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神直勾勾盯著朱棣,言下之意很明顯:是不是你!還是你的不肖子孫!


    朱棣這一次有些心虛。


    他覺得太監很好用,除了奸詐之輩,也有忠心耿耿之人。


    就比如那高力士,對唐玄宗不也忠心耿耿、不離不棄?


    但是這話可不能在朱元璋麵前說,於是朱棣隻能繼續作保證,可惜朱元璋對他並不怎麽相信,冷哼一聲,決定還是自己想辦法,管得更嚴格點。


    【聽到後宮對武後的異議,李治有心查探,沒有立刻發作。


    同時,派人去民間尋找奇人或者番僧來把魂換迴來的事情也在進行,李治想等待自己換迴帝王的身份再徹查。


    結果還沒等到換迴身份,李治發現宮人做得越來越過分了,自己身為皇後的份例被人剋扣了,他氣不打一處來。


    堂堂皇後,份例竟然被一群管事的宮女太監剋扣,這些人還真是膽大包天!


    李治決定親自去查探個究竟,於是讓心腹宮女先去,自己在後麵暗自跟著。


    等走到一處花木林立的地方,李治就聽到兩個太監正在議論「自己」,說什麽武後用美色迷惑帝王,用陰謀毒害自己親生女兒嫁禍給王皇後和蕭淑妃,才導致王皇後被廢,武氏才有機會當上皇後。


    聽到宮人造謠武後,李治比武後還要生氣。


    王皇後出身太原王氏,家族從西魏開始就是權臣,與李家皇族多有聯姻,舅舅是中書令,叔祖母是李淵的同母妹妹,屬於關隴貴族的中心人物。


    而蕭淑妃出身蘭陵蕭氏,齊梁皇室後裔,不僅同樣出身高貴、背後有人,還生育有一子二女,受寵到讓王皇後感到威脅。


    若不是她們真的犯錯,他能輕易廢二人為庶人嗎?當太原王氏和蘭陵蕭氏吃幹飯的嗎?


    再者說,安定公主到底怎麽死的,太醫不知道反而是你們幾個太監知道,什麽時候太監的醫術比太醫還高了?】


    北宋時期,文人在酒樓裏大聲點評:「安定公主不就是武則天掐死之後嫁禍王皇後嗎?」


    「那武則天實在狠辣,還把王皇後和蕭淑妃做成人彘泡在酒罈子裏,叫做『醉骨』。」


    「這樣真的不會死嗎?」站在櫃檯後的老闆娘忍不住了,「閣下親眼見過?」


    文人們信誓旦旦:「書中寫得!」


    但是另一桌也有其他文人反駁:「我記得駱賓王的《代李敬業討武曌檄》裏列舉了武後各種罪狀,都沒寫你說的那些。駱賓王那麽厭惡武後,如果真的有怎麽可能不寫。」


    「就是,駱賓王就是大唐人,咱們都不知道隔了多長時間了,藩鎮之亂、五代十國,亂了那麽久,也不知道你看的什麽書能在亂世保存下來。」


    「說得好像比大唐人還懂唐朝的皇後。」


    「我也略通醫術,什麽醉骨,這樣還不死什麽神醫都做不到,純屬胡扯!」


    一群文人各執己見,吵吵鬧鬧的,十分熱鬧。


    他們還不知道,還沒講到宋朝還能這樣熱鬧地點評前朝人物,等天幕開始推送宋朝小說,就再也不會有這種八卦心思了。


    【李治不相信,兩個小太監能編出這麽齊全的謠言,還特意在自己路過的時候說。


    李治心知,自己與世家的鬥爭正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他「廢王立武」,其中一個原因本就有為了與世家爭權,打壓老牌的關隴貴族,扶持新興貴族來維護皇權。非世家出身的武後,不僅是他心愛的女子,也是他最誌同道合的戰友。


    正好現在兩人交換了靈魂和身體,李治索性讓武後披著自己的身體、頂著自己的身份去上朝,自己有意想在後宮拔出世家的釘子暗哨。】


    武德年間,李淵剛立了李世民為太子,朝堂之上一片新氣象。


    盡管昔日秦王府的文武大臣隨著李世民的入朝也進入朝中,但是李淵本人是更喜歡用世家出身的大臣,而且很喜歡與世家聯姻。這也就導致武德年間,朝中普遍是世家子弟,許多還是李家的親戚。


    聽到李治與世家爭權,打壓關隴貴族,朝中頓時一片死寂。


    關隴貴族在大唐世家裏也是資歷最久的一部分,許多大臣的先祖,包括李家的先祖,都是關隴貴族的一份子。


    早在北魏時期,匈奴人萬俟醜奴在關中作亂稱帝,進攻北魏,賀拔嶽帶領一千人的隊伍去討伐。


    這一千人的軍團裏,有著數位後世鼎鼎大名的權貴,比如宇文泰,李虎,寇洛,趙貴,於謹,王雄,侯莫陳祟等人。這群人也成為了關隴貴族的中流砥柱,關隴集團開始初步形成。


    伴隨著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後,宇文泰成為關隴貴族首領,選擇了關隴之地發展西魏。


    後來宇文泰為了對抗東魏,創設府兵製,設立了「八柱國十二將軍」。


    「八柱國十二將」裏,楊忠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李虎是李淵祖父,李弼是瓦崗軍李密的曾祖父,還有一門三後的獨孤信等人,這也是巔峰時期的關隴貴族(1)。


    武德年間,朝堂之上許多大臣是關隴貴族的後人,比如李靖,長孫無忌。


    還有許多大臣與關隴貴族有著密切的姻親關係。


    「太子,你要好好管教子女。」李淵頭疼新上任的太子李世民子女的不省心,但偏偏沒辦法教訓到李治,這時的李治還沒誕生呢。


    李世民連聲應下,但是大臣們如何作想,那就不得而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羚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羚墨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