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談則色變
穿成中年主母,每天都想躺平 作者:酈七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莫晨曦迅速封鎖莊子,不讓人進不讓人出,幸好莊子裏有糧食有種的菜,還有一些家禽,夠吃兩個月。
莊子裏每個院子也是封住,派人送飯,小莫氏帶著兒子住這裏,孩子小,更要注意。
她這會想起牛痘,但不知道如果萬一真是天花,這會種牛痘還來不來得及。
再一個,怎麽派人給父親去信找患了牛痘的牛,這不是讓莊子裏的人接觸外麵的人了嗎?
莫晨曦第一次虔誠地每天跪下,求菩薩保佑孫女不是天花,隻是水痘。
原身有沒有得過水痘她不知道,好在莊子裏有得過水痘的下人,曹月娥也得過,她親自照顧女兒。
莫晨曦度過了煎熬的十天,聽王媽媽說慧珍身上的水痘結了痂,開始脫落,她鬆一口氣。
最開始的時候她去了兒媳院子,是兒媳不讓她過來,說婆婆體弱,萬一染上了她分身無術照顧。
莫晨曦沒有逞能,因為她確實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得過水痘,最主要的是她想天花的問題。
萬一慧珍得的是天花,她要做很多事情,她要想辦法和父親聯係,找身上有牛痘的牛。
等到慧珍好差不多了,莫晨曦去看孫女,見曹月娥抱著慧珍,慧珍無精打采,哼哼唧唧。
何慧珍瘦了一圈,以前的她胖乎乎,如今下巴都尖了,就是曹月娥也瘦得脫了相。
她來古代三年多,發現一個現象,無論男孩女孩,胖乎乎的都招人稀罕。
現在想想,就是現代說那句話,胖一點的人進icu出來是瘦子,瘦子進去出來是盒子。
古代醫療水平差,感冒都能要人命,胖點的人能扛一扛。
何慧珍臉上有明顯的疤痕,莫晨曦伸手要抱孫女,何慧珍攬著母親的脖子不鬆手
曹月娥歉意地說道:“這出了痘,每天隻讓我抱。”
莫晨曦坐下說道:“這會還不舒服,孩子的心裏自然是娘是最親的,最讓她安心。”
曹月娥落了淚,想到自己的親娘都沒抱過她。何慧珍見親娘哭,撇著嘴也要哭,曹月娥急忙收住淚。
她摟著女兒,又給婆婆解釋:“我是看慧珍臉上這些疤痕,萬一要是去不掉,是個小子還好說,是個閨女就破了相。”
莫晨曦說道:“這才剛結了痂,要不了一兩年就沒了。慧珍現在還小不能塗抹什麽,等大個幾歲我買上好的珍珠粉給我們慧珍,祖母掙錢做什麽啊?就是給慧珍花的,將來還要給我們慧珍準備十裏紅妝的嫁妝。”
曹月娥知道婆婆是安慰她,她很感激,婆婆說過孫女孫子都是一樣的,不隻是說,也是這麽做的。
上迴朝廷賞了一萬兩,給她五千兩,給小姑子陪嫁五千兩。她沒有吃味,她已經成親,如果婆婆給小姑子陪嫁銀子,不給她任何,誰也說不上啥。
九月底,莫晨曦帶著人迴了京城,迴去兩天後她進宮。
關於牛痘的事她自己做不了,也不可能找張大夫合作。張大夫會不會相信她?做出來找誰試驗?
王太後見孝節夫人主動進宮見她,想著肯定是有什麽事。之前給她說過讓她常進宮沒事陪她說說話,可是孝節夫人答應的可好了,就是很少進宮。
很是懷念在莊子裏非要給她送雞的那個莫氏。
行完禮之後,莫晨曦眼神看向大殿裏的嬤嬤,王太後使個眼色,幾位嬤嬤退下。
王太後說道:“孝節夫人先坐下,這裏說話傳不到外麵。”
她好奇,不知孝節夫人要說什麽。
莫晨曦坐下後說道:“中秋節前,我孫女出痘,好在有驚無險,平安順利。”
“那就好,你家孫女一歲多了吧,最怕的就是周歲內的孩子出水痘。”
王太後知道孝節夫人不可能進宮來說她孫女出水痘的事情,但為什麽以這個為話引子呢?
“我孫女大年三十的生辰,快兩歲了,我是因為孫女的事日夜磕頭求痘娘娘,有一日睡覺做夢,夢見痘娘娘給我說了一個方法,說牛也會出痘叫牛痘,如果把牛痘結了痂磨成粉末,吹向人的鼻子,或者刺破胳膊染上牛痘,會有發熱惡心想吐的症狀,但是過後就算出現天花能有八九成不會染上。”
她不是學醫的,話不能說絕對。
王太後的手搭在扶手上,聽到莫晨曦說的話,手緊緊地抓住扶手。
天花,如天上飄下的雪花覆蓋大地。
如同瘟疫一樣,談則色變。
孝節夫人說有方法能預防?
還是八九成?
王太後沒懷疑孝節夫人說的話,因為孝節夫人不是一般人,痘娘娘給她說的,那就是真的。
她甚至想,孝節夫人沒準是下凡的菩薩,普度眾生的。大長公主帶迴來兩種東西,一個準備喂狗,一個當花草,都讓孝節夫人想到能吃的方麵。
民以食為天,能心中有讓老百姓能吃飽的心,就是菩薩轉世。
“這事還有誰知道?”
“我孫女出痘的事,我家裏人和親戚都知道,但是我做夢的事情,我隻給太後娘娘說。我可以在做出來牛痘之後第一個做實驗。”
王太後說道:“這個以後再說,你迴去先歇一陣子,迴頭讓安太醫和你一起。”
莫晨曦出了宮,她很想去看看小兒子,但又想算了,不必多事。
她自己因為原身身體的緣故偏瘦,從今天開始要努力增胖,晚上宵夜再來一頓。
做餛飩啦,疙瘩湯啦,反正都是高碳水的。
番茄今年已經種出來了,首先她就做番茄炒雞蛋、番茄疙瘩湯吃了,估計品種是最古老的品種,別看小,幾個就有很濃鬱的番茄味。
等她連吃好幾頓啥事沒都沒有的時候,她才給父親說了這個可以做菜,把父親嚇一跳,責備她就算能做菜,也不能自己親自做實驗。
之後莫晨曦不管了,讓父親把種植方法上貢給朝廷,功勞要給父親,不過也少不了含山大長公主的功勞,是她帶迴來的。
莫晨曦親自下廚,家裏三個女人,她、曹月娥,還有小莫氏,都是要補的,每天晚上一起吃宵夜。
曹月娥感激,覺得婆婆是為了她,小莫氏誠惶誠恐,她還在喂奶,夫人想讓她奶水足才讓她多吃。
莊子裏每個院子也是封住,派人送飯,小莫氏帶著兒子住這裏,孩子小,更要注意。
她這會想起牛痘,但不知道如果萬一真是天花,這會種牛痘還來不來得及。
再一個,怎麽派人給父親去信找患了牛痘的牛,這不是讓莊子裏的人接觸外麵的人了嗎?
莫晨曦第一次虔誠地每天跪下,求菩薩保佑孫女不是天花,隻是水痘。
原身有沒有得過水痘她不知道,好在莊子裏有得過水痘的下人,曹月娥也得過,她親自照顧女兒。
莫晨曦度過了煎熬的十天,聽王媽媽說慧珍身上的水痘結了痂,開始脫落,她鬆一口氣。
最開始的時候她去了兒媳院子,是兒媳不讓她過來,說婆婆體弱,萬一染上了她分身無術照顧。
莫晨曦沒有逞能,因為她確實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得過水痘,最主要的是她想天花的問題。
萬一慧珍得的是天花,她要做很多事情,她要想辦法和父親聯係,找身上有牛痘的牛。
等到慧珍好差不多了,莫晨曦去看孫女,見曹月娥抱著慧珍,慧珍無精打采,哼哼唧唧。
何慧珍瘦了一圈,以前的她胖乎乎,如今下巴都尖了,就是曹月娥也瘦得脫了相。
她來古代三年多,發現一個現象,無論男孩女孩,胖乎乎的都招人稀罕。
現在想想,就是現代說那句話,胖一點的人進icu出來是瘦子,瘦子進去出來是盒子。
古代醫療水平差,感冒都能要人命,胖點的人能扛一扛。
何慧珍臉上有明顯的疤痕,莫晨曦伸手要抱孫女,何慧珍攬著母親的脖子不鬆手
曹月娥歉意地說道:“這出了痘,每天隻讓我抱。”
莫晨曦坐下說道:“這會還不舒服,孩子的心裏自然是娘是最親的,最讓她安心。”
曹月娥落了淚,想到自己的親娘都沒抱過她。何慧珍見親娘哭,撇著嘴也要哭,曹月娥急忙收住淚。
她摟著女兒,又給婆婆解釋:“我是看慧珍臉上這些疤痕,萬一要是去不掉,是個小子還好說,是個閨女就破了相。”
莫晨曦說道:“這才剛結了痂,要不了一兩年就沒了。慧珍現在還小不能塗抹什麽,等大個幾歲我買上好的珍珠粉給我們慧珍,祖母掙錢做什麽啊?就是給慧珍花的,將來還要給我們慧珍準備十裏紅妝的嫁妝。”
曹月娥知道婆婆是安慰她,她很感激,婆婆說過孫女孫子都是一樣的,不隻是說,也是這麽做的。
上迴朝廷賞了一萬兩,給她五千兩,給小姑子陪嫁五千兩。她沒有吃味,她已經成親,如果婆婆給小姑子陪嫁銀子,不給她任何,誰也說不上啥。
九月底,莫晨曦帶著人迴了京城,迴去兩天後她進宮。
關於牛痘的事她自己做不了,也不可能找張大夫合作。張大夫會不會相信她?做出來找誰試驗?
王太後見孝節夫人主動進宮見她,想著肯定是有什麽事。之前給她說過讓她常進宮沒事陪她說說話,可是孝節夫人答應的可好了,就是很少進宮。
很是懷念在莊子裏非要給她送雞的那個莫氏。
行完禮之後,莫晨曦眼神看向大殿裏的嬤嬤,王太後使個眼色,幾位嬤嬤退下。
王太後說道:“孝節夫人先坐下,這裏說話傳不到外麵。”
她好奇,不知孝節夫人要說什麽。
莫晨曦坐下後說道:“中秋節前,我孫女出痘,好在有驚無險,平安順利。”
“那就好,你家孫女一歲多了吧,最怕的就是周歲內的孩子出水痘。”
王太後知道孝節夫人不可能進宮來說她孫女出水痘的事情,但為什麽以這個為話引子呢?
“我孫女大年三十的生辰,快兩歲了,我是因為孫女的事日夜磕頭求痘娘娘,有一日睡覺做夢,夢見痘娘娘給我說了一個方法,說牛也會出痘叫牛痘,如果把牛痘結了痂磨成粉末,吹向人的鼻子,或者刺破胳膊染上牛痘,會有發熱惡心想吐的症狀,但是過後就算出現天花能有八九成不會染上。”
她不是學醫的,話不能說絕對。
王太後的手搭在扶手上,聽到莫晨曦說的話,手緊緊地抓住扶手。
天花,如天上飄下的雪花覆蓋大地。
如同瘟疫一樣,談則色變。
孝節夫人說有方法能預防?
還是八九成?
王太後沒懷疑孝節夫人說的話,因為孝節夫人不是一般人,痘娘娘給她說的,那就是真的。
她甚至想,孝節夫人沒準是下凡的菩薩,普度眾生的。大長公主帶迴來兩種東西,一個準備喂狗,一個當花草,都讓孝節夫人想到能吃的方麵。
民以食為天,能心中有讓老百姓能吃飽的心,就是菩薩轉世。
“這事還有誰知道?”
“我孫女出痘的事,我家裏人和親戚都知道,但是我做夢的事情,我隻給太後娘娘說。我可以在做出來牛痘之後第一個做實驗。”
王太後說道:“這個以後再說,你迴去先歇一陣子,迴頭讓安太醫和你一起。”
莫晨曦出了宮,她很想去看看小兒子,但又想算了,不必多事。
她自己因為原身身體的緣故偏瘦,從今天開始要努力增胖,晚上宵夜再來一頓。
做餛飩啦,疙瘩湯啦,反正都是高碳水的。
番茄今年已經種出來了,首先她就做番茄炒雞蛋、番茄疙瘩湯吃了,估計品種是最古老的品種,別看小,幾個就有很濃鬱的番茄味。
等她連吃好幾頓啥事沒都沒有的時候,她才給父親說了這個可以做菜,把父親嚇一跳,責備她就算能做菜,也不能自己親自做實驗。
之後莫晨曦不管了,讓父親把種植方法上貢給朝廷,功勞要給父親,不過也少不了含山大長公主的功勞,是她帶迴來的。
莫晨曦親自下廚,家裏三個女人,她、曹月娥,還有小莫氏,都是要補的,每天晚上一起吃宵夜。
曹月娥感激,覺得婆婆是為了她,小莫氏誠惶誠恐,她還在喂奶,夫人想讓她奶水足才讓她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