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愈發深沉,長安城陷入寂靜,然而,在這片平靜的外表下,皇宮內的每一個角落都暗藏著洶湧的波濤。太子李弘的刺殺計劃失敗後,朝堂上的局勢更加緊張,各方勢力暗流湧動,似乎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到來。
承天宮的燈火依舊未熄,武則天獨自坐在書案前,翻閱著手中的奏折。她的目光時而凝視遠方,時而落在字裏行間,顯得深思熟慮。正當她沉浸在思索中時,李君豪悄然走進殿內,低聲稟報:“娘娘,長孫相國與刑部尚書裴炎已在大明宮內布置妥當,明日的朝議將圍繞刺殺案展開。”
武則天輕輕合上奏折,目光中閃爍著一絲冷意:“長孫無忌的確是老謀深算,他雖未公開站在我這一邊,卻早已看清形勢。他明日的舉動,將為我下一步行動提供絕佳機會。”
李君豪點頭稱是,隨後問道:“娘娘,您是否打算在明日的朝議上揭開太子的計劃?若直接將此事公之於眾,太子便再無迴旋餘地。”
武則天微微一笑,搖了搖頭:“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機。太子雖然已陷入窘境,但他背後仍有一部分朝臣支持,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進一步瓦解他的勢力。”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抬頭望向夜空,星光點點,仿佛預示著什麽。此時的她深知,真正的博弈才剛剛開始,而自己的每一步都必須穩如泰山,才能在這場權力鬥爭中掌握最終的勝利。
翌日,大明宮內,朝議如期舉行。皇帝李治端坐在高位,神情莊重,殿下群臣列立,氣氛顯得異常壓抑。自從韋思謙遇刺一事後,朝中的權力鬥爭愈發公開化,太子的行動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而今日的朝議,注定會成為一個轉折點。
長孫無忌率先站出,躬身對李治道:“陛下,關於韋尚書遇刺一事,刑部與大理寺已經調查多日,但尚未得出確鑿結論。臣以為,此事關係重大,若不盡快查明真相,恐有損陛下威嚴。”
李治微微點頭,目光掃向一旁的裴炎,後者隨即走出,拱手說道:“陛下,臣等已盡全力調查,刺客雖已落網,但幕後主使仍未查明。臣建議,進一步擴大調查範圍,將所有可能牽涉此案的人召至大理寺審訊。”
太子李弘聞言,神色微變,他知道,裴炎的建議無異於將自己推向風口浪尖。若擴大調查,自己的親信必然會被牽連,屆時一旦有人招供,事情將不可收拾。思索片刻後,李弘強壓心中不安,站出說道:“父皇,兒臣以為,韋尚書遇刺一案尚無確鑿證據,若擴大調查,恐會引起朝野動蕩。兒臣願意協助調查,但希望刑部與大理寺審慎行事,不可輕易牽連無辜。”
李治看了一眼李弘,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感。他並非愚鈍之人,太子的行動已引起了他的懷疑,但他作為父親,仍希望事情不至於走到最糟糕的地步。正當他思索之際,武則天緩緩站出,輕聲說道:“陛下,臣妾認為,太子所言亦有道理。若擴大調查,確實可能引起朝廷不穩,但此案牽涉甚廣,若不徹查,必定有損朝廷威信。臣妾鬥膽建議,可由臣妾協助大理寺與刑部,共同審查此案,力求查明真相,給陛下一個交代。”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一片嘩然。武則天主動請纓調查此案,無疑是將自己卷入了這場風暴中心,但同時也展現出她掌控局麵的決心。李治眉頭微皺,沉默片刻後,緩緩點頭道:“既然皇後願意協助,朕也希望此案能盡早了結。裴炎,司徒元貴,你們即刻與皇後密切配合,務必在短期內找到幕後真兇。”
裴炎與司徒元貴齊聲應道:“臣等遵命。”
朝議結束後,武則天迴到承天宮,李君豪已等候在宮中。他見武則天神情從容,輕聲問道:“娘娘,今日您在朝中主動請纓,是否已經有了下一步的計劃?”
武則天微微一笑,緩緩坐下,目光深邃:“太子已然心急,接下來,他會竭盡全力阻止我們深入調查。而我需要的,正是他急於自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破綻,都會成為我們進一步打擊他的武器。”
李君豪點頭稱是,隨後說道:“娘娘,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手已經安排妥當,隨時可以展開對太子黨派的調查。若太子試圖插手,我們可以借機揭露他的幕後行動。”
武則天輕輕撫摸著手中的茶盞,目光冷冽:“不僅如此,我還要他親眼目睹自己的勢力一點點崩塌。去通知李義府,讓他繼續在戶部施壓,務必讓太子的財政支持受到致命打擊。”
與此同時,太子李弘的內心焦躁不已。他知道,母後武則天已經掌握了朝局的主動權,自己再不采取行動,整個局勢將徹底失控。
“殿下,事已至此,唯有孤注一擲才能挽迴局麵。”李昭德站在一旁,語氣低沉。他的臉上依舊保持著冷靜,但眉頭卻深鎖,顯然也感受到了危機的臨近。
李弘苦笑一聲:“孤注一擲?你說得輕鬆,若真到了那一步,我該如何收場?”
李昭德凝視著他,低聲道:“殿下,眼下刑部與大理寺已經開始深入調查,您身邊不少人已被盯上。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我們可以利用手中的力量,製造更多混亂,擾亂母後的布局,讓她無暇顧及太子一案。”
“怎麽製造混亂?”李弘眼神閃爍,顯然對李昭德的提議心動。
“臣有一計。”李昭德走上前,貼耳低聲說道,“如今邊境局勢緊張,若我們能在此時挑起一些外部衝突,朝廷必然無暇顧及內部爭鬥。隻要能爭取到一些時間,局勢或許還可逆轉。”
李弘皺眉:“你是說挑起與突厥的衝突?”
李昭德點頭:“正是。突厥自從去年起便頻繁騷擾邊境,朝廷雖有派兵防禦,但局勢並未得到根本解決。若此時加以推動,朝中必然將精力轉向邊境戰事,而您也可以借機重掌軍權,奪迴主動。”
李弘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好!就按你說的辦。”
數日後,長安城內傳來邊境突厥入侵的消息,朝中頓時一片嘩然。突厥大軍突然突破大唐防線,直逼邊境重鎮涼州,當地駐軍節度使王方翼急報朝廷,請求援兵。消息傳到朝堂上,李治臉色陰沉,朝中眾臣紛紛上奏,請求立刻調兵增援。
武則天站在一旁,眼神平靜,心中卻暗自思索:這場突厥入侵來的太過巧合,必然另有隱情。她轉頭看了一眼太子李弘,發現他神色如常,但眼底深處卻隱隱透出一絲緊張。
正當李治準備下旨調兵時,太子李弘突然站出,拱手道:“父皇,兒臣願意請命出征,前往涼州平定突厥,保衛邊疆!”
此言一出,滿朝震動。李治眉頭一皺,遲疑道:“太子?你要親自領兵?”
李弘神情堅定:“正是。兒臣身為儲君,有責任守護大唐疆土。如今邊境危急,兒臣願為大唐效力,請父皇準許。”
李治陷入沉思,突厥入侵確實是大唐的重大危機,若此時太子出征,既能體現儲君的擔當,也可借機鍛煉他的軍事才能。然而,李治心中依舊隱隱擔憂,太子近年來的行為讓他無法完全信任。
此時,武則天緩緩說道:“陛下,太子願為國出征,實乃忠心可嘉。但邊境戰事複雜,臣妾認為,太子可以擔任監軍一職,由邊關經驗豐富的將領統兵作戰,方可確保萬無一失。”
此話既是支持太子出征,又在其中留有餘地,不讓李弘真正掌握兵權。李治聽後點了點頭:“皇後所言有理。太子,朕準你為監軍,隨王方翼一同出征,務必平定突厥。”
李弘眼中閃過一絲不甘,但他隻能低頭應道:“兒臣遵命。”
承天宮的燈火依舊未熄,武則天獨自坐在書案前,翻閱著手中的奏折。她的目光時而凝視遠方,時而落在字裏行間,顯得深思熟慮。正當她沉浸在思索中時,李君豪悄然走進殿內,低聲稟報:“娘娘,長孫相國與刑部尚書裴炎已在大明宮內布置妥當,明日的朝議將圍繞刺殺案展開。”
武則天輕輕合上奏折,目光中閃爍著一絲冷意:“長孫無忌的確是老謀深算,他雖未公開站在我這一邊,卻早已看清形勢。他明日的舉動,將為我下一步行動提供絕佳機會。”
李君豪點頭稱是,隨後問道:“娘娘,您是否打算在明日的朝議上揭開太子的計劃?若直接將此事公之於眾,太子便再無迴旋餘地。”
武則天微微一笑,搖了搖頭:“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機。太子雖然已陷入窘境,但他背後仍有一部分朝臣支持,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進一步瓦解他的勢力。”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抬頭望向夜空,星光點點,仿佛預示著什麽。此時的她深知,真正的博弈才剛剛開始,而自己的每一步都必須穩如泰山,才能在這場權力鬥爭中掌握最終的勝利。
翌日,大明宮內,朝議如期舉行。皇帝李治端坐在高位,神情莊重,殿下群臣列立,氣氛顯得異常壓抑。自從韋思謙遇刺一事後,朝中的權力鬥爭愈發公開化,太子的行動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而今日的朝議,注定會成為一個轉折點。
長孫無忌率先站出,躬身對李治道:“陛下,關於韋尚書遇刺一事,刑部與大理寺已經調查多日,但尚未得出確鑿結論。臣以為,此事關係重大,若不盡快查明真相,恐有損陛下威嚴。”
李治微微點頭,目光掃向一旁的裴炎,後者隨即走出,拱手說道:“陛下,臣等已盡全力調查,刺客雖已落網,但幕後主使仍未查明。臣建議,進一步擴大調查範圍,將所有可能牽涉此案的人召至大理寺審訊。”
太子李弘聞言,神色微變,他知道,裴炎的建議無異於將自己推向風口浪尖。若擴大調查,自己的親信必然會被牽連,屆時一旦有人招供,事情將不可收拾。思索片刻後,李弘強壓心中不安,站出說道:“父皇,兒臣以為,韋尚書遇刺一案尚無確鑿證據,若擴大調查,恐會引起朝野動蕩。兒臣願意協助調查,但希望刑部與大理寺審慎行事,不可輕易牽連無辜。”
李治看了一眼李弘,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感。他並非愚鈍之人,太子的行動已引起了他的懷疑,但他作為父親,仍希望事情不至於走到最糟糕的地步。正當他思索之際,武則天緩緩站出,輕聲說道:“陛下,臣妾認為,太子所言亦有道理。若擴大調查,確實可能引起朝廷不穩,但此案牽涉甚廣,若不徹查,必定有損朝廷威信。臣妾鬥膽建議,可由臣妾協助大理寺與刑部,共同審查此案,力求查明真相,給陛下一個交代。”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一片嘩然。武則天主動請纓調查此案,無疑是將自己卷入了這場風暴中心,但同時也展現出她掌控局麵的決心。李治眉頭微皺,沉默片刻後,緩緩點頭道:“既然皇後願意協助,朕也希望此案能盡早了結。裴炎,司徒元貴,你們即刻與皇後密切配合,務必在短期內找到幕後真兇。”
裴炎與司徒元貴齊聲應道:“臣等遵命。”
朝議結束後,武則天迴到承天宮,李君豪已等候在宮中。他見武則天神情從容,輕聲問道:“娘娘,今日您在朝中主動請纓,是否已經有了下一步的計劃?”
武則天微微一笑,緩緩坐下,目光深邃:“太子已然心急,接下來,他會竭盡全力阻止我們深入調查。而我需要的,正是他急於自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破綻,都會成為我們進一步打擊他的武器。”
李君豪點頭稱是,隨後說道:“娘娘,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手已經安排妥當,隨時可以展開對太子黨派的調查。若太子試圖插手,我們可以借機揭露他的幕後行動。”
武則天輕輕撫摸著手中的茶盞,目光冷冽:“不僅如此,我還要他親眼目睹自己的勢力一點點崩塌。去通知李義府,讓他繼續在戶部施壓,務必讓太子的財政支持受到致命打擊。”
與此同時,太子李弘的內心焦躁不已。他知道,母後武則天已經掌握了朝局的主動權,自己再不采取行動,整個局勢將徹底失控。
“殿下,事已至此,唯有孤注一擲才能挽迴局麵。”李昭德站在一旁,語氣低沉。他的臉上依舊保持著冷靜,但眉頭卻深鎖,顯然也感受到了危機的臨近。
李弘苦笑一聲:“孤注一擲?你說得輕鬆,若真到了那一步,我該如何收場?”
李昭德凝視著他,低聲道:“殿下,眼下刑部與大理寺已經開始深入調查,您身邊不少人已被盯上。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我們可以利用手中的力量,製造更多混亂,擾亂母後的布局,讓她無暇顧及太子一案。”
“怎麽製造混亂?”李弘眼神閃爍,顯然對李昭德的提議心動。
“臣有一計。”李昭德走上前,貼耳低聲說道,“如今邊境局勢緊張,若我們能在此時挑起一些外部衝突,朝廷必然無暇顧及內部爭鬥。隻要能爭取到一些時間,局勢或許還可逆轉。”
李弘皺眉:“你是說挑起與突厥的衝突?”
李昭德點頭:“正是。突厥自從去年起便頻繁騷擾邊境,朝廷雖有派兵防禦,但局勢並未得到根本解決。若此時加以推動,朝中必然將精力轉向邊境戰事,而您也可以借機重掌軍權,奪迴主動。”
李弘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好!就按你說的辦。”
數日後,長安城內傳來邊境突厥入侵的消息,朝中頓時一片嘩然。突厥大軍突然突破大唐防線,直逼邊境重鎮涼州,當地駐軍節度使王方翼急報朝廷,請求援兵。消息傳到朝堂上,李治臉色陰沉,朝中眾臣紛紛上奏,請求立刻調兵增援。
武則天站在一旁,眼神平靜,心中卻暗自思索:這場突厥入侵來的太過巧合,必然另有隱情。她轉頭看了一眼太子李弘,發現他神色如常,但眼底深處卻隱隱透出一絲緊張。
正當李治準備下旨調兵時,太子李弘突然站出,拱手道:“父皇,兒臣願意請命出征,前往涼州平定突厥,保衛邊疆!”
此言一出,滿朝震動。李治眉頭一皺,遲疑道:“太子?你要親自領兵?”
李弘神情堅定:“正是。兒臣身為儲君,有責任守護大唐疆土。如今邊境危急,兒臣願為大唐效力,請父皇準許。”
李治陷入沉思,突厥入侵確實是大唐的重大危機,若此時太子出征,既能體現儲君的擔當,也可借機鍛煉他的軍事才能。然而,李治心中依舊隱隱擔憂,太子近年來的行為讓他無法完全信任。
此時,武則天緩緩說道:“陛下,太子願為國出征,實乃忠心可嘉。但邊境戰事複雜,臣妾認為,太子可以擔任監軍一職,由邊關經驗豐富的將領統兵作戰,方可確保萬無一失。”
此話既是支持太子出征,又在其中留有餘地,不讓李弘真正掌握兵權。李治聽後點了點頭:“皇後所言有理。太子,朕準你為監軍,隨王方翼一同出征,務必平定突厥。”
李弘眼中閃過一絲不甘,但他隻能低頭應道:“兒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