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 作者:西羚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難道是李元吉派人送來的鸚鵡?】
等著看熱鬧的李元吉猛地瞪大眼睛:不是我!
太子和秦王相爭,關他這個齊王什麽事!
在上一期看天幕知道未來的皇帝是千古一帝李世民後,李元吉已經在漸漸地疏遠太子,想著借同胞兄弟之情去親近現在的秦王、未來的唐太宗。
但是李世民不吃這套,李元吉因此沒少在父親麵前詆毀李世民不講兄弟之情,這一次特意來陪著李淵一起看天幕,看到這裏再次說道:「父皇您看,二哥就是這麽多疑懷疑我,兒臣明明什麽都沒做。」
李淵打著哈哈把這話繞了過去。
他眯著眼睛,盯著「楊文幹謀反」幾個字,眼神陰沉。
【武瓔為了壓實自己的預言家身份,說得更詳細了點:「今年夏天,你父親要帶你和你弟弟李元吉一起去仁智宮避暑。」
李世民冷靜道:「這件事已經正在籌備中,知道的人不少。」
「那你不知道太子李建成要趁著留守長安做一件大事吧。」
武瓔開始詳細講解事情的前因後果。
武德六年,也就是公元623年,正好是歷史上的楊文幹事件爆發。】
武德六年!
李淵拍案而起,正是今年!
那楊文幹好大的膽子!
還好,他們雖然準備去避暑但是還沒出發!
「派人迅速拿下楊文幹!」李淵毫不猶豫下令,哪怕楊文幹還沒謀反,也絲毫不手軟!
【這個時期的起因是這樣的。
楊文幹是慶州都督,也是李建成的心腹。
李建成為了防備戰功赫赫的李世民,暗中招募來自長安和各地的驍勇兩千多人,來守衛東宮左右的長林門,這支特殊的驍勇被稱為「長林兵」。
此事就是李建成趁李淵和李世民都不在京城,帶著李元吉一起前往仁智宮避暑時,偷偷令楊文幹選送的。
但是二人沒想到的是,事情被人揭發了,楊文幹擔憂之下,直接在慶陽舉兵反叛!
慶陽距離長安太近,李淵當時就慌了神。
也或許,李淵不是沒懷疑過李建成是否是想舉兵逼宮。
總之這件事爆發後,李淵首先就命令李世民去平叛,並且對李世民承諾:若此事真是李建成所為,還是你去最好,你迴來後,朕就改立你為太子,將李建成改封到蜀地。
但是,等李世民真的戰勝而歸,也找到了證據,李淵又反悔了。
——是的,他又又又反悔了。
李淵給李世民畫大餅不止一次,在李世民打下大唐半壁江山時也承諾過,說大唐未來的太子定然是你,結果最後李世民卻成了秦王。
到這一次平叛之後,李淵重新上演舊的戲碼。
他不但不提之前封太子的事情,還提出要把李世民封在富庶的陪都洛陽,希望通過在洛陽建府的優待來平息兄弟紛爭。】
朱元璋哼哼幾聲,帶著些許自傲:「朕對自己的標兒就不會如此,說了要封他做太子,他就一定是太子!」
他甚至把自己的所有文臣武將都留給標兒用,父子倆完全可以共用一套班底,根本不忌諱什麽父衰子壯。
兒孫們在一旁,既羨慕,又有些惋惜。
朱標不僅是個合格的好太子,也是合格的好兄長。
唯一的缺點,就是太短命。
朱元璋顯然也想到了這裏,悲傷再次浮上心頭,看向還沒撤去的靈堂方向,重重一聲哀嘆。
【李世民聽到這話半信半疑,同時還非常有危機感。
因為他雖然也通過秦王府招募人才,實際上留守長安留在秦王府的不過才八百護衛。
但是如果真由李淵下命令了,自己即使是兒子,能不從嗎?】
「八百對兩千,也不是不能打。」多次以少勝多的劉秀表示,還是有翻盤的機會的。
隻是重點不是八百護衛和兩千長林衛誰更能打,而是上麵還有二人共同的父親李淵。
想到這裏,劉秀忍不住想到自己當初起兵的情形,大逆不道地想著:
還好他爹走得早!他父親劉欽在他九歲時就去世了。可不是每個老父親都如劉太公那樣知情識趣。不然若是他跟李世民一樣打天下,老父親要居高位,以大漢以孝治國的理念,沒準還真得禪讓……
【事實證明,不能。
盡管李世民提前知道了事情會爆發,各種派人提防,甚至提前提醒要出宮避暑的李淵,表示太子在招募兵勇。但是李淵不相信!
李建成向來監國善文,善舞會招募兵勇的不是秦王你才會做得事嗎?
李世民無奈。
再加上李元吉的詆毀,為了不引起李淵的猜忌,隻能陪同父親和弟弟一起走上老路避暑。
盡管李世民特意留人在長安盯著,但是楊文幹的叛亂還是一如歷史爆發了,而且李淵還是如同武瓔預言的那樣,給李世民畫大餅讓他去平叛。
李世民知道這個大餅終究是個騙局,平叛都是興致缺缺。
但畢竟是自己生父,李世民又帶著些許期待,於是比歷史上更快的速度平叛後,迴長安等待李淵的迴覆。
結果,還是那個結果。
哪怕平叛速度更快,證據更全,身為皇帝,就是有反悔的資本。
李淵說不認就不認!
李世民要是再說,就說他不顧手足親情故意打壓太子!
等著看熱鬧的李元吉猛地瞪大眼睛:不是我!
太子和秦王相爭,關他這個齊王什麽事!
在上一期看天幕知道未來的皇帝是千古一帝李世民後,李元吉已經在漸漸地疏遠太子,想著借同胞兄弟之情去親近現在的秦王、未來的唐太宗。
但是李世民不吃這套,李元吉因此沒少在父親麵前詆毀李世民不講兄弟之情,這一次特意來陪著李淵一起看天幕,看到這裏再次說道:「父皇您看,二哥就是這麽多疑懷疑我,兒臣明明什麽都沒做。」
李淵打著哈哈把這話繞了過去。
他眯著眼睛,盯著「楊文幹謀反」幾個字,眼神陰沉。
【武瓔為了壓實自己的預言家身份,說得更詳細了點:「今年夏天,你父親要帶你和你弟弟李元吉一起去仁智宮避暑。」
李世民冷靜道:「這件事已經正在籌備中,知道的人不少。」
「那你不知道太子李建成要趁著留守長安做一件大事吧。」
武瓔開始詳細講解事情的前因後果。
武德六年,也就是公元623年,正好是歷史上的楊文幹事件爆發。】
武德六年!
李淵拍案而起,正是今年!
那楊文幹好大的膽子!
還好,他們雖然準備去避暑但是還沒出發!
「派人迅速拿下楊文幹!」李淵毫不猶豫下令,哪怕楊文幹還沒謀反,也絲毫不手軟!
【這個時期的起因是這樣的。
楊文幹是慶州都督,也是李建成的心腹。
李建成為了防備戰功赫赫的李世民,暗中招募來自長安和各地的驍勇兩千多人,來守衛東宮左右的長林門,這支特殊的驍勇被稱為「長林兵」。
此事就是李建成趁李淵和李世民都不在京城,帶著李元吉一起前往仁智宮避暑時,偷偷令楊文幹選送的。
但是二人沒想到的是,事情被人揭發了,楊文幹擔憂之下,直接在慶陽舉兵反叛!
慶陽距離長安太近,李淵當時就慌了神。
也或許,李淵不是沒懷疑過李建成是否是想舉兵逼宮。
總之這件事爆發後,李淵首先就命令李世民去平叛,並且對李世民承諾:若此事真是李建成所為,還是你去最好,你迴來後,朕就改立你為太子,將李建成改封到蜀地。
但是,等李世民真的戰勝而歸,也找到了證據,李淵又反悔了。
——是的,他又又又反悔了。
李淵給李世民畫大餅不止一次,在李世民打下大唐半壁江山時也承諾過,說大唐未來的太子定然是你,結果最後李世民卻成了秦王。
到這一次平叛之後,李淵重新上演舊的戲碼。
他不但不提之前封太子的事情,還提出要把李世民封在富庶的陪都洛陽,希望通過在洛陽建府的優待來平息兄弟紛爭。】
朱元璋哼哼幾聲,帶著些許自傲:「朕對自己的標兒就不會如此,說了要封他做太子,他就一定是太子!」
他甚至把自己的所有文臣武將都留給標兒用,父子倆完全可以共用一套班底,根本不忌諱什麽父衰子壯。
兒孫們在一旁,既羨慕,又有些惋惜。
朱標不僅是個合格的好太子,也是合格的好兄長。
唯一的缺點,就是太短命。
朱元璋顯然也想到了這裏,悲傷再次浮上心頭,看向還沒撤去的靈堂方向,重重一聲哀嘆。
【李世民聽到這話半信半疑,同時還非常有危機感。
因為他雖然也通過秦王府招募人才,實際上留守長安留在秦王府的不過才八百護衛。
但是如果真由李淵下命令了,自己即使是兒子,能不從嗎?】
「八百對兩千,也不是不能打。」多次以少勝多的劉秀表示,還是有翻盤的機會的。
隻是重點不是八百護衛和兩千長林衛誰更能打,而是上麵還有二人共同的父親李淵。
想到這裏,劉秀忍不住想到自己當初起兵的情形,大逆不道地想著:
還好他爹走得早!他父親劉欽在他九歲時就去世了。可不是每個老父親都如劉太公那樣知情識趣。不然若是他跟李世民一樣打天下,老父親要居高位,以大漢以孝治國的理念,沒準還真得禪讓……
【事實證明,不能。
盡管李世民提前知道了事情會爆發,各種派人提防,甚至提前提醒要出宮避暑的李淵,表示太子在招募兵勇。但是李淵不相信!
李建成向來監國善文,善舞會招募兵勇的不是秦王你才會做得事嗎?
李世民無奈。
再加上李元吉的詆毀,為了不引起李淵的猜忌,隻能陪同父親和弟弟一起走上老路避暑。
盡管李世民特意留人在長安盯著,但是楊文幹的叛亂還是一如歷史爆發了,而且李淵還是如同武瓔預言的那樣,給李世民畫大餅讓他去平叛。
李世民知道這個大餅終究是個騙局,平叛都是興致缺缺。
但畢竟是自己生父,李世民又帶著些許期待,於是比歷史上更快的速度平叛後,迴長安等待李淵的迴覆。
結果,還是那個結果。
哪怕平叛速度更快,證據更全,身為皇帝,就是有反悔的資本。
李淵說不認就不認!
李世民要是再說,就說他不顧手足親情故意打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