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哪哪兒都挑不出毛病,但哪哪兒都跟他們老高家不搭。
老高家的男人,從孝恭帝到福康王,乃至幾個皇子的子侄輩兒,甚至遠宗那些窩囊廢,各個高大威猛,以練就一身腱子肉為榮,一臉絡腮鬍,發起怒來不怒自威,陛下也不例外。
就連老高家的女人,那也是身強體健,上馬能殺敵,腰間時刻掛著鞭子,一言不合就抽人的主兒,要是誰家娶個嬌滴滴的女人進門,一定會被兄弟們嘲笑沒種。
總而言之,老高家的畫風,和這位英親王大大的不同!
秋東給他們的第一印象——是個標準的周朝人。
當然他們可不相信陛下會對一個真正的周朝人如此禮遇,此人定有過人之處。這會兒他們就是非常好奇這位英親王究竟做了什麽,才能得到陛下如此厚待。
秋東做了什麽,眼下還不適合完全公開,畢竟和周朝的戰爭才打響,周朝那邊知道了真相,勢必對秋東恨之入骨,其他的做不了,派人暗殺秋東的能力還是有的。
得等到真正和周朝的戰爭有了結果,到時候論功行賞,秋東的功勞才會被真正公之於眾。
這些事秋東心裏有數,並不著急。
等一進了怡園,秋東雙腳終於能踩在地麵上時,一個白髮蒼蒼,身形清瘦的老太太匆匆而來,身後還跟著個身形高大的絡腮鬍男子,嘴裏一個勁兒的喊:
「母後您慢這些,小心摔了!」
都不用人介紹,秋東便明白這二人就是魏國的太後和皇帝,也就是他祖母,大伯。
撩起衣擺,緩緩下跪,一個頭還沒磕下去,就被一雙溫暖有力的手給攔了,頭頂被人憐惜的撫摸著,耳邊是老太太疼惜的聲音:
「快起來,起來!叫祖母好好瞧瞧!」
秋東搖頭,堅持磕了三個頭,再抬頭時,眼睛裏多了幾分路上所沒有的神采:
「祖母,孫兒迴來了!」
轉身,對上皇帝,秋東沉聲道:
「陛下,臣,幸不辱命。」
老太後的眼淚瞬間就下來了,皇帝忙上前扶她。
老太後多強硬一人呀,早年和朝堂上文武大臣博弈,手段強硬,從不輕易服輸,就因著兩句話,哭的軟到在皇帝懷裏。
「痛煞我兒,痛煞我兒啊!」
天家血脈,為了這大魏江山,硬生生三代人分隔,不得相認,隱姓埋名,彼此做好了隨時收到對方死亡消息的準備。
老太太不僅心疼這孩子的犧牲,也是心疼二兒子的隱忍,心疼大兒子的艱難,心疼自個兒那些年孤立無援的悲苦。
江山社稷,都是為了這大魏的江山社稷,為了老高家的江山社稷啊!
她見這孩子不到四十便一頭白髮,都如此心酸,二兒子作為親生父親,心裏又該有多難熬?
但老太後終究是個堅強的女人,很快控製好情緒,吩咐明姑:
「太醫呢?小東身上還有傷,先讓太醫去瞧瞧!」
皇帝也道:「去吧,好孩子,有什麽話咱們稍後再談。」
秋東先被老太太叫「小東」,勉強忍了,猛不丁被皇帝叫了一聲「好孩子」,有一瞬間沒反應過來,直愣愣的和皇帝視線對上,眼裏明晃晃的寫著:
「您說我呢?」
皇帝被他的反應給逗笑,揚起手想拍他肩膀表示親近,不知想到什麽,那雙蒲扇大的,充滿了力量的手,落在秋東肩上時,輕輕地,跟一陣春風似的。
就聽他笑道:
「怎麽,給大伯當孩子你還吃虧了不成?」
秋東用眼神明晃晃的表示,吃沒吃虧您心裏沒數嗎?
我一個好好的地位超然的親王,福康王唯一的兒子,被所有勢力拉攏討好的對象,不比給您做第十八個兒子,為了您屁股底下那椅子打生打死來的舒服?
您說說我到底是哪兒占便宜了?
皇帝哈哈大笑,覺得這侄子可比二弟說的有意思太多了,二弟總說「子不肖父」有多遺憾似的,可他瞧著這膽大包天什麽都敢說的生猛勁兒,比二弟有過之而無不及。
偏這孩子是個周朝人說的芝麻湯圓,芯兒是黑透了的,麵皮還用光鮮亮麗的顏色包裹著,誰若被他這幅芝蘭玉樹的好皮相欺騙,怕是連褲衩子都剩不下。
行,是他們老高家的種,得勁兒!
秋東此時也覺得這日子挺得勁兒,早有十數個太醫等著呢,他一進屋就被太醫團團圍住,診脈,查看傷口,開方,抓藥,熬藥,跟早就排練好似的,不用誰吩咐就能把他伺候的舒舒服服。
等他沐浴更衣,換了一身清爽幹淨衣裳時,藥也好了,明姑親自端了過來,托盤上還有形狀飽滿圓潤的上好蜜餞,讓他喝完藥甜嘴用的。
秋東心道這是真把他當小孩子養了?
可他這年紀吧,擱老太後跟前,老人家有這般的認知,他還真沒發兒反駁。
明姑順著他的視線一瞧,輕笑著解釋:
「是用周朝那邊的法子醃製的,太後娘娘自打收到消息,知道您快迴來了,便早早讓人準備起來,小廚房那邊還有很多,您瞧瞧喜歡哪種口味,奴婢迴頭讓人備著,好叫您隨時取用。」
秋東將那晚黑乎乎的藥汁一飲而盡,本不打算吃蜜餞的手一頓,拐個彎兒捏了一粒扔嘴巴裏。
嗯,味兒確實挺地道的,老太後費心了。
可不嘛,老太後最大的重孫比顧長安還大五歲呢,人家給老太後生的玄孫都會打醬油了,老太後也沒見事事親力親為的關心過,最多逢年過節依照慣例賞賜點東西下去,哪像現在這樣光明正大的偏心眼兒。
老高家的男人,從孝恭帝到福康王,乃至幾個皇子的子侄輩兒,甚至遠宗那些窩囊廢,各個高大威猛,以練就一身腱子肉為榮,一臉絡腮鬍,發起怒來不怒自威,陛下也不例外。
就連老高家的女人,那也是身強體健,上馬能殺敵,腰間時刻掛著鞭子,一言不合就抽人的主兒,要是誰家娶個嬌滴滴的女人進門,一定會被兄弟們嘲笑沒種。
總而言之,老高家的畫風,和這位英親王大大的不同!
秋東給他們的第一印象——是個標準的周朝人。
當然他們可不相信陛下會對一個真正的周朝人如此禮遇,此人定有過人之處。這會兒他們就是非常好奇這位英親王究竟做了什麽,才能得到陛下如此厚待。
秋東做了什麽,眼下還不適合完全公開,畢竟和周朝的戰爭才打響,周朝那邊知道了真相,勢必對秋東恨之入骨,其他的做不了,派人暗殺秋東的能力還是有的。
得等到真正和周朝的戰爭有了結果,到時候論功行賞,秋東的功勞才會被真正公之於眾。
這些事秋東心裏有數,並不著急。
等一進了怡園,秋東雙腳終於能踩在地麵上時,一個白髮蒼蒼,身形清瘦的老太太匆匆而來,身後還跟著個身形高大的絡腮鬍男子,嘴裏一個勁兒的喊:
「母後您慢這些,小心摔了!」
都不用人介紹,秋東便明白這二人就是魏國的太後和皇帝,也就是他祖母,大伯。
撩起衣擺,緩緩下跪,一個頭還沒磕下去,就被一雙溫暖有力的手給攔了,頭頂被人憐惜的撫摸著,耳邊是老太太疼惜的聲音:
「快起來,起來!叫祖母好好瞧瞧!」
秋東搖頭,堅持磕了三個頭,再抬頭時,眼睛裏多了幾分路上所沒有的神采:
「祖母,孫兒迴來了!」
轉身,對上皇帝,秋東沉聲道:
「陛下,臣,幸不辱命。」
老太後的眼淚瞬間就下來了,皇帝忙上前扶她。
老太後多強硬一人呀,早年和朝堂上文武大臣博弈,手段強硬,從不輕易服輸,就因著兩句話,哭的軟到在皇帝懷裏。
「痛煞我兒,痛煞我兒啊!」
天家血脈,為了這大魏江山,硬生生三代人分隔,不得相認,隱姓埋名,彼此做好了隨時收到對方死亡消息的準備。
老太太不僅心疼這孩子的犧牲,也是心疼二兒子的隱忍,心疼大兒子的艱難,心疼自個兒那些年孤立無援的悲苦。
江山社稷,都是為了這大魏的江山社稷,為了老高家的江山社稷啊!
她見這孩子不到四十便一頭白髮,都如此心酸,二兒子作為親生父親,心裏又該有多難熬?
但老太後終究是個堅強的女人,很快控製好情緒,吩咐明姑:
「太醫呢?小東身上還有傷,先讓太醫去瞧瞧!」
皇帝也道:「去吧,好孩子,有什麽話咱們稍後再談。」
秋東先被老太太叫「小東」,勉強忍了,猛不丁被皇帝叫了一聲「好孩子」,有一瞬間沒反應過來,直愣愣的和皇帝視線對上,眼裏明晃晃的寫著:
「您說我呢?」
皇帝被他的反應給逗笑,揚起手想拍他肩膀表示親近,不知想到什麽,那雙蒲扇大的,充滿了力量的手,落在秋東肩上時,輕輕地,跟一陣春風似的。
就聽他笑道:
「怎麽,給大伯當孩子你還吃虧了不成?」
秋東用眼神明晃晃的表示,吃沒吃虧您心裏沒數嗎?
我一個好好的地位超然的親王,福康王唯一的兒子,被所有勢力拉攏討好的對象,不比給您做第十八個兒子,為了您屁股底下那椅子打生打死來的舒服?
您說說我到底是哪兒占便宜了?
皇帝哈哈大笑,覺得這侄子可比二弟說的有意思太多了,二弟總說「子不肖父」有多遺憾似的,可他瞧著這膽大包天什麽都敢說的生猛勁兒,比二弟有過之而無不及。
偏這孩子是個周朝人說的芝麻湯圓,芯兒是黑透了的,麵皮還用光鮮亮麗的顏色包裹著,誰若被他這幅芝蘭玉樹的好皮相欺騙,怕是連褲衩子都剩不下。
行,是他們老高家的種,得勁兒!
秋東此時也覺得這日子挺得勁兒,早有十數個太醫等著呢,他一進屋就被太醫團團圍住,診脈,查看傷口,開方,抓藥,熬藥,跟早就排練好似的,不用誰吩咐就能把他伺候的舒舒服服。
等他沐浴更衣,換了一身清爽幹淨衣裳時,藥也好了,明姑親自端了過來,托盤上還有形狀飽滿圓潤的上好蜜餞,讓他喝完藥甜嘴用的。
秋東心道這是真把他當小孩子養了?
可他這年紀吧,擱老太後跟前,老人家有這般的認知,他還真沒發兒反駁。
明姑順著他的視線一瞧,輕笑著解釋:
「是用周朝那邊的法子醃製的,太後娘娘自打收到消息,知道您快迴來了,便早早讓人準備起來,小廚房那邊還有很多,您瞧瞧喜歡哪種口味,奴婢迴頭讓人備著,好叫您隨時取用。」
秋東將那晚黑乎乎的藥汁一飲而盡,本不打算吃蜜餞的手一頓,拐個彎兒捏了一粒扔嘴巴裏。
嗯,味兒確實挺地道的,老太後費心了。
可不嘛,老太後最大的重孫比顧長安還大五歲呢,人家給老太後生的玄孫都會打醬油了,老太後也沒見事事親力親為的關心過,最多逢年過節依照慣例賞賜點東西下去,哪像現在這樣光明正大的偏心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