
「怕什麽,他都醉成這樣了還能記得誰是誰嗎?」
「等完事兒把他丟到柴房去,九殿下醉酒亂逛被人當花樓的暗娼給用了,這種醜事諒他不敢追究……」
孟漁的耳朵好像裹了一層水,咕嚕嚕,咕嚕嚕,聽不清他們激昂的爭論,但好像有人在脫他的鞋襪。
好吵、好熱……傅至景。
哐當一聲大門被踹開,眾人驚愕地迴頭去看,還沒看清來者何人,猛地被踹開。
被一腳踹到邊上的王氏火冒三丈,「誰敢鬧事,不要命了……」
隻見前些時日風光無限的探花郎猶如玉麵羅剎般緩緩地望了過來,繼而將不省人事的孟漁抱進了懷裏。
門口,二殿下蔣文崢聲色俱厲道:「誰敢把此事宣揚出去,我一定稟告父皇,爾等蓄意謀害皇子,殺無赦。」
傅至景拿外袍罩住孟漁的臉,步履沉穩地往外走,待路過蔣文崢的身邊,腳步微微一頓,沉靜道:「多謝二殿下。」
話落,未等蔣文崢迴應,不顧禮數抱著孟漁離開醉仙樓,走下台階時,仰麵一望,五殿下蔣文淩似笑非笑地倚在窗沿看著這場鬧劇。
近幾日來,傅至景在翰林院被委派了諸多雜事難以抽身,隻是對孟漁稍加疏忽就險些令孟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才華橫溢如何,探花郎又如何,不過一個小小七品官,再穎拔絕倫,無權勢沒人脈,在這風雲詭譎的京都寸步難行。
五殿下手段下作卻能輕易地毀了孟漁,除掉一個奪嫡路上的對手,但消息靈通的二殿下真是直至今日才知曉孟漁被戲耍一事嗎,或是見事態難以收場才賣他個人情,令他與孟漁和五殿下結下不解之怨,再無倒戈的可能。
抱著的身軀輕飄飄的像雲,又沉甸甸的似山,雲和山都是世人難以把控的東西。
傅至景收迴視線,一步步地抱著孟漁離開酒色場地。
在這一瞬間他終於意識到,他麵對的再不是鄉下私塾裏隻知讀四書五經、做八股文章的迂腐儒生,而是一群在官海裏沉浮多年、善玩弄權術的兇猛豺狼,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叩叩兩聲——
蔣文淩將跪地之人拽到懷裏麵對麵抱著,素袍鬆鬆垮垮落在肩頭,華發遮住的背脊是新舊交錯青紅的痕跡。
李氏得到準許後進屋匯報方才的情形,眼睛時不時地往那道瘦削的肩膀瞥。
「知道了。」蔣文淩不知是否在聽,大掌一下一下在喬奴的背上撫摸著,半晌懶洋洋地道,「再多看一眼就剜了你的眼睛。」
李氏高唿「殿下饒命」,急匆匆地告退。
喬奴被推到矮桌上剝個精光,黑髮雪膚,五殿下愛不釋手,笑言:「在京城裏養了幾年,這身皮肉更甚從前。」
指腹摸到大腿內側的刺青,蔣文淩親手刺上去的一個「淩」字。
他從下往上欣賞自己贏迴來的戰利品,記得喬奴剛被送到京都時,在蒙古風吹日曬的皮膚呈小麥色,摸起來有些粗糙,遠不如現在細膩滑潤,被他關了整整一年才見到陽光,日復一日用最珍貴的潤膚膏精心養著,逐漸地泛出白皙的底色,往後再怎麽曬也迴不去了。
「還以為我這個九弟是扮豬吃老虎,原來真是直率純良,隨隨便便就叫人誆騙了去。」蔣文淩看著喬奴烏沉沉的眼瞳,仿若想在這漠然孤獨裏找到些許從前的影子,近乎是感懷地道,「九弟很像你,你說對嗎?」
如同草原裏初生的小馬駒,一樣的天真爛漫,憨態可掬,讓聞過血腥味的野獸想要撕碎這抹撲鼻的青澀。
喬奴十六歲被送到京都的當天晚上就被蔣文淩給鎖在了靖軒王府,小質子自幼在草原長大,聽不太懂漢文,旁人說話時要努力地睜著眼睛豎起耳朵才能勉強知會幾分意思。
初來乍到的塔塔爾諾布被換上漢人的服飾,侷促地去拜見衡國的五殿下。
他見過蔣文淩,在男人的鐵騎踏平他們的大軍,阿布簽下投降書時,他躲在額吉的懷裏,怯生生抬頭看著馬上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
蔣文淩也在看他,這個漢人的眼睛長得很不一般,既有漢族人獨有的文雅,又有他們蒙古武士誰也比不上的狠戾。
就因為這一眼,在阿布決定送一個質子前去衡國時,蔣文淩指名道姓要他。
他的阿布是蒙古王,身為漢人女子的額吉很不受阿布的蒙古妃子們待見,但阿布說隻要他去往衡國他就是蒙古的英雄,而英雄的母親也會受盡族人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