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頭二姑娘嫁人之前常姨娘求了太太過來觀禮,那會兒太太心慈,想著總要給二姑娘做個臉麵,哪怕常姨娘和大少爺犯了錯,姑娘總是無辜的,她出嫁的時候要是親娘不在,外頭的人看了指不定就要嘀嘀咕咕的。
她對幾個姨娘不喜歡,卻也沒遷怒到孩子們的頭上。
常姨娘前些時候一直呆在寺廟裏,和二姑娘相處時間短了,遠香近臭,那點兒隔閡也就沒那麽重要了。
至少二姑娘成親當天是沒打算和常姨娘吵一架的,隻當彼此之間毫無聯繫罷了。
結果常姨娘不滿意,她覺著自己是親娘,女兒要出嫁合該要聽她的話才對。
那會兒二姑娘正在預備出門,常姨娘進了門就是一頓哭,哭來哭去的重點無非也就是叫二姑娘該記著自己、記著兄弟雲雲,二姑娘隻當是耳旁風,結果常姨娘還想插手二姑娘和丈夫的事情,教她該提拔自己的丫鬟分寵,防著外頭的人進門。
二姑娘當時眼睛都氣紅了,擠兌了常姨娘一通,說提拔自己的丫鬟,然後讓丫鬟和常姨娘一樣心大爬到主子頭上麽?
常姨娘羞得連後續的席也沒吃,直接迴廟裏頭去了。
所以說啊,有些事就不該摻和進去,摻和進去也隻是討人厭煩。
顧明月很有自知之明,她如今就隻想好好地做生意和陪著姑娘。
石青楓見她心裏有數也就不多說了:「前些時候我的上級說要再提拔一個人往上走,如今他手底下得用的隻有我一個,按道理該是我,可我瞧著他又特意和我提了一遍,想是要我念他的情。」
顧明月皺眉:「除了要你記著他的恩情,想來還想從你手裏撈點好處吧?你身上的銀錢可還夠用?」
石青楓說夠用:「這會子想要往上頭爬,人情往來都是必須的,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當初顧明月也是如此,倘若她沒認方中意當幹爹,隻怕後來到姑娘跟前當差都沒她的事情。
交代完事情,石青楓又想起來什麽:「對了,我想著等過兩年要把我父母都接過來。」
他爹是獵戶,獵戶不分田地,無田可種,隻能靠山吃山,他們村裏那座山是野山,山很大,獵物多,但也很危險,每迴他爹進山都是把腦袋和命拴在褲腰帶上,就這樣了,收穫也是一般,不然當初也不會被逼到沒辦法把石頭給賣了。
如今他在中京城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前兩年去邊關不算,再往前還在薑府當小廝,養活自己都困難,自然沒法將父母接過來了,現在就不一樣了,他在中京城添置了房產,不必再租房住,有個自己落腳的地方了,收入也穩定,把父母接到中京城也能夠好好生活了。
當初人在邊關,他最擔心的就是父母和顧明月,顧明月還稍微好一些,她在中京城,比起自己父母所在的那種小村子要安全得多。
那些普通的小村子,有些路過的寇匪都直接劫掠了。
雖然他父母多半能躲進山裏,但離得太遠,總歸容易叫人擔憂。
過兩年接是因為他這兩年正在上升的時候,怕自己顧不上。
顧明月點頭。
她倒沒什麽別的想法,她的父母她早在他們把她賣了的時候就已經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了,不想迴去看,也從來沒想著把人接過來。
雖然以她現在的生意掙的錢,早就夠養得起那一家子了。
石青楓知道她心裏在想什麽,隻沉默著揉了揉她的腦袋:「沒事,往後你就把我的父母當成你的。」
顧明月聳聳肩:「我沒有不高興。」
她真沒有不高興,她已經擁有了比家人更重要的人。
有他們,已經足夠了。
第101章
三年後,中京城城門口。
一輛馬車風塵僕僕地停在門口,上頭下來了一對中年夫妻,倆人仔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才問駕馬車的人:「這是到了?」
那人說到了:「僱主說送到這兒就行了,他自個兒來接你們。」
中年夫妻中的男人嘟囔兩句:「又何必多花這些錢,我也不是不能駕車。」
女人白他一眼:「你連閬中都沒出過,這要是換成你,你能認得路?別了。」
男人哼一聲:「我這不是覺得浪費錢麽?京城大,居不易,咱兒子來信說他在京城掙了錢讓咱搬過來,誰知道他掙了多少錢?就算掙再多,那也是他辛辛苦苦掙的,咱能省就省吧!」
原來這倆人就是石青楓的爹娘。
「唉,也不知道中京城定居要花多少錢!」
兩人正說著話,一個少年大跨步走到他們跟前:「爹!娘!」
「石頭!」石虎一拍石青楓的胳膊,「長高了!也壯了!」
石青楓的母親馮花早就開始掉眼淚了:「哎,我的兒!怎的臉黑了這麽多?」
石青楓無奈:「娘!你就不能說點好聽的話嗎?」
馮花還在擦眼淚呢,嘴上也沒留情:「本來就是黑了,倒是看著比從前氣派了。」
她說的是石青楓腰間挎著的腰刀,今天石青楓還在當值巡邏,告假時間不能太久,前兩天他就收到雇的馬夫寄出來的信了,說是今天能到,他便找了人換班,專門巡邏城門這一塊兒,就為了第一時間接到父母,這會兒衣裳都沒來得及換呢。
石虎也會些武藝,這會兒眼饞地看著兒子身上穿的衣裳,問:「你之前寄信過來隻說如今升了官了,到底升成什麽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對幾個姨娘不喜歡,卻也沒遷怒到孩子們的頭上。
常姨娘前些時候一直呆在寺廟裏,和二姑娘相處時間短了,遠香近臭,那點兒隔閡也就沒那麽重要了。
至少二姑娘成親當天是沒打算和常姨娘吵一架的,隻當彼此之間毫無聯繫罷了。
結果常姨娘不滿意,她覺著自己是親娘,女兒要出嫁合該要聽她的話才對。
那會兒二姑娘正在預備出門,常姨娘進了門就是一頓哭,哭來哭去的重點無非也就是叫二姑娘該記著自己、記著兄弟雲雲,二姑娘隻當是耳旁風,結果常姨娘還想插手二姑娘和丈夫的事情,教她該提拔自己的丫鬟分寵,防著外頭的人進門。
二姑娘當時眼睛都氣紅了,擠兌了常姨娘一通,說提拔自己的丫鬟,然後讓丫鬟和常姨娘一樣心大爬到主子頭上麽?
常姨娘羞得連後續的席也沒吃,直接迴廟裏頭去了。
所以說啊,有些事就不該摻和進去,摻和進去也隻是討人厭煩。
顧明月很有自知之明,她如今就隻想好好地做生意和陪著姑娘。
石青楓見她心裏有數也就不多說了:「前些時候我的上級說要再提拔一個人往上走,如今他手底下得用的隻有我一個,按道理該是我,可我瞧著他又特意和我提了一遍,想是要我念他的情。」
顧明月皺眉:「除了要你記著他的恩情,想來還想從你手裏撈點好處吧?你身上的銀錢可還夠用?」
石青楓說夠用:「這會子想要往上頭爬,人情往來都是必須的,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
當初顧明月也是如此,倘若她沒認方中意當幹爹,隻怕後來到姑娘跟前當差都沒她的事情。
交代完事情,石青楓又想起來什麽:「對了,我想著等過兩年要把我父母都接過來。」
他爹是獵戶,獵戶不分田地,無田可種,隻能靠山吃山,他們村裏那座山是野山,山很大,獵物多,但也很危險,每迴他爹進山都是把腦袋和命拴在褲腰帶上,就這樣了,收穫也是一般,不然當初也不會被逼到沒辦法把石頭給賣了。
如今他在中京城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前兩年去邊關不算,再往前還在薑府當小廝,養活自己都困難,自然沒法將父母接過來了,現在就不一樣了,他在中京城添置了房產,不必再租房住,有個自己落腳的地方了,收入也穩定,把父母接到中京城也能夠好好生活了。
當初人在邊關,他最擔心的就是父母和顧明月,顧明月還稍微好一些,她在中京城,比起自己父母所在的那種小村子要安全得多。
那些普通的小村子,有些路過的寇匪都直接劫掠了。
雖然他父母多半能躲進山裏,但離得太遠,總歸容易叫人擔憂。
過兩年接是因為他這兩年正在上升的時候,怕自己顧不上。
顧明月點頭。
她倒沒什麽別的想法,她的父母她早在他們把她賣了的時候就已經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了,不想迴去看,也從來沒想著把人接過來。
雖然以她現在的生意掙的錢,早就夠養得起那一家子了。
石青楓知道她心裏在想什麽,隻沉默著揉了揉她的腦袋:「沒事,往後你就把我的父母當成你的。」
顧明月聳聳肩:「我沒有不高興。」
她真沒有不高興,她已經擁有了比家人更重要的人。
有他們,已經足夠了。
第101章
三年後,中京城城門口。
一輛馬車風塵僕僕地停在門口,上頭下來了一對中年夫妻,倆人仔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才問駕馬車的人:「這是到了?」
那人說到了:「僱主說送到這兒就行了,他自個兒來接你們。」
中年夫妻中的男人嘟囔兩句:「又何必多花這些錢,我也不是不能駕車。」
女人白他一眼:「你連閬中都沒出過,這要是換成你,你能認得路?別了。」
男人哼一聲:「我這不是覺得浪費錢麽?京城大,居不易,咱兒子來信說他在京城掙了錢讓咱搬過來,誰知道他掙了多少錢?就算掙再多,那也是他辛辛苦苦掙的,咱能省就省吧!」
原來這倆人就是石青楓的爹娘。
「唉,也不知道中京城定居要花多少錢!」
兩人正說著話,一個少年大跨步走到他們跟前:「爹!娘!」
「石頭!」石虎一拍石青楓的胳膊,「長高了!也壯了!」
石青楓的母親馮花早就開始掉眼淚了:「哎,我的兒!怎的臉黑了這麽多?」
石青楓無奈:「娘!你就不能說點好聽的話嗎?」
馮花還在擦眼淚呢,嘴上也沒留情:「本來就是黑了,倒是看著比從前氣派了。」
她說的是石青楓腰間挎著的腰刀,今天石青楓還在當值巡邏,告假時間不能太久,前兩天他就收到雇的馬夫寄出來的信了,說是今天能到,他便找了人換班,專門巡邏城門這一塊兒,就為了第一時間接到父母,這會兒衣裳都沒來得及換呢。
石虎也會些武藝,這會兒眼饞地看著兒子身上穿的衣裳,問:「你之前寄信過來隻說如今升了官了,到底升成什麽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