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朝歌住了不到兩個月,但鄭娘子如今對朝歌的一切都極為信服,當下仔細詢問起來。
那吏員就道:「公宅就是城裏公家的宅子,這些宅子可買賣也可租賃,價錢按照大小各有不同,你們母女兩個過日子,還是選獨門獨院的宅子,隻是價錢略貴些。將來你要是有錢了,也可以將住慣了的宅子買下。」
鄭娘子:「那私宅呢?」
吏員道:「私宅就是百姓家多餘的空屋掛到店宅司,由我們店宅司做中人租賃出去,也要交稅。」
鄭娘子不禁道:「那要是有外來大戶,買下一連片的大宅子,日後坐地起價,豈不是把那一片的租錢都抬高了?」
這種手段真是屢見不鮮,總有些狗大戶用各種手段圈下一大片地,然後就靠著租子過富貴日子。
無論是宅子,還是田地,都是如此,許多平頭百姓一個月辛苦賺來的銀錢,有時候連溫飽都不夠,全給那些大戶交租子去了。
那吏員聞言就笑了,「你是剛進城沒多久吧?我們朝歌的律法,土地歸公有,宅子則按人頭算,無論是多有錢,一個人至多隻能占有一間帶前後院的小宅,若是要大宅,一個人可不成,家裏得人多,多生孩子,能分到的地兒也就大了。」
「一戶人家至多八、九口人,再多錢,他們也隻能買下八、九間宅子,奴僕可不算在裏麵。」
「就上個月進城的陳大戶,他們家幾十口人,花再多錢,也就隻能買下城南那片的一座大宅子,多的是沒有了。」
聽到這樣抑製土地兼併的例子,鄭娘子微微鬆了口氣。要是以前,她也就暗地裏嘀咕,可是現在她有女兒了,為了孩子著想,她肯定不願意看見有人靠著圈地就大富大貴的,這樣她女兒長大了還怎麽出人頭地?
鄭娘子是個有些憂患意識的人,從前積攢下了些錢,她挑挑選選,租賃下一間離學堂和集市較近的房子,聽說那裏都是有孩子的人家,晚間她接孩子放學,還能去市集買些好吃的好玩的,要是以後換活計了也方便。她沒有更滿意的了。
交了錢,拿了鑰匙,店宅司還派了個人給她帶路幫她搬家,然而在踏出店宅司之前,鄭娘子忽然想起一件事,猶豫著看向那吏員。
「有件事,我倒覺得有些奇怪。常來酒坊的兩個酒客,過日子並不節儉,聽說差事也是尋常差事,近來卻忽然有錢買下城南一座好宅子,可他們全家人照舊住在原來的地方……」
聽到鄭娘子這麽一說,那吏員也覺出古怪來,仔細詢問了那兩人的姓名,便立刻送上去請人調查了。
這一查,查出點不得了的東西來。
兩天後店宅司的人,就帶著軒轅衛衝進了陳家大門。
也是在差不多同一時刻,蕭好女終於下定決心,在執法司衙門前敲響了鳴冤鼓。
「草民要告陳家。」
第143章 第一更
城南, 執法司
到晌午了,公堂照例休息。許成美迴到後堂,不禁鬆了鬆領口。
現在才三月份, 朝歌並不熱,但許成美覺得自己有些心累。
她和幾個負責核查案件的同僚坐到一塊吃午飯, 同僚問她,「案子審完了?熟了就是快啊!」
許成美卻搖頭:「沒的, 估摸要審幾天, 不, 可能要查大半個月。」
同僚們頓時受了驚嚇,「什麽案子要查大半個月?難道城裏出了連環命案?」
要是其他地方出個命案啥的,那都不算事,但朝歌城內治安好,一年半載都不見得有一件大案, 也難怪他們如此受驚了。
許成美哭笑不得,忙安撫他們, 「別怕, 不是什麽大案,就是個比較麻煩的案子。」她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就提了個人, 「蕭好女你們知道吧?」
同僚甲恍然, 「他又怎麽了?」
執法司在改製之前叫刑堂,那時候的堂主是盧文星,這人曾經還在盧文星手底下做過事,當然記得原本的刑堂是因為什麽改製的。
當時盧文星因為判案不公, 雖然是未遂,但也受了城主斥責, 被撤去刑堂的職務,打發了一個育幼園園主的位置。
雖然都說是盧文星自覺有愧,主動卸職,但他們底下人卻不這麽認為。那可是未改製前的執法司,多大的職權啊!怎麽可能有人主動卸職呢?更何況盧文星當時是未遂,又沒真的犯錯,頂多罰點薪俸就過去了,何必辭去職務呢?
於是他們猜來猜去,最終不約而同認定一個真相:城主早就有心改製,隻礙於盧文星是跟隨已久的老人不好下手,沒想到盧文星自己犯糊塗,所以城主趁熱打鐵,直接將盧文星給辦了。
隻是當時盧文星可能心有不甘,又觸怒了城主,因此被丟了個育幼園的職位。
育幼園園主算什麽差事?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個管孩子的老媽子小管事,去那種地方能有什麽前途?
這前後落差之大,怎麽可能是盧文星主動呢?
大家因此對城主更加敬畏,城主不愧是城主,雷厲風行,跟隨那麽久的功臣說辦了就辦了,刑堂說改製就改製。
但城主威嚴歸威嚴,對老人還是有那麽些情誼的,讓人傳出來是盧文星自己辭職的,保全了盧文星的顏麵。
也是自這事以後,他們所有人辦事都更加嚴謹周全了,生怕也被抓到小辮子,然後淪落到帶孩子的窘境。
此時聽見這個讓盧文星境遇大變的名字,這些人不由得屁股一緊,覺得自己隱形的尾巴被揪住了。
那吏員就道:「公宅就是城裏公家的宅子,這些宅子可買賣也可租賃,價錢按照大小各有不同,你們母女兩個過日子,還是選獨門獨院的宅子,隻是價錢略貴些。將來你要是有錢了,也可以將住慣了的宅子買下。」
鄭娘子:「那私宅呢?」
吏員道:「私宅就是百姓家多餘的空屋掛到店宅司,由我們店宅司做中人租賃出去,也要交稅。」
鄭娘子不禁道:「那要是有外來大戶,買下一連片的大宅子,日後坐地起價,豈不是把那一片的租錢都抬高了?」
這種手段真是屢見不鮮,總有些狗大戶用各種手段圈下一大片地,然後就靠著租子過富貴日子。
無論是宅子,還是田地,都是如此,許多平頭百姓一個月辛苦賺來的銀錢,有時候連溫飽都不夠,全給那些大戶交租子去了。
那吏員聞言就笑了,「你是剛進城沒多久吧?我們朝歌的律法,土地歸公有,宅子則按人頭算,無論是多有錢,一個人至多隻能占有一間帶前後院的小宅,若是要大宅,一個人可不成,家裏得人多,多生孩子,能分到的地兒也就大了。」
「一戶人家至多八、九口人,再多錢,他們也隻能買下八、九間宅子,奴僕可不算在裏麵。」
「就上個月進城的陳大戶,他們家幾十口人,花再多錢,也就隻能買下城南那片的一座大宅子,多的是沒有了。」
聽到這樣抑製土地兼併的例子,鄭娘子微微鬆了口氣。要是以前,她也就暗地裏嘀咕,可是現在她有女兒了,為了孩子著想,她肯定不願意看見有人靠著圈地就大富大貴的,這樣她女兒長大了還怎麽出人頭地?
鄭娘子是個有些憂患意識的人,從前積攢下了些錢,她挑挑選選,租賃下一間離學堂和集市較近的房子,聽說那裏都是有孩子的人家,晚間她接孩子放學,還能去市集買些好吃的好玩的,要是以後換活計了也方便。她沒有更滿意的了。
交了錢,拿了鑰匙,店宅司還派了個人給她帶路幫她搬家,然而在踏出店宅司之前,鄭娘子忽然想起一件事,猶豫著看向那吏員。
「有件事,我倒覺得有些奇怪。常來酒坊的兩個酒客,過日子並不節儉,聽說差事也是尋常差事,近來卻忽然有錢買下城南一座好宅子,可他們全家人照舊住在原來的地方……」
聽到鄭娘子這麽一說,那吏員也覺出古怪來,仔細詢問了那兩人的姓名,便立刻送上去請人調查了。
這一查,查出點不得了的東西來。
兩天後店宅司的人,就帶著軒轅衛衝進了陳家大門。
也是在差不多同一時刻,蕭好女終於下定決心,在執法司衙門前敲響了鳴冤鼓。
「草民要告陳家。」
第143章 第一更
城南, 執法司
到晌午了,公堂照例休息。許成美迴到後堂,不禁鬆了鬆領口。
現在才三月份, 朝歌並不熱,但許成美覺得自己有些心累。
她和幾個負責核查案件的同僚坐到一塊吃午飯, 同僚問她,「案子審完了?熟了就是快啊!」
許成美卻搖頭:「沒的, 估摸要審幾天, 不, 可能要查大半個月。」
同僚們頓時受了驚嚇,「什麽案子要查大半個月?難道城裏出了連環命案?」
要是其他地方出個命案啥的,那都不算事,但朝歌城內治安好,一年半載都不見得有一件大案, 也難怪他們如此受驚了。
許成美哭笑不得,忙安撫他們, 「別怕, 不是什麽大案,就是個比較麻煩的案子。」她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就提了個人, 「蕭好女你們知道吧?」
同僚甲恍然, 「他又怎麽了?」
執法司在改製之前叫刑堂,那時候的堂主是盧文星,這人曾經還在盧文星手底下做過事,當然記得原本的刑堂是因為什麽改製的。
當時盧文星因為判案不公, 雖然是未遂,但也受了城主斥責, 被撤去刑堂的職務,打發了一個育幼園園主的位置。
雖然都說是盧文星自覺有愧,主動卸職,但他們底下人卻不這麽認為。那可是未改製前的執法司,多大的職權啊!怎麽可能有人主動卸職呢?更何況盧文星當時是未遂,又沒真的犯錯,頂多罰點薪俸就過去了,何必辭去職務呢?
於是他們猜來猜去,最終不約而同認定一個真相:城主早就有心改製,隻礙於盧文星是跟隨已久的老人不好下手,沒想到盧文星自己犯糊塗,所以城主趁熱打鐵,直接將盧文星給辦了。
隻是當時盧文星可能心有不甘,又觸怒了城主,因此被丟了個育幼園的職位。
育幼園園主算什麽差事?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個管孩子的老媽子小管事,去那種地方能有什麽前途?
這前後落差之大,怎麽可能是盧文星主動呢?
大家因此對城主更加敬畏,城主不愧是城主,雷厲風行,跟隨那麽久的功臣說辦了就辦了,刑堂說改製就改製。
但城主威嚴歸威嚴,對老人還是有那麽些情誼的,讓人傳出來是盧文星自己辭職的,保全了盧文星的顏麵。
也是自這事以後,他們所有人辦事都更加嚴謹周全了,生怕也被抓到小辮子,然後淪落到帶孩子的窘境。
此時聽見這個讓盧文星境遇大變的名字,這些人不由得屁股一緊,覺得自己隱形的尾巴被揪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