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關羽走了,因為關羽現在是北軍中人,以關羽的級別還不能常離軍中。


    典韋也走了,典韋的兒子典滿已經出生,嗷嗷待哺需要人照顧。


    甘寧也走了,帶著對廣闊世界的向往。自從周義給甘寧描述了東南沿海的風光,神陸之外還有天地之後,就產生了世界這麽大我要去看看的想法。周義想阻止都阻止不了,隻有更詳細的講述了東南的地形,囑咐甘寧量力而行,先去探探路,不行先迴來,想辦法下次再去。


    漢末時東南的造船技術已經是相當的發達,向東已經可以日本,南可以到印度了。隻是沒有指南針,導航儀隻能沿著大陸架行走,沒法深海遠行。甘寧也是有勇有謀之人,水上功夫冠絕三國,想來不會有生命危險。


    周義和蔡琰終於過上了整日沒羞沒臊的生活,弄得周義都快要忘記這裏是漢末,大亂將至。爭霸天下的豪情,拯救民族的願景統統見鬼去吧。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怪不得人們總說,溫柔鄉,英雄塚。


    漢靈帝劉宏的一道聖旨,讓周義不得不暫時離開這個溫柔鄉。在這個時代皇權都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即使周義再不願意,也得乖乖的進宮麵聖。


    這是周義第一次被漢靈帝單獨召見,之前都是崇德殿,文武大臣都在,上朝就是走走過場。漢靈帝雖然看起來,威嚴無比,但是周義確感覺不到太大的壓力。


    這次不同,周義獨自麵對漢靈帝,這位大漢朝廷的最高主宰,還是感到絲絲的壓迫感。漢靈帝是以個年過三旬的胖子,臉色慘白,目光陰沉。尤其當漢靈帝拿眼神直勾勾的盯著周義的時候,周義本能的底下了頭。倒不是周義慫,不敢目光對視,隻是這個時代敢直視皇帝的人,一般沒有好下場。


    是誰說的胖子都是平易近人的,來來來,看周義不打死他。即使周義不打他,漢靈帝也不會放過他。雖然我是一個胖子,但我也是一個有皇家威嚴的胖子,平易近人那是下等人才做的事情。皇權要的是別人敬畏。漢靈帝劉宏已經親政十多年,當然知道皇帝在臣子麵前要表現出適當的威嚴,帝王心術,就是讓人敬畏不可捉摸。當然這是劉宏自己的想法,不過有一條漢靈帝劉宏到時屢試不爽,那就是那麵無表情的拿眼睛直視對方。


    在朝堂上,即使是三公也不敢和靈帝對視。每當對手早早的低頭,敗下陣來,劉宏總是暗自得意。也可以說這是漢靈帝劉宏彰顯權力的一種方式。


    周義當然知道這一套規則,咱也是經過培訓的人。談話時眼神的移動是有一套規則:地位越高的人,越喜歡直視對方,這樣用於彰顯優越感,加強控製感。


    遇到這樣的老板,你能怎麽樣那,隻有配合老板傾力演出。最為一個下屬,挑釁老板是不明智的行為。在老板意圖沒有明朗的時候,低頭聽老板說才是王道。


    “周愛卿,聽說你前段時間結婚了,朕還想著為你找一位合適的公主賜婚,看來用不上了。”漢靈帝還拉起家常來了,這叫周義怎麽應對。還好漢靈帝緊接著又開啟了下一個話題。


    “你和車騎將軍一同討伐黃巾,不知你對車騎將軍怎麽看。”漢靈帝好似不經意的問道。好嘛,重頭戲來了。這種問題一個弄不好都是送命題。


    “皇甫將軍用兵如神,臣也受益匪淺。”周義隻能含糊迴答,皇甫嵩被封為左車騎將軍。


    “問你想必也問不出什麽答案,朕明說了吧,有人勸車騎將軍擁兵自立,你可知此事。”漢靈帝臉上露出不悅神色。


    好像史書上是有這麽個事情,漢陽人閻忠勸皇甫嵩攜平定黃巾之勢,帶兵入朝,清君側,除閹黨,改朝換代。但是皇甫嵩沒有答應。這是周義迴答是知道那,還是不知道。不過漢靈帝怎麽知道了,難道閻忠和唐周一樣是個朝廷奸細故意試探皇甫嵩,應該不會,但也說不好。


    考驗演技的時候到了。


    “微臣不知,臣和車騎將軍一同平亂,但臣隻聽皇命行事,朝廷派我率兵增援才到車騎將軍賬下,臣並不是車騎將軍的心腹,不知此事。不過車騎將軍到現在並沒有不當行為,想來是有人嫉妒車騎將軍功勞布的謠言吧。”


    周義直接說明,我隻聽皇上你的,並不是車騎將軍的人,就是有這事人家也不會和我商量,最後還不忘拉皇甫嵩一把。皇甫嵩把平定幽州黃巾的功勞讓渡給盧植,未免沒有怕功高震主,皇帝猜忌的成分。


    自古皇帝對有軍權和功勞的大臣,都是打壓的態勢。許多大將到最後不得不自汙,以解皇帝的猜忌。如平定安史之亂的郭子儀連大門都不關,衛青平定匈奴之後立馬做一個閑散的侯爺都是這個原因。


    “好了,你不要為車騎將軍開脫。左騎將軍的事情到此為止,不過你們同為軍人,我可不想有一日你重蹈左騎將軍覆轍。”


    看來劉宏詢問周義意見是假,給周義敲敲警鍾才是真。


    “臣的一切都是皇上所賜,當然要為大漢效力。”這時候該表忠心了。


    “如果朝中大臣像愛卿一樣那該多好。”漢靈帝衣服惋惜的樣子。


    看來漢靈帝劉宏對這一場奏對還是滿意的。


    漢靈帝召見周義之後不久,皇甫嵩就被靈帝召迴洛陽,看來皇帝還是不信任皇甫嵩。再加上十常侍扇風點火,說皇甫嵩再平叛中連戰無果,耗費錢糧。漢靈帝就收了皇甫嵩左騎將軍的印信,削侯減邑,讓皇甫嵩去看守皇陵。讓天下人大跌眼鏡。


    在地方軍人和宦官的博弈中,宦官完勝,宦官就是皇權的延續。在此時,地方軍隊實力還沒有和皇權叫板實力。但此事也給有軍權的地方軍人敲響了警鍾。


    越來越多的地方軍人,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並且借著評判的由頭擴大手中的財權,人事權,軍權。


    曹操在袞州,董卓在涼州,袁紹在冀州,公孫瓚在幽州,丁原在並州,劉表在荊州都開始組建自己的勢力。


    各地起義仍在不斷發生,地方軍人勢力在緩步增長,朝中十常侍還在和士族官員們扯皮,外戚掌控者禁軍,漢靈帝依然在西園遊樂,周義依然賦閑在家。


    漢靈帝不知道發什麽神經,召見周義。也許僅僅是為了為了罷黜皇甫嵩所做的準備工作之一,這就不得而知了。朝廷以雷霆手段處理這次政治風波,一切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是大漢暗流湧動,可是朝廷的掌舵人漢靈帝劉宏卻看不到,自我感覺良好,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怪不得大家都說,公司倒閉往往是董事長最後一個知道的。大漢將傾,漢靈帝劉宏也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不對,是劉宏再也不會知道,劉宏也隻有五六年的光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創業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識的搬運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識的搬運工並收藏三國創業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