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 作者:西羚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寵看著劉徹隔著千萬裏送來的喜愛值,調侃陳阿嬌:
[如果在後世寫小說,可以把這寫成是「漢武帝的追妻火葬場」。前期把你打入冷宮,後期追悔莫及,當你假死離開後,他卻日日夜夜徘徊在你曾經待過的地方。]
陳阿嬌渾身抖了抖:肉麻到了。
但是她不知道,自己說這話的時候,始終是笑著的。】
「少年之愛?」劉徹意味深長看向陳皇後。
陳皇後心虛一瞬間,再次硬氣道:「小說又不是真的,我也還沒遇到。」
劉徹故意問:「如果遇到了呢?」
陳皇後白了他一眼:「你管我。」
言辭間語氣嬌蠻,有了些少年時的模樣,反而把劉徹逗笑了。
再聽到後麵陳阿嬌送迴來的各種好東西,劉徹臉上的笑容就沒下去過。
陳皇後有些無語,明明是假的,你高興個什麽勁。
但是自己卻也忍不住受到影響,也跟著一起笑。
【等到陳阿嬌感受到天災發生就在咫尺,她計算著路程提前給劉徹通知天災情況、諸侯情況和地方官吏百姓的情況。
原本陳阿嬌擔心劉徹不相信,畢竟在此之前她也隻是深宅婦人。
但是不得不說,當劉徹信任一個人的能力時,全力支持的模樣真是迷人極了。
劉徹從未懷疑過陳阿嬌預警的天災,也沒懷疑過舉報的那些官吏和諸侯,哪怕上下欺騙讓劉徹一開始調查到的結果與陳阿嬌舉報的不一致,他也堅定地選擇相信她的話。哪怕裏麵有的官吏是與長公主不和,也沒懷疑她公報私仇。
陳阿嬌感到了被信任的開心。
一次又一次的天災,在雙方的配合下平安度過,讓大漢的百姓減少了許多傷亡。
他們互相支持,互相成就,最後竟然意料之外地點亮了新成就「知己之愛」。
陳阿嬌自己都沒想到,這輩子能和劉徹成為「知己」。
小寵還笑她:[許多情侶都是從友情到愛情,結婚後再從愛情到親情。沒想到你都是反著來得。]
陳阿嬌笑了笑。
是啊,他們曾經是表姐弟,是親情;後來結婚了,是愛情。現在都分開了,反而成為了知己。
伴隨著一年又一年,當陳阿嬌在民間做出越來越多的貢獻,救了越來越多的人,名字開始被人口口傳頌。
人們說她是一位救苦救難的神女,是大漢的保護神。
最後,百姓以她為信仰,為她塑像追捧,日日香火供奉。
當陳阿嬌的神廟和塑像遍布大漢,她突然達成了新成就——「萬民之愛」!
[一個千古一帝,一個萬民之愛,很般配!完美!]
小寵開心地單方麵宣布,它的cp沒有崩!】
「一個千古一帝,一個萬民之愛。」公子高非常羨慕,「這個萬民之愛一定又能得到不少獎勵吧。」
他悄悄看一眼扶蘇,雖然知道夏國師也不錯,也給長兄和大秦提供了不少東西,但還是覺得大漢的好東西似乎更多。
好想要,好想要……
這樣的想法不止公子高有,民間也有。
「這些書好像比我們大秦的好,那陳皇後能親自到民間幫助庶民,好像也比隻能隔著時空的夏國師好。」
田埂上,一位老秦人聽著天幕介紹那些書籍,突然有些羨慕。
立刻有人反駁:「夏國師幫助大秦六十多年,你怎麽就因為陳皇後的幾本書就懷疑夏國師?」
「我反正更喜歡夏國師,幫我們免除了國破家亡的災難。不管下個朝代是誰,倒黴的不還是我們庶民。」
聽著田埂上幹活的三位老農討論的仿佛是把這些人物當真了,說著說著要吵起來了,一位在附近教學的儒生溫言勸誡道:「這都是小說,不能當真。」
「你以為我們不知道?」農人嘆息一聲,然後又用下巴指了指鹹陽的方向,眼神帶了一抹狡黠,「你以為上麵不看,不受影響?」
農人也有農人的智慧。
他或許不懂天幕上講解的具體的內容是什麽意思,但是他知道,大人物都好麵子,而且對天幕這種可以全天下都看到的神跡說得話非常在意。
他們雖然也在意,但是困於生計,隻能先想著解決眼前的問題。
另一位爭論的老農艱難地站直身體,拍了拍自己瘸了的腿:「我三個兒子都死在戰場上,自己也瘸了一條腿,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好好把孫子孫女養大,看著他們平平安安成家。」
誰當皇帝,他根本不在乎。
但是這樣的話不能說。
兩位支持夏諾的老農齊齊一嘆,就連更想要陳阿嬌手中書籍的農人也嘆息了:「多希望我大秦真有夏國師。」
現在上麵有什麽變化,他們這樣離鹹陽太遙遠的地方根本不知道。
大家識字也有限,答題時有的人因為懼怕,有的人因為沒反應過來,還有的熱是忙於農活根本沒認真聽,上一次答題這個小村一個人都沒拿到獎勵。
儒生默默握緊了手中用來寫字的竹筆。
他原本也不是這個地方的人,上次看天幕上的文字,感受到這正是教化天下的好機會,師門一群師兄弟各自分散去教學,他才來到這裏。
他本以為,天幕出現那麽大的字幕,就可以幫助不識字的農人識字,可卻忘了,農人誰不是邊幹活邊看,誰有那閑情雅致隻看隻學?
[如果在後世寫小說,可以把這寫成是「漢武帝的追妻火葬場」。前期把你打入冷宮,後期追悔莫及,當你假死離開後,他卻日日夜夜徘徊在你曾經待過的地方。]
陳阿嬌渾身抖了抖:肉麻到了。
但是她不知道,自己說這話的時候,始終是笑著的。】
「少年之愛?」劉徹意味深長看向陳皇後。
陳皇後心虛一瞬間,再次硬氣道:「小說又不是真的,我也還沒遇到。」
劉徹故意問:「如果遇到了呢?」
陳皇後白了他一眼:「你管我。」
言辭間語氣嬌蠻,有了些少年時的模樣,反而把劉徹逗笑了。
再聽到後麵陳阿嬌送迴來的各種好東西,劉徹臉上的笑容就沒下去過。
陳皇後有些無語,明明是假的,你高興個什麽勁。
但是自己卻也忍不住受到影響,也跟著一起笑。
【等到陳阿嬌感受到天災發生就在咫尺,她計算著路程提前給劉徹通知天災情況、諸侯情況和地方官吏百姓的情況。
原本陳阿嬌擔心劉徹不相信,畢竟在此之前她也隻是深宅婦人。
但是不得不說,當劉徹信任一個人的能力時,全力支持的模樣真是迷人極了。
劉徹從未懷疑過陳阿嬌預警的天災,也沒懷疑過舉報的那些官吏和諸侯,哪怕上下欺騙讓劉徹一開始調查到的結果與陳阿嬌舉報的不一致,他也堅定地選擇相信她的話。哪怕裏麵有的官吏是與長公主不和,也沒懷疑她公報私仇。
陳阿嬌感到了被信任的開心。
一次又一次的天災,在雙方的配合下平安度過,讓大漢的百姓減少了許多傷亡。
他們互相支持,互相成就,最後竟然意料之外地點亮了新成就「知己之愛」。
陳阿嬌自己都沒想到,這輩子能和劉徹成為「知己」。
小寵還笑她:[許多情侶都是從友情到愛情,結婚後再從愛情到親情。沒想到你都是反著來得。]
陳阿嬌笑了笑。
是啊,他們曾經是表姐弟,是親情;後來結婚了,是愛情。現在都分開了,反而成為了知己。
伴隨著一年又一年,當陳阿嬌在民間做出越來越多的貢獻,救了越來越多的人,名字開始被人口口傳頌。
人們說她是一位救苦救難的神女,是大漢的保護神。
最後,百姓以她為信仰,為她塑像追捧,日日香火供奉。
當陳阿嬌的神廟和塑像遍布大漢,她突然達成了新成就——「萬民之愛」!
[一個千古一帝,一個萬民之愛,很般配!完美!]
小寵開心地單方麵宣布,它的cp沒有崩!】
「一個千古一帝,一個萬民之愛。」公子高非常羨慕,「這個萬民之愛一定又能得到不少獎勵吧。」
他悄悄看一眼扶蘇,雖然知道夏國師也不錯,也給長兄和大秦提供了不少東西,但還是覺得大漢的好東西似乎更多。
好想要,好想要……
這樣的想法不止公子高有,民間也有。
「這些書好像比我們大秦的好,那陳皇後能親自到民間幫助庶民,好像也比隻能隔著時空的夏國師好。」
田埂上,一位老秦人聽著天幕介紹那些書籍,突然有些羨慕。
立刻有人反駁:「夏國師幫助大秦六十多年,你怎麽就因為陳皇後的幾本書就懷疑夏國師?」
「我反正更喜歡夏國師,幫我們免除了國破家亡的災難。不管下個朝代是誰,倒黴的不還是我們庶民。」
聽著田埂上幹活的三位老農討論的仿佛是把這些人物當真了,說著說著要吵起來了,一位在附近教學的儒生溫言勸誡道:「這都是小說,不能當真。」
「你以為我們不知道?」農人嘆息一聲,然後又用下巴指了指鹹陽的方向,眼神帶了一抹狡黠,「你以為上麵不看,不受影響?」
農人也有農人的智慧。
他或許不懂天幕上講解的具體的內容是什麽意思,但是他知道,大人物都好麵子,而且對天幕這種可以全天下都看到的神跡說得話非常在意。
他們雖然也在意,但是困於生計,隻能先想著解決眼前的問題。
另一位爭論的老農艱難地站直身體,拍了拍自己瘸了的腿:「我三個兒子都死在戰場上,自己也瘸了一條腿,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好好把孫子孫女養大,看著他們平平安安成家。」
誰當皇帝,他根本不在乎。
但是這樣的話不能說。
兩位支持夏諾的老農齊齊一嘆,就連更想要陳阿嬌手中書籍的農人也嘆息了:「多希望我大秦真有夏國師。」
現在上麵有什麽變化,他們這樣離鹹陽太遙遠的地方根本不知道。
大家識字也有限,答題時有的人因為懼怕,有的人因為沒反應過來,還有的熱是忙於農活根本沒認真聽,上一次答題這個小村一個人都沒拿到獎勵。
儒生默默握緊了手中用來寫字的竹筆。
他原本也不是這個地方的人,上次看天幕上的文字,感受到這正是教化天下的好機會,師門一群師兄弟各自分散去教學,他才來到這裏。
他本以為,天幕出現那麽大的字幕,就可以幫助不識字的農人識字,可卻忘了,農人誰不是邊幹活邊看,誰有那閑情雅致隻看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