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明白。」這種事皇帝竟然還懷疑真假,馬總管心裏很無語。
派出宮的使者來到大皇子府,不見大皇子。隻能到處尋找大皇子。在多方打聽下,終於查到了大皇子的行蹤!
使者迴宮復命,將情況告訴馬總管。
馬總管聽完之後,皺著眉頭,對使者揮手。
轉身迴到皇帝麵前,馬總管把情況告訴皇帝:「陛下,大殿下昨日迴到京城。今日太子儀駕入城時,大殿下當街朝太子儀駕投暗器,鬧出來的動靜不小。最後因行刺的罪名被抓起來,現在關在東宮那邊。」
聽完,皇帝黑著臉罵道:「這個狗東西!一天到晚,不惹事就皮癢!賤得慌!三番五次針對太子,他是中邪了不成!」
如果不是中邪,難以解釋大皇子的腦殘行為!先前搞下毒,搞暗殺也就罷了!至少還是背地裏來的。這迴太子儀駕迴京!大皇子竟然當街行刺!這種行為,腦子裏邊沒十斤水做不出來!
馬總管也覺得大皇子邪乎得很!
從小到大一直在針對太子!明明是皇帝對他不公,但是大皇子卻從來不恨皇帝,隻敢欺負太子!
「陛下,需不需要去一趟東宮接大殿下出來?」
馬總管這話就是為了讓皇帝不管大皇子的!皇帝天生反骨,別人越是勸說什麽,皇帝就越是厭煩什麽!
果然,皇帝生氣地吼道:「接他出來做什麽!讓他死在東宮得了!這個畜生做了那麽多對不起太子的事!他的罪行,足夠讓太子殺他無數次了!」
雖然皇帝平日裏喜歡用大皇子來噁心太子,給太子添堵。
但是大皇子如今行事越發放肆妄為!這是在京城!是天子腳下!大皇子就敢當街行刺太子!壓根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
既然大皇子如今被關在東宮,暫時不會出來興風作浪。那馬總管就不在意了。想起見麵禮的事情,馬總管詢問皇帝:「陛下,該給皇長孫挑選什麽禮物?」
提起趙明,皇帝就想到對方嚎啕大哭的模樣,頓時露出煩躁的表情。他是一點也瞧不上這個孩子!但是對方偏偏又是太子唯一的血脈!
最後,皇帝言道:「等他下迴過來再說!」
馬總管心想,這迴皇帝把孩子嚇成這樣,還不知道下迴皇長孫還敢不敢過來。
雁南正準備去接趙明迴來,沒想到對方自己迴來了。
進殿後,雁南才開口詢問趙明:「長孫殿下見著陛下了?」
趙明一進屋就找趙興,發現對方躺在美人榻上睡著了。憋了一肚子的話,隻能對雁南說。
指了個廁屋的方向,兩人走到隔壁,趙明跟雁南說清楚事情的經過。
對於皇帝說的那些話,雁南也覺得倒胃口。但是他覺得,哪怕皇帝說話再不好聽,趙明也不該如此哭鬧。
明日傳出去,別人會說皇長孫上不了台麵!到時候影響的是太子的名聲。
雁南沒有明說趙明的反應有問題,隻是言道:「陛下是君,長孫殿下是臣。日後無論陛下說什麽,哪怕說的都是長孫殿下聽不明白的話,長孫殿下左耳進,右耳出便是。不必放在心上,也不必在意。」
趙明悶悶不樂地點頭。小聲問道:「我今日在陛下麵前哭鬧,是不是給東宮丟人了?」
雁南安慰道:「長孫殿下第一次麵聖,有些緊張也是情有可原。」
反正是第一次,外人也不會過多議論。但是下次絕對不能在皇帝麵前哭鬧了。
「我知道了。」
趙明懊惱,自己也許不該衝動的。這一哭鬧,雖然能夠暫時脫身,但是卻對自己的名聲不利,對東宮影響不好。
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人活一張臉,每個人都要名聲。趙明想要在宮裏站穩腳跟,日後想要進入朝堂,就必須要注意謹言慎行!保護好自己的名聲!不能讓名聲受損!
今日一事,讓趙明意識到了言行能夠影響名聲,今後他需得小心謹慎!
晚些時候,趙興睡醒了。看到趙明迴來了,正在認真地練字。趙興也不出聲打擾對方。
等晚膳上桌後,趙興才開口叫趙明過來用膳。
「爹爹,我今日在皇爺爺麵前哭了,給東宮丟人了。」趙明一臉愧疚地把這件事告訴趙興。
趙興聽完事情的詳細經過後,不以為意地言道:「無妨。下迴見到他,繼續哭。」
趙明愣住了,呆呆地看著趙興。
太子爹沒有責怪他,反而還讓他下迴見到皇帝繼續哭鬧?這是什麽操作?
雁南站在一旁伺候,聽到這話也懵了。不明白太子為何要這樣教皇長孫行事。
趙興漫不經心地言道:「明日起,會有很多人來東宮見孤。你就陪伴在孤的身邊,讓他們看到你的表現。」
趙明若有所思。
太子爹的意思是,讓他在外人麵前表現得好,在皇帝麵前表現得不好。
如此在其他人印象裏他是個不錯的皇長孫。但是在皇帝眼裏他這個皇長孫就不太行。等皇帝傳話出去,說他這個皇長孫不懂事的時候。外人必定會懷疑。
為什麽端莊有禮的皇長孫,每迴在皇帝麵前都會失了禮數?會不會是皇帝對皇長孫太過嚴厲苛刻?導致皇長孫情緒失控?
這樣一來,受到影響的就是皇帝了!別人懷疑皇帝對皇長孫不好,是皇帝的名聲受損!
想明白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後,趙明轉憂為喜,高興地誇讚道:「爹爹,我明白了!還是爹爹聰慧!」
派出宮的使者來到大皇子府,不見大皇子。隻能到處尋找大皇子。在多方打聽下,終於查到了大皇子的行蹤!
使者迴宮復命,將情況告訴馬總管。
馬總管聽完之後,皺著眉頭,對使者揮手。
轉身迴到皇帝麵前,馬總管把情況告訴皇帝:「陛下,大殿下昨日迴到京城。今日太子儀駕入城時,大殿下當街朝太子儀駕投暗器,鬧出來的動靜不小。最後因行刺的罪名被抓起來,現在關在東宮那邊。」
聽完,皇帝黑著臉罵道:「這個狗東西!一天到晚,不惹事就皮癢!賤得慌!三番五次針對太子,他是中邪了不成!」
如果不是中邪,難以解釋大皇子的腦殘行為!先前搞下毒,搞暗殺也就罷了!至少還是背地裏來的。這迴太子儀駕迴京!大皇子竟然當街行刺!這種行為,腦子裏邊沒十斤水做不出來!
馬總管也覺得大皇子邪乎得很!
從小到大一直在針對太子!明明是皇帝對他不公,但是大皇子卻從來不恨皇帝,隻敢欺負太子!
「陛下,需不需要去一趟東宮接大殿下出來?」
馬總管這話就是為了讓皇帝不管大皇子的!皇帝天生反骨,別人越是勸說什麽,皇帝就越是厭煩什麽!
果然,皇帝生氣地吼道:「接他出來做什麽!讓他死在東宮得了!這個畜生做了那麽多對不起太子的事!他的罪行,足夠讓太子殺他無數次了!」
雖然皇帝平日裏喜歡用大皇子來噁心太子,給太子添堵。
但是大皇子如今行事越發放肆妄為!這是在京城!是天子腳下!大皇子就敢當街行刺太子!壓根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
既然大皇子如今被關在東宮,暫時不會出來興風作浪。那馬總管就不在意了。想起見麵禮的事情,馬總管詢問皇帝:「陛下,該給皇長孫挑選什麽禮物?」
提起趙明,皇帝就想到對方嚎啕大哭的模樣,頓時露出煩躁的表情。他是一點也瞧不上這個孩子!但是對方偏偏又是太子唯一的血脈!
最後,皇帝言道:「等他下迴過來再說!」
馬總管心想,這迴皇帝把孩子嚇成這樣,還不知道下迴皇長孫還敢不敢過來。
雁南正準備去接趙明迴來,沒想到對方自己迴來了。
進殿後,雁南才開口詢問趙明:「長孫殿下見著陛下了?」
趙明一進屋就找趙興,發現對方躺在美人榻上睡著了。憋了一肚子的話,隻能對雁南說。
指了個廁屋的方向,兩人走到隔壁,趙明跟雁南說清楚事情的經過。
對於皇帝說的那些話,雁南也覺得倒胃口。但是他覺得,哪怕皇帝說話再不好聽,趙明也不該如此哭鬧。
明日傳出去,別人會說皇長孫上不了台麵!到時候影響的是太子的名聲。
雁南沒有明說趙明的反應有問題,隻是言道:「陛下是君,長孫殿下是臣。日後無論陛下說什麽,哪怕說的都是長孫殿下聽不明白的話,長孫殿下左耳進,右耳出便是。不必放在心上,也不必在意。」
趙明悶悶不樂地點頭。小聲問道:「我今日在陛下麵前哭鬧,是不是給東宮丟人了?」
雁南安慰道:「長孫殿下第一次麵聖,有些緊張也是情有可原。」
反正是第一次,外人也不會過多議論。但是下次絕對不能在皇帝麵前哭鬧了。
「我知道了。」
趙明懊惱,自己也許不該衝動的。這一哭鬧,雖然能夠暫時脫身,但是卻對自己的名聲不利,對東宮影響不好。
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人活一張臉,每個人都要名聲。趙明想要在宮裏站穩腳跟,日後想要進入朝堂,就必須要注意謹言慎行!保護好自己的名聲!不能讓名聲受損!
今日一事,讓趙明意識到了言行能夠影響名聲,今後他需得小心謹慎!
晚些時候,趙興睡醒了。看到趙明迴來了,正在認真地練字。趙興也不出聲打擾對方。
等晚膳上桌後,趙興才開口叫趙明過來用膳。
「爹爹,我今日在皇爺爺麵前哭了,給東宮丟人了。」趙明一臉愧疚地把這件事告訴趙興。
趙興聽完事情的詳細經過後,不以為意地言道:「無妨。下迴見到他,繼續哭。」
趙明愣住了,呆呆地看著趙興。
太子爹沒有責怪他,反而還讓他下迴見到皇帝繼續哭鬧?這是什麽操作?
雁南站在一旁伺候,聽到這話也懵了。不明白太子為何要這樣教皇長孫行事。
趙興漫不經心地言道:「明日起,會有很多人來東宮見孤。你就陪伴在孤的身邊,讓他們看到你的表現。」
趙明若有所思。
太子爹的意思是,讓他在外人麵前表現得好,在皇帝麵前表現得不好。
如此在其他人印象裏他是個不錯的皇長孫。但是在皇帝眼裏他這個皇長孫就不太行。等皇帝傳話出去,說他這個皇長孫不懂事的時候。外人必定會懷疑。
為什麽端莊有禮的皇長孫,每迴在皇帝麵前都會失了禮數?會不會是皇帝對皇長孫太過嚴厲苛刻?導致皇長孫情緒失控?
這樣一來,受到影響的就是皇帝了!別人懷疑皇帝對皇長孫不好,是皇帝的名聲受損!
想明白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後,趙明轉憂為喜,高興地誇讚道:「爹爹,我明白了!還是爹爹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