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甚至更明確的說,她身為m國間諜的家屬,是別想在這個行業繼續下去,就算去中學當物理老師,人家一看她的履歷,都不敢要她。
受到影響的不止老二,還有她的導師李教授。礙於李教授那邊關係夠強,自身實力又夠硬,這個領域暫時沒人能超越他老人家,因此受到的影響不算大。
可老馬一家就難了。
老馬有個做間諜的女婿,開陽有個間諜妹夫,來陽有個間諜姐夫。
老馬身上有戰功,在啤酒廠又常年身處一線,廠裏沒有過多為難他,隻委婉提醒,廠裏關鍵職位,比如財物,比如保衛科,這些地方老馬少去為妙。
老大開陽原本因為丟了一個孩子,工作又被調去後勤,很多人私下嘀咕她走後門。這一下子,有人幹脆往上寫舉報信,舉報馬開陽的妹夫是間諜,馬開陽憑什麽霸占著學校清閑又工資高的位置?
於是學校隻能把老大調去燒鍋爐。
對老三來陽而言,老三當年軍校體檢沒過,最後上了政法大學,苦學四年,頭髮掉了不少。
如今正是大四的關鍵時期,已經因此事找不到實習單位,更別說以後就業的事了,想從事這一行業,進法院,或是做律師,想都別想了。
與此同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都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
在外人看來,整個馬家是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以前老馬走出去,旁人看在馬師長的麵子上,對他客氣三分,既然他享受了那份待遇,就得承受相應後果。
二哥因此與電視台一把手的位置失之交臂,最後在二把手的位置上提前退下來。二嫂本身從事外交工作,也被迫迴國,去做婦女主任的工作。
三哥瞧著倒是受到的影響不算太大,可最後退下來時,也沒能把俊陽推上去,也沒能把俊陽丈夫往上扶一把,家裏出個間諜,終究是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這隻是表麵能看到的影響,那些看不到的,卻長久留存在幾家人心裏,並未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弭,反而愈演愈烈的傷痕,才是最折磨人的東西。
老二繼陽最終決定帶女兒去港城生活,在那裏找了份中學老師的工作,賺了錢就往家裏寄。即便秋東好幾次去信,表示家裏不缺錢,讓她照顧好自己,她也當沒看見。
她不知道怎麽麵對家人,怎麽彌補自己犯下的錯。
盡管所有人都在告訴她,不是她的錯,間諜長久潛伏在國內,對方一早盯上了她,沒有沈昆,也有王昆劉昆,她也是受害者。
可看著親人因此遭遇種種,她又如何能心安理得?
終其一生,老二再未踏足大陸半步,一日日活在痛苦折磨中,年紀輕輕鬱鬱而終。
十二歲的慕陽獨身一人帶著母親骨灰迴家,讓老馬再次體會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哀。
然而又能怨誰呢?怨沈昆?沈昆早已伏法。怨m國賊心不死?可他一介老叟能做些什麽?若真能怨誰倒是好了,一口怨氣撐著,人也能好好活下去,可茫然四顧,憋悶又無力。
接連遭受打擊,老馬的身體早就不好了。
可緊接著,小兒子當年因沈昆的事,在國內尋不到對口的工作,不得不出國留學,再拚一把。長久滯留d國,終於畢業,在那邊尋了份兒工作。
一開始的打算,是會盡量協調,做有關兩國對外貿易的工作,有機會盡量迴家,然而那樣的工作並不好找,一年年下去,現實的吃喝拉撒打敗了理想,老三也已經是三十好幾,快要奔四的人。
結果國內與d國關係突然惡化,兩國通道被迫關閉,迴國成了遙遙無期的夢想。
他在那邊成家立業,最後終於下定決心,給家裏來信,他決定不再尋求迴國的機會,欲定居d國。
這一年,老馬已經七十,一手養大的三個孩子,老二在港城消香玉隕,他沒來得及見最後一麵。老三久居d國,此生難見。老大帶著智力殘缺的賀歲,滿世界尋失蹤的女兒,日子過的苦不堪言。
隻剩父女兩相依為命,日子一天天往過熬,哪怕看不到盡頭,心裏也算有個寄託。
可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總纏苦命人,此後第三年,老大外出尋找女兒的途中,遭遇車禍,當場身亡。
老馬作為親屬去認領屍體的時候,一口氣上不來,徹底倒下。
老馬的兩個哥哥把他接迴家照料,哥哥是心疼他的遭遇,兄弟幾個風裏來雨裏去,為對方擋過槍子兒,豁出過性命,有什麽說不開的,看不開的?
相比於那些住過牛棚,被逼瘋自殺的,他們一家還算幸運。兩兄長希望弟弟能往寬敞處想,或許他這輩子沒有夫妻緣,也沒有子女緣,但長兄如父,他可以跟著兄長一起生活,也可以送他去療養院,隻聽憑他喜歡。
二哥見弟弟不言語,又說老馬:
「你如今上了年紀,賀歲已經是快二十的小夥子了,智力不全,發起瘋來誰都敢打,你和賀歲一起生活並不方便,我做主把賀歲送去了療養院,費用我出,那裏有專業護工,你想他的話過去瞧瞧就行,方便的很。」
三哥見弟弟滿麵風霜,於心不忍,又說了對慕陽的安排:
「那孩子今年都十五了,前幾年沈家那邊聽聞消息,想接她去鄉下生活,鄉下環境閉塞,輿論對孩子的影響沒京市這麽大。你沒同意,孩子也不認爺爺奶奶那邊的親戚,我也就隨著你心意去了。
受到影響的不止老二,還有她的導師李教授。礙於李教授那邊關係夠強,自身實力又夠硬,這個領域暫時沒人能超越他老人家,因此受到的影響不算大。
可老馬一家就難了。
老馬有個做間諜的女婿,開陽有個間諜妹夫,來陽有個間諜姐夫。
老馬身上有戰功,在啤酒廠又常年身處一線,廠裏沒有過多為難他,隻委婉提醒,廠裏關鍵職位,比如財物,比如保衛科,這些地方老馬少去為妙。
老大開陽原本因為丟了一個孩子,工作又被調去後勤,很多人私下嘀咕她走後門。這一下子,有人幹脆往上寫舉報信,舉報馬開陽的妹夫是間諜,馬開陽憑什麽霸占著學校清閑又工資高的位置?
於是學校隻能把老大調去燒鍋爐。
對老三來陽而言,老三當年軍校體檢沒過,最後上了政法大學,苦學四年,頭髮掉了不少。
如今正是大四的關鍵時期,已經因此事找不到實習單位,更別說以後就業的事了,想從事這一行業,進法院,或是做律師,想都別想了。
與此同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都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
在外人看來,整個馬家是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以前老馬走出去,旁人看在馬師長的麵子上,對他客氣三分,既然他享受了那份待遇,就得承受相應後果。
二哥因此與電視台一把手的位置失之交臂,最後在二把手的位置上提前退下來。二嫂本身從事外交工作,也被迫迴國,去做婦女主任的工作。
三哥瞧著倒是受到的影響不算太大,可最後退下來時,也沒能把俊陽推上去,也沒能把俊陽丈夫往上扶一把,家裏出個間諜,終究是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這隻是表麵能看到的影響,那些看不到的,卻長久留存在幾家人心裏,並未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弭,反而愈演愈烈的傷痕,才是最折磨人的東西。
老二繼陽最終決定帶女兒去港城生活,在那裏找了份中學老師的工作,賺了錢就往家裏寄。即便秋東好幾次去信,表示家裏不缺錢,讓她照顧好自己,她也當沒看見。
她不知道怎麽麵對家人,怎麽彌補自己犯下的錯。
盡管所有人都在告訴她,不是她的錯,間諜長久潛伏在國內,對方一早盯上了她,沒有沈昆,也有王昆劉昆,她也是受害者。
可看著親人因此遭遇種種,她又如何能心安理得?
終其一生,老二再未踏足大陸半步,一日日活在痛苦折磨中,年紀輕輕鬱鬱而終。
十二歲的慕陽獨身一人帶著母親骨灰迴家,讓老馬再次體會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哀。
然而又能怨誰呢?怨沈昆?沈昆早已伏法。怨m國賊心不死?可他一介老叟能做些什麽?若真能怨誰倒是好了,一口怨氣撐著,人也能好好活下去,可茫然四顧,憋悶又無力。
接連遭受打擊,老馬的身體早就不好了。
可緊接著,小兒子當年因沈昆的事,在國內尋不到對口的工作,不得不出國留學,再拚一把。長久滯留d國,終於畢業,在那邊尋了份兒工作。
一開始的打算,是會盡量協調,做有關兩國對外貿易的工作,有機會盡量迴家,然而那樣的工作並不好找,一年年下去,現實的吃喝拉撒打敗了理想,老三也已經是三十好幾,快要奔四的人。
結果國內與d國關係突然惡化,兩國通道被迫關閉,迴國成了遙遙無期的夢想。
他在那邊成家立業,最後終於下定決心,給家裏來信,他決定不再尋求迴國的機會,欲定居d國。
這一年,老馬已經七十,一手養大的三個孩子,老二在港城消香玉隕,他沒來得及見最後一麵。老三久居d國,此生難見。老大帶著智力殘缺的賀歲,滿世界尋失蹤的女兒,日子過的苦不堪言。
隻剩父女兩相依為命,日子一天天往過熬,哪怕看不到盡頭,心裏也算有個寄託。
可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總纏苦命人,此後第三年,老大外出尋找女兒的途中,遭遇車禍,當場身亡。
老馬作為親屬去認領屍體的時候,一口氣上不來,徹底倒下。
老馬的兩個哥哥把他接迴家照料,哥哥是心疼他的遭遇,兄弟幾個風裏來雨裏去,為對方擋過槍子兒,豁出過性命,有什麽說不開的,看不開的?
相比於那些住過牛棚,被逼瘋自殺的,他們一家還算幸運。兩兄長希望弟弟能往寬敞處想,或許他這輩子沒有夫妻緣,也沒有子女緣,但長兄如父,他可以跟著兄長一起生活,也可以送他去療養院,隻聽憑他喜歡。
二哥見弟弟不言語,又說老馬:
「你如今上了年紀,賀歲已經是快二十的小夥子了,智力不全,發起瘋來誰都敢打,你和賀歲一起生活並不方便,我做主把賀歲送去了療養院,費用我出,那裏有專業護工,你想他的話過去瞧瞧就行,方便的很。」
三哥見弟弟滿麵風霜,於心不忍,又說了對慕陽的安排:
「那孩子今年都十五了,前幾年沈家那邊聽聞消息,想接她去鄉下生活,鄉下環境閉塞,輿論對孩子的影響沒京市這麽大。你沒同意,孩子也不認爺爺奶奶那邊的親戚,我也就隨著你心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