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是誰?指定是那兩位司副唄!聽說那兩個還隻是練氣高階而已,嘖嘖,可真是運氣好,等陛下閉關出來, 他們中就有一個該升官咯!」
「戶政司司正可是能經常見到陛下的啊!新司正上位以後,該很快就能築基了吧!」
「何止呢!陛下性情隨和, 時常指點身邊人,跟到陛下身邊,我看沒幾年都能結丹了。」
「那可不一定啊,能不能結丹還得看天資,當誰都是郭左使和鐵左使不成?裘大人跟在陛下身邊好幾年,不連命器都沒有?」
「唉,有些人啊,德不配位,早晚遭殃,當初我就說戶政司那麽要緊的位置,叫一個連命器都沒有的普通人掌權不妥當,不過誰叫人家走了大運早早跟在陛下身邊呢?現在看來,老天不叫他修行是對的,沒有命器都能在那麽多修行者和修士眼皮子底下做手腳,真要叫他入道修行,將來還不知要犯多大的事呢?」
這麽長的一番話,出自梁茂才之口。他來朝歌的時間算很長了,那時候朝歌很多人住的還是窩棚,穀口處就一個漏風的木門擋著,別說高樓,連城牆都沒有,這一兩年他跟外來人說朝歌從前的破敗光景,好多人都不信。
可惜當時他占盡天時地利,卻沒能立刻擠進要職,朝歌分出內外城後,跟他同批進來的人都在內城有座宅子了,他還混得什麽都沒有,都怪那該死的石大海,當初他們一起做奴隸的時候,自己可是幫過他,可那小子傍上裘大人以後就不搭理他了。
現如今那小子在玉牌坊裏擔任要職,進進出出人人都尊稱一聲石大人,而他這個知書達理的人才,卻是在召喚出命器後才考上了淨水司的一個小吏的職位。
在梁茂才眼裏,石大海能步步高升,全是靠著攀附裘大人,而裘平安一個沒有命器的普通人能登上高位,全是仰仗那些當初和他一起做雜役的朋友,如今裘平安都被押入監察司受審了,說明他那些修士朋友不保他了,而裘大人栽了,石大海那小子還能風光多久?
自打丹明子攪和那一通後,朝歌內二十七名官吏被抓,陛下震怒,閉關中仍舊下令成立監察司監察百官,而監察司成立後就動作頻頻,鬧得整個朝歌風聲鶴唳,那些自覺德行有虧的人戰戰兢兢,生怕像那幾十個官吏一樣被抓進大牢。
而一些自認清白的人,比如梁茂才這種人,則一邊慶幸一邊幸災樂禍,在他們看來,倒台的官越多越好哇!上麵倒了,下麵的人不就能上去了?
譬如戶政司的司正倒了,司副就有一個能上位,司副少了一人,司副下麵的人就能補上,這麽一層層順下來,他這種小吏也能有晉升的機會!
「幸好之前沒有撈油水。」梁茂才可不是那種高風亮節的人,實在是他官小位卑的,壓根沒有貪汙受賄的機會,之前也一直不覺得撈點油水有什麽大不了的,當官不就是為了撈錢?
但這次的動靜著實嚇到了像他這種一直藏有賊心的,連戶政司的司正都能說抓就抓,今後還是老老實實的吧!
朝歌官吏的待遇已經是十分好了,實在不必要提心弔膽地冒險。
裘平安下獄,有一直心存嫉妒並為此拍手叫好的,自然也有那肯說句公道話的人。
坐在茶館樓上的一桌,聽了這些話便搖搖頭,說道:「這人怎麽迴事,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這一桌坐著的幾個人都是修士,耳聰目明的,自然將下麵說的話聽了個清楚。
「裘平安隻是下獄,監察司的審查結果還沒出,他未必就貪了許多,也許陛下念在過去情分上,隻是輕輕放過呢?」
「這倒未必。」孟從恩道:「看看這些日子的動靜吧!朝歌的規矩律法從無例外,陛下也不是在這種事情上容情的人,要真為了一個裘平安破例,將來大家都有樣學樣,豈不是徹底亂套了?」
唐小虎也是嘆氣,「也怪可惜的,他一個普通人,走到這個位置可不容易。」
當初朝歌還未立國時,他們二人代表問星門入城拜訪當時還是金丹真人的朝歌主人,接待的人中就有裘平安,他們落戶後,跟裘平安也有幾分交情,誰能想到會有今天呢?
唐小虎疑惑道:「他一個不能修行的,貪昧靈石有什麽用?」
***
郭千山和萬天佑也是這麽一問,「他又不能修行,貪靈石有什麽用?是不是弄錯了?」
兩人此時正站在新立的監察司門口,與監察司的幾名吏員說話。
那名吏員道:「二位大人也是知道我家司正的,就是別的有錯,我家司正的命器也不可能判錯!」
這名吏員是馬弘宣從市監帶過來的,跟隨他已經許久了,對馬弘宣也頗了解。他道:「我家司正此時在暗室中與裘大人說話,莫大人在那裏看著呢,兩位大人也不妨去旁觀。」
郭千山和萬天佑著急走進去。
監察司雖然是才設立的,但這座官署是早就備好了的,進門穿過一個庭院,繞過正堂再拐彎往地下階梯走,就到了所謂的「暗室」。
這個名字出自「君子不欺暗室」,也是在訓誡監察司的人,要時刻警醒,哪怕在無人看見之處,也要謹守規矩,不得因人情罔顧律法。
看見「暗室」那兩個字時,郭千山忽然恍惚一下,想起了陛下曾經送給裘平安的法器,那是一件普通人也能使用的法器,還是個頭箍形狀,別在官帽上金光閃閃十分好看。
「戶政司司正可是能經常見到陛下的啊!新司正上位以後,該很快就能築基了吧!」
「何止呢!陛下性情隨和, 時常指點身邊人,跟到陛下身邊,我看沒幾年都能結丹了。」
「那可不一定啊,能不能結丹還得看天資,當誰都是郭左使和鐵左使不成?裘大人跟在陛下身邊好幾年,不連命器都沒有?」
「唉,有些人啊,德不配位,早晚遭殃,當初我就說戶政司那麽要緊的位置,叫一個連命器都沒有的普通人掌權不妥當,不過誰叫人家走了大運早早跟在陛下身邊呢?現在看來,老天不叫他修行是對的,沒有命器都能在那麽多修行者和修士眼皮子底下做手腳,真要叫他入道修行,將來還不知要犯多大的事呢?」
這麽長的一番話,出自梁茂才之口。他來朝歌的時間算很長了,那時候朝歌很多人住的還是窩棚,穀口處就一個漏風的木門擋著,別說高樓,連城牆都沒有,這一兩年他跟外來人說朝歌從前的破敗光景,好多人都不信。
可惜當時他占盡天時地利,卻沒能立刻擠進要職,朝歌分出內外城後,跟他同批進來的人都在內城有座宅子了,他還混得什麽都沒有,都怪那該死的石大海,當初他們一起做奴隸的時候,自己可是幫過他,可那小子傍上裘大人以後就不搭理他了。
現如今那小子在玉牌坊裏擔任要職,進進出出人人都尊稱一聲石大人,而他這個知書達理的人才,卻是在召喚出命器後才考上了淨水司的一個小吏的職位。
在梁茂才眼裏,石大海能步步高升,全是靠著攀附裘大人,而裘平安一個沒有命器的普通人能登上高位,全是仰仗那些當初和他一起做雜役的朋友,如今裘平安都被押入監察司受審了,說明他那些修士朋友不保他了,而裘大人栽了,石大海那小子還能風光多久?
自打丹明子攪和那一通後,朝歌內二十七名官吏被抓,陛下震怒,閉關中仍舊下令成立監察司監察百官,而監察司成立後就動作頻頻,鬧得整個朝歌風聲鶴唳,那些自覺德行有虧的人戰戰兢兢,生怕像那幾十個官吏一樣被抓進大牢。
而一些自認清白的人,比如梁茂才這種人,則一邊慶幸一邊幸災樂禍,在他們看來,倒台的官越多越好哇!上麵倒了,下麵的人不就能上去了?
譬如戶政司的司正倒了,司副就有一個能上位,司副少了一人,司副下麵的人就能補上,這麽一層層順下來,他這種小吏也能有晉升的機會!
「幸好之前沒有撈油水。」梁茂才可不是那種高風亮節的人,實在是他官小位卑的,壓根沒有貪汙受賄的機會,之前也一直不覺得撈點油水有什麽大不了的,當官不就是為了撈錢?
但這次的動靜著實嚇到了像他這種一直藏有賊心的,連戶政司的司正都能說抓就抓,今後還是老老實實的吧!
朝歌官吏的待遇已經是十分好了,實在不必要提心弔膽地冒險。
裘平安下獄,有一直心存嫉妒並為此拍手叫好的,自然也有那肯說句公道話的人。
坐在茶館樓上的一桌,聽了這些話便搖搖頭,說道:「這人怎麽迴事,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這一桌坐著的幾個人都是修士,耳聰目明的,自然將下麵說的話聽了個清楚。
「裘平安隻是下獄,監察司的審查結果還沒出,他未必就貪了許多,也許陛下念在過去情分上,隻是輕輕放過呢?」
「這倒未必。」孟從恩道:「看看這些日子的動靜吧!朝歌的規矩律法從無例外,陛下也不是在這種事情上容情的人,要真為了一個裘平安破例,將來大家都有樣學樣,豈不是徹底亂套了?」
唐小虎也是嘆氣,「也怪可惜的,他一個普通人,走到這個位置可不容易。」
當初朝歌還未立國時,他們二人代表問星門入城拜訪當時還是金丹真人的朝歌主人,接待的人中就有裘平安,他們落戶後,跟裘平安也有幾分交情,誰能想到會有今天呢?
唐小虎疑惑道:「他一個不能修行的,貪昧靈石有什麽用?」
***
郭千山和萬天佑也是這麽一問,「他又不能修行,貪靈石有什麽用?是不是弄錯了?」
兩人此時正站在新立的監察司門口,與監察司的幾名吏員說話。
那名吏員道:「二位大人也是知道我家司正的,就是別的有錯,我家司正的命器也不可能判錯!」
這名吏員是馬弘宣從市監帶過來的,跟隨他已經許久了,對馬弘宣也頗了解。他道:「我家司正此時在暗室中與裘大人說話,莫大人在那裏看著呢,兩位大人也不妨去旁觀。」
郭千山和萬天佑著急走進去。
監察司雖然是才設立的,但這座官署是早就備好了的,進門穿過一個庭院,繞過正堂再拐彎往地下階梯走,就到了所謂的「暗室」。
這個名字出自「君子不欺暗室」,也是在訓誡監察司的人,要時刻警醒,哪怕在無人看見之處,也要謹守規矩,不得因人情罔顧律法。
看見「暗室」那兩個字時,郭千山忽然恍惚一下,想起了陛下曾經送給裘平安的法器,那是一件普通人也能使用的法器,還是個頭箍形狀,別在官帽上金光閃閃十分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