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這個炮灰有點東西[快穿] 作者:輕雲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書上說了,這是聰明人的通病,傻一點自然沒這個煩惱。」
聰明人嗎?
秋東覺得不太像。
但具體是怎麽迴事,他又說不上來。
心思電轉間,酒桌上的唇槍舌劍已經結束了一輪,秋東覺得耳根子終於清淨了。那些說女人聒噪如鴨子的,是真沒見男人們為了一丁點兒的利益拍桌子罵娘的場景。
都是爹生娘養的肉體凡胎,誰比誰更高貴呢。
明麵上,三皇子今兒攢局的主要名目是給包括秋東在內的幾位管理糧草輜重的官員手底下安插屬於他的人手,他隻隨口提了一句:
「本王那裏有幾個不成器的學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唯有腦子還算靈活,人也踏實肯幹,不知諸位大人手裏有沒有合適的職位,不拘是打個雜送個文書的閑差都行,好歹讓他們有個能養家餬口的差事,掙一口飯吃。」
話說的客氣,誰還能真聽不懂呢?
這原也是人之常情,屬於眾人心知肚明的潛規則。畢竟人家是提著腦袋去前線拚命,自然希望後勤補給上有他自己人是看著才能放心。
都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見其重要性。
在座可都是負責此次糧草輜重的主要官員,算官職,秋東不是最大的,但他是唯一身上有爵位的,不知怎麽,桌上眾人竟默契的等著他先開口。
秋東心裏輕笑,都是千年狐狸,跟誰玩兒聊齋呢?真當他看不出來,今兒這一桌子就他一個外人,擎等著他入套啊?
麵上很光棍:
「您知道下官不管事,成日上衙門也不過是點個卯罷了,不過既然您開了這個口,下官明日便問問太子殿下,想來殿下也不會拒絕您這點要求。」
其他人:「……」
三皇子:「……」
要是放心讓太子去管,幹嘛還辛辛苦苦來這一出?遇上一個完全聽不懂婉轉話的,一時竟有些無處下手的感覺。
旁邊一位四十上下的清瘦官員主動站出來打圓場:
「倒不必勞煩太子殿下,下官這裏就有個合適的職位,順手的事兒,若殿下不嫌棄,隻管把人打發來,下官一定給安排妥當。」
其他人紛紛附和:「下官也是。」
氣氛又熱絡起來。
這種事上沒有謙讓的必要,三皇子當即應下來,麵上的笑容都真誠了三分,親自為在座幾位斟滿酒杯,感激道:
「如此便有勞諸位大人費心,客套話本王不多說了,他日凱旋再謝諸位大人。」
謝完旁人不算,還很周到的舉杯再謝了一迴秋東,語氣溫和,態度誠懇:
「伯爺的一片好心本王心領了,日後本王出征在外,還得伯爺多費心操勞。」
秋東擺手表示這酒他喝不了:
「不費心,壓根兒就不是我在費心操勞。」
三皇子:「……」
很多年沒這麽無語過了,真的。
秋東麵上露出不勝酒力的樣兒,勉強維持清醒,同還欲向他敬酒的同僚們告罪:
「殿下見諒,諸位見諒,真不能再喝了,歇歇,讓下官先歇息片刻,諸位繼續,繼續。」
說罷搖搖頭,單手撐住暈暈乎乎的腦袋,支在桌上假寐。
對於如此無禮做派,三皇子麵上不見著惱,很是寬容大度,還很有涵養的讓人把秋東抬到旁邊小榻上躺的更舒服些。
席間幾人不動聲色的交換個眼色,有人想說什麽,三皇子輕輕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來日方長。
且轉頭叮囑親隨:
「你親自將伯爺送迴伯府,切不可出差錯,勿要忘了叮囑伯爺的家人給伯爺煮一碗醒酒湯,免得第二日頭疼難耐。
對了,方才席間見伯爺喜歡這竹葉青,府裏正好有二十年陳釀,一併叫人送幾罈子過去,過幾日便是伯爺生辰,屆時本王怕是已身在邊境無法親自道賀,提前賀伯爺萬福。」
如此平易近人細心周到的做派,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施恩到了這種地步,很難不讓人動容。
秋東不吃這套,但有的是人吃。
沒幾日功夫,就連秋東這種萬事不管的都能感受到圍繞在三皇子身邊的人更多了。
尤其秋東整日進進出出,都能聽到下麵人稱讚「三殿下待人寬和,性情溫良,從不苛刻,我們有了錯處從不重罰隻叫改了錯處不要再犯」的話。
每每到了這種時候,秋東就停下步子樂嗬嗬跟人寒暄:
「是啊是啊,三殿下確實平易近人,細心又體貼下屬呢,真有天家風範!」
轉頭還要拉住路過的太子笑眯眯的問一句:
「殿下您說是不是?」
太子黑著一張臉很想「嗬」秋東一臉,下麵人能知道的事情,他隻會知道的更清楚,老三那傢夥可真能耐了!
他都懷疑秋東是故意膈應他的,但對上秋東那雙誠懇不做作的眼睛,他又覺得秋東這種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傢夥,不可能有如此好的演技。
絕對的真情流露,他就是這麽想的,所以這麽說。
可偏偏因為秋東真情實感的如此想,太子心裏就更堵的慌了。
更讓太子坐立難安的,是那些讚譽的聲音,沒有隨著三皇子的離去而減弱,相反因為不斷傳來的捷報,朝堂上對三皇子的盛讚達到了頂峰。
皇帝數次在朝堂上誇讚三皇子:
「吾兒似吾,朕心甚慰!」
聰明人嗎?
秋東覺得不太像。
但具體是怎麽迴事,他又說不上來。
心思電轉間,酒桌上的唇槍舌劍已經結束了一輪,秋東覺得耳根子終於清淨了。那些說女人聒噪如鴨子的,是真沒見男人們為了一丁點兒的利益拍桌子罵娘的場景。
都是爹生娘養的肉體凡胎,誰比誰更高貴呢。
明麵上,三皇子今兒攢局的主要名目是給包括秋東在內的幾位管理糧草輜重的官員手底下安插屬於他的人手,他隻隨口提了一句:
「本王那裏有幾個不成器的學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唯有腦子還算靈活,人也踏實肯幹,不知諸位大人手裏有沒有合適的職位,不拘是打個雜送個文書的閑差都行,好歹讓他們有個能養家餬口的差事,掙一口飯吃。」
話說的客氣,誰還能真聽不懂呢?
這原也是人之常情,屬於眾人心知肚明的潛規則。畢竟人家是提著腦袋去前線拚命,自然希望後勤補給上有他自己人是看著才能放心。
都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見其重要性。
在座可都是負責此次糧草輜重的主要官員,算官職,秋東不是最大的,但他是唯一身上有爵位的,不知怎麽,桌上眾人竟默契的等著他先開口。
秋東心裏輕笑,都是千年狐狸,跟誰玩兒聊齋呢?真當他看不出來,今兒這一桌子就他一個外人,擎等著他入套啊?
麵上很光棍:
「您知道下官不管事,成日上衙門也不過是點個卯罷了,不過既然您開了這個口,下官明日便問問太子殿下,想來殿下也不會拒絕您這點要求。」
其他人:「……」
三皇子:「……」
要是放心讓太子去管,幹嘛還辛辛苦苦來這一出?遇上一個完全聽不懂婉轉話的,一時竟有些無處下手的感覺。
旁邊一位四十上下的清瘦官員主動站出來打圓場:
「倒不必勞煩太子殿下,下官這裏就有個合適的職位,順手的事兒,若殿下不嫌棄,隻管把人打發來,下官一定給安排妥當。」
其他人紛紛附和:「下官也是。」
氣氛又熱絡起來。
這種事上沒有謙讓的必要,三皇子當即應下來,麵上的笑容都真誠了三分,親自為在座幾位斟滿酒杯,感激道:
「如此便有勞諸位大人費心,客套話本王不多說了,他日凱旋再謝諸位大人。」
謝完旁人不算,還很周到的舉杯再謝了一迴秋東,語氣溫和,態度誠懇:
「伯爺的一片好心本王心領了,日後本王出征在外,還得伯爺多費心操勞。」
秋東擺手表示這酒他喝不了:
「不費心,壓根兒就不是我在費心操勞。」
三皇子:「……」
很多年沒這麽無語過了,真的。
秋東麵上露出不勝酒力的樣兒,勉強維持清醒,同還欲向他敬酒的同僚們告罪:
「殿下見諒,諸位見諒,真不能再喝了,歇歇,讓下官先歇息片刻,諸位繼續,繼續。」
說罷搖搖頭,單手撐住暈暈乎乎的腦袋,支在桌上假寐。
對於如此無禮做派,三皇子麵上不見著惱,很是寬容大度,還很有涵養的讓人把秋東抬到旁邊小榻上躺的更舒服些。
席間幾人不動聲色的交換個眼色,有人想說什麽,三皇子輕輕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來日方長。
且轉頭叮囑親隨:
「你親自將伯爺送迴伯府,切不可出差錯,勿要忘了叮囑伯爺的家人給伯爺煮一碗醒酒湯,免得第二日頭疼難耐。
對了,方才席間見伯爺喜歡這竹葉青,府裏正好有二十年陳釀,一併叫人送幾罈子過去,過幾日便是伯爺生辰,屆時本王怕是已身在邊境無法親自道賀,提前賀伯爺萬福。」
如此平易近人細心周到的做派,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施恩到了這種地步,很難不讓人動容。
秋東不吃這套,但有的是人吃。
沒幾日功夫,就連秋東這種萬事不管的都能感受到圍繞在三皇子身邊的人更多了。
尤其秋東整日進進出出,都能聽到下麵人稱讚「三殿下待人寬和,性情溫良,從不苛刻,我們有了錯處從不重罰隻叫改了錯處不要再犯」的話。
每每到了這種時候,秋東就停下步子樂嗬嗬跟人寒暄:
「是啊是啊,三殿下確實平易近人,細心又體貼下屬呢,真有天家風範!」
轉頭還要拉住路過的太子笑眯眯的問一句:
「殿下您說是不是?」
太子黑著一張臉很想「嗬」秋東一臉,下麵人能知道的事情,他隻會知道的更清楚,老三那傢夥可真能耐了!
他都懷疑秋東是故意膈應他的,但對上秋東那雙誠懇不做作的眼睛,他又覺得秋東這種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傢夥,不可能有如此好的演技。
絕對的真情流露,他就是這麽想的,所以這麽說。
可偏偏因為秋東真情實感的如此想,太子心裏就更堵的慌了。
更讓太子坐立難安的,是那些讚譽的聲音,沒有隨著三皇子的離去而減弱,相反因為不斷傳來的捷報,朝堂上對三皇子的盛讚達到了頂峰。
皇帝數次在朝堂上誇讚三皇子:
「吾兒似吾,朕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