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 作者:西羚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男人動不動責怪妻子生不出兒子就讓自家香火斷絕,但是當你睜開眼看看歷史,無一例外能看到,斷絕香火的,是男人自己。
無論是男人發起的戰爭、戰爭中無辜殺死的婦女老弱,還是種種隻針對女性的嚴苛禮教中害死的女性,最終報應不爽,迴報到了男人自己身上。
總有酸儒腐儒說什麽「陰陽協調」不能「顛倒陰陽」,男人溺死女嬰、打死妻子的時候你怎麽不說?
什麽叫顛倒陰陽,看看明末的光棍起義,足以給所有帝王一個深刻的教訓。
看看許多所謂「生男村」的池塘和女嬰怨魂,我從不同情那些娶不到妻子的男人,也不同情擔憂兒子養老的老人。
自作孽,不可活。
這是報應。】
少林寺,方丈揪著鬍子著急:「天眼通不能看到未來啊!小說這麽寫會讓大家誤會的!」
天幕曾經說少林寺有武僧、僧兵,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已經讓少林寺又幸福又煩惱,來了更多的香客,但是問題是許多人都想來習武當大俠,少林寺的武僧也不是什麽人都可以當的!
現在又來了「天眼通」看未來,方丈有些苦惱。
天眼通,是指能了知十方諸化佛所現之法為何因緣,應何心念所講的能力。
天眼通並非特異功能,也不是神話傳說。是人人通過修習佛法皆可擁有之智慧(1)。
後世對佛教和少林有什麽誤會,怎麽如此誇大,以後再來許多人點名要學天眼通怎麽辦?
一位僧人猶豫一番說道:「師父,天幕說的殺女嬰,民間的確很多。我老家以前就有……」
「哎。」 方丈並不意外,寺廟裏不少僧人就是收養的孤兒。「寺廟裏以前收養了不少孤兒,但是收女嬰實在不便。」
僧人到底是真正有慈悲心的僧人,依然不肯放棄:「可是……」
方丈同樣沒有放棄的意思:「寺廟不便,就讓香客出資建育嬰堂,還讓比丘尼去收養吧。這種風氣不會因為天幕的小說立刻消失,隻能盡可能救下一些不該死的無辜女嬰。」
「是。」僧人開心地答應了,並且積極地準備起來。
個人的力量雖然有限,但是能救一個是一個。隻要能教授女嬰一些生存技能,半大的孩子就可以養活自己,以後立足於世間,沒準比一直被家庭拖累打壓的女孩過得還好點。
.
蘇軾在黃州,與友人王天麟一起聚會聊天。
聽到這裏,王天麟突然說道:「黃州本地也有這樣的惡習。一般人因為家庭原因,隻願意養兩男一女,隻要再多生就會溺死。」
蘇軾有些驚訝:「法律不是明令禁止溺嬰嗎?」
看到對方的沉默,蘇軾懂了,他問道,「溺死小的還是?」
王天麟苦笑:「說是養不起會溺死後麵的,實際上隻會溺死女嬰。家裏再窮,生了男嬰也還是會養起來。」
蘇軾看著麵前的小食,有些食之無味了。
他沉默許久,放下筷子:「我要向本地富商籌集資金,建立育兒會。分人管錢,有人管帳,好好把女嬰養大成人,再傳授技術,以後讓她們可以自立。」
話雖如此,蘇軾依然心情沉重。
因為大宋並非沒有育嬰堂。
育嬰堂、養濟院、保育堂等等慈善機構應有盡有,還有義倉、義田,都是用來救濟他人的。
慈善機構收養孤幼棄嬰,贍養孤老、殘疾人、養濟貧困寡婦、貞烈婦女,義倉義田是向貧苦病人施醫施藥,給貧困人家捐助糧食米布。這些機構有的是富戶捐助,有的是官吏和朝廷成立。
在政令通達、朝廷經濟發達的時候,自然是能夠維持的比較好。
而到了王朝末年,或者不需要末年,隻需要運營者貪汙、又或者地方上頑固思想不改,各種惡習依然存在,始終不改。
蘇軾遙遙看著天幕:天幕是全天下都能看到的,比大宋的律法能達到更遠的地方,真希望民間的百姓能受到啟發,愛護自己的孩子啊。
【我處理完村裏的事,疲憊的仿佛做牛做馬,連軸轉的耕地一晚上不停歇,累死我了!
一想到害我累得要死的兇手,是不做人的男男女女,我就來氣。
有時候我都想,要不幹脆進宮,去找皇帝們談談心。
經過這些事情之後,我更加下定決心。
明朝皇帝以宮女後妃殉葬,死者眾多,堪稱歷代之最。
連兩個少數民族政權都沒明朝殉葬多。
我想,無論是南京皇城還是北京紫禁城裏,怨魂應該是很多的。
我若是去找皇帝復仇,說不定可以直接拉起一支「女鬼起義軍」。
無處不在的民間惡習我改不了,女鬼復仇也嚇不住他們,那我直接找皇帝,逼皇帝改!】
修南京皇城的朱元璋:「真是豈有此理!」
他自己就是農民起義軍出身,沒想到張士誠、陳友諒都打贏了,還得麵對一支「女鬼起義軍」。
盡管知道小說是假的,但是身為帝王,聽到起義,對這種影響皇權統治的存在本能的厭惡。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卻是知道有女性起義軍首領。
元末農民起義軍中,朱元璋曾和劉福通都是韓林兒的手下,當白蓮教領油劉福通、韓山童所領導農民起義時,還有一個記錄很少的女人——金花娘子,也在率眾起義。
無論是男人發起的戰爭、戰爭中無辜殺死的婦女老弱,還是種種隻針對女性的嚴苛禮教中害死的女性,最終報應不爽,迴報到了男人自己身上。
總有酸儒腐儒說什麽「陰陽協調」不能「顛倒陰陽」,男人溺死女嬰、打死妻子的時候你怎麽不說?
什麽叫顛倒陰陽,看看明末的光棍起義,足以給所有帝王一個深刻的教訓。
看看許多所謂「生男村」的池塘和女嬰怨魂,我從不同情那些娶不到妻子的男人,也不同情擔憂兒子養老的老人。
自作孽,不可活。
這是報應。】
少林寺,方丈揪著鬍子著急:「天眼通不能看到未來啊!小說這麽寫會讓大家誤會的!」
天幕曾經說少林寺有武僧、僧兵,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已經讓少林寺又幸福又煩惱,來了更多的香客,但是問題是許多人都想來習武當大俠,少林寺的武僧也不是什麽人都可以當的!
現在又來了「天眼通」看未來,方丈有些苦惱。
天眼通,是指能了知十方諸化佛所現之法為何因緣,應何心念所講的能力。
天眼通並非特異功能,也不是神話傳說。是人人通過修習佛法皆可擁有之智慧(1)。
後世對佛教和少林有什麽誤會,怎麽如此誇大,以後再來許多人點名要學天眼通怎麽辦?
一位僧人猶豫一番說道:「師父,天幕說的殺女嬰,民間的確很多。我老家以前就有……」
「哎。」 方丈並不意外,寺廟裏不少僧人就是收養的孤兒。「寺廟裏以前收養了不少孤兒,但是收女嬰實在不便。」
僧人到底是真正有慈悲心的僧人,依然不肯放棄:「可是……」
方丈同樣沒有放棄的意思:「寺廟不便,就讓香客出資建育嬰堂,還讓比丘尼去收養吧。這種風氣不會因為天幕的小說立刻消失,隻能盡可能救下一些不該死的無辜女嬰。」
「是。」僧人開心地答應了,並且積極地準備起來。
個人的力量雖然有限,但是能救一個是一個。隻要能教授女嬰一些生存技能,半大的孩子就可以養活自己,以後立足於世間,沒準比一直被家庭拖累打壓的女孩過得還好點。
.
蘇軾在黃州,與友人王天麟一起聚會聊天。
聽到這裏,王天麟突然說道:「黃州本地也有這樣的惡習。一般人因為家庭原因,隻願意養兩男一女,隻要再多生就會溺死。」
蘇軾有些驚訝:「法律不是明令禁止溺嬰嗎?」
看到對方的沉默,蘇軾懂了,他問道,「溺死小的還是?」
王天麟苦笑:「說是養不起會溺死後麵的,實際上隻會溺死女嬰。家裏再窮,生了男嬰也還是會養起來。」
蘇軾看著麵前的小食,有些食之無味了。
他沉默許久,放下筷子:「我要向本地富商籌集資金,建立育兒會。分人管錢,有人管帳,好好把女嬰養大成人,再傳授技術,以後讓她們可以自立。」
話雖如此,蘇軾依然心情沉重。
因為大宋並非沒有育嬰堂。
育嬰堂、養濟院、保育堂等等慈善機構應有盡有,還有義倉、義田,都是用來救濟他人的。
慈善機構收養孤幼棄嬰,贍養孤老、殘疾人、養濟貧困寡婦、貞烈婦女,義倉義田是向貧苦病人施醫施藥,給貧困人家捐助糧食米布。這些機構有的是富戶捐助,有的是官吏和朝廷成立。
在政令通達、朝廷經濟發達的時候,自然是能夠維持的比較好。
而到了王朝末年,或者不需要末年,隻需要運營者貪汙、又或者地方上頑固思想不改,各種惡習依然存在,始終不改。
蘇軾遙遙看著天幕:天幕是全天下都能看到的,比大宋的律法能達到更遠的地方,真希望民間的百姓能受到啟發,愛護自己的孩子啊。
【我處理完村裏的事,疲憊的仿佛做牛做馬,連軸轉的耕地一晚上不停歇,累死我了!
一想到害我累得要死的兇手,是不做人的男男女女,我就來氣。
有時候我都想,要不幹脆進宮,去找皇帝們談談心。
經過這些事情之後,我更加下定決心。
明朝皇帝以宮女後妃殉葬,死者眾多,堪稱歷代之最。
連兩個少數民族政權都沒明朝殉葬多。
我想,無論是南京皇城還是北京紫禁城裏,怨魂應該是很多的。
我若是去找皇帝復仇,說不定可以直接拉起一支「女鬼起義軍」。
無處不在的民間惡習我改不了,女鬼復仇也嚇不住他們,那我直接找皇帝,逼皇帝改!】
修南京皇城的朱元璋:「真是豈有此理!」
他自己就是農民起義軍出身,沒想到張士誠、陳友諒都打贏了,還得麵對一支「女鬼起義軍」。
盡管知道小說是假的,但是身為帝王,聽到起義,對這種影響皇權統治的存在本能的厭惡。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卻是知道有女性起義軍首領。
元末農民起義軍中,朱元璋曾和劉福通都是韓林兒的手下,當白蓮教領油劉福通、韓山童所領導農民起義時,還有一個記錄很少的女人——金花娘子,也在率眾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