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深奧。」段小北豎起大拇指,「你這麽一說,我都感覺你悟道了。」
「悟道?聽上去像道教用語。」
「佛教不能用?」段小北疑惑,「不都說得道高僧?同一個『道』吧?」
「也是哦。」關淼愈發感覺在雍和宮旁胡說八道太不敬,吐了吐舌頭,「咱們走吧?」
「好啊。」段小北環顧四周,雍和宮正挨著北京城最火的幾條胡同,提議道,「要不要來個胡同遊?我給你當導遊。」
「行啊。」關淼注視著四周來來往往的遊客,心中一動,「citywalk 一下也不錯。」
段小北帶著關淼朝北鑼鼓巷走去。
這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胡同,青磚灰瓦,疏影斜斜,很有味道。不像南鑼鼓巷被商業開發得那麽徹底,北鑼鼓巷兩旁多是居民區,偶有一些精緻的小店隱藏在其中,反倒更添一份神秘。
胡同裏的每個門都不同,有的翻新過,漆成了鮮亮的朱紅;有的門漆早已剝落,露出了斑駁的木質紋理。有的門上鑲嵌著精緻的門簪,上麵雕刻的花紋細膩而複雜,穿越歲月的長河,依然能感受到匠人的精湛工藝和主人家曾經的顯赫地位;更多的門簪則樸實無華,甚至僅是幾根粗糙的木釘,宛如忠誠的衛士,已經在這裏默默守護這座老宅數百年。
每扇門都像是通往不同故事的入口,關淼忍不住駐足往裏看。
「好奇就進去看看啊。」段小北道。
關淼搖搖頭:「有點不敢。」
「這一個院兒裏住著好多人呢,隻要你別像做賊似的,進去不會有人奇怪的。」段小北笑道,「再說現在是上班時間,估計留家裏的人不多,想看就趁現在啊。」
被一慫恿,關淼還真忍不住好奇,跨過門檻兒,往裏走去。沒想到裏麵的空間出乎意料的緊湊,兩側緊密地排列著不少老房子,生活的氣息隨處可見。
褪色的紅漆木門,斑駁的磚牆,被風雨侵蝕的屋簷,有的門前掛著鳥籠,有的轉角處漫不經心地擺放著些雜物,舊式的自行車、破碎的花盆,淩亂中自有條理。
隨著七彎八拐地一步步深入,中間的通道變得越來越窄,最終隻能容許一個人通過。關淼躡手躡腳地走在前麵,盡管正如段小北所說,家家戶戶的門都緊閉著,沒有遭遇任何質疑的目光,但她還是不自覺地走出了小偷的步伐,眼神也不敢往旁邊多瞟。當走到盡頭,她迅速轉身,雙手提起作攆人狀,向段小北示意探險結束、趕快撤離。
段小北被她「趕」了出來,笑道:「不是沒碰到什麽人嗎?你心虛什麽。」
「就……總歸還是覺得侵犯了私人領地。」關淼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後腦勺,「這四合院裏居然住了這麽多人?」
「這已經不叫四合院了,應該叫大雜院,哪兒還有那麽多大戶人家啊。」段小北道,「你要看這院子裏住了多少戶人家,看門口掛了多少電錶就行了。」
關淼又探頭往裏看去,果然牆上密密麻麻掛了十五六個電錶,迴頭表揚段小北:「你很懂啊。」
「那當然了,我就是胡同裏長大的呀。」段小北不假思索地說。
兩人說著又走到了一個敞著門的四合院門口,但抬眼望去不見院內景致,隻見一堵雕刻有假山水池的牆壁。
「這叫照壁,真大戶人家,是不會讓你一眼看到院子的,大門後都會有這樣一堵照壁用來保護隱私,風水上是用來擋煞氣的。」段小北介紹,「這裏麵估計是個正經四合院,不是大雜院了。
見關淼在門口看得認真,段小北忍不住逗她:「要不要進去看看?」
果不其然,關淼連連擺擺手:「你都說是正經四合院,那可真是私人住宅了,我可不敢進。」
段小北一副早就猜到的樣子,卻還是逗她:「不過門不是開著麽,也可能是沒那麽擁擠的大雜院。」
「還是不了,我看過一個就行了。」關淼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像怕再被慫恿似的,關淼說完就朝前走去。兩人慢悠悠地閑逛,段小北跟在關淼身側,時不時扮演一下嚮導的角色,為關淼講解胡同文化。
「我還挺羨慕你們胡同裏長大的孩子的。」看著幾個小孩兒嬉笑玩鬧著從身邊經過,關淼感慨。
「為什麽?」
「因為感覺你們都會有很多發小,從小一起長大,熱熱鬧鬧的特別美好。我以前都不知道這個詞兒,我們那兒沒這說法。」
「發小啊。」段小北喃喃了一句。
「對,我沒體驗過這種感情,不過看到就很羨慕。」想起薑來和二五六七的樣子,關淼忍不住嘴角上揚,「其實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北京人,她叫薑來。」
「過去將來?」
「是薑糖的薑,念起來就跟『將來』一樣,是不是聽上去特別有希望?」關淼笑道,「上兩周我就是跟她和她的髮小們一起吃飯呢。她也是在胡同長大的,在後海那塊兒,我去過好幾次。雖然院兒裏也不隻他們一戶人家,但沒有剛才那大雜院那麽擁擠,裏麵還有個正經的小院子呢,種了石榴和香椿。」
「聽上去很棒。」
「是啊,我可羨慕她了。她有四個發小,感情特別好。薑來說他們的童年就是在胡同裏亂竄瞎玩兒,不是在這家,就是在那家,到飯點兒了家長都得挨家挨戶找人去。」關淼看向段小北,「你是不是也有很多發小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悟道?聽上去像道教用語。」
「佛教不能用?」段小北疑惑,「不都說得道高僧?同一個『道』吧?」
「也是哦。」關淼愈發感覺在雍和宮旁胡說八道太不敬,吐了吐舌頭,「咱們走吧?」
「好啊。」段小北環顧四周,雍和宮正挨著北京城最火的幾條胡同,提議道,「要不要來個胡同遊?我給你當導遊。」
「行啊。」關淼注視著四周來來往往的遊客,心中一動,「citywalk 一下也不錯。」
段小北帶著關淼朝北鑼鼓巷走去。
這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胡同,青磚灰瓦,疏影斜斜,很有味道。不像南鑼鼓巷被商業開發得那麽徹底,北鑼鼓巷兩旁多是居民區,偶有一些精緻的小店隱藏在其中,反倒更添一份神秘。
胡同裏的每個門都不同,有的翻新過,漆成了鮮亮的朱紅;有的門漆早已剝落,露出了斑駁的木質紋理。有的門上鑲嵌著精緻的門簪,上麵雕刻的花紋細膩而複雜,穿越歲月的長河,依然能感受到匠人的精湛工藝和主人家曾經的顯赫地位;更多的門簪則樸實無華,甚至僅是幾根粗糙的木釘,宛如忠誠的衛士,已經在這裏默默守護這座老宅數百年。
每扇門都像是通往不同故事的入口,關淼忍不住駐足往裏看。
「好奇就進去看看啊。」段小北道。
關淼搖搖頭:「有點不敢。」
「這一個院兒裏住著好多人呢,隻要你別像做賊似的,進去不會有人奇怪的。」段小北笑道,「再說現在是上班時間,估計留家裏的人不多,想看就趁現在啊。」
被一慫恿,關淼還真忍不住好奇,跨過門檻兒,往裏走去。沒想到裏麵的空間出乎意料的緊湊,兩側緊密地排列著不少老房子,生活的氣息隨處可見。
褪色的紅漆木門,斑駁的磚牆,被風雨侵蝕的屋簷,有的門前掛著鳥籠,有的轉角處漫不經心地擺放著些雜物,舊式的自行車、破碎的花盆,淩亂中自有條理。
隨著七彎八拐地一步步深入,中間的通道變得越來越窄,最終隻能容許一個人通過。關淼躡手躡腳地走在前麵,盡管正如段小北所說,家家戶戶的門都緊閉著,沒有遭遇任何質疑的目光,但她還是不自覺地走出了小偷的步伐,眼神也不敢往旁邊多瞟。當走到盡頭,她迅速轉身,雙手提起作攆人狀,向段小北示意探險結束、趕快撤離。
段小北被她「趕」了出來,笑道:「不是沒碰到什麽人嗎?你心虛什麽。」
「就……總歸還是覺得侵犯了私人領地。」關淼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後腦勺,「這四合院裏居然住了這麽多人?」
「這已經不叫四合院了,應該叫大雜院,哪兒還有那麽多大戶人家啊。」段小北道,「你要看這院子裏住了多少戶人家,看門口掛了多少電錶就行了。」
關淼又探頭往裏看去,果然牆上密密麻麻掛了十五六個電錶,迴頭表揚段小北:「你很懂啊。」
「那當然了,我就是胡同裏長大的呀。」段小北不假思索地說。
兩人說著又走到了一個敞著門的四合院門口,但抬眼望去不見院內景致,隻見一堵雕刻有假山水池的牆壁。
「這叫照壁,真大戶人家,是不會讓你一眼看到院子的,大門後都會有這樣一堵照壁用來保護隱私,風水上是用來擋煞氣的。」段小北介紹,「這裏麵估計是個正經四合院,不是大雜院了。
見關淼在門口看得認真,段小北忍不住逗她:「要不要進去看看?」
果不其然,關淼連連擺擺手:「你都說是正經四合院,那可真是私人住宅了,我可不敢進。」
段小北一副早就猜到的樣子,卻還是逗她:「不過門不是開著麽,也可能是沒那麽擁擠的大雜院。」
「還是不了,我看過一個就行了。」關淼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像怕再被慫恿似的,關淼說完就朝前走去。兩人慢悠悠地閑逛,段小北跟在關淼身側,時不時扮演一下嚮導的角色,為關淼講解胡同文化。
「我還挺羨慕你們胡同裏長大的孩子的。」看著幾個小孩兒嬉笑玩鬧著從身邊經過,關淼感慨。
「為什麽?」
「因為感覺你們都會有很多發小,從小一起長大,熱熱鬧鬧的特別美好。我以前都不知道這個詞兒,我們那兒沒這說法。」
「發小啊。」段小北喃喃了一句。
「對,我沒體驗過這種感情,不過看到就很羨慕。」想起薑來和二五六七的樣子,關淼忍不住嘴角上揚,「其實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北京人,她叫薑來。」
「過去將來?」
「是薑糖的薑,念起來就跟『將來』一樣,是不是聽上去特別有希望?」關淼笑道,「上兩周我就是跟她和她的髮小們一起吃飯呢。她也是在胡同長大的,在後海那塊兒,我去過好幾次。雖然院兒裏也不隻他們一戶人家,但沒有剛才那大雜院那麽擁擠,裏麵還有個正經的小院子呢,種了石榴和香椿。」
「聽上去很棒。」
「是啊,我可羨慕她了。她有四個發小,感情特別好。薑來說他們的童年就是在胡同裏亂竄瞎玩兒,不是在這家,就是在那家,到飯點兒了家長都得挨家挨戶找人去。」關淼看向段小北,「你是不是也有很多發小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