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輩們也不敢違背高真行的意思,隻?能不情不願的去了。心想?四叔這裏說?不通,迴頭得?好好勸勸政阿兄,若政阿兄自個兒同意迴老家避風頭,四叔也無?可奈何。


    總歸政阿兄隻?是個小小的典膳丞,對廢太子的事參與不深,依著高家今時今日的地位,如此處置,高家留在朝中的子弟不過是在陛下?和娘娘那裏遭受些冷待罷了。


    尚在能承受的範圍。


    但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高政喪頭喪腦的跟著兄弟們迴來,讓小廝去院中給他收拾行李,感謝了兄弟們苦口婆心的相勸,轉頭去前廳與父親辭行。


    他話還未說?兩句,便被早有準備的父親高真行一刀刺上喉嚨。


    這且罷了,好似生?怕他還有活命的機會,根本不給高政反抗的時間,他五叔高審行又在他腹部補上一刀,幾乎是同一時間,他大伯家的堂哥高琁便砍下?了他的腦袋。*


    高政生?命的最後?一刻,甚至連不可置信,多餘感受疼痛的時間也沒多少,更沒機會問父親一句為?什麽。


    這且不算,高真行甚至不許高家發喪,吩咐下?人:


    「將此子屍體丟去衢路。」*


    藉此向武後?表明態度。


    秋東為?啥能知道的如此清楚?


    原因?在於高家子弟中,有人實在看不過去高真行的舉止,特意一路打聽,找去終南山,找福王求救。


    想?請福王看在廢太子李賢的麵上,出麵幹預此事,給高政留個全屍。


    高氏子弟陳情時,李賢剛剛酒醒,就坐在秋東邊兒上,兩人商議對二兄家眷的安置問題。而李弘作為?已故之人,避在隔壁院子,隱約聽了個大概。


    兄弟三簡直被高真行的無?恥震驚的瞠目結舌。


    秋東還記得?上迴在東宮,高政攔住他,告訴他武後?與太子之間的隱憂,言語間高政對他追隨的太子全是溢美之詞。


    「走,下?山!」


    秋東惱的很,高真行如此一來,開了個特別差的頭兒。


    高政究竟有沒有罪,所犯何罪,罪當如何,應由?刑部審問過後?給出結論,而非高家這般不問青紅皂白,便用殘暴的手段致人死地。


    高家那般地位權勢,高政不過一東宮典膳丞,在高家眾多子弟中,既不是最有前途的,也不是最被高家看重的,甚至算的上無?足輕重,高真行依然選擇「大義?滅親」。


    讓旁人怎麽辦?


    秋東沒想?讓人為?難,半路就和高家報信的子弟分開走了,一路長驅直入,直抵高家。


    高家下?人被他氣勢洶洶的樣子驚得?不輕,狼狽跑去給他家老爺報信。


    等高真行衣冠不整急匆匆出來迎接福王時,迎麵便被暴怒的福王殿下?一巴掌扇在臉上,原地轉了兩個圈兒,狠狠地吐出顆牙齒才站穩。


    高真行被福王打蒙了,捂著火速腫起來的腮幫子,顧不得?疼痛,強壓下?惱怒,躬身,口齒不清,說?出的話含含糊糊:


    「不知微臣是哪裏開罪了殿下?,還請殿下?明示!」


    秋東沒說?話,沉著臉,又是一腳踹過去,高真行連連後?退四五步,仰倒在地上,一口血吐出來,嚐試了好幾次都沒爬起來。


    高真行也來了火氣,他堂堂左衛將軍,長孫皇後?的親表弟,當年太宗皇帝在世時也對他客氣有加,怎麽算都是福王爺爺輩兒人了,竟然被福王當著這麽多人麵兒,毫無?緣由?的痛揍,難道他不要麵子的嗎?


    索性也躺地上不起來了。


    秋東懶得?搭理這種糊塗蛋,直接對聞訊趕來的高家二老爺高質行道:


    「既然你們高家容不下?忠孝兩全的好兒郎,本王便做主?將他帶迴去葬在終南山下?,與本王的二兄遙遙相對,叫本王的侄子們四時八節送寒衣香火,全了他們這場君臣情分。」


    這高家真是越加怕事了,自打襲了申國公爵位的老大高履行受他們表兄長孫無?忌牽連,被貶為?洪州都督,與其妻子東陽公主?遠離長安城後?,老二高質行便在小小的主?客郎中之位上一待好多年。


    老三高純行又是個閑散性子,四六不管,以至於高真行這樣的蠢貨成?了高家頂樑柱。


    高質行親眼見著四弟慘狀,哪裏還敢反對半個字?


    何況四弟與五弟瞞著他行此舉,著實嚇了他一跳,他也正頭疼如何收尾呢,有福王接手,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當即著人帶福王的侍衛去衢路尋侄子高政的屍首。


    秋東見狀,簡直對這一家子無?語至極,不願多停留半刻鍾,徑直離開的同時,吩咐人去找長安城最好的入殮師,高政的腦袋得?給人接迴去,免得?叫他屍骨不全。


    緊接著,便從溫泉宮傳來旨意,皇帝萬分鄙夷高真行的品格,除了他左衛將軍的官職,貶去睦州做刺史。


    高真行隻?是人品有問題,又不是蠢,自然猜出是誰將此事告訴病重的陛下?。可福王他是真的惹不起,隻?能窩窩囊囊叫人收拾包裹前往睦州。


    或許在高真行看來,簡直是無?妄之災。


    可叫秋東說?,這便是家底殷實的好處了,即便一貶再貶,還能舒舒服服當個刺史呢。


    於秋東而言,高政的死是一件令人心痛之事,可於整個朝堂而言,另立太子才是眾人關注的頭等大事,與之相比,高政的死活簡直微不足道。


    要知道自打太宗皇帝玄武門之變後?,李唐皇室便對嫡長子繼承製有著一種默契的堅持和執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輕雲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輕雲上並收藏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