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規定,沈流雲入境時隻帶了三個月的藥,如今已經吃得差不多,索性提前找劉女士開了新療程的藥。
新療程中有部分藥品沒有辦法郵寄,隻能在當地找其他藥品來替代。劉女士為此給沈流雲開了相關的診斷和說明文件,讓他去當地的醫院開藥。
「德國的那款藥沒有那麽溫和,你吃了之後可能會有一些不良反應,這個是正常情況。」劉女士不忘叮囑他一些注意事項,「雖然這款藥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它能讓你的狀況改善很多,這對於你以後的生活還是很有幫助的。」
生活常常如此,想要得到什麽,必定先要付出什麽來作為代價。
沈流雲對此早就習以為常,因而不置一言。
去開藥的這天是工作日,沈流雲照常與聞星一起吃過早餐後,在門口分別。
等到望不見聞星的身影,沈流雲又折返,將背著的畫板放迴,拿上文件出門,打車前往醫院。
由於文件準備得充分,開藥的過程倒是很順利,沒有被這邊嚴謹刻板的醫療機製所為難。
如此看來,這天本該可以算作是普通、尋常的一天。
如果他沒有在走出醫院時,突然迷失在路口,那他確實會這樣總結。
劉女士作為資歷深厚的醫生,見識廣且經驗豐富,多次委婉提醒沈流雲不該過早地接觸社會,隻是被他錯誤地置若罔聞。
由於居住在柏林的這些日子以來,沈流雲的潛意識裏一直有在刻意避開密集的人群,因而未能對自身的恐懼有清晰明確的認知。
此刻,他站在人潮湧動的路口,身體無端沉進一片汪洋,來來往往的行人如見了餌的魚群一擁而上,層層疊疊地將他圍困其中。
漸漸的,他感到手腳冰涼,難以喘息。
刺骨的寒意不斷侵襲而來,逼迫他狼狽地蹲下身,蜷縮在地。
不知過了多久,隨著意識恢復清明,他這才發現自己蹲在空曠之處,身邊並無太多行人,以及——今天其實是個難得的晴天。
醫院附近有一幢低矮的小樓,裏麵正在舉行一場免費畫展,主題是關注兒童心理障礙。
沈流雲渾渾噩噩地抬起頭,正好望見小樓門口張貼的宣傳海報,像找到一處能容他暫時避難的洞穴,鑽了進去。
他漫無目的地遊覽著,牆上展示的畫作各有不同,有的色彩鮮艷,有的畫麵陰暗,唯一的共同點是筆觸都稍顯稚嫩。
基於對專業內容的敏銳,他一眼便能知曉這些畫的創作者大多年齡偏小,展覽的介紹說明也證實了這一點。
此次畫展的所有作品都出自罹患心理障礙的兒童,其中有一幅還讓他感到有些似曾相識。
「橙色的圓圈是胡蘿蔔,綠色的長方形是白菜,黃色的三角形是玉米。」
對照著畫作的細節,沈流雲緩慢迴憶起發生在療養院中的一些被他忘卻的小事。
年幼的創作者恰巧此時出現在他的身側,拽住他的衣角,有點欣喜地叫他:「叔叔,我們又見麵啦!」
不過梁樂天很快想起了什麽,不太高興地埋怨:「叔叔,你說話不算數,說好要來找我玩的結果一次都沒來。」
沈流雲想起梁樂天對自己的熱心幫助,一時間感到無比抱歉,為此特意去便利店買了一個金槍魚沙拉飯糰來賠禮道歉,幸運地得到了對方的大度諒解。
在梁樂天享用那個飯糰的間隙裏,沈流雲突然問了他一個問題:「你媽媽是怎麽知道你生病的,她自己發現的嗎?」
飯糰似乎很好吃,梁樂天吃得認真投入,頭也不抬地迴答:「沒有哦,是我告訴媽媽的。」
梁樂天嘴裏含著東西,話說得模糊不清,沈流雲理應等他吃完再繼續問,但或許是想要知道方法的心情太過急切,有些喪失耐心地進一步追問:「你怎麽說的?」
梁樂天停下咀嚼,認真地迴想了一下,「那天媽媽來看我的時候,我抱著她說我很難受,她就帶我走了。」
聽起來好簡單,令沈流雲無法確信這樣簡單的方法對自身情況也同樣適用。
他搓著指頭,感到難言的焦慮,不太確信地繼續詢問細節:「就這樣嗎?那你媽媽沒說什麽嗎?」
「嗯,我想想……有段時間媽媽看上去不太開心,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讓她不開心,就問她怎麽了。媽媽說她很難過,但不是我做錯了什麽,還說謝謝我,如果不是我告訴她,她隻會更加難過。」說到這裏,梁樂天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其實我沒太聽懂,你們大人說話很多時候都很難懂。」
講述者未曾明了的內容卻被沈流雲這個傾聽者奇異般領悟,很淡地笑了一下,伸手摸了摸梁樂天的頭,「我也要謝謝你。」
就像聽不懂媽媽的難過一樣,梁樂天同樣不懂這句謝謝從何而來,但也沒有多問,繼續吃手裏的飯糰。
口袋裏的手機震了震,是聞星發了條信息來,問沈流雲昨天有沒有看見cloud的玩具放哪了,找了家裏好幾個地方都沒見到。
沈流雲思索片刻後,給聞星迴過去了一個電話。
電話鈴聲隻響了短促的一聲,那端便很快傳來聞星的聲音,還摻雜著幾聲激動的鳥叫。
聞星跟他大致講了下情況:「就是你送它的那個玩具,它每天都要叼著玩。今天發現玩具不在籠子裏就一直在生氣,不停地叫。我想了下,可能是它昨天叼出來玩了,但我不知道,關它迴籠子裏的時候也沒注意。」
新療程中有部分藥品沒有辦法郵寄,隻能在當地找其他藥品來替代。劉女士為此給沈流雲開了相關的診斷和說明文件,讓他去當地的醫院開藥。
「德國的那款藥沒有那麽溫和,你吃了之後可能會有一些不良反應,這個是正常情況。」劉女士不忘叮囑他一些注意事項,「雖然這款藥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它能讓你的狀況改善很多,這對於你以後的生活還是很有幫助的。」
生活常常如此,想要得到什麽,必定先要付出什麽來作為代價。
沈流雲對此早就習以為常,因而不置一言。
去開藥的這天是工作日,沈流雲照常與聞星一起吃過早餐後,在門口分別。
等到望不見聞星的身影,沈流雲又折返,將背著的畫板放迴,拿上文件出門,打車前往醫院。
由於文件準備得充分,開藥的過程倒是很順利,沒有被這邊嚴謹刻板的醫療機製所為難。
如此看來,這天本該可以算作是普通、尋常的一天。
如果他沒有在走出醫院時,突然迷失在路口,那他確實會這樣總結。
劉女士作為資歷深厚的醫生,見識廣且經驗豐富,多次委婉提醒沈流雲不該過早地接觸社會,隻是被他錯誤地置若罔聞。
由於居住在柏林的這些日子以來,沈流雲的潛意識裏一直有在刻意避開密集的人群,因而未能對自身的恐懼有清晰明確的認知。
此刻,他站在人潮湧動的路口,身體無端沉進一片汪洋,來來往往的行人如見了餌的魚群一擁而上,層層疊疊地將他圍困其中。
漸漸的,他感到手腳冰涼,難以喘息。
刺骨的寒意不斷侵襲而來,逼迫他狼狽地蹲下身,蜷縮在地。
不知過了多久,隨著意識恢復清明,他這才發現自己蹲在空曠之處,身邊並無太多行人,以及——今天其實是個難得的晴天。
醫院附近有一幢低矮的小樓,裏麵正在舉行一場免費畫展,主題是關注兒童心理障礙。
沈流雲渾渾噩噩地抬起頭,正好望見小樓門口張貼的宣傳海報,像找到一處能容他暫時避難的洞穴,鑽了進去。
他漫無目的地遊覽著,牆上展示的畫作各有不同,有的色彩鮮艷,有的畫麵陰暗,唯一的共同點是筆觸都稍顯稚嫩。
基於對專業內容的敏銳,他一眼便能知曉這些畫的創作者大多年齡偏小,展覽的介紹說明也證實了這一點。
此次畫展的所有作品都出自罹患心理障礙的兒童,其中有一幅還讓他感到有些似曾相識。
「橙色的圓圈是胡蘿蔔,綠色的長方形是白菜,黃色的三角形是玉米。」
對照著畫作的細節,沈流雲緩慢迴憶起發生在療養院中的一些被他忘卻的小事。
年幼的創作者恰巧此時出現在他的身側,拽住他的衣角,有點欣喜地叫他:「叔叔,我們又見麵啦!」
不過梁樂天很快想起了什麽,不太高興地埋怨:「叔叔,你說話不算數,說好要來找我玩的結果一次都沒來。」
沈流雲想起梁樂天對自己的熱心幫助,一時間感到無比抱歉,為此特意去便利店買了一個金槍魚沙拉飯糰來賠禮道歉,幸運地得到了對方的大度諒解。
在梁樂天享用那個飯糰的間隙裏,沈流雲突然問了他一個問題:「你媽媽是怎麽知道你生病的,她自己發現的嗎?」
飯糰似乎很好吃,梁樂天吃得認真投入,頭也不抬地迴答:「沒有哦,是我告訴媽媽的。」
梁樂天嘴裏含著東西,話說得模糊不清,沈流雲理應等他吃完再繼續問,但或許是想要知道方法的心情太過急切,有些喪失耐心地進一步追問:「你怎麽說的?」
梁樂天停下咀嚼,認真地迴想了一下,「那天媽媽來看我的時候,我抱著她說我很難受,她就帶我走了。」
聽起來好簡單,令沈流雲無法確信這樣簡單的方法對自身情況也同樣適用。
他搓著指頭,感到難言的焦慮,不太確信地繼續詢問細節:「就這樣嗎?那你媽媽沒說什麽嗎?」
「嗯,我想想……有段時間媽媽看上去不太開心,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讓她不開心,就問她怎麽了。媽媽說她很難過,但不是我做錯了什麽,還說謝謝我,如果不是我告訴她,她隻會更加難過。」說到這裏,梁樂天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其實我沒太聽懂,你們大人說話很多時候都很難懂。」
講述者未曾明了的內容卻被沈流雲這個傾聽者奇異般領悟,很淡地笑了一下,伸手摸了摸梁樂天的頭,「我也要謝謝你。」
就像聽不懂媽媽的難過一樣,梁樂天同樣不懂這句謝謝從何而來,但也沒有多問,繼續吃手裏的飯糰。
口袋裏的手機震了震,是聞星發了條信息來,問沈流雲昨天有沒有看見cloud的玩具放哪了,找了家裏好幾個地方都沒見到。
沈流雲思索片刻後,給聞星迴過去了一個電話。
電話鈴聲隻響了短促的一聲,那端便很快傳來聞星的聲音,還摻雜著幾聲激動的鳥叫。
聞星跟他大致講了下情況:「就是你送它的那個玩具,它每天都要叼著玩。今天發現玩具不在籠子裏就一直在生氣,不停地叫。我想了下,可能是它昨天叼出來玩了,但我不知道,關它迴籠子裏的時候也沒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