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 作者:西羚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李世民讓李承幹和李泰手牽手地在學堂罰站了一上午,各種麵對夫子和兄弟姐妹的圍觀和打趣。
對於自尊心正強的兩兄弟而言,別扭而痛苦,這樣的懲罰比懲罰他們抄書一百遍還難受。
他們又不敢仇視父皇,於是就開始使勁瞪武瓔,甚至還商量著要把武瓔抓起來烤了吃了。
武瓔是會慣熊孩子的人嗎?
當然不是,她都變成鳥了,怎麽可能讓熊孩子。
李承幹欺負武瓔,想拿網兜抓武瓔,她就用李承幹的聲音去李世民和大臣在的時候,故意撒嬌:「耶耶餓餓~耶耶飯飯~耶耶承幹想死你啦~」
其實李世民和大臣們都知道武瓔的惡趣味,隻要稍作思考就知道正在上課的李承幹不可能來這裏撒嬌,但不影響他們覺得好笑。
而聽到父親和大臣們笑聲的李承幹憋屈死了,他明明沒那麽肉麻!他已經是個小男子漢了!
李泰欺負武瓔,用彈弓朝武瓔彈石子,武瓔躲開石子後,叼著石子去找李世民告狀,還特意用長孫皇後的聲音哭:「二郎!你看看你兒子對我做了什麽!」
李世民一聽頭都大了,仿佛真得是頑劣的次子欺負了自己愛妻,提著馬鞭就朝李泰招唿。
等揍完兒子,李世民迴頭還得教訓鳥,讓武瓔不許再用皇後的聲音。
武瓔表示:快速道歉,堅決不改,下次還敢。
於是,李承幹沒少被噁心,李泰沒少被揍。等老三李治出來後,兩兄弟齊齊鬆了一口氣,總算有人可以分擔父皇的馬鞭了。
是的,這時候他們還沒意識到,在一起被武瓔惡搞、一起被父皇打屁股的過程中,兩兄弟已經建立起了戰鬥友誼。
每日在一起不是攀比誰更受寵,而是比較今天誰挨打的更少,心酸極了。
這就是所謂的:隻要你過得比我慘,我就好受多了。
換成高深一點的古話,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
李世民恍然大悟。
「原來,是朕打青雀太少了?教訓承幹太多了?」
想想也是,父皇當年對大哥偏心,他不滿;對他偏心,大哥也不滿。
現如今他的偏心,與父皇當年的偏心又有什麽不同?
他厭惡父皇的偏心,自以為自己能做到把一碗水端平,卻沒想到做得更差。
長孫皇後賢惠道:「三郎,承幹是太子,你嚴加教育是對的。」
李世民連忙道:「我也的確對他太嚴格太苛刻了。」
長孫皇後點點頭:「所以以後你教育太子,我教育青雀,最小的稚奴輪流教育。」
李世民:「……」
他懷疑這個教育,可以類比天幕裏的「挨打」。
輪流挨打,再輪流哄,非常公平。
但是估計三兄弟要跟天幕裏聯合對付鸚鵡一般,背後聯合起來罵爹娘了。
大臣們不敢懟皇帝的家事置喙,紛紛想到了自己不省心的子女。
不患寡而患不均,太偏心不好,但是嫡長子本就需要承擔不同的責任,怎麽能不偏心呢?要公平,又該如何公平?
.
在其他朝代,也有帝王有不同的看法。
「太子豈是尋常皇子,自然得是以天子嚴格要求待之。李承幹自己心態不好,那是他的問題,我的標兒就不會。」朱元璋偏心偏的明目張膽,偏心偏的理所當然。
但是朱標越好,得意過後,朱元璋就想到朱標的死,就越發傷心。
全部心力都用在培養嫡長子上,其他兒子他就像太宗皇帝對李泰一樣,隻是當不需要繼承家業的普通兒子對待,希望他們優秀,又不希望他們太優秀到超越太子。
哪怕是未來從藩王上位的老四朱棣,朱元璋眼神挑剔地瞅了一眼,又看了看自從得知鐵血削藩失敗就被叔叔們罵成鵪鶉的朱允炆。
朱元璋嘆氣:果然,還是都不如標兒!可惜他精力不夠再培養一個啊!
.
已經開始經受九龍奪嫡壓力的大清太子胤礽苦笑。
如今自己的兄弟齊齊被皇父抬起來與他爭鋒,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公平」?
可是他因為兄弟們的齊頭並進,各個坐大,已經被廢立了一次,再來一次,他感覺自己真的要瘋。
胤礽心中苦楚,看著天幕上的小說也沒法帶入輕鬆的情緒。
最終,胤礽隻能暗道一聲「小說果然不能當真」。
畢竟現實中,人不可能穿越時空,也不可能變成鸚鵡,更不可能靠著一隻鸚鵡的預言就扭轉歷史。
【武瓔還做了一件有益於大唐長遠發展的事,那就是設置對外情報處,負責人是封德彝。
眾所周知,大明有著名的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西廠,在監察百官的同時也監察周邊附屬國的情報。大清有軍機處,前麵的漢朝有繡衣使者,宋朝有武德司和武德使。
不管叫什麽名字,這些特務機構主要就是替皇帝刺探情報,都是皇帝在外的耳目。
他們替皇帝搜集情報、刺探官員信息、掌控帝國輿情。他們散布在民間、也留守在朝野。無論是官員、士兵的非法、陰謀活動,還是貪汙腐敗的經濟問題,或者是民間的異常事物及謗議朝政等等,都會被掌握住,然後傳到皇帝的耳中。
隻有李唐,李世民是明確反對過,不設特務機構的。
對內武瓔是支持,但是對外,武瓔認為情報機構遠遠不足。
對於自尊心正強的兩兄弟而言,別扭而痛苦,這樣的懲罰比懲罰他們抄書一百遍還難受。
他們又不敢仇視父皇,於是就開始使勁瞪武瓔,甚至還商量著要把武瓔抓起來烤了吃了。
武瓔是會慣熊孩子的人嗎?
當然不是,她都變成鳥了,怎麽可能讓熊孩子。
李承幹欺負武瓔,想拿網兜抓武瓔,她就用李承幹的聲音去李世民和大臣在的時候,故意撒嬌:「耶耶餓餓~耶耶飯飯~耶耶承幹想死你啦~」
其實李世民和大臣們都知道武瓔的惡趣味,隻要稍作思考就知道正在上課的李承幹不可能來這裏撒嬌,但不影響他們覺得好笑。
而聽到父親和大臣們笑聲的李承幹憋屈死了,他明明沒那麽肉麻!他已經是個小男子漢了!
李泰欺負武瓔,用彈弓朝武瓔彈石子,武瓔躲開石子後,叼著石子去找李世民告狀,還特意用長孫皇後的聲音哭:「二郎!你看看你兒子對我做了什麽!」
李世民一聽頭都大了,仿佛真得是頑劣的次子欺負了自己愛妻,提著馬鞭就朝李泰招唿。
等揍完兒子,李世民迴頭還得教訓鳥,讓武瓔不許再用皇後的聲音。
武瓔表示:快速道歉,堅決不改,下次還敢。
於是,李承幹沒少被噁心,李泰沒少被揍。等老三李治出來後,兩兄弟齊齊鬆了一口氣,總算有人可以分擔父皇的馬鞭了。
是的,這時候他們還沒意識到,在一起被武瓔惡搞、一起被父皇打屁股的過程中,兩兄弟已經建立起了戰鬥友誼。
每日在一起不是攀比誰更受寵,而是比較今天誰挨打的更少,心酸極了。
這就是所謂的:隻要你過得比我慘,我就好受多了。
換成高深一點的古話,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
李世民恍然大悟。
「原來,是朕打青雀太少了?教訓承幹太多了?」
想想也是,父皇當年對大哥偏心,他不滿;對他偏心,大哥也不滿。
現如今他的偏心,與父皇當年的偏心又有什麽不同?
他厭惡父皇的偏心,自以為自己能做到把一碗水端平,卻沒想到做得更差。
長孫皇後賢惠道:「三郎,承幹是太子,你嚴加教育是對的。」
李世民連忙道:「我也的確對他太嚴格太苛刻了。」
長孫皇後點點頭:「所以以後你教育太子,我教育青雀,最小的稚奴輪流教育。」
李世民:「……」
他懷疑這個教育,可以類比天幕裏的「挨打」。
輪流挨打,再輪流哄,非常公平。
但是估計三兄弟要跟天幕裏聯合對付鸚鵡一般,背後聯合起來罵爹娘了。
大臣們不敢懟皇帝的家事置喙,紛紛想到了自己不省心的子女。
不患寡而患不均,太偏心不好,但是嫡長子本就需要承擔不同的責任,怎麽能不偏心呢?要公平,又該如何公平?
.
在其他朝代,也有帝王有不同的看法。
「太子豈是尋常皇子,自然得是以天子嚴格要求待之。李承幹自己心態不好,那是他的問題,我的標兒就不會。」朱元璋偏心偏的明目張膽,偏心偏的理所當然。
但是朱標越好,得意過後,朱元璋就想到朱標的死,就越發傷心。
全部心力都用在培養嫡長子上,其他兒子他就像太宗皇帝對李泰一樣,隻是當不需要繼承家業的普通兒子對待,希望他們優秀,又不希望他們太優秀到超越太子。
哪怕是未來從藩王上位的老四朱棣,朱元璋眼神挑剔地瞅了一眼,又看了看自從得知鐵血削藩失敗就被叔叔們罵成鵪鶉的朱允炆。
朱元璋嘆氣:果然,還是都不如標兒!可惜他精力不夠再培養一個啊!
.
已經開始經受九龍奪嫡壓力的大清太子胤礽苦笑。
如今自己的兄弟齊齊被皇父抬起來與他爭鋒,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公平」?
可是他因為兄弟們的齊頭並進,各個坐大,已經被廢立了一次,再來一次,他感覺自己真的要瘋。
胤礽心中苦楚,看著天幕上的小說也沒法帶入輕鬆的情緒。
最終,胤礽隻能暗道一聲「小說果然不能當真」。
畢竟現實中,人不可能穿越時空,也不可能變成鸚鵡,更不可能靠著一隻鸚鵡的預言就扭轉歷史。
【武瓔還做了一件有益於大唐長遠發展的事,那就是設置對外情報處,負責人是封德彝。
眾所周知,大明有著名的特務機構錦衣衛、東廠、西廠,在監察百官的同時也監察周邊附屬國的情報。大清有軍機處,前麵的漢朝有繡衣使者,宋朝有武德司和武德使。
不管叫什麽名字,這些特務機構主要就是替皇帝刺探情報,都是皇帝在外的耳目。
他們替皇帝搜集情報、刺探官員信息、掌控帝國輿情。他們散布在民間、也留守在朝野。無論是官員、士兵的非法、陰謀活動,還是貪汙腐敗的經濟問題,或者是民間的異常事物及謗議朝政等等,都會被掌握住,然後傳到皇帝的耳中。
隻有李唐,李世民是明確反對過,不設特務機構的。
對內武瓔是支持,但是對外,武瓔認為情報機構遠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