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裴衍神色微慌,卻不肯在薛崇麵前表露出,隻得強作鎮定。
薛崇看清他心中所想,笑意反而更深了分:「朕仰慕寧侯已久。朕尚在人世,卻要寧侯死,朕如何捨得?」
新皇登基,天下初定,三月後卻忽然頒了道聖旨,道是封前朝寧侯為南康王。
群臣震動。
裴衍行刺新君,被押入天牢,清河裴氏滿門伏誅,他們自也以為他早已被秘密處死。誰知他不僅沒死,看皇上的架勢,還是要大加恩寵。
可次日上朝,錦袍玉帶的人分明就是那個殤帝親贊「貌艷神殊」的裴家嫡子,就是那張狂神色都依稀能窺見。而新皇事其極盡恩寵,也非虛言,但凡南康王所奏之事,無不允之。
臨下朝還頒了道旨意,說是王府正在修建,此前南康王便留宿在清幹殿偏殿。
薛崇到偏殿時裴衍正跪坐在榻邊,白袍散發,艷麗眉眸也多了清殊意味。薛崇抱他上榻,細細描摹他眉眼:「裴卿可還習慣?」
「臣心中常念陛下天恩,自然習慣。」
薛崇吻了吻他額頭,笑而不語。
先前在殿中,他道出傾慕之意,末了還補充,太子未死。
裴氏滿門伏誅,那太子便是裴衍在世上的唯一血親。他是生是死,皆在裴衍一念之間。
裴衍如何選,幾乎不必質疑。他身體顫抖片刻,便向他下拜。
三拜九叩,行見君王大禮。最後一叩前額緊貼金磚,長久未起。
他上前扶起裴衍,附在他耳邊低聲道:「殤帝如何待你姐姐,朕便如何待你。從今日起,天下人除卻朕,無人能讓你受委屈。」
清幹殿本是不許後宮之人踏入,殤帝寵愛裴後,便在殿內另闢偏殿。而今,這偏殿便成了他鎖裴衍的金屋。
三更過後,裴衍在他身下,氣息幽幽:「能求陛下一樁事嗎?」
他正在興頭,自然滿口應允:「裴卿講便是。」
「阿泱......他身體弱,在冷宮過不好。」裴衍低低道,「來日王府建成,陛下可否開恩,允臣照料他?」
薛崇臉色一冷。
「他是前朝太子,朕留他性命已是開恩。」他冷冷說,「裴卿,莫要過分了。」
裴衍卻沒有絲毫退讓,他抓住薛崇的手,喃喃念到:「我求求你......在冷宮......他會死的。」
「這世上,我隻有阿泱一個親人了。」
清河裴氏滿門伏誅,裴衍在世上,早已無親無故。
如果林泱也死了,他會不會真的萬念俱灰,或者恨他入骨?一念之間,主意便定了。
「好,來日王府建成,你接他過去便是。」他說,伸手撫摸著他線條優美的下頜,「若要他不死,朕也可派人照料,讓你接他走,是朕的恩寵,裴卿,你可記得?」
他對美人朝思暮想,一朝得到,自然百般愛寵。
愛寵一番,便也生了妄心,想裴衍待他,也能有幾分真心實意。
他允他接走林泱,便是存了這份心。他那時卻不明白,他們早已不共戴天,那恨,又豈是他一時心軟所能消餌的?
一晃十年。裴衍仍風華正茂,他卻風燭殘年。
他知時日無多,擬好遺詔見過太子後,便召了裴衍來。
「朕要死了。」他端詳著裴衍的麵容,低低笑道,「這些年,裴卿不情願罷?」
「是。」裴衍點點頭,目光中厭惡之意,再無遮掩。
「無妨。」他搖搖頭,吩咐道,「端上來。」
宮人依言,葡萄美酒夜光杯,卻是含了鳩毒的。
裴衍環顧四周,數十兵士按劍不動,若他不從,想必會即刻動手。
他端起鳩酒,一飲而盡。
薛崇終於放了心。
知曉將死,裴衍也再無所顧忌,他瞧著薛崇:「弒君奪位,私情亂朝,百年之後,不怕史家口誅筆伐?」
「裴卿有所不知,朕仰慕裴卿已久,才生了造反之心,不對裴卿事事應允,裴卿又怎肯伴朕?」
「千秋聲名,換你十載伴駕。朕以為甚可。」
裴衍望著他,忽然低低一笑,不同於這十年來的假意逢迎,當真是真心實意,是那個風姿卓絕京都的寧侯,才會有的笑容。
「右相謝暉,在新朝入仕。旁人道他是為陳郡謝氏,可我知,他是為了我。」
「我字子曠,他字予遠。我們不是少年相交,是期許百年。」
他在他身邊整整十年,到頭來,仍舊半點真心也無。
「太傅今後有何打算?」
謝府,左相蕭隗望著一身素衣的謝暉,問道。謝暉淡笑:「歸冀州,入佛門,願陛下江山永固,阿衍泉下安寧。」
車駕停在府外。新帝下旨,允他辭官,扶寧侯棺槨歸冀州。
寧侯裴衍,他轉投賊子,禍亂朝綱,縱然如今復國,百年之後,他也逃不了這奸佞之名。陛下復他寧侯爵位,是想了結「南康王」之名予他的屈辱,可世人不知內情,隻以為新帝亦不齒其所作所為,隻礙於親緣,難以言說。
「你待他如此,可寧侯昔年到底是離你而去。」蕭隗低嘆,「予遠,你心中可曾有怨?」
謝暉搖搖頭,聲音含了絲悲意:「國事誤我,非阿衍負我。」
若非國事,那一雙誌趣相投的少年人,自當縱情山水,一世無憂。
佛說八苦,有曰求不得。
薛崇看清他心中所想,笑意反而更深了分:「朕仰慕寧侯已久。朕尚在人世,卻要寧侯死,朕如何捨得?」
新皇登基,天下初定,三月後卻忽然頒了道聖旨,道是封前朝寧侯為南康王。
群臣震動。
裴衍行刺新君,被押入天牢,清河裴氏滿門伏誅,他們自也以為他早已被秘密處死。誰知他不僅沒死,看皇上的架勢,還是要大加恩寵。
可次日上朝,錦袍玉帶的人分明就是那個殤帝親贊「貌艷神殊」的裴家嫡子,就是那張狂神色都依稀能窺見。而新皇事其極盡恩寵,也非虛言,但凡南康王所奏之事,無不允之。
臨下朝還頒了道旨意,說是王府正在修建,此前南康王便留宿在清幹殿偏殿。
薛崇到偏殿時裴衍正跪坐在榻邊,白袍散發,艷麗眉眸也多了清殊意味。薛崇抱他上榻,細細描摹他眉眼:「裴卿可還習慣?」
「臣心中常念陛下天恩,自然習慣。」
薛崇吻了吻他額頭,笑而不語。
先前在殿中,他道出傾慕之意,末了還補充,太子未死。
裴氏滿門伏誅,那太子便是裴衍在世上的唯一血親。他是生是死,皆在裴衍一念之間。
裴衍如何選,幾乎不必質疑。他身體顫抖片刻,便向他下拜。
三拜九叩,行見君王大禮。最後一叩前額緊貼金磚,長久未起。
他上前扶起裴衍,附在他耳邊低聲道:「殤帝如何待你姐姐,朕便如何待你。從今日起,天下人除卻朕,無人能讓你受委屈。」
清幹殿本是不許後宮之人踏入,殤帝寵愛裴後,便在殿內另闢偏殿。而今,這偏殿便成了他鎖裴衍的金屋。
三更過後,裴衍在他身下,氣息幽幽:「能求陛下一樁事嗎?」
他正在興頭,自然滿口應允:「裴卿講便是。」
「阿泱......他身體弱,在冷宮過不好。」裴衍低低道,「來日王府建成,陛下可否開恩,允臣照料他?」
薛崇臉色一冷。
「他是前朝太子,朕留他性命已是開恩。」他冷冷說,「裴卿,莫要過分了。」
裴衍卻沒有絲毫退讓,他抓住薛崇的手,喃喃念到:「我求求你......在冷宮......他會死的。」
「這世上,我隻有阿泱一個親人了。」
清河裴氏滿門伏誅,裴衍在世上,早已無親無故。
如果林泱也死了,他會不會真的萬念俱灰,或者恨他入骨?一念之間,主意便定了。
「好,來日王府建成,你接他過去便是。」他說,伸手撫摸著他線條優美的下頜,「若要他不死,朕也可派人照料,讓你接他走,是朕的恩寵,裴卿,你可記得?」
他對美人朝思暮想,一朝得到,自然百般愛寵。
愛寵一番,便也生了妄心,想裴衍待他,也能有幾分真心實意。
他允他接走林泱,便是存了這份心。他那時卻不明白,他們早已不共戴天,那恨,又豈是他一時心軟所能消餌的?
一晃十年。裴衍仍風華正茂,他卻風燭殘年。
他知時日無多,擬好遺詔見過太子後,便召了裴衍來。
「朕要死了。」他端詳著裴衍的麵容,低低笑道,「這些年,裴卿不情願罷?」
「是。」裴衍點點頭,目光中厭惡之意,再無遮掩。
「無妨。」他搖搖頭,吩咐道,「端上來。」
宮人依言,葡萄美酒夜光杯,卻是含了鳩毒的。
裴衍環顧四周,數十兵士按劍不動,若他不從,想必會即刻動手。
他端起鳩酒,一飲而盡。
薛崇終於放了心。
知曉將死,裴衍也再無所顧忌,他瞧著薛崇:「弒君奪位,私情亂朝,百年之後,不怕史家口誅筆伐?」
「裴卿有所不知,朕仰慕裴卿已久,才生了造反之心,不對裴卿事事應允,裴卿又怎肯伴朕?」
「千秋聲名,換你十載伴駕。朕以為甚可。」
裴衍望著他,忽然低低一笑,不同於這十年來的假意逢迎,當真是真心實意,是那個風姿卓絕京都的寧侯,才會有的笑容。
「右相謝暉,在新朝入仕。旁人道他是為陳郡謝氏,可我知,他是為了我。」
「我字子曠,他字予遠。我們不是少年相交,是期許百年。」
他在他身邊整整十年,到頭來,仍舊半點真心也無。
「太傅今後有何打算?」
謝府,左相蕭隗望著一身素衣的謝暉,問道。謝暉淡笑:「歸冀州,入佛門,願陛下江山永固,阿衍泉下安寧。」
車駕停在府外。新帝下旨,允他辭官,扶寧侯棺槨歸冀州。
寧侯裴衍,他轉投賊子,禍亂朝綱,縱然如今復國,百年之後,他也逃不了這奸佞之名。陛下復他寧侯爵位,是想了結「南康王」之名予他的屈辱,可世人不知內情,隻以為新帝亦不齒其所作所為,隻礙於親緣,難以言說。
「你待他如此,可寧侯昔年到底是離你而去。」蕭隗低嘆,「予遠,你心中可曾有怨?」
謝暉搖搖頭,聲音含了絲悲意:「國事誤我,非阿衍負我。」
若非國事,那一雙誌趣相投的少年人,自當縱情山水,一世無憂。
佛說八苦,有曰求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