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歷史同人] 當同人文推到秦皇漢武麵前 作者:西羚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黑夫這是不是你!」
「這不是我給我娘寫得信嗎,天上怎麽看到了?」黑夫說完,突然悲傷起來。
他的母親已經去世了,就連兄弟衷和驚,還有其他提到的親人,也相繼去世。或者因為年邁,或者因為疾病,或者因為戰爭。
如今再看到當年的信件,想起那些親人,不由潸然淚下。
【我們無從知道,黑夫在那個戰亂的,有沒有等到家人的夏衣。也不知道黑夫的家人,有沒有等到黑夫和驚迴家。】
【但是我們知道,現代當兵,國家是會發衣服,從帽子到鞋子襪子,從頭到腳,還按季節分幾季。】
扶蘇終於控製不住,脫口而出:「父皇,這天上的長樂仙人不是仙人!不對,長樂也是後世人!」
現代!
國家!
這長樂根本不是天庭的仙人!
其他公子公主們都不是傻子,大臣們更是老奸巨猾,一個比一個發現的快,忍不住開始議論起來。
「也是,後世的夏諾能跟扶蘇隔著幾千年交流和夢中見麵,為何不能跟我們這些老祖宗聊天?」
「她就是來幫助我們的。」
「後世看來有不少好東西,不知道能給扶蘇公子多少……」
扶蘇的話戛然而止。
能給他多少,他也控製不了啊。
「後世的士兵竟然都是國家發衣服。」嬴政依然沉穩,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若是大秦能給士兵發衣,能讓大秦百姓都吃飽穿暖,大秦還會二世而亡嗎?六國之人還會惦記復國嗎?六國舊民還會懷念故國想要行刺嗎?
這個答案不言而喻。
嬴政給扶蘇的迴答隻有一句話:「扶蘇,你要好好記。」
扶蘇倍感壓力。
這句話帶著沉重的期盼:大秦能不能給士兵發衣服,靠你了。
【士兵日常需要訓練,打仗需要消耗,衣服鞋子的消耗非常大。
哪怕是國富力強的大唐,士兵軍中練習相撲也是故意脫掉外衣,就是為了避免把衣服弄破,古代的衣服不是我們現代這樣,真正的「衣被天下」,不但自己穿,還輸出全世界。】
「衣被天下!」李世民聽到這話,滿懷暢想,「真想看看是怎樣的衣被天下。」
後世聽起來,真是個富庶的國家。
不知道大唐有沒有機會,也成為這樣衣被天下的盛世!
【春秋戰國時已經出現了踏板織機、斜織機,秦漢時已經普及,踏板織機有雙躡單綜機、單躡單綜機、雙躡雙綜機等幾種形製。
斜織機可以織造平紋素織物,經過隋唐幾代改進後,宋元時期斜織機基本定型。
元朝的《王禎農書》《梓人遺製》、明朝的《天工開物》、清朝的《蠶桑萃編》都對斜織機的構造有明確描繪,機身寬度、經麵傾角等等。
改造之後,不僅減輕了織工勞動量,可以坐著紡織,紡織工也能更好地看到開口是否平整、控製布幅寬度,並且啟發了腳踏紡車。
後來還出現了立織機,這是最初在新疆等地用來紡織毛毯、掛毯、絨毯等毛紡織品和粗紡棉織品的紡織機,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唐末,宋元時期傳入內陸(3)。
如果秦漢時期有了這種立織機,匈奴人的羊毛、還有新疆的棉花,也可以紡織出絕妙且更保暖的布匹了。】
劉徹激動地一拍桌案:「朕就說,匈奴的地方雖然苦寒但一定是有用的!」
匈奴人那麽多的牛羊,這不就派上用場了。
羊毛還沒剝下來,劉徹已經把羊毛的用處安排好了。
【秦漢時期還已經誕生了羅織機,明朝以後,羅織機進行了改進,出現了許多新品種,比如五梭羅、七梭羅等。
不用說,夏諾查的如此詳細,自然是全為了畫給扶蘇。
除了這些,還有提花機和升級版的多綜式提花機、束綜提花機,這可是能紡織出「一寸錦一寸金」的雲錦的提花機!
束綜提花機織機上部高聳出一個控製提花機經線起落的織機部件,名為「花樓」,因此又稱為「花樓機」。
說到花樓機,西漢時期巨鹿人陳寶光之妻改造了花樓機——這個非常嘲諷,都說男耕女織,寶光之妻改造了花樓機,男人又不紡織,最後領賞倒是不耽誤,還不如明清,明清都知道給女子賞賜誥命和實際的銀錢。】
漢宣帝時期,霍光正在賜予獎勵的手一愣,看向麵前的陳寶光,兩人相顧無言。
陳寶光一陣尷尬後默默縮迴手,被天幕如此批評,他也不好意思貪圖妻子的功勞了。
還是老政客霍光坦然,麵不改色轉了個彎:「這些賞賜是托你轉交給你妻子的。」
陳寶光立刻應道:「是是是,她應得的。」
再一聽到後麵的誥命和銀錢,霍光升起了攀比心:「這些隻是我個人的賞賜,改造花樓機這樣的大事,我要通稟陛下,陛下會另有賞賜。」
不過是誥命和銀錢,大漢也不缺,他也給得起!
第7章 《我的寫作搭子是扶蘇》7
【此後,兩人開始了跨時空交流。
這裏不得不提晉江非常坑,開始給你試用以後,無論是文字還是語言都很好交流,然而取消翻譯之後,兩人差點連說話交流都成問題。
是的,古人的發音與現代是不一樣的,不翻譯可能更聽不懂。
「這不是我給我娘寫得信嗎,天上怎麽看到了?」黑夫說完,突然悲傷起來。
他的母親已經去世了,就連兄弟衷和驚,還有其他提到的親人,也相繼去世。或者因為年邁,或者因為疾病,或者因為戰爭。
如今再看到當年的信件,想起那些親人,不由潸然淚下。
【我們無從知道,黑夫在那個戰亂的,有沒有等到家人的夏衣。也不知道黑夫的家人,有沒有等到黑夫和驚迴家。】
【但是我們知道,現代當兵,國家是會發衣服,從帽子到鞋子襪子,從頭到腳,還按季節分幾季。】
扶蘇終於控製不住,脫口而出:「父皇,這天上的長樂仙人不是仙人!不對,長樂也是後世人!」
現代!
國家!
這長樂根本不是天庭的仙人!
其他公子公主們都不是傻子,大臣們更是老奸巨猾,一個比一個發現的快,忍不住開始議論起來。
「也是,後世的夏諾能跟扶蘇隔著幾千年交流和夢中見麵,為何不能跟我們這些老祖宗聊天?」
「她就是來幫助我們的。」
「後世看來有不少好東西,不知道能給扶蘇公子多少……」
扶蘇的話戛然而止。
能給他多少,他也控製不了啊。
「後世的士兵竟然都是國家發衣服。」嬴政依然沉穩,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若是大秦能給士兵發衣,能讓大秦百姓都吃飽穿暖,大秦還會二世而亡嗎?六國之人還會惦記復國嗎?六國舊民還會懷念故國想要行刺嗎?
這個答案不言而喻。
嬴政給扶蘇的迴答隻有一句話:「扶蘇,你要好好記。」
扶蘇倍感壓力。
這句話帶著沉重的期盼:大秦能不能給士兵發衣服,靠你了。
【士兵日常需要訓練,打仗需要消耗,衣服鞋子的消耗非常大。
哪怕是國富力強的大唐,士兵軍中練習相撲也是故意脫掉外衣,就是為了避免把衣服弄破,古代的衣服不是我們現代這樣,真正的「衣被天下」,不但自己穿,還輸出全世界。】
「衣被天下!」李世民聽到這話,滿懷暢想,「真想看看是怎樣的衣被天下。」
後世聽起來,真是個富庶的國家。
不知道大唐有沒有機會,也成為這樣衣被天下的盛世!
【春秋戰國時已經出現了踏板織機、斜織機,秦漢時已經普及,踏板織機有雙躡單綜機、單躡單綜機、雙躡雙綜機等幾種形製。
斜織機可以織造平紋素織物,經過隋唐幾代改進後,宋元時期斜織機基本定型。
元朝的《王禎農書》《梓人遺製》、明朝的《天工開物》、清朝的《蠶桑萃編》都對斜織機的構造有明確描繪,機身寬度、經麵傾角等等。
改造之後,不僅減輕了織工勞動量,可以坐著紡織,紡織工也能更好地看到開口是否平整、控製布幅寬度,並且啟發了腳踏紡車。
後來還出現了立織機,這是最初在新疆等地用來紡織毛毯、掛毯、絨毯等毛紡織品和粗紡棉織品的紡織機,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唐末,宋元時期傳入內陸(3)。
如果秦漢時期有了這種立織機,匈奴人的羊毛、還有新疆的棉花,也可以紡織出絕妙且更保暖的布匹了。】
劉徹激動地一拍桌案:「朕就說,匈奴的地方雖然苦寒但一定是有用的!」
匈奴人那麽多的牛羊,這不就派上用場了。
羊毛還沒剝下來,劉徹已經把羊毛的用處安排好了。
【秦漢時期還已經誕生了羅織機,明朝以後,羅織機進行了改進,出現了許多新品種,比如五梭羅、七梭羅等。
不用說,夏諾查的如此詳細,自然是全為了畫給扶蘇。
除了這些,還有提花機和升級版的多綜式提花機、束綜提花機,這可是能紡織出「一寸錦一寸金」的雲錦的提花機!
束綜提花機織機上部高聳出一個控製提花機經線起落的織機部件,名為「花樓」,因此又稱為「花樓機」。
說到花樓機,西漢時期巨鹿人陳寶光之妻改造了花樓機——這個非常嘲諷,都說男耕女織,寶光之妻改造了花樓機,男人又不紡織,最後領賞倒是不耽誤,還不如明清,明清都知道給女子賞賜誥命和實際的銀錢。】
漢宣帝時期,霍光正在賜予獎勵的手一愣,看向麵前的陳寶光,兩人相顧無言。
陳寶光一陣尷尬後默默縮迴手,被天幕如此批評,他也不好意思貪圖妻子的功勞了。
還是老政客霍光坦然,麵不改色轉了個彎:「這些賞賜是托你轉交給你妻子的。」
陳寶光立刻應道:「是是是,她應得的。」
再一聽到後麵的誥命和銀錢,霍光升起了攀比心:「這些隻是我個人的賞賜,改造花樓機這樣的大事,我要通稟陛下,陛下會另有賞賜。」
不過是誥命和銀錢,大漢也不缺,他也給得起!
第7章 《我的寫作搭子是扶蘇》7
【此後,兩人開始了跨時空交流。
這裏不得不提晉江非常坑,開始給你試用以後,無論是文字還是語言都很好交流,然而取消翻譯之後,兩人差點連說話交流都成問題。
是的,古人的發音與現代是不一樣的,不翻譯可能更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