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老?」曹若愚喚著。
文恪忽然開口道:「這四行詩,應該是在暗示某個方位。西北高樓, 青雀玉山,那位前輩又是如此高深莫測。」
他沉吟著:「我記得先前我們遇到的謝照卿, 自稱出身無渡峰迷霧台。」
「這是有什麽聯繫嗎, 文長老?」曹若愚提緊了心。
文恪微嘆:「我也不知道我這個猜想對不對。但既要與這四行詩對上, 又要符合那位前輩的實力,那我隻能想到八百年前的, 翎雀宮,玉山派。」
他解釋著:「玉山派本建於神州西北觀碧峰上,因其入山所見正殿名為翎雀宮,後人便以翎雀宮代指玉山派。再後來,歲月更迭,傳聞多有遺誤,觀碧峰之名逐漸消弭,世人便多稱其為翎雀宮玉山派,而不是觀碧峰玉山派。」
「玉山派存續千年,香火鼎盛,門徒眾多,其影響力之大,現今的修仙大宗皆是望塵不及。」文恪緩了口氣,繼續道,「八百年前,天下分崩,仙魔混戰,翎雀宮元氣大傷,鬆山派與無渡峰相繼封鎖,繼而消亡。而翎雀宮最後一次有記載的現身,是四百年前,其掌門受先人所託,前往鎖春穀與當時的鎖春穀穀主李霽一晤。之後鎖春穀關閉鑄劍池,隱居避世,翎雀宮也隨之消失於紅塵之內了。」
曹若愚聽得一愣一愣的:「怎麽還有鎖春穀的事情啊?」
「八百年前正值天地裂變之際,人神仙魔,鬼怪妖精,縱橫四野。」文恪說著,忽然起了壞心,壓低聲音道,「比如說你現在坐的位置,正巧有隻孤魂野鬼坐在你旁邊。」
曹若愚一驚,麵色大變,文恪忍俊不禁:「這種事情,八百年前有可能,現在已經不常見了。巨變之後,天地秩序重建,人間不再推崇飛升得道之法,而是各謀出路。人心複雜難測,卻也有它的熱鬧可貴,比起寡淡的修行和無止盡的殺戮,或許這才是紅塵本該有的麵貌。」
他笑笑:「扯遠了,古籍記載,四百年前,時任鎖春穀穀主的李霽曾是翎雀宮弟子,教導他的,是翎雀宮第六十四任掌門,詹致淳。」
曹若愚瞬間瞪大了眼睛。
詹,詹致淳?那不就是前輩嗎?那那那,原來他不是我師祖,他是我祖師爺爺啊!
曹若愚驚得半天沒迴過神,文恪一眼就看出了異樣:「你有話要說?」
「我,我我我……」曹若愚支吾著,硬是沒憋出一句話,文恪大概猜到了事情的原委:「你那天送前輩離開,他不會告訴你,他本名叫詹致淳吧?」
曹若愚頓時熄了火,認命般的說道:「他,他隻和我說,他有個道名,叫,叫這個。」
「那你之前怎麽不說?」
曹若愚麵紅耳赤:「前輩說這是我和他之間的秘密。」
文恪哭笑不得:「那你還挺守信用。」
幾人輕笑,曹若愚很不好意思,摸著懷裏的小雞崽不發一言。施未卻餘額琢磨越覺得這場景似曾相識:「喬裝改扮,暗地相助,留書尋人,這行事作風怎麽那麽眼熟?」
曹若愚被這麽一提點,也迴過神:「是有點眼熟。」
他沉吟著,突然靈光一閃:「我第一次見鬼主前輩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施未一愣:「死老頭也不可能有八百歲吧。」
曹若愚笑著:「可能前輩們都喜歡——」
「啾啾啾。」懷裏的雞崽突然叫了幾聲,親昵地蹭了蹭他的掌心,曹若愚便沒有繼續說下去。
而後,一行人又再次復盤了歷家一事,決定今夜就與何以憂取得聯繫。
月上中天,葉搖影疏,溪水潺潺,喬序獨自一人站在水邊,望著一彎搖曳的月影。
月如銀盤,三兩星子。溪水清淺,裝不下這滿盈的月光。那雙血色重瞳亦然。
歷蘭箏悄悄從屋裏出來,隻看見喬序略顯單薄的背影。她無聲上前,關切問道:「夫子,您怎麽還在這兒?」
「在思考一件事。」
喬序依然背對著她。
「什麽事?需要我幫忙嗎?」
喬序沉吟片刻:「蘭箏,假如你從前有個很好的朋友,但因為一些變故,你們分開了很多很多年,再次見麵的時候,你會和她說些什麽呢?」
「不一定要說些什麽吧?我覺得還能再見麵就已經是一件很慶幸的事了。」歷蘭箏笑笑,「也許見麵的時候會很激動,拉著她的手不放呢。」
「嗯,好像應該如此。」喬序莞爾,再望向那微微蕩漾的水中月,血色重瞳之中,浮現出一絲懷念之色。
「夫子是有故人要來嗎?」歷蘭箏問他,喬序喟嘆:「故人已經來過了。」
即將要來的,也許是個冤家。
喬序轉過身,那雙眼睛又變迴了黑白分明的模樣,他道:「蘭箏,頭還疼嗎?」
「頭不疼了,但是我似乎有幾件事情想不起來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歷蘭箏神色困惑,喬序溫聲道:「那麽蘭箏,你就想起來吧。」
歷蘭箏忽感神思一空,眼前虛影明滅,如飛蛾撲火,轉瞬湮滅。她頓時失去意識,向前栽去,喬序伸手扶住她,輕聲道:「睡吧,蘭箏。」
等你明天醒來,就不會再頭痛了。
喬序將她打橫抱起,迴了屋,放到床上,蓋好被子,掖了掖被角。他靜靜地看了一會兒這人的睡顏,想到她飄若浮萍的命運,忽生「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的悵然之感。
文恪忽然開口道:「這四行詩,應該是在暗示某個方位。西北高樓, 青雀玉山,那位前輩又是如此高深莫測。」
他沉吟著:「我記得先前我們遇到的謝照卿, 自稱出身無渡峰迷霧台。」
「這是有什麽聯繫嗎, 文長老?」曹若愚提緊了心。
文恪微嘆:「我也不知道我這個猜想對不對。但既要與這四行詩對上, 又要符合那位前輩的實力,那我隻能想到八百年前的, 翎雀宮,玉山派。」
他解釋著:「玉山派本建於神州西北觀碧峰上,因其入山所見正殿名為翎雀宮,後人便以翎雀宮代指玉山派。再後來,歲月更迭,傳聞多有遺誤,觀碧峰之名逐漸消弭,世人便多稱其為翎雀宮玉山派,而不是觀碧峰玉山派。」
「玉山派存續千年,香火鼎盛,門徒眾多,其影響力之大,現今的修仙大宗皆是望塵不及。」文恪緩了口氣,繼續道,「八百年前,天下分崩,仙魔混戰,翎雀宮元氣大傷,鬆山派與無渡峰相繼封鎖,繼而消亡。而翎雀宮最後一次有記載的現身,是四百年前,其掌門受先人所託,前往鎖春穀與當時的鎖春穀穀主李霽一晤。之後鎖春穀關閉鑄劍池,隱居避世,翎雀宮也隨之消失於紅塵之內了。」
曹若愚聽得一愣一愣的:「怎麽還有鎖春穀的事情啊?」
「八百年前正值天地裂變之際,人神仙魔,鬼怪妖精,縱橫四野。」文恪說著,忽然起了壞心,壓低聲音道,「比如說你現在坐的位置,正巧有隻孤魂野鬼坐在你旁邊。」
曹若愚一驚,麵色大變,文恪忍俊不禁:「這種事情,八百年前有可能,現在已經不常見了。巨變之後,天地秩序重建,人間不再推崇飛升得道之法,而是各謀出路。人心複雜難測,卻也有它的熱鬧可貴,比起寡淡的修行和無止盡的殺戮,或許這才是紅塵本該有的麵貌。」
他笑笑:「扯遠了,古籍記載,四百年前,時任鎖春穀穀主的李霽曾是翎雀宮弟子,教導他的,是翎雀宮第六十四任掌門,詹致淳。」
曹若愚瞬間瞪大了眼睛。
詹,詹致淳?那不就是前輩嗎?那那那,原來他不是我師祖,他是我祖師爺爺啊!
曹若愚驚得半天沒迴過神,文恪一眼就看出了異樣:「你有話要說?」
「我,我我我……」曹若愚支吾著,硬是沒憋出一句話,文恪大概猜到了事情的原委:「你那天送前輩離開,他不會告訴你,他本名叫詹致淳吧?」
曹若愚頓時熄了火,認命般的說道:「他,他隻和我說,他有個道名,叫,叫這個。」
「那你之前怎麽不說?」
曹若愚麵紅耳赤:「前輩說這是我和他之間的秘密。」
文恪哭笑不得:「那你還挺守信用。」
幾人輕笑,曹若愚很不好意思,摸著懷裏的小雞崽不發一言。施未卻餘額琢磨越覺得這場景似曾相識:「喬裝改扮,暗地相助,留書尋人,這行事作風怎麽那麽眼熟?」
曹若愚被這麽一提點,也迴過神:「是有點眼熟。」
他沉吟著,突然靈光一閃:「我第一次見鬼主前輩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施未一愣:「死老頭也不可能有八百歲吧。」
曹若愚笑著:「可能前輩們都喜歡——」
「啾啾啾。」懷裏的雞崽突然叫了幾聲,親昵地蹭了蹭他的掌心,曹若愚便沒有繼續說下去。
而後,一行人又再次復盤了歷家一事,決定今夜就與何以憂取得聯繫。
月上中天,葉搖影疏,溪水潺潺,喬序獨自一人站在水邊,望著一彎搖曳的月影。
月如銀盤,三兩星子。溪水清淺,裝不下這滿盈的月光。那雙血色重瞳亦然。
歷蘭箏悄悄從屋裏出來,隻看見喬序略顯單薄的背影。她無聲上前,關切問道:「夫子,您怎麽還在這兒?」
「在思考一件事。」
喬序依然背對著她。
「什麽事?需要我幫忙嗎?」
喬序沉吟片刻:「蘭箏,假如你從前有個很好的朋友,但因為一些變故,你們分開了很多很多年,再次見麵的時候,你會和她說些什麽呢?」
「不一定要說些什麽吧?我覺得還能再見麵就已經是一件很慶幸的事了。」歷蘭箏笑笑,「也許見麵的時候會很激動,拉著她的手不放呢。」
「嗯,好像應該如此。」喬序莞爾,再望向那微微蕩漾的水中月,血色重瞳之中,浮現出一絲懷念之色。
「夫子是有故人要來嗎?」歷蘭箏問他,喬序喟嘆:「故人已經來過了。」
即將要來的,也許是個冤家。
喬序轉過身,那雙眼睛又變迴了黑白分明的模樣,他道:「蘭箏,頭還疼嗎?」
「頭不疼了,但是我似乎有幾件事情想不起來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歷蘭箏神色困惑,喬序溫聲道:「那麽蘭箏,你就想起來吧。」
歷蘭箏忽感神思一空,眼前虛影明滅,如飛蛾撲火,轉瞬湮滅。她頓時失去意識,向前栽去,喬序伸手扶住她,輕聲道:「睡吧,蘭箏。」
等你明天醒來,就不會再頭痛了。
喬序將她打橫抱起,迴了屋,放到床上,蓋好被子,掖了掖被角。他靜靜地看了一會兒這人的睡顏,想到她飄若浮萍的命運,忽生「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的悵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