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好的大人啊,就是命不好,沒遇著欣賞他的明君!
他可得叫下麵抓緊點,不能叫大人在濟州那地方於吃喝上受委屈。
事實上,秋東一次次被貶,一次次迴中央,他樂在其中。
反正他有功勞傍身,有夏家做後盾,玩兒脫了大不了被貶一貶,於性命無礙,用那誰的一句話來講——
我還會迴來的!
在濟州的第二年,他從出海的漁民手中發現土豆並大力培育,歷經兩年,土豆豐收,畝產千斤,耐寒耐旱,可做主食可做菜,摺子送去京城,朝臣譁然。
陛下再次忘了那些年被秋東氣的肝兒疼的痛苦經歷,一紙詔令,藍大人重迴中央。
然而叫人意外的是,此次陛下出手竟然格外大氣,在秋東迴京當日,直接給了秋東一個「稷康伯」的爵位,賞賜伯府一座。
同時令秋東為太子太傅。
大有讓秋東可著太子霍霍,別照著他一個老人家重拳出擊的意思。
秋東欣然領命,覺得欺負小孩子可比對上糟老頭子有意思多了。
這不,感情嘛,欺負著欺負著就出來了,太子還會恭恭敬敬喚他老師,向他請教朝政呢。
要是太子不會經常盯著他起了毛邊兒的衣領和袖口瞧,然後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就更好了。
又兩年,陛下駕崩,太子登基。
一朝天子一朝臣,秋東成功升級為內閣學士,彎道超車,頂替了柳如柳大人,成為並州係官員在朝的領軍人物。
彼時小夏大人牢牢占據吏部尚書的位置,這對表兄弟雙雙身居高位,齊心協力,發起了一係列改革,讓大周朝走上更繁榮的時代。
時年,秋東三十有七,是他進入內閣的第一個年頭。
大過年的,正在他的伯府裏和表哥吃酒,不得不說表哥是真比當爹的還操心,每年例行一問:
「婚姻大事你究竟做何打算?藍將軍那邊都快急的上吊了!當年你匆匆去藍家祠堂祭個祖,完成儀式就趕著去做你的縣令,藍家原以為還有很多時間和你慢慢相處,沒成想這些你起起落落,壓根兒沒定數。
藍將軍在你跟前甚麽都說好,暗地裏都快將烏家那兩口子恨死了,封家也沒得了好,聽說這些年過的很是落魄,比打迴原形還慘。
就連封固業那小子也寫信來問,是不是當初的事給你落下了甚麽心理問題,叫你萬萬不可諱疾忌醫。」
秋東雙手攏在袖中,望著天上明月,話未出口先是一團霧氣將人麵龐籠罩看不清表情:
「我這樣,孑然一身挺好的。我在藍家族裏瞧中了一個孩子,當初外祖父臨終前帶去給他老人家瞧過,之後那孩子代我在外祖母身邊盡孝,直至將老人家送走。
初三是個好日子,屆時我在家裏擺幾桌,請親朋好友上門做個見證,您也來。」
小夏大人不愛聽這話,在他眼裏小表弟娶公主都使得,什麽叫「我這樣的」?這樣年輕有為,還是這樣潔身自好?這樣一心為公,還是這樣才華橫溢?
正想念叨幾句,管家忽然來報,說是陛下命人送來賞賜。
秋東一瞧,五匹上好的綢緞,兩身從裏到外的衣裳,兩雙內廷特製的官靴,並金鑲玉腰帶,各種材質發冠兩套,腰間配套的荷包,出門要用的帕子,零零總總,很有玩兒換裝遊戲的感覺。
內侍笑的討巧:
「陛下知道您一向節儉,這些是他作為學生孝敬您的。陛下還說了,您往後的換季衣裳他全包了,望您待自個兒仔細些,好長長久久的為大周分憂,為陛下分憂呢。」
內侍走了,氣的小夏大人酒也不喝了,指著秋東好一通數落:
「我給你每月提供的吃喝花用比皇子還多一半兒,我兒子都沒你這待遇,若不是我實在生不出你這般大的兒子,我媳婦兒都懷疑咱兩之間有血緣關係了!
什麽綾羅綢緞麻布棉衣的衣裳沒叫人給你做過?偏你毛病太多,非說新衣裳磨的你脖子手腕疼,隻喜歡那兩套穿出毛邊兒的。
連陛下都知道你『節儉』了,成高那頭指定快得了消息,要寫信罵我小氣了!
豁,成高如今做了知州,對你的崇拜如滔滔江水,可不把我這個堂兄放在眼裏嘍,張嘴閉嘴都是你如何厲害,我都要被他磨的沒脾氣了!」
秋東笑而不語。
當他不知道他那「節儉」名聲背後有小表哥的推波助瀾?每迴有人說他奢侈無度的時候,小表哥就跳出來嚷嚷:
「知道我表弟一件普通棉布衣裳穿幾年嗎?知道我表弟家中總共才幾個僕從嗎?知道他從不花錢參與鶯歌燕舞的場所嗎?如此簡樸的人,吃點合口的你們都有意見,是想叫他吃糠咽菜才行?」
夏家人,自上至下,傲嬌的很,口嫌體正直。
要秋東說,他這輩子遇到過的爹,從不負責任的穀陶到自私自利的烏植,再到小心翼翼捧著他的藍將軍,都沒有小表哥為他操心的多。
不是藍將軍不好,實在是小表哥太好了。
好到他年紀輕輕,就偶爾開始幻想,下輩子,他想要這麽一個爹,親爹。
府裏他領養迴來的孩子正帶小廝放炮仗,眼前一片熱鬧,街上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府門口有附近百姓紮堆送來了年夜菜,鬧鬧騰騰中,迎來了羲和二年。
屬於藍秋東的時代,緩緩拉開了序幕。
他可得叫下麵抓緊點,不能叫大人在濟州那地方於吃喝上受委屈。
事實上,秋東一次次被貶,一次次迴中央,他樂在其中。
反正他有功勞傍身,有夏家做後盾,玩兒脫了大不了被貶一貶,於性命無礙,用那誰的一句話來講——
我還會迴來的!
在濟州的第二年,他從出海的漁民手中發現土豆並大力培育,歷經兩年,土豆豐收,畝產千斤,耐寒耐旱,可做主食可做菜,摺子送去京城,朝臣譁然。
陛下再次忘了那些年被秋東氣的肝兒疼的痛苦經歷,一紙詔令,藍大人重迴中央。
然而叫人意外的是,此次陛下出手竟然格外大氣,在秋東迴京當日,直接給了秋東一個「稷康伯」的爵位,賞賜伯府一座。
同時令秋東為太子太傅。
大有讓秋東可著太子霍霍,別照著他一個老人家重拳出擊的意思。
秋東欣然領命,覺得欺負小孩子可比對上糟老頭子有意思多了。
這不,感情嘛,欺負著欺負著就出來了,太子還會恭恭敬敬喚他老師,向他請教朝政呢。
要是太子不會經常盯著他起了毛邊兒的衣領和袖口瞧,然後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就更好了。
又兩年,陛下駕崩,太子登基。
一朝天子一朝臣,秋東成功升級為內閣學士,彎道超車,頂替了柳如柳大人,成為並州係官員在朝的領軍人物。
彼時小夏大人牢牢占據吏部尚書的位置,這對表兄弟雙雙身居高位,齊心協力,發起了一係列改革,讓大周朝走上更繁榮的時代。
時年,秋東三十有七,是他進入內閣的第一個年頭。
大過年的,正在他的伯府裏和表哥吃酒,不得不說表哥是真比當爹的還操心,每年例行一問:
「婚姻大事你究竟做何打算?藍將軍那邊都快急的上吊了!當年你匆匆去藍家祠堂祭個祖,完成儀式就趕著去做你的縣令,藍家原以為還有很多時間和你慢慢相處,沒成想這些你起起落落,壓根兒沒定數。
藍將軍在你跟前甚麽都說好,暗地裏都快將烏家那兩口子恨死了,封家也沒得了好,聽說這些年過的很是落魄,比打迴原形還慘。
就連封固業那小子也寫信來問,是不是當初的事給你落下了甚麽心理問題,叫你萬萬不可諱疾忌醫。」
秋東雙手攏在袖中,望著天上明月,話未出口先是一團霧氣將人麵龐籠罩看不清表情:
「我這樣,孑然一身挺好的。我在藍家族裏瞧中了一個孩子,當初外祖父臨終前帶去給他老人家瞧過,之後那孩子代我在外祖母身邊盡孝,直至將老人家送走。
初三是個好日子,屆時我在家裏擺幾桌,請親朋好友上門做個見證,您也來。」
小夏大人不愛聽這話,在他眼裏小表弟娶公主都使得,什麽叫「我這樣的」?這樣年輕有為,還是這樣潔身自好?這樣一心為公,還是這樣才華橫溢?
正想念叨幾句,管家忽然來報,說是陛下命人送來賞賜。
秋東一瞧,五匹上好的綢緞,兩身從裏到外的衣裳,兩雙內廷特製的官靴,並金鑲玉腰帶,各種材質發冠兩套,腰間配套的荷包,出門要用的帕子,零零總總,很有玩兒換裝遊戲的感覺。
內侍笑的討巧:
「陛下知道您一向節儉,這些是他作為學生孝敬您的。陛下還說了,您往後的換季衣裳他全包了,望您待自個兒仔細些,好長長久久的為大周分憂,為陛下分憂呢。」
內侍走了,氣的小夏大人酒也不喝了,指著秋東好一通數落:
「我給你每月提供的吃喝花用比皇子還多一半兒,我兒子都沒你這待遇,若不是我實在生不出你這般大的兒子,我媳婦兒都懷疑咱兩之間有血緣關係了!
什麽綾羅綢緞麻布棉衣的衣裳沒叫人給你做過?偏你毛病太多,非說新衣裳磨的你脖子手腕疼,隻喜歡那兩套穿出毛邊兒的。
連陛下都知道你『節儉』了,成高那頭指定快得了消息,要寫信罵我小氣了!
豁,成高如今做了知州,對你的崇拜如滔滔江水,可不把我這個堂兄放在眼裏嘍,張嘴閉嘴都是你如何厲害,我都要被他磨的沒脾氣了!」
秋東笑而不語。
當他不知道他那「節儉」名聲背後有小表哥的推波助瀾?每迴有人說他奢侈無度的時候,小表哥就跳出來嚷嚷:
「知道我表弟一件普通棉布衣裳穿幾年嗎?知道我表弟家中總共才幾個僕從嗎?知道他從不花錢參與鶯歌燕舞的場所嗎?如此簡樸的人,吃點合口的你們都有意見,是想叫他吃糠咽菜才行?」
夏家人,自上至下,傲嬌的很,口嫌體正直。
要秋東說,他這輩子遇到過的爹,從不負責任的穀陶到自私自利的烏植,再到小心翼翼捧著他的藍將軍,都沒有小表哥為他操心的多。
不是藍將軍不好,實在是小表哥太好了。
好到他年紀輕輕,就偶爾開始幻想,下輩子,他想要這麽一個爹,親爹。
府裏他領養迴來的孩子正帶小廝放炮仗,眼前一片熱鬧,街上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府門口有附近百姓紮堆送來了年夜菜,鬧鬧騰騰中,迎來了羲和二年。
屬於藍秋東的時代,緩緩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