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發現這件事的時候,遲一懸整個人都要裂開了。
在他老家,有個比較封建迷信的說法,就是如果有人拜你,你就會食欲不振吃不下東西,因為你無意識中已經吸食了別人上供的祭品和香火。
然後遲一懸觀察實驗了幾天,發現他的食慾沒有減退,照樣每天能吃下十幾斤靈食後,就鬆了口氣,默許了大家背地裏偷偷拜他這件事。
因為對於一些人來說,生活中有許多煩惱是難以解決的,但是在祭拜祈禱後,他們能獲得一些安慰,減輕一些心理負擔,那這就是有用的東西。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一次遲一懸發現城裏有個人偷完東西之後,把其中的三分之一供在他的長生牌前,懺悔自己好吃懶□□偷東西,並表示第二天偷更多東西祭拜他,祈求城主庇護他偷竊順利雲雲。
遲一懸哪裏能容忍,果斷把那廝舉報了,當天晚上軒轅衛就踹破了他的家門。直到如今他想起那人鬼哭狼嚎的樣子,都忍不住發笑。
人類喜歡看同類倒黴的這種劣根性啊,真是做了城主也改不了啊!
按照儀式插上香,焚燒完祭文。遲一懸擺手拒絕了禮官提前準備的稿子,他轉身兩手空空地麵對玉龍台下圍觀儀式百姓。
禮炮聲、奏樂聲都停了,觀禮的百姓漸漸安靜下來,人人都知道他們的陛下要說話了。
遲一懸看著台下黑壓壓的人頭,也不禁感受到了一點壓力。他沒必要用禮官的稿子,因為他想說的話實在太多了。
將自己心內演練了好幾天的措辭調整了一下順序,遲一懸開口了。
「來到這裏的第一天,我睜眼看見的,就是滿山穀的囚籠,還有囚籠裏痛苦的人。有人告訴我,這些籠子裏的是人牲。我當時想,牲字是一個牛與一個生,可那些籠子裏的,分明跟我一樣,雙手雙腳,雙眼雙唇,長得既不像牛,也不可能是牛生出來的。這籠子裏,不是畜牲,分明是我的同類。」
「草原上沒有一隻牛羊,會造出籠子圈禁自己的同類;山火降臨時,林子裏的鳥兒各自飛走,沒有一隻理所當然地讓自己的同類以血肉微薄之軀,去抵擋吞噬生靈的山火。那我必然也不能讓自己的同類死在苦海道裏,這不是我心善憐憫,這是天經地義自然規律。於是我建立了朝歌。」
……
台下,蘭蘭激動地拉住身邊人,「聽見了嗎?城主,陛下在說我們!城主說了,我們跟他一樣都是人!」
挨著她旁邊的是郝姥姥一家,他們一家大字不識幾個,原本以為聽不懂陛下的話,走這一趟隻是跟大家一起熱鬧熱鬧,可他們沒想到,陛下說的話那樣直白簡單,不用別人教,更不用別人掰碎了講,他們每一個字、每一段話都能聽懂。
想到曾經被關在籠子裏暗無天日的歲月,這些朝歌的第一批住民都不禁紅了眼睛。他們的命運,從那一天起,終於開始動了。
遲一懸還在講話,在靈力的作用下,不需要話筒,他的聲音就能傳進在場幾十萬人耳中。
他從朝歌有了第一座工坊,從第一批住民隻能住在簡陋窩棚裏說起,一直講到朝歌建立城池,講到幾天前東海國在元嬰大能的支持下前來挑釁。
每一個時間段隻用寥寥幾句總結,卻分外清晰明了,其中還有他自己的感受,對百姓生活的領悟。從去年七月到今年七月,讓第一批住戶感慨,原來才過去一年,卻恍如隔世,也讓後來入城的人了解到,原來朝歌曾經發生過那麽多事,原來這座城如今的繁榮,全靠最開始的那批人辛辛苦苦支撐起來的。
後來的外城人,總羨慕內城人比他們享有一些優待,如今才知道他們最開始住窩棚,吃喝都短缺,每日起早貪黑幹活,忍受朝歌惡劣的氣候環境,並不像他們,一來就能受用朝歌的靈氣和水源,心中對內城人的一丁點怨氣和不滿,不知不覺就消解了。
遲一懸道:「我去過好幾個仙洲,也見過無數修士,他們不能說都是壞人,他們對自己的親朋也能和顏悅色,可是麵對凡洲的凡人,卻態度迥異,口口聲聲都是凡人螻蟻……我不知他們是對是錯,我隻知道,這令我本性不喜。」
「我也不想改變任何人,我隻想圈一塊地,建一座城,收容所有飽受不公與欺淩的同類,也歡迎所有誌同道合的人。我原本以為,這礙不著別人什麽事,我們在自己的城裏,過自己的日子,偏安一隅,不與外人相幹。可我沒想到,這竟然也會引來仇視與欺壓。」
「我才發現,原來看不慣我們的人,太多太多。彼時我心生焦慮不安,以我的修為,在仙洲隻能算平平無奇,可是敵人那麽多,城裏的百姓這麽多,憑我一人,我護得住大家嗎?」
百姓們的眼睛漸漸濕潤了,那些視陛下為天人的下屬們也雙眼紅紅的,他們從沒想過,原來陛下心裏有過這些不安,陛下可是前途無量的金丹真人啊,以他的年紀和修為,若是願意前往仙洲,多的是願意收他入門的大能修士。
是他們這些弱小的人拖累了陛下!
「可是幾日前,我看到你們走上大街,看到你們踏上城樓,看到你們寧肯拚上一切也要與東萊國的人對抗,看到你們在元嬰修士麵前,依然沒有丟掉傲骨……」
遲一懸臉上不禁露出微笑,「我才發現我錯了,大錯特錯,你們不是柔弱隻能依附於我的藤草,你們是良弓,是利劍。」
在他老家,有個比較封建迷信的說法,就是如果有人拜你,你就會食欲不振吃不下東西,因為你無意識中已經吸食了別人上供的祭品和香火。
然後遲一懸觀察實驗了幾天,發現他的食慾沒有減退,照樣每天能吃下十幾斤靈食後,就鬆了口氣,默許了大家背地裏偷偷拜他這件事。
因為對於一些人來說,生活中有許多煩惱是難以解決的,但是在祭拜祈禱後,他們能獲得一些安慰,減輕一些心理負擔,那這就是有用的東西。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一次遲一懸發現城裏有個人偷完東西之後,把其中的三分之一供在他的長生牌前,懺悔自己好吃懶□□偷東西,並表示第二天偷更多東西祭拜他,祈求城主庇護他偷竊順利雲雲。
遲一懸哪裏能容忍,果斷把那廝舉報了,當天晚上軒轅衛就踹破了他的家門。直到如今他想起那人鬼哭狼嚎的樣子,都忍不住發笑。
人類喜歡看同類倒黴的這種劣根性啊,真是做了城主也改不了啊!
按照儀式插上香,焚燒完祭文。遲一懸擺手拒絕了禮官提前準備的稿子,他轉身兩手空空地麵對玉龍台下圍觀儀式百姓。
禮炮聲、奏樂聲都停了,觀禮的百姓漸漸安靜下來,人人都知道他們的陛下要說話了。
遲一懸看著台下黑壓壓的人頭,也不禁感受到了一點壓力。他沒必要用禮官的稿子,因為他想說的話實在太多了。
將自己心內演練了好幾天的措辭調整了一下順序,遲一懸開口了。
「來到這裏的第一天,我睜眼看見的,就是滿山穀的囚籠,還有囚籠裏痛苦的人。有人告訴我,這些籠子裏的是人牲。我當時想,牲字是一個牛與一個生,可那些籠子裏的,分明跟我一樣,雙手雙腳,雙眼雙唇,長得既不像牛,也不可能是牛生出來的。這籠子裏,不是畜牲,分明是我的同類。」
「草原上沒有一隻牛羊,會造出籠子圈禁自己的同類;山火降臨時,林子裏的鳥兒各自飛走,沒有一隻理所當然地讓自己的同類以血肉微薄之軀,去抵擋吞噬生靈的山火。那我必然也不能讓自己的同類死在苦海道裏,這不是我心善憐憫,這是天經地義自然規律。於是我建立了朝歌。」
……
台下,蘭蘭激動地拉住身邊人,「聽見了嗎?城主,陛下在說我們!城主說了,我們跟他一樣都是人!」
挨著她旁邊的是郝姥姥一家,他們一家大字不識幾個,原本以為聽不懂陛下的話,走這一趟隻是跟大家一起熱鬧熱鬧,可他們沒想到,陛下說的話那樣直白簡單,不用別人教,更不用別人掰碎了講,他們每一個字、每一段話都能聽懂。
想到曾經被關在籠子裏暗無天日的歲月,這些朝歌的第一批住民都不禁紅了眼睛。他們的命運,從那一天起,終於開始動了。
遲一懸還在講話,在靈力的作用下,不需要話筒,他的聲音就能傳進在場幾十萬人耳中。
他從朝歌有了第一座工坊,從第一批住民隻能住在簡陋窩棚裏說起,一直講到朝歌建立城池,講到幾天前東海國在元嬰大能的支持下前來挑釁。
每一個時間段隻用寥寥幾句總結,卻分外清晰明了,其中還有他自己的感受,對百姓生活的領悟。從去年七月到今年七月,讓第一批住戶感慨,原來才過去一年,卻恍如隔世,也讓後來入城的人了解到,原來朝歌曾經發生過那麽多事,原來這座城如今的繁榮,全靠最開始的那批人辛辛苦苦支撐起來的。
後來的外城人,總羨慕內城人比他們享有一些優待,如今才知道他們最開始住窩棚,吃喝都短缺,每日起早貪黑幹活,忍受朝歌惡劣的氣候環境,並不像他們,一來就能受用朝歌的靈氣和水源,心中對內城人的一丁點怨氣和不滿,不知不覺就消解了。
遲一懸道:「我去過好幾個仙洲,也見過無數修士,他們不能說都是壞人,他們對自己的親朋也能和顏悅色,可是麵對凡洲的凡人,卻態度迥異,口口聲聲都是凡人螻蟻……我不知他們是對是錯,我隻知道,這令我本性不喜。」
「我也不想改變任何人,我隻想圈一塊地,建一座城,收容所有飽受不公與欺淩的同類,也歡迎所有誌同道合的人。我原本以為,這礙不著別人什麽事,我們在自己的城裏,過自己的日子,偏安一隅,不與外人相幹。可我沒想到,這竟然也會引來仇視與欺壓。」
「我才發現,原來看不慣我們的人,太多太多。彼時我心生焦慮不安,以我的修為,在仙洲隻能算平平無奇,可是敵人那麽多,城裏的百姓這麽多,憑我一人,我護得住大家嗎?」
百姓們的眼睛漸漸濕潤了,那些視陛下為天人的下屬們也雙眼紅紅的,他們從沒想過,原來陛下心裏有過這些不安,陛下可是前途無量的金丹真人啊,以他的年紀和修為,若是願意前往仙洲,多的是願意收他入門的大能修士。
是他們這些弱小的人拖累了陛下!
「可是幾日前,我看到你們走上大街,看到你們踏上城樓,看到你們寧肯拚上一切也要與東萊國的人對抗,看到你們在元嬰修士麵前,依然沒有丟掉傲骨……」
遲一懸臉上不禁露出微笑,「我才發現我錯了,大錯特錯,你們不是柔弱隻能依附於我的藤草,你們是良弓,是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