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管怎麽說,夏大人這樣年輕的狀元,對眼下的考生而言,都是「考神」般的存在。
秋東本以為他和這位夏大人之間僅有考場裏被對方多瞅幾眼考卷的緣分,今兒踏出貢院大門,便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的結局。
誰知他在等待院試出結果的第三天,照例去天橋底下擺攤時,意外迎來了衣著低調,隻帶了一名小廝出行的對方。
對方安靜在秋東對麵落座,並未言語,似是盯著秋東的臉發呆,又似透過他在看什麽人,察覺秋東用疑惑的視線打量他,便露出溫和的笑,主動開口:
「我觀你府試途中於草紙上寫的答案精幹有力,有理有據,進退得當,卻不知為何謄抄在考卷上時殘缺了一二分,讓原本堪稱完美的答卷多了些許遺憾?」
秋東擱下手裏正練習的一篇八股文,絲毫沒有被考官抓包的慌亂,眼神平靜的對上對方探尋的視線。
「大人以為呢?」
夏成墨沒迴答,反問:
「我聽說了你的身世,奴役子能走到這一步,努力,天賦,運氣,缺一不可,很不容易。所以你是自願的嗎?」
「自然。」
夏大人觀秋東神色坦然,並未有被人脅迫的不情願表情,心下有幾分明悟,憐惜對方才華,從小廝手中接過一封信擱在桌上:
「我觀你行文思維活躍,唯獨欠缺係統整體性的學習,此弊端如今不顯,但日後對你的影響遠超你想像,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秋東垂眸,看著被夏大人用手蓋住的信封,點點頭。
別的不說,通過這兩迴考試他已經察覺出來了,本朝開國以來實行過哪些政策,哪些成功了,為何成功的,由誰主持的,誰在後麵推動,哪個利益集團由此占據上風,產生了何種利弊,至今仍發揮著何等作用等等,這些東西沒有任何一本書裏會記載。
府試涉及到這方麵的內容,他有辦法巧妙避開,但到後麵的會試殿試,就不是避而不談能解決問題的。
夏大人見他真的明白,又將信往秋東跟前推了推:
「這是並州書院的舉薦信,待院試之後去書院安穩讀幾年書,於你而言有百利無一害。」
這位萍水相逢的年輕大人對秋東的實力著實自信,篤定秋東幾月後能順利過院試拿到秀才功名。畢竟並州書院那種地方,可不收小小童生做學生。
秋東細細把玩手中書信,一縷輕風吹起發梢,遮住了他若有所思的眼。
遠處,已經上了馬車的夏家主僕二人中,小廝好奇詢問:
「老爺,您為何對那穀姓書生另眼相待?咱們並州書院內與他一般年歲,學識遠在他之上多如牛毛。」
夏大人聽著外麵小販叫賣聲,思緒飄到了很遠的地方。
那雙眼睛,真是像極了一位故人。
秋東再去書肆的時候,錢老闆正送客人出門,見著秋東很是歡喜的塞了一把麥芽糖給他:
「來來,沾點喜氣!我那李老哥家裏預備嫁女兒,婚事就定在最近,提前送來了喜糖!」
正是秋東幫著抄寫啟蒙韻律那家。
說到這兒,錢老闆猛然想起什麽,自知失言,輕輕往嘴巴上打了兩下,將遞到半路的糖又拿迴去,尷尬道:
「瞧我這張嘴,真是甚麽胡話都往外說,老糊塗了真是老糊塗了,穀小哥你見諒!」
秋東被這一提醒才明白:
「莫非李老爺的親家,正是烏家?」
可不是!
錢老闆心說今兒也不知怎的,淨是說些三不著兩的話,哪壺不開提哪壺!
秋東笑的很無所謂,他跟烏家說仇恨那真算不上,頂多往後老死不相往來便是最好的狀態。
可這個願望對秋東而言,也是極難實現的。
又兩日後,府試放榜。
秋東一早起來先去街上吃了碗小餛飩,溜溜達達去天橋下擺攤,打算等午時休息空隙再去瞅一眼,確定他榜上有名就行。
結果他這頭淡定的過分,烏家那邊一大早,距離放榜還有一個時辰的時候,便早早打發了下人去衙門口守著。
且這迴烏老爺和烏夫人特意交代了,不僅要仔細查看自家大少爺的成績,還得認真瞧好了管事穀陶家那個被放了身契的小子穀秋東的排名。
被打發去看榜的僕人聽老爺和夫人說管事穀陶家的小子也參加了府試時的表情,茫然中帶著震驚,震驚中帶著「我可能還沒睡醒」的迷茫,二話沒說當場狠狠擰了一塊兒大腿肉,痛的嗷嗚一聲叫出來,被老爺嫌棄的趕出來。
才恍恍惚惚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
夭壽啦,穀陶那慫玩意兒家竟然出了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這是祖墳冒青煙啦!
不不,聽說穀陶是逃難途中和家人失散,行至城關縣實在活不下去,被老爺買迴家做下人的,連他家祖墳在哪兒都不清楚,就算冒青煙他也不曉得!
僕人亂七八糟想了一通,行至大門口跌了一跤被人扶起來時,對方問他:
「魂不守舍的,昨夜又去賭錢了?」
僕人眼神渙散,抓著那人胳膊語氣似真似幻道:
「你知道嗎?穀管事家大兒子也參加府試了,老爺和夫人叫我去幫著看成績呢!」
那人:「天還沒黑就做上夢了?」
可到底秋東參加了府試,且再有一個時辰就能知道成績的消息以風捲殘雲的速度傳遍了整個烏家宅院。
秋東本以為他和這位夏大人之間僅有考場裏被對方多瞅幾眼考卷的緣分,今兒踏出貢院大門,便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的結局。
誰知他在等待院試出結果的第三天,照例去天橋底下擺攤時,意外迎來了衣著低調,隻帶了一名小廝出行的對方。
對方安靜在秋東對麵落座,並未言語,似是盯著秋東的臉發呆,又似透過他在看什麽人,察覺秋東用疑惑的視線打量他,便露出溫和的笑,主動開口:
「我觀你府試途中於草紙上寫的答案精幹有力,有理有據,進退得當,卻不知為何謄抄在考卷上時殘缺了一二分,讓原本堪稱完美的答卷多了些許遺憾?」
秋東擱下手裏正練習的一篇八股文,絲毫沒有被考官抓包的慌亂,眼神平靜的對上對方探尋的視線。
「大人以為呢?」
夏成墨沒迴答,反問:
「我聽說了你的身世,奴役子能走到這一步,努力,天賦,運氣,缺一不可,很不容易。所以你是自願的嗎?」
「自然。」
夏大人觀秋東神色坦然,並未有被人脅迫的不情願表情,心下有幾分明悟,憐惜對方才華,從小廝手中接過一封信擱在桌上:
「我觀你行文思維活躍,唯獨欠缺係統整體性的學習,此弊端如今不顯,但日後對你的影響遠超你想像,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秋東垂眸,看著被夏大人用手蓋住的信封,點點頭。
別的不說,通過這兩迴考試他已經察覺出來了,本朝開國以來實行過哪些政策,哪些成功了,為何成功的,由誰主持的,誰在後麵推動,哪個利益集團由此占據上風,產生了何種利弊,至今仍發揮著何等作用等等,這些東西沒有任何一本書裏會記載。
府試涉及到這方麵的內容,他有辦法巧妙避開,但到後麵的會試殿試,就不是避而不談能解決問題的。
夏大人見他真的明白,又將信往秋東跟前推了推:
「這是並州書院的舉薦信,待院試之後去書院安穩讀幾年書,於你而言有百利無一害。」
這位萍水相逢的年輕大人對秋東的實力著實自信,篤定秋東幾月後能順利過院試拿到秀才功名。畢竟並州書院那種地方,可不收小小童生做學生。
秋東細細把玩手中書信,一縷輕風吹起發梢,遮住了他若有所思的眼。
遠處,已經上了馬車的夏家主僕二人中,小廝好奇詢問:
「老爺,您為何對那穀姓書生另眼相待?咱們並州書院內與他一般年歲,學識遠在他之上多如牛毛。」
夏大人聽著外麵小販叫賣聲,思緒飄到了很遠的地方。
那雙眼睛,真是像極了一位故人。
秋東再去書肆的時候,錢老闆正送客人出門,見著秋東很是歡喜的塞了一把麥芽糖給他:
「來來,沾點喜氣!我那李老哥家裏預備嫁女兒,婚事就定在最近,提前送來了喜糖!」
正是秋東幫著抄寫啟蒙韻律那家。
說到這兒,錢老闆猛然想起什麽,自知失言,輕輕往嘴巴上打了兩下,將遞到半路的糖又拿迴去,尷尬道:
「瞧我這張嘴,真是甚麽胡話都往外說,老糊塗了真是老糊塗了,穀小哥你見諒!」
秋東被這一提醒才明白:
「莫非李老爺的親家,正是烏家?」
可不是!
錢老闆心說今兒也不知怎的,淨是說些三不著兩的話,哪壺不開提哪壺!
秋東笑的很無所謂,他跟烏家說仇恨那真算不上,頂多往後老死不相往來便是最好的狀態。
可這個願望對秋東而言,也是極難實現的。
又兩日後,府試放榜。
秋東一早起來先去街上吃了碗小餛飩,溜溜達達去天橋下擺攤,打算等午時休息空隙再去瞅一眼,確定他榜上有名就行。
結果他這頭淡定的過分,烏家那邊一大早,距離放榜還有一個時辰的時候,便早早打發了下人去衙門口守著。
且這迴烏老爺和烏夫人特意交代了,不僅要仔細查看自家大少爺的成績,還得認真瞧好了管事穀陶家那個被放了身契的小子穀秋東的排名。
被打發去看榜的僕人聽老爺和夫人說管事穀陶家的小子也參加了府試時的表情,茫然中帶著震驚,震驚中帶著「我可能還沒睡醒」的迷茫,二話沒說當場狠狠擰了一塊兒大腿肉,痛的嗷嗚一聲叫出來,被老爺嫌棄的趕出來。
才恍恍惚惚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
夭壽啦,穀陶那慫玩意兒家竟然出了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這是祖墳冒青煙啦!
不不,聽說穀陶是逃難途中和家人失散,行至城關縣實在活不下去,被老爺買迴家做下人的,連他家祖墳在哪兒都不清楚,就算冒青煙他也不曉得!
僕人亂七八糟想了一通,行至大門口跌了一跤被人扶起來時,對方問他:
「魂不守舍的,昨夜又去賭錢了?」
僕人眼神渙散,抓著那人胳膊語氣似真似幻道:
「你知道嗎?穀管事家大兒子也參加府試了,老爺和夫人叫我去幫著看成績呢!」
那人:「天還沒黑就做上夢了?」
可到底秋東參加了府試,且再有一個時辰就能知道成績的消息以風捲殘雲的速度傳遍了整個烏家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