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若愚頭撇向一邊,嘟囔著:「沒有,我沒著急。」


    文恪見狀,手勾著他的衣領,將他拉近許多,親上了這人的嘴角。


    溫熱的氣息自唇邊蔓延,激起一片酥麻感。曹若愚登時紅了臉,半邊身子都僵住了似的,根本動不了。


    文恪很快放開他,摸了摸他的臉:「好了,我到了臨淵,會向你報平安的。」


    曹若愚嗯嗯啊啊半天,一句話都說不出,文恪笑得眉眼彎彎,拉住他的手:「走吧,正事要緊。」


    曹若愚好半天才想起來要抓緊這人,沒一會兒,掌心便全是汗。


    施未迴頭看了眼他們,又裝作無事發生那般,自顧自地走在前頭。


    三人在孫雪華故居分別。


    天光大亮,老宅也從陰影中顯出完整的模樣。古舊樸素,若再有幾分煙火氣,大抵就是尋常人家的溫馨居所。


    文恪虔誠再拜,便帶著那書信與草種出發了。


    他並未直接迴到臨淵,而是去了趟歲寒峰,與薛聞笛一晤。


    彼時,薛聞笛尚在校練場練劍。他其實更喜歡觀景台,但那地方已經布了祈福之陣,不好去破壞,他便選了這地方活動筋骨。


    橫雁斷裂後,他未再佩劍,隻是用一根削尖了的樹棍練練手。


    薛思也曾想過再鍛造一把好劍送他,但薛聞笛卻是拒絕了。


    「我隻喜歡橫雁,就像我隻喜歡你一樣。」


    薛聞笛笑著,眼底仿佛溢滿了三月春光,燦爛浪漫。薛思莞爾,不再提及此事。


    文恪一上山,便直接尋著熟悉的靈氣,落到了薛聞笛麵前。對方正巧一個招式揮了過來,文恪又後退一步,薛聞笛收勢,一臉驚喜:「譽之?你怎麽來了?」


    「有東西要給你。」文恪麵對薛聞笛,向來直白,但此刻,他心掛兩頭,便多了一分急切。


    「什麽東西?」薛聞笛放下自己的木棍,手掌在衣袖上擦了擦,「來讓我好好瞧瞧。」


    他說著,忽又想起來一件小事,笑了起來,「別是你又發明了些玩具吧?那我可無福消受。」


    文恪抬手要打,薛聞笛矮身,往一旁撤了一步,文恪哭笑不得,可很快,又十分正經地說道:「小樓,你幾個師弟下山,你知道情況嗎?」


    「知道。」薛聞笛也收起那玩世不恭的模樣,「阿青都與我們說了,他們有些麻煩。我跟師父在觀景台設了祈福陣,但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奏效。」


    祈福之陣,不僅與施術者的道行有關,更重要的是,心誠則靈。


    文恪靜靜地注視著他:「我前幾天,跟著曹若愚他們,誤打誤撞,去到了大師兄的祖屋。」


    薛聞笛一愣:「小雪?」


    「嗯。」文恪點了點頭。


    故人之名,再度響起,薛聞笛仍是心頭鈍痛,過往種種一一浮現,竟讓他有幾分恍惚。


    「我找到了一封五十多年前,大師兄寫給你的信,還有一顆草種。」文恪將那信箋交予薛聞笛。


    薄薄一張紙,卻猶如千斤重。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的那一刻,薛聞笛想起來的,隻有數十年前,他初入紅塵,見到的那張年輕的甚至略帶稚氣的臉。


    「在下鎖春穀薛小樓,見過孫掌門。」


    十三歲的薛聞笛在臨淵至陽殿,遞上了自己的拜帖。


    垂垂老矣的孫安道與他客套幾句,最後隻說:「我年紀大了,行動不便,就由我臨淵掌劍接待少俠吧。他是我的得意門生,也與少俠年歲相仿,想必有更多的共通之處。」


    薛聞笛站在至陽殿上,迎著那位掌門審視的目光,心下便覺著,對方似乎不大喜歡自己,但他沒有細想,抱拳應聲。


    那年,孫雪華十四歲。


    他一身月白天青的劍袍,肩上繡著兩尾素色鯉魚,後背一把清輝卓絕的長劍,靛青色的劍穗輕輕晃動,若隱若現。


    「在下臨淵孫霽初,見過道友。」他拱手行禮,薛聞笛亦如此:「幸會幸會。」


    孫雪華不愛笑,不說話的時候,更是冷肅,像經年積雪的高山,可望不可即。


    離了至陽殿,薛聞笛就不遠不近地跟在他身後,觀察著這位臨淵掌劍。要知道,這個年紀就能力壓群芳,坐上這風光位置,放眼整個仙道,都難有其二。


    薛聞笛以為他會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但他沒有。


    孫雪華見自己總是落下幾步遠,便放慢了速度,薛聞笛見狀,也悄悄走慢了些。孫雪華便明了,轉身與他說道:「你不要緊張,我隻是領你去見我師弟師妹。」


    薛聞笛愣了愣,黑白分明的眼睛眨了下:「人太多,我還是緊張。」


    孫雪華似乎沒想到他會這麽迴答,竟認真思考了起來,片刻後,他道:「那你先隨我迴去吧,我煮茶與你喝。」


    薛聞笛抿了抿唇:「好。」


    這次,孫雪華走在他左側。


    薛聞笛沒有理由再故意走慢,可也不知該說些什麽。


    要怎麽介紹自己呢?這位孫掌劍,看著也是喜靜之人。


    薛聞笛抬頭看天,彼時正是陽春三月,風和日麗,草木蓬勃。這臨淵的天,與鎖春穀的天,是一樣的,一樣澄澈幹淨,蔚藍無際。


    但路上遇到的臨淵弟子,總或多或少要打量一番他這個異鄉人。有的是好奇,也有的是意味不明地笑,還有的,匆匆看他一眼,又耳根發紅地匆匆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桐花萬裏丹山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季奶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季奶糖並收藏桐花萬裏丹山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