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陳皇後也拿到了15分,有關自己的小說,她聽和看都格外認真,後麵的附加題也得到了認可,獎勵是《婦科大全》,有關女性健康的各種問題都有,讓陳皇後很是喜愛。


    劉徹看了一眼《婦科大全》,搖頭,雖然知道有用,但是明顯不適合自己。


    「罷了,朕就看看,若是不好……」


    劉徹摸著書本的封麵,心裏自己安慰自己,畢竟是天幕給的獎品,一定是好東西。


    這本書實在精美,封麵摸著光滑不說,彩色的大肥豬看起來格外誘人,與大漢瘦小的黑豬十分不同。


    劉徹帶著複雜的心情打開他的個人獎品《養豬指南》,一下子看到了裏麵的內容:


    「大白豬又名英國大白豬和約克夏豬,原產英國約克郡……1780—1830年引入華夏,開始品種改良,以當地豬種為母本,與中國的廣東種豬進行雜交培育,1852正式確定為新品種,稱之為約克夏豬……目前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豬種……成年公豬體重可達400公斤左右,母豬可達300公斤左右……(2)」


    劉徹大喜:「400公斤!」


    漢代沒有「公斤」,隻有「斤」。而且一斤等於十六* 兩。


    哪怕不知道什麽是公斤,一頭成年公豬按400斤算,那也比現在大漢的豬要肥碩。


    西漢人現在也有人吃豬肉,但是不是大白豬,是一種黑豬,而且飼料轉化率低,黑豬瘦肉多很難養肥,成熟時間也比羊長。


    再加上還沒掌握閹豬技術,導致豬肉又硬又腥,是貴族非常不喜愛的肉類(3)。


    這一對比,就顯得大白豬格外好,難怪成為後世分布最廣的豬種。


    再往下看,又有一頭大肥豬:


    「長白豬原產於丹麥,原名蘭德瑞斯。


    後引進我國後,由於體軀較差,毛色全白,所以得名長白豬……體重120公斤以上,是著名的瘦肉豬型,優勢是產仔數多,生長發育快,省飼料……(4)」


    「120公斤,少很多,但是能生,發育快,還節省飼料。」劉徹羨慕死了,這樣也很不錯。一個家庭若是一年能有120斤豬肉,這能給他養多少強壯的騎兵?


    可惜都不是本土豬,劉徹不甘心地繼續往後翻:「就沒有華夏本土豬嗎?」


    這次終於看到了。


    「華夏本土豬品種,分為地方品種和培育品種。地方品種指原產於我國、培育歷史悠久的古老品種,共計64個,分華北型、華南型、華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5)」


    「東北□□、西北八眉豬、黃淮海黑豬太遠了,兩廣小花豬、海南豬這些也遠,還有這烏金豬難不成黑的像黃金?金華豬產於金華,地名對不上。香豬的豬肉真的很香嗎?」


    劉徹越看越嘴饞。


    尤其是最後竟然還有「豬肉360吃」的菜譜,劉徹看得流口水。


    還好,《養豬指南》裏還包括如何飼養、如何育種,有生之年,他一定能吃到這麽誘人而且毫無膻腥味的豬肉。


    劉徹在心裏暗暗發誓,突然聽到旁邊有人似乎不斷地在唿喚自己:「陛下……」


    劉徹吞著口水,維持帝王的威嚴扭頭,看到是陳皇後在提醒自己:


    「陛下,還有個大禮包。」


    劉徹這才注意到一個不起眼的大紙箱子。


    因為書放在最上麵,大家一致認可書籍是最寶貴的獎勵,以致於君臣們都沉浸在來自後世的各種書籍中。


    劉徹看了個大概後,才被第一次學醫就學到頭痛不得不中場休息的陳皇後提醒另一個獎品。


    不是「寵愛大禮包」,是伴隨著《養豬指南》一起出現的。


    原本劉徹以為這是跟霍去病的大禮包差不多的食品,所以沒在意,但是現在陳皇後發現,這個箱子,好像有動靜?


    「陛下,裏麵,好像有活物!」陳皇後拉住劉徹的衣袖,有些緊張,但還是努力擋在劉徹前麵。


    劉徹被這下意識的小細節感動到了,拍拍陳皇後的手:「放心,朕猜到了大概是什麽。」


    他看看自己的書,滿懷期待地上前去,親自打開紙箱。


    隻見,紙箱子裏竟然有兩隻粉粉嫩嫩的小豬崽,正在哼哼唧唧啃紙箱子。


    陳皇後傻眼了,這又送《養豬指南》又送豬,天幕真的這麽嘲諷陛下嗎?


    誰知劉徹哈哈大笑,親自上前抱住其中一隻粉色小豬崽:「這是朕的豬!這是朕的禦豬!」


    這不就是後世的高產豬種,大白豬和長白豬豬崽嗎!


    小豬崽很幹淨,也很親人,在劉徹的懷裏哼哼唧唧叫著,還去啃他的衣領,顯然是餓到了。


    劉徹隻覺得小豬崽怎麽看怎麽可愛,但是大臣們齊齊呆住了,自己的獎品都不看了,彼此對視一眼,眼裏交流一個共同的信息:陛下這是被刺激的瘋了嗎?


    誰知劉徹還在吩咐:「朕的寶豬餓了,給它們弄點吃的。」


    不等侍者去準備,劉徹還特意叮囑:「用青菜,麩糠,煮熟了再來餵。」


    大臣和侍者齊齊茫然:???


    嗯,禦豬還得跟人一樣吃熟食?


    陛下莫不是因為特別喜歡豬所以才被後世造謠叫「劉彘」?


    或者因為天幕知道陛下特別喜歡豬所以送豬?


    還好,不是所有大臣都沒反應過來。


    主父偃自幼家貧,為了生計幹過不少粗活,他最先認出來:「這小豬崽,似乎與大漢的豬不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羚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羚墨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