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 宋同誌,早啊!」溫良和吳憂夫妻兩個都在醫院上班, 但兩人是各騎一輛車,說是這樣方便。兩人在不同的科室上班,都說不好誰先下班,省得還要等,畢竟家裏現在有個小的,放在託兒所裏。
「早。」宋雨晴和他們打過招唿,大家一道騎車上班,也沒法踩太快,就一邊聊著一邊騎車,宋雨晴還正好問他們夫妻兩個大院裏託兒所的事情。
她和趙平生現在也在思考等胖崽生出來了,得考慮把胖崽送託兒所裏,畢竟這個時候的產假也才56天,生產前休息一段時間,再坐個月子,這產假就過去了。
吳憂看了眼她的肚子,就道:「你放心好了,別的地方的託兒所不好說,但咱們大院託兒所的老師都沒話說,那裏頭有不少軍嫂都去監督的,沒人敢對孩子不好。」
部隊大院裏不少軍嫂還沒能安排上工作,或者有些就沒法工作,光是忙活家裏大的小的就夠了,而且大部分家屬住在樓房,想開點地種菜都沒辦法,所以大院裏清閑的人還真不少。
大家一清閑,就會紮堆一起嘮嗑,多的是一邊忙活計一邊嘮嗑的,大院中間那片區域就是最好的嘮嗑地。正好,託兒所、育紅班都在那。有的軍嫂也會幫鄰居去看看孩子,有的就是純想去監督看看,所以,託兒所、育紅班的老師做事都盡心得很。
宋雨晴一聽,放心多了,等到她家胖崽出來了,要是沒辦法帶去單位,就放到託兒所去。
想想,還有點心疼自家的胖崽,但她和趙平生都不能放棄工作,也沒法請保姆,隻能委屈不會說話的胖崽了。
宋雨晴已經想到了某個小朋友眼淚汪汪等爸媽下班來接的場麵。
然而,等她到了市文化館去報導,她覺得,或許她家胖崽根本就不需要等爸媽來接,或許可以跟著媽媽來上班。
趙平生把她送到了市文化館大門,交代她要是超過六點半,他沒來接,就讓她自己坐公交迴家去。
他現在逐步開展手頭的工作,還真沒法保證每天都能順利按時下班。又不像是在海島那兒,小跑一下,三四分鍾也能跑迴家,總歸是沒那麽方便。她現在肚子漸漸凸起了弧度,其實騎自行車也可以,不過是第一天上班不熟悉路況,所以是趙平生送她來,而且家裏現在就一輛自行車。
今天過來也發現路麵平坦得很,以後她自己騎車上下班就行,但得找人去換張自行車票了。
「知道了,上班去吧。」宋雨晴揮了揮手,看他調轉車子往醫院趕,才從背包裏拿出備好的材料進去。
文化館裏的人不多,宋雨晴一來就被帶去了館長辦公室,問了她幾個問題,就說讓她去美術組那邊幫忙。見她還懷著身孕,也沒覺得有什麽奇怪的,就交代說忙工作也要顧好身體。
館長是個和藹慈祥的小老頭,說話走路時悠哉遊哉的,很是閑適,讓宋雨晴有種自己來了退休所的錯覺。
館長親自帶著她去了行政處辦理手續,她也提前拿到了這個月的食堂飯票,以後工資來來這兒領,人事和財務都在一間辦公室裏。館長還帶她去見了單位的其他人。
市文化館裏上下也就二十三人,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長,單位設有文藝組、美術組、攝影組和閱覽室,個個都專業能力過硬。館長給大家介紹她時,特意提了她出版了三本連環畫,其中一本自己創作的小故事現在在書店裏賣得很是火熱,反響很好。
宋雨晴被誇得拚命抿嘴,腳趾頭已經在摳地了。
文化館和文工團不一樣,文化館辦的活動主要是組織群眾開展各種文化活動。顯然,現在也不是開展文化活動的好時機,所以館裏暫時也沒什麽大活動,雖然還有個文化館的名頭在,實際上也沒少被拉去協助市裏的歌舞團舉辦活動,或者是市裏哪個大單位要搞集體節目,也會來找到市文化館幫忙。
宋雨晴被安排去了美術組,加上她,就三個人。五十多歲的嚴聞鶴老師,三十多歲的李嫻老師,他們是師徒關係,最後就是她了。
美術組就這麽湊齊了三個年齡段的人。
李嫻老師溫婉和氣,嚴聞鶴老師古板話少,宋雨晴剛來,暫時沒暴露自己的本性,但顯然不是和他們一樣的性格,三人互相認識完之後,宋雨晴左看看右看看,他們的辦公室就是一間畫室,裏麵掛的作品極少極少,東西被收拾得整整齊齊,有好些她在外麵沒見到的顏料......
「小宋,你就坐這吧。」李嫻找人給搬了套古色古香的桌椅過來,屋裏四麵牆,他們三個一人一麵牆,其中一麵牆全是掛的畫,中間是些畫具和一個大長桌......
「謝謝李老師。」
李嫻笑容一頓,輕聲道:「以後喊我嫻姐吧,喊老師不好。」
「哦哦,好。」宋雨晴從善如流地改了口。心裏輕唿,這其中恐怕是有事情,但她剛來,對單位的人都不熟,現在就是個多看少說話的階段。
嚴聞鶴不怎麽搭理她們,泡了杯茶,就出門去了。
李嫻主動給她介紹單位裏的情況,「平時沒什麽事情,上頭有通知下來辦活動才會有事情做。咱們美術組事情少,你現在在畫連環畫?其實,按照你的經歷,去出版社才是最好的,那裏對你的創作更有幫助......不過,在文化館也有文化館的好處來,這裏就比較自由,你有空可以多做自己的事情,閱覽室都是開放的,需要借閱資料,你過去看就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早。」宋雨晴和他們打過招唿,大家一道騎車上班,也沒法踩太快,就一邊聊著一邊騎車,宋雨晴還正好問他們夫妻兩個大院裏託兒所的事情。
她和趙平生現在也在思考等胖崽生出來了,得考慮把胖崽送託兒所裏,畢竟這個時候的產假也才56天,生產前休息一段時間,再坐個月子,這產假就過去了。
吳憂看了眼她的肚子,就道:「你放心好了,別的地方的託兒所不好說,但咱們大院託兒所的老師都沒話說,那裏頭有不少軍嫂都去監督的,沒人敢對孩子不好。」
部隊大院裏不少軍嫂還沒能安排上工作,或者有些就沒法工作,光是忙活家裏大的小的就夠了,而且大部分家屬住在樓房,想開點地種菜都沒辦法,所以大院裏清閑的人還真不少。
大家一清閑,就會紮堆一起嘮嗑,多的是一邊忙活計一邊嘮嗑的,大院中間那片區域就是最好的嘮嗑地。正好,託兒所、育紅班都在那。有的軍嫂也會幫鄰居去看看孩子,有的就是純想去監督看看,所以,託兒所、育紅班的老師做事都盡心得很。
宋雨晴一聽,放心多了,等到她家胖崽出來了,要是沒辦法帶去單位,就放到託兒所去。
想想,還有點心疼自家的胖崽,但她和趙平生都不能放棄工作,也沒法請保姆,隻能委屈不會說話的胖崽了。
宋雨晴已經想到了某個小朋友眼淚汪汪等爸媽下班來接的場麵。
然而,等她到了市文化館去報導,她覺得,或許她家胖崽根本就不需要等爸媽來接,或許可以跟著媽媽來上班。
趙平生把她送到了市文化館大門,交代她要是超過六點半,他沒來接,就讓她自己坐公交迴家去。
他現在逐步開展手頭的工作,還真沒法保證每天都能順利按時下班。又不像是在海島那兒,小跑一下,三四分鍾也能跑迴家,總歸是沒那麽方便。她現在肚子漸漸凸起了弧度,其實騎自行車也可以,不過是第一天上班不熟悉路況,所以是趙平生送她來,而且家裏現在就一輛自行車。
今天過來也發現路麵平坦得很,以後她自己騎車上下班就行,但得找人去換張自行車票了。
「知道了,上班去吧。」宋雨晴揮了揮手,看他調轉車子往醫院趕,才從背包裏拿出備好的材料進去。
文化館裏的人不多,宋雨晴一來就被帶去了館長辦公室,問了她幾個問題,就說讓她去美術組那邊幫忙。見她還懷著身孕,也沒覺得有什麽奇怪的,就交代說忙工作也要顧好身體。
館長是個和藹慈祥的小老頭,說話走路時悠哉遊哉的,很是閑適,讓宋雨晴有種自己來了退休所的錯覺。
館長親自帶著她去了行政處辦理手續,她也提前拿到了這個月的食堂飯票,以後工資來來這兒領,人事和財務都在一間辦公室裏。館長還帶她去見了單位的其他人。
市文化館裏上下也就二十三人,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長,單位設有文藝組、美術組、攝影組和閱覽室,個個都專業能力過硬。館長給大家介紹她時,特意提了她出版了三本連環畫,其中一本自己創作的小故事現在在書店裏賣得很是火熱,反響很好。
宋雨晴被誇得拚命抿嘴,腳趾頭已經在摳地了。
文化館和文工團不一樣,文化館辦的活動主要是組織群眾開展各種文化活動。顯然,現在也不是開展文化活動的好時機,所以館裏暫時也沒什麽大活動,雖然還有個文化館的名頭在,實際上也沒少被拉去協助市裏的歌舞團舉辦活動,或者是市裏哪個大單位要搞集體節目,也會來找到市文化館幫忙。
宋雨晴被安排去了美術組,加上她,就三個人。五十多歲的嚴聞鶴老師,三十多歲的李嫻老師,他們是師徒關係,最後就是她了。
美術組就這麽湊齊了三個年齡段的人。
李嫻老師溫婉和氣,嚴聞鶴老師古板話少,宋雨晴剛來,暫時沒暴露自己的本性,但顯然不是和他們一樣的性格,三人互相認識完之後,宋雨晴左看看右看看,他們的辦公室就是一間畫室,裏麵掛的作品極少極少,東西被收拾得整整齊齊,有好些她在外麵沒見到的顏料......
「小宋,你就坐這吧。」李嫻找人給搬了套古色古香的桌椅過來,屋裏四麵牆,他們三個一人一麵牆,其中一麵牆全是掛的畫,中間是些畫具和一個大長桌......
「謝謝李老師。」
李嫻笑容一頓,輕聲道:「以後喊我嫻姐吧,喊老師不好。」
「哦哦,好。」宋雨晴從善如流地改了口。心裏輕唿,這其中恐怕是有事情,但她剛來,對單位的人都不熟,現在就是個多看少說話的階段。
嚴聞鶴不怎麽搭理她們,泡了杯茶,就出門去了。
李嫻主動給她介紹單位裏的情況,「平時沒什麽事情,上頭有通知下來辦活動才會有事情做。咱們美術組事情少,你現在在畫連環畫?其實,按照你的經歷,去出版社才是最好的,那裏對你的創作更有幫助......不過,在文化館也有文化館的好處來,這裏就比較自由,你有空可以多做自己的事情,閱覽室都是開放的,需要借閱資料,你過去看就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