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費久沉拳頭緊握,恨恨的砸在桌上,咬牙道:
「烏城至今聯繫不上,怕是也兇多吉少,你說他平日多貪生怕死,為何這迴偏偏往戰場上湊?太子殿下都沒攔住!」
其實兩人都清楚,烏城不主動與他們聯繫,最大的可能是已經死在白虎城戰場上,與無數犧牲的將士一起被掩埋,從此再不見天日。
樂重恩麵容憔悴,臉上的表情奇怪的像個突然被人拋棄的流浪漢,他已經兩天水米未進,開口時也沒什麽力氣:
「陛下的國書送去,狄人那邊怎麽迴?」
費久沉正是在家聽了這個消息才坐不住找樂重恩的:
「那邊以敬重殿下年少英雄,想多親近殿下幾分為由,拒絕歸還殿下遺骸。」
「宮裏怎麽說?」
「王後親自發話,二殿下屍骨一日未歸朝,一日不下葬。」
兩人又沉默了,這迴的沉默帶了深深的無力和恥辱,好似將過去十幾年的少年意氣,一夕間全部磨沒了。
過了好半晌,費久沉道:
「先想辦法把殿下的屍首帶迴來,在全是狄人的地方,他怕是睡的不安穩。朝廷做不到,咱們自己想辦法。」
就讓殿下一手建立的馬球場為殿下做最後一件事吧。
理智上他們都知道秋東已經死了,但感情上總不願意相信這是事實。
秋東此前叫人買了那麽多糧食,做了那麽多準備,他們以為有一天秋東會忍無可忍,然後直接舉兵造反,幹翻老皇帝。
而他們其實早就做好了跟隨秋東,一起和老皇帝對著幹的準備。
誰知道二殿下竟然選擇了坦然赴死。
二殿下是自己想去死,要不然他有無數種法子能不去那個戰場。
兩人沒說之後的事,因為秋東留下的攤子實在太大了,他們得和太子,甚至是和王後商議過後,才能決定。
他們心裏隱約有一個想法,不想讓秋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馬球場就這麽散了,他們得讓秋東的意誌得以傳承。
或許他們可以先從給秋東報個仇開始,那爛透了的朝廷已經早早指望不上了。為他們心目中認定的主君報仇之事,就交給他們吧。
還有他們的摯友烏城,別看他們平時嘴上嚷嚷的厲害,其實私底下關係比親兄弟還好。
對兩人而言,是一下子失去了兩個摯友。
目光對視之間,完全明白了對方的想法。
「找時間仔細聊聊吧,烏城不在了,杜恆不能少。」
聊聊怎麽在朝中站穩位置,怎麽將直接或間接導致二殿下身亡的人一個個全部揪出來除掉,聊聊怎麽才能手刃狄人首級,讓二殿下在酒泉之下得以瞑目。
即便要為此付出終生的努力也無怨無悔,因為有些人的出現,就是值得旁人這樣做。
而此時的東宮內,太子一身素淨的白衣準備去見王後,一出門,內侍便驚唿出聲:
「殿,殿下,您的頭髮!」
頭髮根部新長出來的已然全白。
眾所周知,人的頭髮不可能一下子全白,隻能從新長出來的部分慢慢變白。
太子不在意的擺手:
「走吧,別讓母後等急了。」
自打阿母聽聞了那日父皇在摘星樓裏說的話之後,便去摘星樓與父皇大吵了一架,倆人也不知具體說了什麽,母後親手繳了一綹頭髮交給陛下。
割發斷情。
自此她與陛下之間往日種種,夫妻情分,互相扶持,生死交託,徹底成為過往。
之後,陛下是陛下,王後是王後,僅此而已。
因為對王後而言,秋東是她一手照顧大的孩子,和親生的沒差別,皇帝所作種種,親手殺死了她的孩子,這是讓王後永遠都無法原諒的事情。
那天後,王後就曾經交代過太子:
「我與他,生不相見,死不往來。我走我的黃泉路,他走他的長生道,百年後不要將我們葬在一起。」
雖然王後這些日子一直都表現的很堅強,在太子昏迷的那些時日,她一個人將裏裏外外撐起來,做的遊刃有餘。
但太子知道阿母心裏的難過,因為他們對秋東的感情一樣深厚。每日不過去瞧瞧,太子心裏總不踏實,他身邊的親人越來越少,不論失去哪一個都會讓他痛苦。
掩起心裏的悲傷,深吸口氣,太子朝著阿母的甘泉宮走去。
忽然就覺得今兒的日頭特別耀目,刺的他睜不開眼。
有人覺得日頭耀眼,便有人覺得一切都剛剛好。
天氣很好,清風很好,心情很好,就連躺在床上麵色越來越紅潤的烏城瞧著也很好。
誰都想不到,秋東此時就在距離白虎城不到八十裏的一座山寨。
寨子從外頭瞧著並不顯眼,可一旦走進的話就會發現裏頭別有洞天。
生活區訓練區分得清清楚楚,每一處要塞都有士兵巡邏,士兵們身穿黑衣黑甲,紀律嚴明,行走間雙目如電,好似被他們盯上的獵物,即便不死不休也要得到個結果。
如果有懂行的看了,就會發現寨子裏處處都是機關,士兵們走的路線也很有講究,若陌生人無端闖進來,非死即傷。
防禦等級高到可怕。
可以說這處是秋東的秘密基地,也是秋東的底牌,就連費久沉和樂重恩都不知道的地方。
不過從今往後,要多一個烏城了。
「烏城至今聯繫不上,怕是也兇多吉少,你說他平日多貪生怕死,為何這迴偏偏往戰場上湊?太子殿下都沒攔住!」
其實兩人都清楚,烏城不主動與他們聯繫,最大的可能是已經死在白虎城戰場上,與無數犧牲的將士一起被掩埋,從此再不見天日。
樂重恩麵容憔悴,臉上的表情奇怪的像個突然被人拋棄的流浪漢,他已經兩天水米未進,開口時也沒什麽力氣:
「陛下的國書送去,狄人那邊怎麽迴?」
費久沉正是在家聽了這個消息才坐不住找樂重恩的:
「那邊以敬重殿下年少英雄,想多親近殿下幾分為由,拒絕歸還殿下遺骸。」
「宮裏怎麽說?」
「王後親自發話,二殿下屍骨一日未歸朝,一日不下葬。」
兩人又沉默了,這迴的沉默帶了深深的無力和恥辱,好似將過去十幾年的少年意氣,一夕間全部磨沒了。
過了好半晌,費久沉道:
「先想辦法把殿下的屍首帶迴來,在全是狄人的地方,他怕是睡的不安穩。朝廷做不到,咱們自己想辦法。」
就讓殿下一手建立的馬球場為殿下做最後一件事吧。
理智上他們都知道秋東已經死了,但感情上總不願意相信這是事實。
秋東此前叫人買了那麽多糧食,做了那麽多準備,他們以為有一天秋東會忍無可忍,然後直接舉兵造反,幹翻老皇帝。
而他們其實早就做好了跟隨秋東,一起和老皇帝對著幹的準備。
誰知道二殿下竟然選擇了坦然赴死。
二殿下是自己想去死,要不然他有無數種法子能不去那個戰場。
兩人沒說之後的事,因為秋東留下的攤子實在太大了,他們得和太子,甚至是和王後商議過後,才能決定。
他們心裏隱約有一個想法,不想讓秋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馬球場就這麽散了,他們得讓秋東的意誌得以傳承。
或許他們可以先從給秋東報個仇開始,那爛透了的朝廷已經早早指望不上了。為他們心目中認定的主君報仇之事,就交給他們吧。
還有他們的摯友烏城,別看他們平時嘴上嚷嚷的厲害,其實私底下關係比親兄弟還好。
對兩人而言,是一下子失去了兩個摯友。
目光對視之間,完全明白了對方的想法。
「找時間仔細聊聊吧,烏城不在了,杜恆不能少。」
聊聊怎麽在朝中站穩位置,怎麽將直接或間接導致二殿下身亡的人一個個全部揪出來除掉,聊聊怎麽才能手刃狄人首級,讓二殿下在酒泉之下得以瞑目。
即便要為此付出終生的努力也無怨無悔,因為有些人的出現,就是值得旁人這樣做。
而此時的東宮內,太子一身素淨的白衣準備去見王後,一出門,內侍便驚唿出聲:
「殿,殿下,您的頭髮!」
頭髮根部新長出來的已然全白。
眾所周知,人的頭髮不可能一下子全白,隻能從新長出來的部分慢慢變白。
太子不在意的擺手:
「走吧,別讓母後等急了。」
自打阿母聽聞了那日父皇在摘星樓裏說的話之後,便去摘星樓與父皇大吵了一架,倆人也不知具體說了什麽,母後親手繳了一綹頭髮交給陛下。
割發斷情。
自此她與陛下之間往日種種,夫妻情分,互相扶持,生死交託,徹底成為過往。
之後,陛下是陛下,王後是王後,僅此而已。
因為對王後而言,秋東是她一手照顧大的孩子,和親生的沒差別,皇帝所作種種,親手殺死了她的孩子,這是讓王後永遠都無法原諒的事情。
那天後,王後就曾經交代過太子:
「我與他,生不相見,死不往來。我走我的黃泉路,他走他的長生道,百年後不要將我們葬在一起。」
雖然王後這些日子一直都表現的很堅強,在太子昏迷的那些時日,她一個人將裏裏外外撐起來,做的遊刃有餘。
但太子知道阿母心裏的難過,因為他們對秋東的感情一樣深厚。每日不過去瞧瞧,太子心裏總不踏實,他身邊的親人越來越少,不論失去哪一個都會讓他痛苦。
掩起心裏的悲傷,深吸口氣,太子朝著阿母的甘泉宮走去。
忽然就覺得今兒的日頭特別耀目,刺的他睜不開眼。
有人覺得日頭耀眼,便有人覺得一切都剛剛好。
天氣很好,清風很好,心情很好,就連躺在床上麵色越來越紅潤的烏城瞧著也很好。
誰都想不到,秋東此時就在距離白虎城不到八十裏的一座山寨。
寨子從外頭瞧著並不顯眼,可一旦走進的話就會發現裏頭別有洞天。
生活區訓練區分得清清楚楚,每一處要塞都有士兵巡邏,士兵們身穿黑衣黑甲,紀律嚴明,行走間雙目如電,好似被他們盯上的獵物,即便不死不休也要得到個結果。
如果有懂行的看了,就會發現寨子裏處處都是機關,士兵們走的路線也很有講究,若陌生人無端闖進來,非死即傷。
防禦等級高到可怕。
可以說這處是秋東的秘密基地,也是秋東的底牌,就連費久沉和樂重恩都不知道的地方。
不過從今往後,要多一個烏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