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綜英美] 試論不義聯盟的可行性 作者:幻想花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他上傳的關於艾彼的初步情報中,蝙蝠俠給她的危險度標記為綠色。
他根據自己所知道的情況,將這份情報和超人之前上傳的某疑似超能力者關聯起來。
超人評論新的條目:「看起來她的能力還在開發中。」
不久後他又發一條:「一個潛力股,希望你對她好點 :) @蝙蝠俠」
哼,他幾乎能想像出超人捧著黑莓手機斟酌用詞,又不想顯得自己是在要求的樣子。
他總是這樣忍不住為別人說好話,哪怕那明明跟他沒關係。
蝙蝠俠清楚地知道艾彼的培訓還剩幾天,他不會去問超人對潛力股的具體定義是什麽,但如果隻是單純評價她的工作的話,他會說她做得挺好。
艾彼確實做得挺好,她的點數又一次攢到了200點的數值。
培訓很快就要結束了,她一直沒能再找到機會私下會麵蝙蝠俠。蝙蝠車那奇異的轟鳴常常響起,可惜她卻連尾氣都趕不上新鮮的。
在最後幾天,她開始奉行「找不到的東西會自己跳到眼前」的玄學樂觀主義,積極上班,尋求偶遇。
白天加班,晚上無薪加班,除了蝙蝠俠都說好!
……
艾彼在吃三明治的時候會思考這個城市。
警察在哥譚通常是不頂事的。
不論是你被搶了,還是你搶了別人——直到被蝙蝠俠打一頓,大概率都碰不上任何警察能有空閑。
哥譚有600萬人口,犯罪率經常是全美第一,警備力量卻沒有相應增加,因為哥譚的浮華表麵下,是蟲蛀般的底層結構。
不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哥譚都沒有力氣去改變,她在不斷流失元氣,在被攫取死亡前的最後一絲生命力。
善良的人想要生活在這裏,另一些人則是寄生在這裏。
蝙蝠俠的出現,改善了犯罪率,韋恩這樣的慈善家,拯救了很多本該逝去的生命。
但這一切並不能抵消罪惡城市的道德滑坡,無法終止人們傳播一個個惡習。當一個罪犯被逮捕,他的罪行得到了懲罰,但罪惡卻沒有停止。黑門監獄被填滿,卻隻是在街道上為另一個罪犯騰出空位。
那些單打獨鬥的搶劫、偷竊變少了,但有組織的大型犯罪卻是一門讓人擠破頭的生意。人們掙紮著想要向上,卻隻能做出不斷向下的選擇。
想讓哥譚像華盛頓或大都會那樣安全,至少需要三倍的警力。
所以艾彼經常能看到戈登局長愁眉苦臉。
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但即便如此,他也隻能保證繁華的下城島有足夠的警力,而對要求很低、沒有發聲渠道的上城島相對放鬆管理。
各州援助被稱作是進入地獄歷練。經歷過最恐怖的情況,人的心裏就會一直繃著一根弦,不會因為長期的安逸忽視潛在的危險。
這就是所謂的「警界人才」。
隻有脫離了正常生活的人,才能成為這個行業的精英。
隨著時間流逝,艾彼的同期已經有很多人放棄。與其在泥濘中掙紮,不如一輩子安安穩穩。在小鎮中也好,城市中也罷,人性不該是哥譚這樣。
他們打算將這種難以言喻的感覺牢牢鎖在心裏,即便老去,也絕不當作故事講述出來。
哥譚上空的雲層不斷堆積,不斷落下,為街道添加一層去不掉的底噪。
她還是沒能等到蝙蝠俠自己現身,隻好決定做最後一次努力。
因為蝙蝠俠製造烙印這件事,戈登局長幾乎和他鬧掰,而他本來是警局內有名的蝙蝠俠支持者。
當時的他是絕對的少數派。
警察是一地的執法者,是暴力這項權力的擁有者。蝙蝠俠向來不領功,不留名,隻是會把罪犯打包扔在警局門口,這被看作是一種投誠。
所以除了一開始麵子上過不去的激烈反應,多年來哥譚警局也漸漸習慣了這麽個都市傳說在警局門口真實地存在著。
但蝙蝠烙印就是完完全全越過警方,展示著他自己的傲慢與偏執的證據了。
如果警方再沒有動作,哥譚就會變成隻知蝙蝠俠而不知gcpd的可悲情況,這對於任何執法機關都是無法容忍的。
哥譚有一個特殊小組一直在處理這方麵的事,戈登局長是他們的領導人。
但戈登局長一直以來都是「親蝙蝠俠派」的代表,算上月初的那次行動,蝙蝠俠拒捕事件從他出道以來已經出現了4次。
每一次,警局的威信都會受到質疑。
艾彼拿不準戈登局長會容忍蝙蝠俠到什麽時候。她和他交流不多,覺得他看起來像個老好人,但,這種偽裝在警局裏很通用。
甚至艾彼自己都扮演過好說話的混子警察,在校園門口釣賣白粉的魚呢。
不過她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她的培訓階段結束,明天就要離開。
這幾天抓不到蝙蝠的尾巴,她加班加到頭都禿了,老警察讓她不要擔心打分成績,他從來沒見過像她這麽拚的新人。
但她擔心的是一旦自己離開哥譚,蝙蝠俠會更加翻臉不認人——哥譚警務係統把她的檔案調出後,他也能順理成章把她劃分到「毫無關係的人」裏。
【蝙蝠俠絕對是迴避型人格,】她打開那本半途而廢的心理學筆記本,【看看迴避型人格都寫了什麽吧:冷漠、疏離、迴避親密關係、喜歡獨來獨往、總是讓人猜不透。全中!】
他根據自己所知道的情況,將這份情報和超人之前上傳的某疑似超能力者關聯起來。
超人評論新的條目:「看起來她的能力還在開發中。」
不久後他又發一條:「一個潛力股,希望你對她好點 :) @蝙蝠俠」
哼,他幾乎能想像出超人捧著黑莓手機斟酌用詞,又不想顯得自己是在要求的樣子。
他總是這樣忍不住為別人說好話,哪怕那明明跟他沒關係。
蝙蝠俠清楚地知道艾彼的培訓還剩幾天,他不會去問超人對潛力股的具體定義是什麽,但如果隻是單純評價她的工作的話,他會說她做得挺好。
艾彼確實做得挺好,她的點數又一次攢到了200點的數值。
培訓很快就要結束了,她一直沒能再找到機會私下會麵蝙蝠俠。蝙蝠車那奇異的轟鳴常常響起,可惜她卻連尾氣都趕不上新鮮的。
在最後幾天,她開始奉行「找不到的東西會自己跳到眼前」的玄學樂觀主義,積極上班,尋求偶遇。
白天加班,晚上無薪加班,除了蝙蝠俠都說好!
……
艾彼在吃三明治的時候會思考這個城市。
警察在哥譚通常是不頂事的。
不論是你被搶了,還是你搶了別人——直到被蝙蝠俠打一頓,大概率都碰不上任何警察能有空閑。
哥譚有600萬人口,犯罪率經常是全美第一,警備力量卻沒有相應增加,因為哥譚的浮華表麵下,是蟲蛀般的底層結構。
不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哥譚都沒有力氣去改變,她在不斷流失元氣,在被攫取死亡前的最後一絲生命力。
善良的人想要生活在這裏,另一些人則是寄生在這裏。
蝙蝠俠的出現,改善了犯罪率,韋恩這樣的慈善家,拯救了很多本該逝去的生命。
但這一切並不能抵消罪惡城市的道德滑坡,無法終止人們傳播一個個惡習。當一個罪犯被逮捕,他的罪行得到了懲罰,但罪惡卻沒有停止。黑門監獄被填滿,卻隻是在街道上為另一個罪犯騰出空位。
那些單打獨鬥的搶劫、偷竊變少了,但有組織的大型犯罪卻是一門讓人擠破頭的生意。人們掙紮著想要向上,卻隻能做出不斷向下的選擇。
想讓哥譚像華盛頓或大都會那樣安全,至少需要三倍的警力。
所以艾彼經常能看到戈登局長愁眉苦臉。
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但即便如此,他也隻能保證繁華的下城島有足夠的警力,而對要求很低、沒有發聲渠道的上城島相對放鬆管理。
各州援助被稱作是進入地獄歷練。經歷過最恐怖的情況,人的心裏就會一直繃著一根弦,不會因為長期的安逸忽視潛在的危險。
這就是所謂的「警界人才」。
隻有脫離了正常生活的人,才能成為這個行業的精英。
隨著時間流逝,艾彼的同期已經有很多人放棄。與其在泥濘中掙紮,不如一輩子安安穩穩。在小鎮中也好,城市中也罷,人性不該是哥譚這樣。
他們打算將這種難以言喻的感覺牢牢鎖在心裏,即便老去,也絕不當作故事講述出來。
哥譚上空的雲層不斷堆積,不斷落下,為街道添加一層去不掉的底噪。
她還是沒能等到蝙蝠俠自己現身,隻好決定做最後一次努力。
因為蝙蝠俠製造烙印這件事,戈登局長幾乎和他鬧掰,而他本來是警局內有名的蝙蝠俠支持者。
當時的他是絕對的少數派。
警察是一地的執法者,是暴力這項權力的擁有者。蝙蝠俠向來不領功,不留名,隻是會把罪犯打包扔在警局門口,這被看作是一種投誠。
所以除了一開始麵子上過不去的激烈反應,多年來哥譚警局也漸漸習慣了這麽個都市傳說在警局門口真實地存在著。
但蝙蝠烙印就是完完全全越過警方,展示著他自己的傲慢與偏執的證據了。
如果警方再沒有動作,哥譚就會變成隻知蝙蝠俠而不知gcpd的可悲情況,這對於任何執法機關都是無法容忍的。
哥譚有一個特殊小組一直在處理這方麵的事,戈登局長是他們的領導人。
但戈登局長一直以來都是「親蝙蝠俠派」的代表,算上月初的那次行動,蝙蝠俠拒捕事件從他出道以來已經出現了4次。
每一次,警局的威信都會受到質疑。
艾彼拿不準戈登局長會容忍蝙蝠俠到什麽時候。她和他交流不多,覺得他看起來像個老好人,但,這種偽裝在警局裏很通用。
甚至艾彼自己都扮演過好說話的混子警察,在校園門口釣賣白粉的魚呢。
不過她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她的培訓階段結束,明天就要離開。
這幾天抓不到蝙蝠的尾巴,她加班加到頭都禿了,老警察讓她不要擔心打分成績,他從來沒見過像她這麽拚的新人。
但她擔心的是一旦自己離開哥譚,蝙蝠俠會更加翻臉不認人——哥譚警務係統把她的檔案調出後,他也能順理成章把她劃分到「毫無關係的人」裏。
【蝙蝠俠絕對是迴避型人格,】她打開那本半途而廢的心理學筆記本,【看看迴避型人格都寫了什麽吧:冷漠、疏離、迴避親密關係、喜歡獨來獨往、總是讓人猜不透。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