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俗話說,錢是人的膽,這話擱開陽身上其實沒毛病,若家裏經濟條件好,她的選擇自然會變得更從容。
所以,目前麵臨的主要問題,還是得想辦法掙錢。
然後,秋東就在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情況下,找廠領導去辦理停薪留職。
馮主任對秋東的選擇十分吃驚,如今社會上普遍停薪留職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主動,想下海撈金。第二是被動,廠裏效益不好,給員工發不出工資,一家子等著吃飯,隻能去外麵想辦法掙錢。
秋東瞧著哪頭都不沾呀!
馮主任親自給秋東泡了茶,茶葉在搪瓷缸子裏沉浮,他兩指夾著煙,給秋東也遞了一根,兩人吧嗒吧嗒抽了好一陣兒,氣氛到這兒,馮主任主動關心:
「是不是遇上什麽困難了?老馬呀,有困難你直接言語,咱們工人以廠為家,有問題大傢夥兒幫著想辦法解決,千萬別一個人悶在心裏!」
煙霧從秋東鼻孔噴出,讓他那張臉更添三分愁苦:
「主任哪,咱老兄弟,我跟你說實話,我媽一去,我心裏頭不得勁兒,憋得慌。整天擱家裏,不單孩子們瞧著憂心,我哥嫂也跟著懸心,搞得誰都沒法兒好好過日子。
這不,我一南邊兒的老戰友,幾十年交情了,打電話叫我上那邊散散心去。去多久我也說不好,聽說如今南邊兒發展的不錯,就當瞧新鮮了,要是能再給我三個孩子攢點家底,這輩子也就圓滿了。」
馮主任聽秋東話裏話外的意思,竟也起了下海撈金的想法,真真是驚的不輕。他倒沒覺得秋東是眼饞報紙上那些「萬元戶」,想錢想瘋了,秋東壓根兒不是那種人!
而是想到了另一個更加可怕的猜測:
「老馬呀,你跟我說實話,你身體究竟咋樣了?」
聽著像是快不行了,拚著最後一口氣給孩子掙家業呢。
秋東一噎,心道還挺會想,腦洞挺大,但我不能認:
「你瞧見了,挺好的,扛百來斤糧食不是問題。」
秋東越不承認,越發做實馮主任心底的猜測,他輕聲細語安撫道:
「停薪留職的事兒先不急,你是咱廠裏的功臣,迴頭組織開會,給你半年時間想清楚,若到時候你還堅持,再辦手續不遲。」
有個單位,最起碼生病住院的花銷,單位包了。
秋東琢磨著等他好端端的,健健康康的從南邊兒迴來,馮主任的腦補自然迎刃而解。
可馮主任琢磨的是,這事得和馬家那邊透個口風,要不然以老馬的為人,是不會主動告訴家裏的。迴頭馬家聽聞噩耗,得人仰馬翻。
就這樣,秋東出了馮主任辦公室,轉頭去火車站,乘火車一路南下。
等開陽姐弟在北海滑完冰迴家,見到爸爸留在桌上的紙條,隻稍微有點詫異,更多的是擔憂。
因為以前爸爸也經常留紙條外出,去各地探望戰友的家眷,開陽她們都習慣了。唯一不同的是,這迴爸爸的身體還沒徹底好,可能吃不消長路跋涉。
而另一頭,馮主任假借喝酒胃不舒服的名義,去醫院檢查,偶遇了代表單位去醫院探望戰友的周平。
周平,秋東三嫂,因傷退離一線後,在裝備部負責管理器械一塊兒,大小是個科長。以前去啤酒廠家屬院接送俊陽的時候,和馮主任打過幾次照麵。
這不,馮主任見著周平,站在走廊很客氣的寒暄了幾句,話題自然的扯到了秋東身上:
「我們單位也沒條件組織職工年年體檢,都是身上不舒服了自個兒往醫院來。老馬那人倔得很,身上不舒服,小問題就靠忍,不到實在忍不住,堅決不上醫院來。」
周平心道,其實她們這代從戰場下來的人,很多都是這種想法。不給國家添負擔,不給組織添麻煩,犧牲小家成全大家,或許現在的人覺得他們迂腐,可國家也正是因為有無數他們這樣迂腐的人,才有了今天的和平。
馮主任又道:
「老馬前幾天和我談停薪留職的事,說是要去南邊兒散心。我是知道他的,最不可能任性妄為,也不知這迴究竟是咋想的。」
等人走了,周平越琢磨越不對味兒,心下一咯噔,該不會是她想的那樣吧?否則馮主任好端端的,幹嘛說些有的沒的?
轉頭就借用醫院的電話給丈夫打過去,把方才的事細細說了。
老三聽的眼皮子直跳,他可比向來粗疏的妻子精明多了,一聽就明白人家在暗示什麽。當下便感覺不好了,捂著胸口道:
「四弟上一迴體檢是啥時候?他身體已經差到那種程度了?好好的人怎麽說不行就不行了?」
可轉念想想,他們這代人,戰場上沒少受傷,一到天陰下雨,就跟刀子刮似的,又有幾個長壽的?哪天睡下去起不來都是常事。
隻不過從沒想過這種事會落在老四身上。
老三叮囑妻子:
「這事先瞞著孩子,別在孩子跟前漏了口風,晚上我去二哥家一趟。」
周平掛了電話,心酸的厲害。好人不長命哪,賊老天不長眼!老四要真沒了,開陽姐弟得多可憐?
秋東完全不知道馮主任好心辦壞事。
他在老戰友的陪同下,於南邊兒見識了正在成長的特區,又去黃河路瞧了被那位盛恩頤公子一夜之間豪賭輸掉的,黃河路上百□□堂。
聽人說,那位由慈禧太後親自起名,宋家三姐妹母親做家庭教師,在萬千寵愛中長大的盛公子,晚年餓死在自家祠堂,還跟戰友一起唏噓兩句。
所以,目前麵臨的主要問題,還是得想辦法掙錢。
然後,秋東就在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情況下,找廠領導去辦理停薪留職。
馮主任對秋東的選擇十分吃驚,如今社會上普遍停薪留職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主動,想下海撈金。第二是被動,廠裏效益不好,給員工發不出工資,一家子等著吃飯,隻能去外麵想辦法掙錢。
秋東瞧著哪頭都不沾呀!
馮主任親自給秋東泡了茶,茶葉在搪瓷缸子裏沉浮,他兩指夾著煙,給秋東也遞了一根,兩人吧嗒吧嗒抽了好一陣兒,氣氛到這兒,馮主任主動關心:
「是不是遇上什麽困難了?老馬呀,有困難你直接言語,咱們工人以廠為家,有問題大傢夥兒幫著想辦法解決,千萬別一個人悶在心裏!」
煙霧從秋東鼻孔噴出,讓他那張臉更添三分愁苦:
「主任哪,咱老兄弟,我跟你說實話,我媽一去,我心裏頭不得勁兒,憋得慌。整天擱家裏,不單孩子們瞧著憂心,我哥嫂也跟著懸心,搞得誰都沒法兒好好過日子。
這不,我一南邊兒的老戰友,幾十年交情了,打電話叫我上那邊散散心去。去多久我也說不好,聽說如今南邊兒發展的不錯,就當瞧新鮮了,要是能再給我三個孩子攢點家底,這輩子也就圓滿了。」
馮主任聽秋東話裏話外的意思,竟也起了下海撈金的想法,真真是驚的不輕。他倒沒覺得秋東是眼饞報紙上那些「萬元戶」,想錢想瘋了,秋東壓根兒不是那種人!
而是想到了另一個更加可怕的猜測:
「老馬呀,你跟我說實話,你身體究竟咋樣了?」
聽著像是快不行了,拚著最後一口氣給孩子掙家業呢。
秋東一噎,心道還挺會想,腦洞挺大,但我不能認:
「你瞧見了,挺好的,扛百來斤糧食不是問題。」
秋東越不承認,越發做實馮主任心底的猜測,他輕聲細語安撫道:
「停薪留職的事兒先不急,你是咱廠裏的功臣,迴頭組織開會,給你半年時間想清楚,若到時候你還堅持,再辦手續不遲。」
有個單位,最起碼生病住院的花銷,單位包了。
秋東琢磨著等他好端端的,健健康康的從南邊兒迴來,馮主任的腦補自然迎刃而解。
可馮主任琢磨的是,這事得和馬家那邊透個口風,要不然以老馬的為人,是不會主動告訴家裏的。迴頭馬家聽聞噩耗,得人仰馬翻。
就這樣,秋東出了馮主任辦公室,轉頭去火車站,乘火車一路南下。
等開陽姐弟在北海滑完冰迴家,見到爸爸留在桌上的紙條,隻稍微有點詫異,更多的是擔憂。
因為以前爸爸也經常留紙條外出,去各地探望戰友的家眷,開陽她們都習慣了。唯一不同的是,這迴爸爸的身體還沒徹底好,可能吃不消長路跋涉。
而另一頭,馮主任假借喝酒胃不舒服的名義,去醫院檢查,偶遇了代表單位去醫院探望戰友的周平。
周平,秋東三嫂,因傷退離一線後,在裝備部負責管理器械一塊兒,大小是個科長。以前去啤酒廠家屬院接送俊陽的時候,和馮主任打過幾次照麵。
這不,馮主任見著周平,站在走廊很客氣的寒暄了幾句,話題自然的扯到了秋東身上:
「我們單位也沒條件組織職工年年體檢,都是身上不舒服了自個兒往醫院來。老馬那人倔得很,身上不舒服,小問題就靠忍,不到實在忍不住,堅決不上醫院來。」
周平心道,其實她們這代從戰場下來的人,很多都是這種想法。不給國家添負擔,不給組織添麻煩,犧牲小家成全大家,或許現在的人覺得他們迂腐,可國家也正是因為有無數他們這樣迂腐的人,才有了今天的和平。
馮主任又道:
「老馬前幾天和我談停薪留職的事,說是要去南邊兒散心。我是知道他的,最不可能任性妄為,也不知這迴究竟是咋想的。」
等人走了,周平越琢磨越不對味兒,心下一咯噔,該不會是她想的那樣吧?否則馮主任好端端的,幹嘛說些有的沒的?
轉頭就借用醫院的電話給丈夫打過去,把方才的事細細說了。
老三聽的眼皮子直跳,他可比向來粗疏的妻子精明多了,一聽就明白人家在暗示什麽。當下便感覺不好了,捂著胸口道:
「四弟上一迴體檢是啥時候?他身體已經差到那種程度了?好好的人怎麽說不行就不行了?」
可轉念想想,他們這代人,戰場上沒少受傷,一到天陰下雨,就跟刀子刮似的,又有幾個長壽的?哪天睡下去起不來都是常事。
隻不過從沒想過這種事會落在老四身上。
老三叮囑妻子:
「這事先瞞著孩子,別在孩子跟前漏了口風,晚上我去二哥家一趟。」
周平掛了電話,心酸的厲害。好人不長命哪,賊老天不長眼!老四要真沒了,開陽姐弟得多可憐?
秋東完全不知道馮主任好心辦壞事。
他在老戰友的陪同下,於南邊兒見識了正在成長的特區,又去黃河路瞧了被那位盛恩頤公子一夜之間豪賭輸掉的,黃河路上百□□堂。
聽人說,那位由慈禧太後親自起名,宋家三姐妹母親做家庭教師,在萬千寵愛中長大的盛公子,晚年餓死在自家祠堂,還跟戰友一起唏噓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