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熹若有所思:「我倒是覺得,白觀寧應該是在太華宗內遭遇了毒手。」
祝如霜:「何以見得?」
賀蘭熹:「之間在西洲林府,鬼神並未和我們刻意糾纏,宋潯一到他就跑沒了影,好不容易到手的【鬼相語】說放棄就放棄。那個時候,我就在懷疑鬼神是希望我們把【鬼相語】帶迴太華宗的。」
賀蘭熹這麽一說,祝如霜也想起來了:「你的意思是,鬼神就是通過【鬼相語】無聲無息地潛入了太華宗?」
賀蘭熹點點頭:「對。」
上官慎看看祝如霜,又看看賀蘭熹,甚是納悶:「你們二人今日怎麽比平時話多了數倍不止?」
「因為他們用了話多多辣椒水。」長孫策無不得意地說,「我要求他們的,見我之前必須得用。」
無情道三人:……我們都決定不裝了,你還替我們掩飾上了。
上官慎驚奇不已:「竟還有如此奇物,果然是我孤陋寡聞了。」
長孫策:「我覺得吧,我們首先得搞清楚那團黏液血霧到底是個什麽東西,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
宋玄機:「難得。」
長孫策:「啥?」
賀蘭熹解釋道:「宋潯的意思是,難得聽你說一句靠譜的話。」
「我更難得聽宋潯主動和我說話。」長孫策看向上官慎,「總之,沂厄真君肯定知道內幕。上官師兄,你是沂厄真君最最鍾愛的愛徒,不如你去向他撒個嬌,求他向我們透露一點?」
上官大驚失色,麵色漲紅:「這、這成何體統!不可以,絕對不可以!」
宋玄機:「或可一試。」
上官慎驚呆:「怎麽連你也覺得撒嬌有用嗎……」
幾人說話時,沂厄真君終於姍姍來遲。
如今,無情道院長閉關,合歡道院長下山,沂厄真君一人一統三院的大好江山,意氣風發是半點沒有,有的隻是焦頭爛額以及看似一輩子都操不完的心。
「昨夜之事本座已經了解清楚了。」沂厄真君道,「你們雖然觸發了十三條宗規,卻也保護了藏玉仙君的神像倖免於難,還救了一個合歡道院的弟子,總體來說功遠大於過。說吧,你們想要什麽獎勵,神丹妙藥,還是神兵利器?」
三個無情道和一個混天道都沒有說話,目光齊刷刷地匯聚在上官慎身上,似乎在說:該你了。
上官慎突然覺得自己肩膀上有千斤重,他何嚐不想知道事情的內幕,隻能硬著頭皮稍作嚐試:「師尊……」
沂厄真君嚇了一跳,奇道:「你今日是怎麽了?平時不都是叫『院長』的麽。」
上官慎在師弟們鼓勵的目光下頭皮發麻,再接再厲:「師尊,弟子覺得他們想要的不是獎勵。鬼神先後在兩位仙君的神座處現身,兩次都恰好被他們四人撞見。與其讓他們胡亂猜測,搞得人心惶惶,不如直接由您告訴他們真相,更為妥當。」
沂厄真君目瞪口呆。
上官慎深吸一口氣,幹脆豁出去了:「先前,太善道院有一名去年入宗的弟子離奇失蹤,弟子查到,他最後一次出現是在西洲附近 ,此事想必也與鬼神脫不了幹係。師尊就告訴我們吧,好嗎?求你了,師尊。」
賀蘭熹人都看傻了。上官師兄好會,他簡直自嘆不如。這便是傳說中的「天賦」嗎?
沂厄真君沉默許久,權衡再三後長嘆一聲:「也罷。無情道三美都是聰明人,即便本座不說,你們大概也能猜到一二了。」
長孫策:「?」
沂厄真君:「你們都學過《九州史》,應該很清楚當年太華宗十二道院和鬼界之王的驚世大戰——賀蘭時雨除外。」
賀蘭熹:「?」
沂厄真君眼神悠遠,目光仿佛透過現世看見了兩千年前的景象:「但《九州史》上沒有記載下來的是,太華宗有十二道院,當年鬼王的座下,亦有十二名親信,鬼界稱其為【十二殿下】。」
「鬼神戰敗後,神魂散於天地之間,【十二殿下】也被院長們齊心協力地封印於三界之內。而太華宗十二位初任院長的神像,分別一一對應了【十二殿下】的封印。神座毀,則封印開。」
「現在本座和宋流紓懷疑,當年鬼王的座下,其實有不為人知的第十三人——也就是,十三殿下。」
「十三殿下從太華宗諸院長手中僥倖逃脫後,一直隱姓埋名地徘徊在三界內,隻為伺機而動,破解鎮壓他十二個同伴的封印,共迎鬼王歸位。」
祝如霜:「您是說,鬼神便是那位十三殿下?」
沂厄真君肅然:「極有可能。」
長孫策一雙劍眉擰得死緊:「那傢夥不過一團噁心吧唧的黏液,也配讓我們稱其為『殿下』?」
上官慎:「師尊的意思,不是我們稱他為『殿下』,是鬼界認他為『十三殿下』。」
長孫策:「鬼界的事關我們屁事。既然他是鬼王的小弟,不如就叫他『小鬼』吧?」
賀蘭熹:「『小』字開頭?他不配。」
宋玄機:「『鬼十三』。」
沂厄真君哭笑不得,心道不愧都是未及弱冠的少年啊,一個破稱唿居然能讓他們認認真真討論這麽久,竟然連宋玄機都參與了討論。
上官慎神情凝重:「院長,十二座神像的具體地點自古以來隻有四大道院的院長知道,鬼十三又是如何得知的?」
祝如霜:「何以見得?」
賀蘭熹:「之間在西洲林府,鬼神並未和我們刻意糾纏,宋潯一到他就跑沒了影,好不容易到手的【鬼相語】說放棄就放棄。那個時候,我就在懷疑鬼神是希望我們把【鬼相語】帶迴太華宗的。」
賀蘭熹這麽一說,祝如霜也想起來了:「你的意思是,鬼神就是通過【鬼相語】無聲無息地潛入了太華宗?」
賀蘭熹點點頭:「對。」
上官慎看看祝如霜,又看看賀蘭熹,甚是納悶:「你們二人今日怎麽比平時話多了數倍不止?」
「因為他們用了話多多辣椒水。」長孫策無不得意地說,「我要求他們的,見我之前必須得用。」
無情道三人:……我們都決定不裝了,你還替我們掩飾上了。
上官慎驚奇不已:「竟還有如此奇物,果然是我孤陋寡聞了。」
長孫策:「我覺得吧,我們首先得搞清楚那團黏液血霧到底是個什麽東西,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
宋玄機:「難得。」
長孫策:「啥?」
賀蘭熹解釋道:「宋潯的意思是,難得聽你說一句靠譜的話。」
「我更難得聽宋潯主動和我說話。」長孫策看向上官慎,「總之,沂厄真君肯定知道內幕。上官師兄,你是沂厄真君最最鍾愛的愛徒,不如你去向他撒個嬌,求他向我們透露一點?」
上官大驚失色,麵色漲紅:「這、這成何體統!不可以,絕對不可以!」
宋玄機:「或可一試。」
上官慎驚呆:「怎麽連你也覺得撒嬌有用嗎……」
幾人說話時,沂厄真君終於姍姍來遲。
如今,無情道院長閉關,合歡道院長下山,沂厄真君一人一統三院的大好江山,意氣風發是半點沒有,有的隻是焦頭爛額以及看似一輩子都操不完的心。
「昨夜之事本座已經了解清楚了。」沂厄真君道,「你們雖然觸發了十三條宗規,卻也保護了藏玉仙君的神像倖免於難,還救了一個合歡道院的弟子,總體來說功遠大於過。說吧,你們想要什麽獎勵,神丹妙藥,還是神兵利器?」
三個無情道和一個混天道都沒有說話,目光齊刷刷地匯聚在上官慎身上,似乎在說:該你了。
上官慎突然覺得自己肩膀上有千斤重,他何嚐不想知道事情的內幕,隻能硬著頭皮稍作嚐試:「師尊……」
沂厄真君嚇了一跳,奇道:「你今日是怎麽了?平時不都是叫『院長』的麽。」
上官慎在師弟們鼓勵的目光下頭皮發麻,再接再厲:「師尊,弟子覺得他們想要的不是獎勵。鬼神先後在兩位仙君的神座處現身,兩次都恰好被他們四人撞見。與其讓他們胡亂猜測,搞得人心惶惶,不如直接由您告訴他們真相,更為妥當。」
沂厄真君目瞪口呆。
上官慎深吸一口氣,幹脆豁出去了:「先前,太善道院有一名去年入宗的弟子離奇失蹤,弟子查到,他最後一次出現是在西洲附近 ,此事想必也與鬼神脫不了幹係。師尊就告訴我們吧,好嗎?求你了,師尊。」
賀蘭熹人都看傻了。上官師兄好會,他簡直自嘆不如。這便是傳說中的「天賦」嗎?
沂厄真君沉默許久,權衡再三後長嘆一聲:「也罷。無情道三美都是聰明人,即便本座不說,你們大概也能猜到一二了。」
長孫策:「?」
沂厄真君:「你們都學過《九州史》,應該很清楚當年太華宗十二道院和鬼界之王的驚世大戰——賀蘭時雨除外。」
賀蘭熹:「?」
沂厄真君眼神悠遠,目光仿佛透過現世看見了兩千年前的景象:「但《九州史》上沒有記載下來的是,太華宗有十二道院,當年鬼王的座下,亦有十二名親信,鬼界稱其為【十二殿下】。」
「鬼神戰敗後,神魂散於天地之間,【十二殿下】也被院長們齊心協力地封印於三界之內。而太華宗十二位初任院長的神像,分別一一對應了【十二殿下】的封印。神座毀,則封印開。」
「現在本座和宋流紓懷疑,當年鬼王的座下,其實有不為人知的第十三人——也就是,十三殿下。」
「十三殿下從太華宗諸院長手中僥倖逃脫後,一直隱姓埋名地徘徊在三界內,隻為伺機而動,破解鎮壓他十二個同伴的封印,共迎鬼王歸位。」
祝如霜:「您是說,鬼神便是那位十三殿下?」
沂厄真君肅然:「極有可能。」
長孫策一雙劍眉擰得死緊:「那傢夥不過一團噁心吧唧的黏液,也配讓我們稱其為『殿下』?」
上官慎:「師尊的意思,不是我們稱他為『殿下』,是鬼界認他為『十三殿下』。」
長孫策:「鬼界的事關我們屁事。既然他是鬼王的小弟,不如就叫他『小鬼』吧?」
賀蘭熹:「『小』字開頭?他不配。」
宋玄機:「『鬼十三』。」
沂厄真君哭笑不得,心道不愧都是未及弱冠的少年啊,一個破稱唿居然能讓他們認認真真討論這麽久,竟然連宋玄機都參與了討論。
上官慎神情凝重:「院長,十二座神像的具體地點自古以來隻有四大道院的院長知道,鬼十三又是如何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