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甚至不少人對此的評價是:
「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且由二殿下去吧。」
此時招惹一個瘋子,被咬上一口劃不來的。
於是許家之事,求告無門,隻能自認倒黴。
直至有消息傳來,說秋東帶著欽差隊伍出了豐都城,前往江南,許家人才在心底狠狠地鬆了口氣,並暢快的祈禱秋東快點倒黴。
如今的欽差出行,得走官道,有固定的儀仗隊,其中單是對旗、對鑼、對牌、對傘、對扇、金瓜、月斧、朝天鐙,就有專門負責的幾十人。*
還不包括零零碎碎伺候梳洗的,趕車的,做飯的,採買的,管理行禮的,拉拉雜雜少說上百人。
所以理論上,秋東這趟出門可謂是聲勢浩蕩。且皇帝為了砸實此事,特意讓用了最高規格的儀仗隊,馮如海那邊怕秋東跑路,沿途驛站專門派人迎接,隊伍就更加龐大了。
不可否認,這其中還有監視秋東,避免他中途跑路的意思。
索性秋東從頭至尾也沒想過逃跑,甚至有模有樣的讓人放出消息,逐步變賣各處馬球場。
那麽大產業並非說賣就能賣掉的,因此各方給足了他時間,叫他一路慢悠悠晃蕩,誰也沒催他分毫。
甚至為了防止秋東脾氣暴躁途中找茬,一路上小心翼翼全方位力求把人伺候的舒舒服服。
待遇比宮裏的皇帝也不差什麽。
說實話,秋東長這麽大,第一迴感受到頂級的出行享受。那是真隻有享受,沒有煩惱。
寬大的猶如房車的馬車內,秋東揮退為他捏肩捶腿的內侍,舒服的攤成一張餅,問同樣非常愉快的樂重恩:
「都安排下去了?」
樂重恩點頭:
「您放心,費久沉親自去盯著,保證不會出一絲差錯。」
為了這一日,他們已經準備大半年,勢必要一擊即中。想當初殿下提出這個計劃時,他們的震驚以及不可思議,夾雜著不可言說的興奮,如今都要實現了。
跟著殿下這兩年,比過去十八年過的都刺激。
打過土匪,流過血淚,帶過兵,做過糧商,做過馬販子,給官府塞過探子,一不注意生意做到了鄰國,如今又要去做土匪了。
整個豐都城都被二殿下表現出來的有勇無謀行事粗暴給騙了,誰能想到他心思深到這種地步了呢,連皇帝陛下的一舉一動都算計在內。
幸虧二殿下他誌不在天下,否則皇室怕是要上演兄弟相爭的戲碼了。
秋東不曉得樂重恩腦袋瓜子裏都在琢磨什麽,閑聊似的問:
「搶起來了吧?」
樂重恩迴過神,輕哼一聲:
「可不是!之前那些人還想著聯合起來壓價,讓咱們血本無歸呢,結果略施小計,他們就散成一盤,為了爭奪各地馬球場的歸屬權,大打出手,狗腦子都打出來了。」
秋東伸個懶腰,沒骨頭似的道:
「吊著,還不夠熱鬧。」
至於什麽時候才夠熱鬧,當然是他從江南道接手稅銀返京之時啦。
「好好歇著吧,也就這幾日功夫了,迴京的路上可不太平。」
可不嘛,這一路上連會喘氣的老鼠都被提前清繳一空,安全絕對有保障。
別說秋東隻整日在欽差隊伍可見範圍內活動,就是他突發奇想,想進山打個獵,下海遊個泳,都能提前給他清場。
「南邊兒傳來消息,馮如海病了。重病在床,驚動了整個江南的杏林高手都沒治好。」
說起這事,樂重恩沒忍住笑出了聲。
這病的可真及時,明顯是聽聞了二殿下在豐都城的所作所為,提前躲了起來,避免和二殿下正麵相交,然後被二殿下給當成出氣筒。
畢竟誰都知道,二殿下吃了如此大啞巴虧,在皇帝身上討不迴,就隻能在馮如海身上找補了。
秋東嗤笑一聲,把一瓣兒橘子塞進嘴裏,含糊不清道:
「且瞧瞧馮大人要如何唱這齣戲吧。」
事實上,馮如海是真愁。
才三月天硬是全身上火,每日三碗黃連水灌下去還不頂用,躲在涼亭裏被大夫針灸,嘴裏哎喲哎喲叫喚頭暈。
從這點上來講,他也不算裝病。
還要忍著一睜開眼就天旋地轉的痛苦,問下仆:
「欽差大人一行人到哪裏了?」
這種對話每日至少上演幾十遍,下仆熟練道:
「再有一日路程便可抵達安州城。」
嘶,馮如海感覺腦殼兒更疼了。
他並不想這個時候和二殿下發生衝突,因為他深刻的明白,眼下皇帝隻想要銀子,為了二殿下手裏的銀子,皇帝甚至可以看著二殿下要了他馮如海的性命而隱忍不發。
當年的他在整個江南道有多囂張,如今的二殿下也可以。
馮如海知道他是皇帝手裏的一把刀,他才是整個天下最盼望皇帝能長命百歲,甚至長生不老之人。一旦皇帝倒下,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因此,這些年他暗中轉移財產,將沒暴露在人前的孩子遠遠安排走,為的就是給他老馮家留一條根。
至於家中親眷,遲早要跟著他一起倒黴的,他是丁點兒都不約束他們,想花錢就花,想要女人就要,能滿足的他盡量滿足,提前享受了世間頂級快樂,死了也不虧。
可這會兒他是真不想死啊!
「衛牧呢?都安排妥當了嗎?」馮如海虛弱問。
「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且由二殿下去吧。」
此時招惹一個瘋子,被咬上一口劃不來的。
於是許家之事,求告無門,隻能自認倒黴。
直至有消息傳來,說秋東帶著欽差隊伍出了豐都城,前往江南,許家人才在心底狠狠地鬆了口氣,並暢快的祈禱秋東快點倒黴。
如今的欽差出行,得走官道,有固定的儀仗隊,其中單是對旗、對鑼、對牌、對傘、對扇、金瓜、月斧、朝天鐙,就有專門負責的幾十人。*
還不包括零零碎碎伺候梳洗的,趕車的,做飯的,採買的,管理行禮的,拉拉雜雜少說上百人。
所以理論上,秋東這趟出門可謂是聲勢浩蕩。且皇帝為了砸實此事,特意讓用了最高規格的儀仗隊,馮如海那邊怕秋東跑路,沿途驛站專門派人迎接,隊伍就更加龐大了。
不可否認,這其中還有監視秋東,避免他中途跑路的意思。
索性秋東從頭至尾也沒想過逃跑,甚至有模有樣的讓人放出消息,逐步變賣各處馬球場。
那麽大產業並非說賣就能賣掉的,因此各方給足了他時間,叫他一路慢悠悠晃蕩,誰也沒催他分毫。
甚至為了防止秋東脾氣暴躁途中找茬,一路上小心翼翼全方位力求把人伺候的舒舒服服。
待遇比宮裏的皇帝也不差什麽。
說實話,秋東長這麽大,第一迴感受到頂級的出行享受。那是真隻有享受,沒有煩惱。
寬大的猶如房車的馬車內,秋東揮退為他捏肩捶腿的內侍,舒服的攤成一張餅,問同樣非常愉快的樂重恩:
「都安排下去了?」
樂重恩點頭:
「您放心,費久沉親自去盯著,保證不會出一絲差錯。」
為了這一日,他們已經準備大半年,勢必要一擊即中。想當初殿下提出這個計劃時,他們的震驚以及不可思議,夾雜著不可言說的興奮,如今都要實現了。
跟著殿下這兩年,比過去十八年過的都刺激。
打過土匪,流過血淚,帶過兵,做過糧商,做過馬販子,給官府塞過探子,一不注意生意做到了鄰國,如今又要去做土匪了。
整個豐都城都被二殿下表現出來的有勇無謀行事粗暴給騙了,誰能想到他心思深到這種地步了呢,連皇帝陛下的一舉一動都算計在內。
幸虧二殿下他誌不在天下,否則皇室怕是要上演兄弟相爭的戲碼了。
秋東不曉得樂重恩腦袋瓜子裏都在琢磨什麽,閑聊似的問:
「搶起來了吧?」
樂重恩迴過神,輕哼一聲:
「可不是!之前那些人還想著聯合起來壓價,讓咱們血本無歸呢,結果略施小計,他們就散成一盤,為了爭奪各地馬球場的歸屬權,大打出手,狗腦子都打出來了。」
秋東伸個懶腰,沒骨頭似的道:
「吊著,還不夠熱鬧。」
至於什麽時候才夠熱鬧,當然是他從江南道接手稅銀返京之時啦。
「好好歇著吧,也就這幾日功夫了,迴京的路上可不太平。」
可不嘛,這一路上連會喘氣的老鼠都被提前清繳一空,安全絕對有保障。
別說秋東隻整日在欽差隊伍可見範圍內活動,就是他突發奇想,想進山打個獵,下海遊個泳,都能提前給他清場。
「南邊兒傳來消息,馮如海病了。重病在床,驚動了整個江南的杏林高手都沒治好。」
說起這事,樂重恩沒忍住笑出了聲。
這病的可真及時,明顯是聽聞了二殿下在豐都城的所作所為,提前躲了起來,避免和二殿下正麵相交,然後被二殿下給當成出氣筒。
畢竟誰都知道,二殿下吃了如此大啞巴虧,在皇帝身上討不迴,就隻能在馮如海身上找補了。
秋東嗤笑一聲,把一瓣兒橘子塞進嘴裏,含糊不清道:
「且瞧瞧馮大人要如何唱這齣戲吧。」
事實上,馮如海是真愁。
才三月天硬是全身上火,每日三碗黃連水灌下去還不頂用,躲在涼亭裏被大夫針灸,嘴裏哎喲哎喲叫喚頭暈。
從這點上來講,他也不算裝病。
還要忍著一睜開眼就天旋地轉的痛苦,問下仆:
「欽差大人一行人到哪裏了?」
這種對話每日至少上演幾十遍,下仆熟練道:
「再有一日路程便可抵達安州城。」
嘶,馮如海感覺腦殼兒更疼了。
他並不想這個時候和二殿下發生衝突,因為他深刻的明白,眼下皇帝隻想要銀子,為了二殿下手裏的銀子,皇帝甚至可以看著二殿下要了他馮如海的性命而隱忍不發。
當年的他在整個江南道有多囂張,如今的二殿下也可以。
馮如海知道他是皇帝手裏的一把刀,他才是整個天下最盼望皇帝能長命百歲,甚至長生不老之人。一旦皇帝倒下,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因此,這些年他暗中轉移財產,將沒暴露在人前的孩子遠遠安排走,為的就是給他老馮家留一條根。
至於家中親眷,遲早要跟著他一起倒黴的,他是丁點兒都不約束他們,想花錢就花,想要女人就要,能滿足的他盡量滿足,提前享受了世間頂級快樂,死了也不虧。
可這會兒他是真不想死啊!
「衛牧呢?都安排妥當了嗎?」馮如海虛弱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