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 作者:西羚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中,以公婆居多。
而割肉的位置卻不限,有的隻是割手腕上的,有的還割腹部、割心口,甚至還有的挖自己的心肝內髒作為「藥引」。
墓誌銘、地方誌的孝女記錄上,各種表彰她們的「孝行」,卻無一記載她們的結果是生是死。
在那個沒有抗生素也沒有手術縫合線的年代,割肉挖肝的傷勢,我不認為能夠輕易癒合。
我曾經從史料上看到相關記載時,就對宋朝對女性的打壓非常反感。
宋人靖康之恥時把女子送給金人抵作戰爭賠款,從太後、皇後、公主、宗室女、官家夫人,到千金、奴婢和民間女子,各個明碼標價,淪為金人玩物,慘遭蹂躪而死。
到了南宋時,宋人不但不對自己的行為慚愧反省,反而各種約束打壓女人,纏足、割肉侍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都開始繁榮興盛。哪怕變成鬼我也不想去南宋。
想不到變成鬼後,我沒看到宋朝的變態,看到了明朝的變態。】
「明碼標價抵債?」
宋朝人不是第一次聽到「靖康之恥」,但第一次聽到如此慘劇。
朝堂之上,連向太後都要窒息了。
太後不是皇帝的生母嗎,為什麽連太後也要被送給金人?皇帝學得孝道學到哪裏去了?!
但是很快,向太後氣急之後反而冷靜了下來。
等等,宋徽宗是趙佶,趙佶不是自己親生的,難怪會把自己送走!
「煦兒,你一定要活的長長久久!」此時的向太後自然不知道,後來受苦的太後是韋太妃,她那時已經幸運的去世了。
但是這並不妨礙向太後看宋哲宗趙煦宛如看救星。
「陛下!」剛從劉婕妤升職的劉皇後拉著趙煦的袖子,眼淚汪汪。
她好擔心,自己是宋徽宗時期的太後或者太妃,那時都一把年紀了,想跑也跑不過金人大軍。
趙煦隻能連忙安慰著太後與妻子,還得關心一下比他還緊張的大臣。
他痛苦地揉了揉太陽穴,感覺本就不好的身體被刺激的更脆弱了。
每一次聽到「靖康之恥」有關的消息,都得氣得吐血。偏偏他還不能放棄,吐完血還得繼續硬撐,因為他還有兒女。
想到這裏,趙煦更擔憂了。
他自幼身體不好,兒女也是如此。後來是趙佶登基而非劉皇後所生的兒子,說明這唯一的皇子也夭折了。
難道,他就註定短命?
「陛下,庶人趙佶,被刺客翻牆入府,刺殺死了。」正在趙煦心思各種憂慮時,傳來一個新消息。
從知道靖康之恥時,他就已經把趙佶貶為庶人,軟禁在府中。
這一次天幕一出,他就知道趙佶遲早會有一死。
聽到這個消息,趙煦淡淡揮手:「趙佶惹了眾怒,以庶民之禮……不,罪臣之禮下葬。」
「是。」
.
「我如今都是道士了,該不會被送走吧?」趙煦的元配孟皇後,一直被專寵的劉婕妤各種針對。尤其是孟皇後無子,劉婕妤生下趙煦唯一的兒子後,被封為皇後。原皇後孟氏先是被廢居瑤華宮,後被強製性出家,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沖真」。
也是因禍得福,在歷史上,因為瑤華宮失火,孟氏住在弟弟家的民居中,逃過了靖康之恥的劫難,反而是皇宮中的徽欽二宗和六宮有號位者無一倖免。
遠離了勾心鬥角的皇宮,孟氏心平氣和,看起來多了幾分從容,少了許多憂慮。
她聽著天幕上關於大宋女子的內容,感到不可思議:
「割肉侍親?這是哪來的大宋風俗?」
大宋從朝廷到地方各種醫學院,正經醫書醫學院哪裏有說人/肉可以做藥引子?
誰家醫學博士要這麽說,會被太醫院罵死的!
而且人/肉若是真那麽好用,大宋的帝王為什麽一個比一個病弱?皇帝若是想吃人/肉藥引會缺嗎?
「民間百姓多愚昧,還是得多多提點。」孟氏對著來探望自己的弟弟孟忠厚說道,「百姓看不起醫者,不如我們來做義診。」
孟忠厚有些擔憂:「昔日阿姐進宮為陛下看病,就曾被劉皇後汙衊說阿姐和你要詛咒官家。現如今又做義診,會不會被官家誤會是收買人心?」
孟氏淡笑:「不會,現如今他顧不上我。」
孟忠厚不用多費心思就能想到姐姐話語中的含義。
再想想官家的身體、官家唯一兒子的年紀和身體,還有宮中向太後和官家生母朱太妃的關係,孟忠厚就悟了。
也是,官家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哪裏顧得上瑤華宮。
孟忠厚拍板道:「好,這事我來操持。正好我們孟家人擅醫術!」
【用血腥與絕望召喚我的,是一位割肉侍親的新媳婦。
這個新媳婦的家庭,明顯是家境不錯的環境,就如同宋朝時期割肉侍親的「主力軍」多為受過教育的女子一樣。
她們接受地「孝道」,是父輩扭曲過的「孝道」,專為女子「定製」。
在宋明兩個割肉侍親最多的朝代,男子割肉侍親一個巴掌都數得清,女子卻足以寫滿幾本書。
反而是底層的女性,因為要下地幹活、也沒機會識字讀書,逃過了一劫。
這真是個諷刺的故事。】
原本沒覺得「割肉侍親」有什麽問題的宋朝女子,聽到這裏開始覺得不對勁了。
而割肉的位置卻不限,有的隻是割手腕上的,有的還割腹部、割心口,甚至還有的挖自己的心肝內髒作為「藥引」。
墓誌銘、地方誌的孝女記錄上,各種表彰她們的「孝行」,卻無一記載她們的結果是生是死。
在那個沒有抗生素也沒有手術縫合線的年代,割肉挖肝的傷勢,我不認為能夠輕易癒合。
我曾經從史料上看到相關記載時,就對宋朝對女性的打壓非常反感。
宋人靖康之恥時把女子送給金人抵作戰爭賠款,從太後、皇後、公主、宗室女、官家夫人,到千金、奴婢和民間女子,各個明碼標價,淪為金人玩物,慘遭蹂躪而死。
到了南宋時,宋人不但不對自己的行為慚愧反省,反而各種約束打壓女人,纏足、割肉侍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都開始繁榮興盛。哪怕變成鬼我也不想去南宋。
想不到變成鬼後,我沒看到宋朝的變態,看到了明朝的變態。】
「明碼標價抵債?」
宋朝人不是第一次聽到「靖康之恥」,但第一次聽到如此慘劇。
朝堂之上,連向太後都要窒息了。
太後不是皇帝的生母嗎,為什麽連太後也要被送給金人?皇帝學得孝道學到哪裏去了?!
但是很快,向太後氣急之後反而冷靜了下來。
等等,宋徽宗是趙佶,趙佶不是自己親生的,難怪會把自己送走!
「煦兒,你一定要活的長長久久!」此時的向太後自然不知道,後來受苦的太後是韋太妃,她那時已經幸運的去世了。
但是這並不妨礙向太後看宋哲宗趙煦宛如看救星。
「陛下!」剛從劉婕妤升職的劉皇後拉著趙煦的袖子,眼淚汪汪。
她好擔心,自己是宋徽宗時期的太後或者太妃,那時都一把年紀了,想跑也跑不過金人大軍。
趙煦隻能連忙安慰著太後與妻子,還得關心一下比他還緊張的大臣。
他痛苦地揉了揉太陽穴,感覺本就不好的身體被刺激的更脆弱了。
每一次聽到「靖康之恥」有關的消息,都得氣得吐血。偏偏他還不能放棄,吐完血還得繼續硬撐,因為他還有兒女。
想到這裏,趙煦更擔憂了。
他自幼身體不好,兒女也是如此。後來是趙佶登基而非劉皇後所生的兒子,說明這唯一的皇子也夭折了。
難道,他就註定短命?
「陛下,庶人趙佶,被刺客翻牆入府,刺殺死了。」正在趙煦心思各種憂慮時,傳來一個新消息。
從知道靖康之恥時,他就已經把趙佶貶為庶人,軟禁在府中。
這一次天幕一出,他就知道趙佶遲早會有一死。
聽到這個消息,趙煦淡淡揮手:「趙佶惹了眾怒,以庶民之禮……不,罪臣之禮下葬。」
「是。」
.
「我如今都是道士了,該不會被送走吧?」趙煦的元配孟皇後,一直被專寵的劉婕妤各種針對。尤其是孟皇後無子,劉婕妤生下趙煦唯一的兒子後,被封為皇後。原皇後孟氏先是被廢居瑤華宮,後被強製性出家,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沖真」。
也是因禍得福,在歷史上,因為瑤華宮失火,孟氏住在弟弟家的民居中,逃過了靖康之恥的劫難,反而是皇宮中的徽欽二宗和六宮有號位者無一倖免。
遠離了勾心鬥角的皇宮,孟氏心平氣和,看起來多了幾分從容,少了許多憂慮。
她聽著天幕上關於大宋女子的內容,感到不可思議:
「割肉侍親?這是哪來的大宋風俗?」
大宋從朝廷到地方各種醫學院,正經醫書醫學院哪裏有說人/肉可以做藥引子?
誰家醫學博士要這麽說,會被太醫院罵死的!
而且人/肉若是真那麽好用,大宋的帝王為什麽一個比一個病弱?皇帝若是想吃人/肉藥引會缺嗎?
「民間百姓多愚昧,還是得多多提點。」孟氏對著來探望自己的弟弟孟忠厚說道,「百姓看不起醫者,不如我們來做義診。」
孟忠厚有些擔憂:「昔日阿姐進宮為陛下看病,就曾被劉皇後汙衊說阿姐和你要詛咒官家。現如今又做義診,會不會被官家誤會是收買人心?」
孟氏淡笑:「不會,現如今他顧不上我。」
孟忠厚不用多費心思就能想到姐姐話語中的含義。
再想想官家的身體、官家唯一兒子的年紀和身體,還有宮中向太後和官家生母朱太妃的關係,孟忠厚就悟了。
也是,官家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哪裏顧得上瑤華宮。
孟忠厚拍板道:「好,這事我來操持。正好我們孟家人擅醫術!」
【用血腥與絕望召喚我的,是一位割肉侍親的新媳婦。
這個新媳婦的家庭,明顯是家境不錯的環境,就如同宋朝時期割肉侍親的「主力軍」多為受過教育的女子一樣。
她們接受地「孝道」,是父輩扭曲過的「孝道」,專為女子「定製」。
在宋明兩個割肉侍親最多的朝代,男子割肉侍親一個巴掌都數得清,女子卻足以寫滿幾本書。
反而是底層的女性,因為要下地幹活、也沒機會識字讀書,逃過了一劫。
這真是個諷刺的故事。】
原本沒覺得「割肉侍親」有什麽問題的宋朝女子,聽到這裏開始覺得不對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