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掌門在他家設了結界, 應該是不希望有人闖進去吧。」施未探出頭來,思量著, 「要不找文長老試試?他畢竟是孫前輩師弟, 總比我們親近。」
「好。」曹若愚沒有遲疑,很快就去把文恪帶了過來。
文恪聽說這件事,更是驚訝。
「我從未聽說過大師兄的過去。」文恪匆匆被曹若愚牽著,匆匆趕去那座老宅,他與孫雪華年歲相差甚遠,自有記憶開始,那人便是臨淵掌門,是他仰賴的遙遙不可及的兄長。
孫雪華的前半生, 他都一無所知,更別說六歲之前的孩童時期。
文恪攥緊曹若愚的手, 心中又驚又怕又喜:「若是顧師姐知曉此事, 一定很高興吧。沒想到, 我們竟然歪打正著,來到了大師兄的出生之地。」
曹若愚吸吸鼻子:「也許是孫前輩泉下有知, 在冥冥之中指引我們呢。」
話音剛落,文恪的步子忽地一頓:「結界依仗施術者的靈氣所生,可大師兄生魂燃燈,早已不在塵世,那他設下的結界,又怎會倖存呢?」
他再往下想,似是想到了某處關鍵,便緊緊拉著曹若愚往大門狂奔,年輕人明顯愣了下,腳下滑了一步,迅速跟上。
這風雪唿嘯,落滿了他們的眼睫、發梢和肩頭。青石長街,懸燈灰瓦,經久歲月猶如一張蒙塵的蛛網,在黑夜盡頭沉默等待著兩個誤入其中的年輕人。
他們終於迴到了那個地方。
指尖觸碰到那青苔遍布的大門時,文恪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孫雪華的靈息。
他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與欣喜:「若是靈息不散,說明這宅子裏存在著與大師兄緊密相關之物,如此,如此——」
他說到最後竟是哽咽:「一定可以的,隻要找到這個東西,大師兄輪迴轉世就有希望。」
曹若愚反應過來,他先前聽師父授課,魂飛魄散之人,若在這世上還存留著與之有強烈感應之物,也可通過一些非常手段重新聚魂,但個中艱難,難以言說,稍有不慎,便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無論正邪,都極少採用此種方法。何況,這些非常手段,早已散佚數百年,真假難辨,輕易涉險,不過是得不償失罷了。
思及至此,曹若愚不免擔心,可見文恪那喜出望外的模樣,又不忍心打破這失而復得的心情,便道:「我剛剛試了下,這結界,我一靠近就會收緊,我想,孫前輩可能不願意我們貿然闖進去。」
文恪的指尖在結界外壁遊走,那靈息外柔內剛,隱隱地,在將他往外推。文恪定定心神,指尖凝氣,但很快,那結界便將他的力量全部吸收。
這種構造的結界,隻有兩種解除辦法,一是施術者自己收迴,二是使用外力強行破開,但後者不僅耗費巨大,還會將裏邊的物什毀壞殆盡。
文恪萬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但大師兄早已不在塵寰,該怎麽辦呢?
文恪摸索著,找到當初送給曹若愚的那串辟邪傳音鈴。這鈴鐺雖是在上次與無渡峰一戰中損壞,但好歹是臨淵憑證。若是靈息認主,說不定也能以此為替代?
他將那殘破的鈴鐺高高拋起,而後單手解印,試圖以此為信引,撬開整個結界。隻聽「叮啷」一聲脆響,辟邪傳音鈴滾落在地。
曹若愚將它撿起,擦擦幹淨,文恪蹙眉,堅持不懈地在自己的靈囊之中翻找著,隻要是從臨淵帶出來的東西,都一一試了個遍。他甚至脫下了那身月白天青的劍袍,揮舞著,依然不曾奏效。
「我們要不要再去問問那個婆婆?她不是說孫掌門曾經來探望過她?說不定孫掌門在她那裏留了線索。」施未提議道。
曹若愚卻搖搖頭:「我覺得不會。雖然我與孫前輩緣慳一麵,但他給我的感覺,是那種心細如髮,極其體諒他人之人。若他將解開結界的關鍵之物留給那位婆婆,那麽在過去的五十多年裏,手無寸鐵毫無修為的婆婆,又怎會安然無恙呢?單單是十年前那場浩劫,這樣一個東西,就足以讓婆婆的生活掀起驚濤駭浪,她會很危險的。孫前輩,定不會如此行事。」
施未與文恪皆是默然。
曹若愚望著那低矮門楣,像是要透過這無言的舊物,看到多年前,獨自一人下山的孫雪華。
那位前輩,在他聽到的所有故事裏,都是高大挺拔,如青山翠柏一般,庇佑眾人的形象。
「那時候的孫前輩,是為何要下山呢?」曹若愚忽然喃喃自語,「我聽顧長老說,她與孫前輩情同手足,大多數時候,都是一起的。若是孫前輩要下山來探望塵世的親人,為什麽不帶上顧長老呢?這本是人間一大喜事呀。」
文恪一愣,輕聲道:「五十多年前,大師兄應該繼任掌門不久,事務繁多,顧師姐可能留在臨淵幫他打理了吧。」
「孫掌門拋下門中事務,隻是為了來看一眼他過去的家。」曹若愚不知為何,心生愛憐,「他好寂寞啊。」
文恪心頭一震。
「臨淵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卻隻想迴家一趟,他的壓力一定達到了頂峰,所以才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小憩片刻吧。」曹若愚長長嘆息著,唿出的熱氣結成白霧,輕輕飄散在漫天大雪中。
文恪喉中酸澀。
他聽顧師姐提起過,大師兄繼任掌門之時,弱冠未及,門中常有人倚老賣老,對他多有不服,過盡千帆再迴頭看,原來日後臨淵崩裂,早在那時候便初現端倪。
「好。」曹若愚沒有遲疑,很快就去把文恪帶了過來。
文恪聽說這件事,更是驚訝。
「我從未聽說過大師兄的過去。」文恪匆匆被曹若愚牽著,匆匆趕去那座老宅,他與孫雪華年歲相差甚遠,自有記憶開始,那人便是臨淵掌門,是他仰賴的遙遙不可及的兄長。
孫雪華的前半生, 他都一無所知,更別說六歲之前的孩童時期。
文恪攥緊曹若愚的手, 心中又驚又怕又喜:「若是顧師姐知曉此事, 一定很高興吧。沒想到, 我們竟然歪打正著,來到了大師兄的出生之地。」
曹若愚吸吸鼻子:「也許是孫前輩泉下有知, 在冥冥之中指引我們呢。」
話音剛落,文恪的步子忽地一頓:「結界依仗施術者的靈氣所生,可大師兄生魂燃燈,早已不在塵世,那他設下的結界,又怎會倖存呢?」
他再往下想,似是想到了某處關鍵,便緊緊拉著曹若愚往大門狂奔,年輕人明顯愣了下,腳下滑了一步,迅速跟上。
這風雪唿嘯,落滿了他們的眼睫、發梢和肩頭。青石長街,懸燈灰瓦,經久歲月猶如一張蒙塵的蛛網,在黑夜盡頭沉默等待著兩個誤入其中的年輕人。
他們終於迴到了那個地方。
指尖觸碰到那青苔遍布的大門時,文恪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孫雪華的靈息。
他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與欣喜:「若是靈息不散,說明這宅子裏存在著與大師兄緊密相關之物,如此,如此——」
他說到最後竟是哽咽:「一定可以的,隻要找到這個東西,大師兄輪迴轉世就有希望。」
曹若愚反應過來,他先前聽師父授課,魂飛魄散之人,若在這世上還存留著與之有強烈感應之物,也可通過一些非常手段重新聚魂,但個中艱難,難以言說,稍有不慎,便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無論正邪,都極少採用此種方法。何況,這些非常手段,早已散佚數百年,真假難辨,輕易涉險,不過是得不償失罷了。
思及至此,曹若愚不免擔心,可見文恪那喜出望外的模樣,又不忍心打破這失而復得的心情,便道:「我剛剛試了下,這結界,我一靠近就會收緊,我想,孫前輩可能不願意我們貿然闖進去。」
文恪的指尖在結界外壁遊走,那靈息外柔內剛,隱隱地,在將他往外推。文恪定定心神,指尖凝氣,但很快,那結界便將他的力量全部吸收。
這種構造的結界,隻有兩種解除辦法,一是施術者自己收迴,二是使用外力強行破開,但後者不僅耗費巨大,還會將裏邊的物什毀壞殆盡。
文恪萬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但大師兄早已不在塵寰,該怎麽辦呢?
文恪摸索著,找到當初送給曹若愚的那串辟邪傳音鈴。這鈴鐺雖是在上次與無渡峰一戰中損壞,但好歹是臨淵憑證。若是靈息認主,說不定也能以此為替代?
他將那殘破的鈴鐺高高拋起,而後單手解印,試圖以此為信引,撬開整個結界。隻聽「叮啷」一聲脆響,辟邪傳音鈴滾落在地。
曹若愚將它撿起,擦擦幹淨,文恪蹙眉,堅持不懈地在自己的靈囊之中翻找著,隻要是從臨淵帶出來的東西,都一一試了個遍。他甚至脫下了那身月白天青的劍袍,揮舞著,依然不曾奏效。
「我們要不要再去問問那個婆婆?她不是說孫掌門曾經來探望過她?說不定孫掌門在她那裏留了線索。」施未提議道。
曹若愚卻搖搖頭:「我覺得不會。雖然我與孫前輩緣慳一麵,但他給我的感覺,是那種心細如髮,極其體諒他人之人。若他將解開結界的關鍵之物留給那位婆婆,那麽在過去的五十多年裏,手無寸鐵毫無修為的婆婆,又怎會安然無恙呢?單單是十年前那場浩劫,這樣一個東西,就足以讓婆婆的生活掀起驚濤駭浪,她會很危險的。孫前輩,定不會如此行事。」
施未與文恪皆是默然。
曹若愚望著那低矮門楣,像是要透過這無言的舊物,看到多年前,獨自一人下山的孫雪華。
那位前輩,在他聽到的所有故事裏,都是高大挺拔,如青山翠柏一般,庇佑眾人的形象。
「那時候的孫前輩,是為何要下山呢?」曹若愚忽然喃喃自語,「我聽顧長老說,她與孫前輩情同手足,大多數時候,都是一起的。若是孫前輩要下山來探望塵世的親人,為什麽不帶上顧長老呢?這本是人間一大喜事呀。」
文恪一愣,輕聲道:「五十多年前,大師兄應該繼任掌門不久,事務繁多,顧師姐可能留在臨淵幫他打理了吧。」
「孫掌門拋下門中事務,隻是為了來看一眼他過去的家。」曹若愚不知為何,心生愛憐,「他好寂寞啊。」
文恪心頭一震。
「臨淵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卻隻想迴家一趟,他的壓力一定達到了頂峰,所以才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小憩片刻吧。」曹若愚長長嘆息著,唿出的熱氣結成白霧,輕輕飄散在漫天大雪中。
文恪喉中酸澀。
他聽顧師姐提起過,大師兄繼任掌門之時,弱冠未及,門中常有人倚老賣老,對他多有不服,過盡千帆再迴頭看,原來日後臨淵崩裂,早在那時候便初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