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住了口,怕她緊張,便不再看她的眼睛。
顧明月看向薑雲瑤。
她也不知道姑娘是怎麽想的,寧大人把話說的很好聽,但這些話裏的可信度有多少誰也說不清楚,她來薑府這麽多年了,也見識了不少東西,別的不用說,就說薑逢年這個人吧,早前娶安氏的時候話說的也相當好聽,說自己家境貧寒、地位又低,絕對會把安氏捧在手心裏,結果到了後來又怎麽樣呢?
說出來的話都是哄人的,才多久的功夫他就把譚姨娘領進了門,後來又添了兩三個人,真心也就成了過去的玩笑話了。
賭一個人的真心,是最冒險的行為。
她知道姑娘不會被輕易哄騙,但心裏也實在擔憂。
好在薑雲瑤一直很冷靜:「事關重大,你容我迴去想一想,你也好好想一想,等我們兩個都想清楚了再下結論也不遲。」
寧懷誠並不感覺失落,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好,我等姑娘的消息。」
——
迴到府裏,顧明月憋了一天的話終於問出來了:「姑娘到底怎麽想的?」
薑雲瑤坐在窗邊發呆。
她是怎麽想的?
說實話,她之前什麽也沒有想,但今天寧懷誠說了那番話之後,她有些隱隱的動心。
並非是對人動心,而是對他所說的處境。
英國公夫人並不管事,也就意味著她不必費心侍奉公婆,或者去考慮那些錯綜複雜的婆媳關係,頭頂上的幾個嫂子也是如此,他們一家的關係都不錯,寧懷誠的兄長們都已經死在了邊關,他們的幾個夫人都在寡居,平常做的最多的事情也就是照顧照顧孩子,絕對不會插手管他們的事情。
隻要薑雲瑤嫁過去,她就是府裏的女主人,就算將來寧懷誠不再喜歡她了也沒有關係,隻要她把管家權拿捏在手裏,府裏就算進再多的新人都和她沒關係。
如同安氏這樣,把持住管家權,幾個姨娘的小心思再多,也沒有辦法越過她去得到什麽,都得在她手底下討生活,就算是生了長子的常姨娘也沒有辦法占到什麽便宜。
最壞最壞的處境,也不過就是她和寧懷誠毫無感情、相敬如賓罷了。
「姑娘?」顧明月給她端上熱茶,「姑娘你別著急,再仔細想一想,您年紀還小呢,不急著要嫁出去,咱們可以好好地挑一挑!」
薑雲瑤捧著熱茶,很冷靜:「你說的對,這是人生大事,我不可能會著急。」
話是這樣說,她私下和顧明月討論了一番,覺得倘若真是要嫁過去,也不是一件壞事。
寧懷誠很體貼地給了她充分的考慮時間,並沒有催促,兩邊府裏相安無事,靜候著佳音。
倒是封夫人到這邊府裏來的時候,聽了兩耳朵,扭頭就就急了,迴去和封大人商量了一下,又上了門,拉著安氏的手讓她再考慮考慮他們家封敬言。
「敬言屋裏一個伺候的丫頭都沒有,咱們兩家也是知根知底的關係,真論起來,三丫頭和敬言也是打小一塊長大的,不比那位寧大人親近些麽?他的性子你也清楚,靦腆知禮,將來必定會對三丫頭好!」
「再者,我們家背後也沒沾那些錯綜複雜的關係。」封夫人信心滿滿,「敬言將來也是前途無量。」
安氏隻說考慮考慮。
她也照樣把這事兒告訴了薑雲瑤。
顧明月知道以後猛搖頭:「姑娘!我覺得不行!」
她說:「封家背景是清白些,但我覺得那位封小郎君不行。」
「封夫人說他靦腆,這是往好了說的話,話說得難聽一些不就是沒什麽主見嗎?封夫人自己就是風風火火的性子,她養的孩子不像她的性子,必定是她在家裏當家作主的緣故。」
她話說得有些繞,但薑雲瑤聽懂了。
用現代話來說,她覺得封敬言有媽寶的傾向。
「寧大人好歹在自己家能當家作主,說一不二,您要是去了封家,頭頂上還有個封夫人呢!」
朋友家的姑娘和自己家的媳婦兒可不會是同一個待遇,朋友家的姑娘是打小看著長大的,平常又不是一個屋簷底下呆著,自然覺得什麽都好,但隻要住到了一起,生活裏有數不盡的摩擦嫌隙,日子一長,再好的好也要變成不好了,中間又隔了一層丈夫和兒子,到底怎麽樣很難說。
她私心裏覺得封夫人平日裏的為人處事也不像是很能容忍的性子。
要是封夫人為難姑娘,封敬言又不管,或者說不敢反抗自己母親,難不成要姑娘受委屈不成?嫁了人以後就不能常迴娘家了,就算姑娘受了委屈,娘家能管一迴,還能迴迴都管嗎?
顧明月覺得自己看得通透:「找親事就得找不相熟的人家,將來要是真出了什麽事兒,雙方彼此都能心平氣和地坐下掰扯掰扯,要真是關係好了,撕吧起來還要顧及著雙方的情分,那才叫為難呢!」
原先她覺得寧大人和姑娘的親事不大相配,如今仔細一品,竟然也對比出來一點好處了。
第100章
後頭安氏又相看了幾家,都覺得不大如意,她問過薑雲瑤的意見以後,到底還是定下了和寧懷誠的親事,不過定歸定,該走的流程還要走,除此之外她的意思是薑雲瑤年紀還太小了,她想多留上兩年。
這也是正經的道理,她們家姑娘不愁嫁,想多留一留也很正常,英國公府一口答應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顧明月看向薑雲瑤。
她也不知道姑娘是怎麽想的,寧大人把話說的很好聽,但這些話裏的可信度有多少誰也說不清楚,她來薑府這麽多年了,也見識了不少東西,別的不用說,就說薑逢年這個人吧,早前娶安氏的時候話說的也相當好聽,說自己家境貧寒、地位又低,絕對會把安氏捧在手心裏,結果到了後來又怎麽樣呢?
說出來的話都是哄人的,才多久的功夫他就把譚姨娘領進了門,後來又添了兩三個人,真心也就成了過去的玩笑話了。
賭一個人的真心,是最冒險的行為。
她知道姑娘不會被輕易哄騙,但心裏也實在擔憂。
好在薑雲瑤一直很冷靜:「事關重大,你容我迴去想一想,你也好好想一想,等我們兩個都想清楚了再下結論也不遲。」
寧懷誠並不感覺失落,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好,我等姑娘的消息。」
——
迴到府裏,顧明月憋了一天的話終於問出來了:「姑娘到底怎麽想的?」
薑雲瑤坐在窗邊發呆。
她是怎麽想的?
說實話,她之前什麽也沒有想,但今天寧懷誠說了那番話之後,她有些隱隱的動心。
並非是對人動心,而是對他所說的處境。
英國公夫人並不管事,也就意味著她不必費心侍奉公婆,或者去考慮那些錯綜複雜的婆媳關係,頭頂上的幾個嫂子也是如此,他們一家的關係都不錯,寧懷誠的兄長們都已經死在了邊關,他們的幾個夫人都在寡居,平常做的最多的事情也就是照顧照顧孩子,絕對不會插手管他們的事情。
隻要薑雲瑤嫁過去,她就是府裏的女主人,就算將來寧懷誠不再喜歡她了也沒有關係,隻要她把管家權拿捏在手裏,府裏就算進再多的新人都和她沒關係。
如同安氏這樣,把持住管家權,幾個姨娘的小心思再多,也沒有辦法越過她去得到什麽,都得在她手底下討生活,就算是生了長子的常姨娘也沒有辦法占到什麽便宜。
最壞最壞的處境,也不過就是她和寧懷誠毫無感情、相敬如賓罷了。
「姑娘?」顧明月給她端上熱茶,「姑娘你別著急,再仔細想一想,您年紀還小呢,不急著要嫁出去,咱們可以好好地挑一挑!」
薑雲瑤捧著熱茶,很冷靜:「你說的對,這是人生大事,我不可能會著急。」
話是這樣說,她私下和顧明月討論了一番,覺得倘若真是要嫁過去,也不是一件壞事。
寧懷誠很體貼地給了她充分的考慮時間,並沒有催促,兩邊府裏相安無事,靜候著佳音。
倒是封夫人到這邊府裏來的時候,聽了兩耳朵,扭頭就就急了,迴去和封大人商量了一下,又上了門,拉著安氏的手讓她再考慮考慮他們家封敬言。
「敬言屋裏一個伺候的丫頭都沒有,咱們兩家也是知根知底的關係,真論起來,三丫頭和敬言也是打小一塊長大的,不比那位寧大人親近些麽?他的性子你也清楚,靦腆知禮,將來必定會對三丫頭好!」
「再者,我們家背後也沒沾那些錯綜複雜的關係。」封夫人信心滿滿,「敬言將來也是前途無量。」
安氏隻說考慮考慮。
她也照樣把這事兒告訴了薑雲瑤。
顧明月知道以後猛搖頭:「姑娘!我覺得不行!」
她說:「封家背景是清白些,但我覺得那位封小郎君不行。」
「封夫人說他靦腆,這是往好了說的話,話說得難聽一些不就是沒什麽主見嗎?封夫人自己就是風風火火的性子,她養的孩子不像她的性子,必定是她在家裏當家作主的緣故。」
她話說得有些繞,但薑雲瑤聽懂了。
用現代話來說,她覺得封敬言有媽寶的傾向。
「寧大人好歹在自己家能當家作主,說一不二,您要是去了封家,頭頂上還有個封夫人呢!」
朋友家的姑娘和自己家的媳婦兒可不會是同一個待遇,朋友家的姑娘是打小看著長大的,平常又不是一個屋簷底下呆著,自然覺得什麽都好,但隻要住到了一起,生活裏有數不盡的摩擦嫌隙,日子一長,再好的好也要變成不好了,中間又隔了一層丈夫和兒子,到底怎麽樣很難說。
她私心裏覺得封夫人平日裏的為人處事也不像是很能容忍的性子。
要是封夫人為難姑娘,封敬言又不管,或者說不敢反抗自己母親,難不成要姑娘受委屈不成?嫁了人以後就不能常迴娘家了,就算姑娘受了委屈,娘家能管一迴,還能迴迴都管嗎?
顧明月覺得自己看得通透:「找親事就得找不相熟的人家,將來要是真出了什麽事兒,雙方彼此都能心平氣和地坐下掰扯掰扯,要真是關係好了,撕吧起來還要顧及著雙方的情分,那才叫為難呢!」
原先她覺得寧大人和姑娘的親事不大相配,如今仔細一品,竟然也對比出來一點好處了。
第100章
後頭安氏又相看了幾家,都覺得不大如意,她問過薑雲瑤的意見以後,到底還是定下了和寧懷誠的親事,不過定歸定,該走的流程還要走,除此之外她的意思是薑雲瑤年紀還太小了,她想多留上兩年。
這也是正經的道理,她們家姑娘不愁嫁,想多留一留也很正常,英國公府一口答應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